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照片:从外国人的视角来看20世纪30年代黑龙江绥化的生活

 泊木沐 2023-06-29 发布于辽宁

绥化又称“北团林”,是黑龙江腹地,地处松嫩草原呼兰流域,在呼兰流域内,在满文里有“安顺吉祥”的意思。清同治元年(一八六二年)设镇,命名为北团林,而清康熙十一(一八八五年)则更名为绥化。以下是一系列来自国外的摄影家们所拍的30年代的绥化古城。这张照片显示的是20世纪30年代绥化海伦县南大街上的“德政牌楼”,该牌楼始建于1913年,由海伦商人和市民为庆祝海伦总督辛天成而联合投资建造。

20世纪30年代的绥化,海伦县海北镇的大天主教,始建于1919年,有一栋巨大的、具有哥德性的古色古香的古色古香的古色古香的古香古色的大天主教,其正门上悬挂着一块牌匾,上面写着:“鼗铎西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绥化,这条街很热闹,两边都是摊贩。

上世纪30年代,绥化老城区的一条大街上,当时绥化的大街很宽敞,但却是一条黄土路,一到下雨天,就会变得很是淤泥。

20世纪30年代,绥化海伦县南门牌坊旁的一家茶铺。

上世纪30年代,绥化绥化西郊,长华村,一座农舍。还有一头白色的骏马。

上世纪30年代,绥化昌化屯,一处农舍,院子里收拾得很干净,想来住在这里的人也不少。

上世纪30年代,绥化安达县一间小木屋,看上去略显简朴和残破。

上世纪30年代绥化城市的人们。他们看着摄像机,一脸的疑惑。

各位好,这篇文章已经圆满结束了,能看到我的文章也算是有缘了,我真诚地希望各位可以喜欢,如果你们也对老照片感兴趣的话,请给我点赞,我会一直努力创作哦。照片从网上收集,侵权请联系,谢谢大家的支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