分享

刘昊然新电影《四海》口碑引争议:半场喜剧,一曲悲歌

 黑灰情报局 2023-06-29 发布于福建

韩寒的电影最新作,由刘昊然、刘浩存、沈腾、尹正等主演《四海》上映了两三天了,票房虽然已经破三亿,却引发了不少的争议。

豆瓣上评分只有5.6分,甚至有12.5%的网友打出了1分。

其中一方网友评论:

“难看死了...”

“没了解过今年的春节档的电影,随便买了四海,真的难堪,在电影院如坐针毡...”

“知道在电影院为了刘昊然,想睡而不能睡的感觉吗?”

另外一方网友则是认为:

“浪漫又现实的一部电影,昨天看完后一直走不出来,代入阿耀在外漂泊过的人更能感同身受...”

“看完了,后劲太大...”

“个人觉得好看,好的电影经得起讨论,而不是无脑跟风,有时间不如去电影院看了四海再说...”

说实在的,我本身对这部电影就挺期待的,看到这种两极分化严重的影评更是激起了我的好奇心。

买了张票,仔细的看完了全程。

我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就只有八个字:半场喜剧,一曲悲歌。

如果你把它当纯喜剧去看,那么你会觉得它缺少点东西;

如果你把它当做纯生活剧去看,那么你会觉得它一个完整的故事都没讲清楚。

但说句中肯的,电影整体还是不错的。

影评两级分化严重的,主要是因为有的人无法共情。

因为这部电影需要边看边品,不是无脑剧。

浅谈几句,带着思考去看,更易懂。

少年、机车、青春与山海相逢...

青春、梦想、幽默、感动、深思...

这似乎已经是韩寒执导电影的独特标签。

如果单看剧情,你可能永远都猜不到下一秒剧情会是怎样的走向。

但如果你能代入某个角色,进入《四海》的世界,想来你会觉得电影给你带来的后劲,会让你有些绷不住。

电影里的角色真的就是生活中很多人的人生轨迹的折射。

比如说刘昊然饰演的儿子阿耀和沈腾饰演的父亲吴仁腾,他们是一对典型的“中国式父子”。

阿耀对自己的父亲带着点偏见,觉得他喜欢吹牛,老是做些不着调的事情,嘴上说着不要成为像他那样的人,但是他却一直将父亲放在心上。

因为在他眼中“有点不堪”的父亲很懂他爱他,会一直记得他最喜欢的玩具是奥特曼。

虽然吴仁腾看似不太靠谱,还经常整出些事情“坑儿子”,但是他对儿子的爱却是情真意切。

“不着腔调的笨父亲”,想来这个词很适合他。

他会将自己随身携带的表送给儿子,会不动声色的将辛苦赚来的钱拿给孩子,也会送儿子最喜欢摩托车头盔。

他懂得自己儿子对他有偏见,在两人分别的时候,隐晦的告诉他不要学自己。

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笨父亲?做着让你无法理解的事,但背后潜藏的却是对孩子的一片赤诚?

另外一点就是很触动我的一点:朋友!

阿耀跟几个在外人眼里是“狐朋狗友”的人一起组了一个车队“不败传说”,名字寓意很好,但现实却与之相反,他们没有从没有赢过。

但这一群人聚在一起,却满屏都是青春。

开始说组车队,有人毫不犹豫的就会加入;

有人参加比赛,他们的呐喊声比谁都热烈;

有人想在巨轮上开夜店,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帮忙张罗...

在最有冲劲的时刻,没有人泼冷水,看到的都是互帮互助和蓬勃向上的“青春力”。

他们都不完美,各有各的缺陷,但待在一起却有不一样的能量。

可最后,他们却因为各自的征途,不能不分道扬镳。

经历过生活的打磨,后来的相聚,无话不谈的他们却再怎么也聊不到一起去了。

青春是一场盛宴,但觥筹交错后,只剩一地荒凉。

回想我们自身,又如何不是这般?

曾经很是亲密的人,发誓要永远做最好的朋友,到最后变得形同陌路,相视无言。

有多少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青春、理想、现实,三者之间都有一道鸿沟,只是开始时我们无所畏惧,开始后我们蹒跚难行。

很多人过着过着,为了生存,被迫的去做某些违心的事,最后渐渐都变成了自己不喜欢的样子。

《四海》这两个字,可以解释为:青春时的“扬名四海”、出社会时的“闯荡四海”、认清现实后的“飘零四海”、最后,悟透了什么叫“四海为家”。

这部电影就像一坛埋藏了多年的老酒,有人觉得它密封的不好,酸了;但有的人却觉得它足够醇厚,值得慢慢细品。

要带着自己的阅历去品,或许才更能看得懂其中潜藏的浮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