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额勒登保:满洲八旗的落日余晖,乾隆十全武功最后的见证人

 炫叶楓雪 2023-06-29 发布于广东

额勒登保初隶海兰察部下,海兰察谓曰:“子将才,宜略知古兵法。”以清文三国演义授之,由是晓畅战事。天性严毅,诸将白事,莫敢仰视。然有功必拊循,战胜亲饷酒肉,赏巨万不吝,人乐为用。——《清史稿》

自1616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反明,到1644年多尔衮突入山海关,再到乾隆时代轰轰烈烈的开疆拓土运动(十全武功),那支崛起于东北白山黑水之间的八旗劲旅,已经制霸东亚武力值排行榜榜首近200年。特别是乾隆时代的八旗军,距离满清立国已经100余年,依然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战斗力,实在是罕见之至。如福康安、阿桂、明瑞、傅恒、海兰察这些如流星般璀璨的名将,竟然全部出自乾隆时代,何其壮哉!然则水满则溢,盛极必衰,随着这些全明星战队的陨落,满清倚以为支柱的八旗无可奈何的没落了,曾经帝国军队的配角绿营兵成为了大清军界的主角。当年那批全明星战队,只剩下一个叫额勒登保的将军,以自己的方式延续着八旗的荣耀。

额勒登保,姓瓜尔佳氏,字珠轩,满洲正黄旗人,属“根正苗红”的八旗系统。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额勒登保以满洲马甲的身份跟随傅恒征讨缅甸,被编入索伦营,索伦第一悍将海兰察节制。参与了老官屯攻坚战,立下赫赫战功。缅甸战事结束后,额勒登保又跟随阿桂征讨大小金川,累功至三等侍卫,赐爵,乾清门行走,成为乾隆的侍卫。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林爽文之乱愈演愈烈,乾隆动用王牌名将福康安渡海平台。当时八旗兵多恐惧水战,不敢从征,额勒登保却自告奋勇与海兰察等1000余名满洲精锐协同绿营兵渡过台湾海峡,荡平叛乱,额勒登保因此功升为御前侍卫。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额勒登保跟随福康安、海兰察远征廓尔喀(今尼泊尔),累功至都统兼护军统领。当时,满洲名将如云,额勒登保虽骁勇善战,但一直没有独当一面的机会,也就无法立下不世之功,遂长期进不了大清军界的核心圈。但额勒登保却始终如一的对待工作,努力练兵,等待机会。

额勒登保尝谓诸将曰:“兵条条生路,惟舍命进战是一死路;贼条条死路,惟舍命进战是一生路。惟有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一法。追贼必穷所向,不使休息。师行整伍,仓卒遇贼,即击。每宿,四路侦探;临敌,矢石从眉耳过,勿动。”于同列不忌功,亦不伐己功,尤严操守。——《清史稿》

嘉庆元年(1796年),盛清第一名将福康安病逝。再加上此前明瑞战死、傅恒病逝、阿桂老迈,乾隆时代的满洲八旗全明星阵容已经所剩无几,相对年轻又能打的额勒登保,成为了满洲八旗的“扛把子”。而后稳坐嘉庆朝大清军界的“头把交椅”,嘉庆九年(1804年)八月,额勒登保病逝,享年五十八岁,嘉庆知道后亲自祭奠,御制述悲诗一章,可谓极尽哀荣。额勒登保去世后,满清皇室再也没有力量遏制绿营兵的崛起,八旗所向披靡的神话终究成为远去的背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