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足口病 (转载)

 十月的天空auol 2023-06-29 发布于山东

什么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我国法定报告管理的丙类传染病。大多数人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较快,甚至可以导致死亡。

手足口病首先于1957年在加拿大出现爆发,之后1958年在加拿大这起爆发的人群当中分离出了科萨其A16病毒,从而证实了这起爆发是由柯萨奇A16引起的。1959年开始提出了手足口病这一名词,1960年首次使用手足口病这一名词。美国在1969年手足口病例中分离到了EV71病毒,这也是首次在手足口病人当中分理处EV71病毒。

20世纪70年代以前,手足口病病原主要是以柯萨奇A16为主。到20世纪70年代,EV71感染的手足口病出现了多起爆发,首先在日本,1973年日本报告手足口病例3296例,1978年报告36301例。保加利亚在1975年报告手足口病例705例,其中有68例死亡。匈牙利在1978年报告1550例病例,其中有45例死亡。

我国出现手足口病例的报告,首先是在1981年上海最早报告手足口病例,之后其他省份也陆续有手足口病例的报告。1983年天津出现了手足口病例的爆发,这起爆发主要是由柯萨奇A16所引起,1987年武汉首次从手足口病例中分离出EV71病毒。

20世纪90年代,EV71病毒感染手足口在东南亚出现了爆发。马来西亚在1997年报告病例5999例,其中31例死亡。台湾在1998年报告手足口病例129106例,其中78例死亡。

2000年以来我国出现了多省份的手足口爆发现象,其中山东在2000年、2003年和2007年均有爆发。2008年安徽阜阳出现以EV71为主的手足口病的爆发。卫生部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视,在2008年5月卫生部把手足口病列入法定传染病管理,按照丙类进行管理。

肠道病毒属于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主要分为三个大类:一是柯萨奇病毒,第二是肠道病毒,第三是艾可病毒。柯萨奇病毒又分为A组和B组,A组包括2、4、5、7、9、10和16型,B组包括1、2、3、4、5等型。肠道病毒主要是以EV71型为主。在手足口病人感染的病原体中以柯萨奇A16和EV71最为常见。

手足口病毒的理化特性。

由于病毒耐酸,在pH值3.5仍然稳定,75%酒精,5%来苏,对肠道病毒没有作用。对乙醚有抵抗力,20%乙醚,4摄氏度作用,18个小时仍然保留感染性。肠道病毒对紫外线及肝脏敏感,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和漂白粉以及甲醛、碘酒等可以使肠道病毒灭活,肠道病毒不耐高温。56摄氏度30分钟可以被灭活。病毒在4摄氏度可存活一年,在零下20摄氏度可长期保存,在外环境中病毒可长期存活。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流行病学特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个是传染源;第二是是传播途径;第三是就是人群的一个易感性。

人是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包括三个类别:第一是患者,第二是隐性感染者,第三是无症状带毒者。在流行期间,患者急性期粪便排毒可以达到3-5周,咽部排毒可以达到1-2周;5岁以下正常携带者带毒率大概是11%。在流行间歇和非流行期,健康带毒者和轻型散发病例是主要的传染源。

手足口的传播途径多样,首先可以通过日常接触、经口传播,病人的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生活用品等都可以传播;第二,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患者的咽喉分泌物、唾液中的病毒可以通过飞沫传播;第三,经过水源传播,如果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包括游泳池水、河道、污水等可以经口进行感染;第四方面,可以发生医源性传播,门诊的交叉感染、口腔器械如果消毒不严格也可以导致手足口病的传播。

另外,手足口病可以有多种介质进行传播。比方说病人的粪便、疱疹液、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污染的手、 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瓶、床上用品、衣物、医疗器具等。这就为我们防控手足口病带来了挑战。

人群的易感性。手足口病普遍易感,各年龄组均可感染,易感性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它表现为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成人大多数都是通过隐性感染而获得抗体;第二,患者主要为儿童,≤3岁年龄组发病率最高。隐性感染与显性感染之比大概是100∶1,隐性感染明显的高于显性感染,受感染后可以获得免疫力,但是肠道病毒各型之间无交叉免疫,一个人感染了柯萨奇A16病毒,之后他仍然可以感染EV71病毒。

手足口病的分布特征。手足口病地区分布极为广泛,没有严格的地区性,各个地方都可以出现手足口病例。第二是,手足口病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发病较少见,夏秋季多一些。

手足口病的流行方式有两个特点:第一,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强度大,传播快,在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流行。第二,暴发或流行后散在发生,在流行期间,托幼机构易发生集体感染,从而导致暴发情况的发生。

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

手足口病潜伏期为2-10天,平均3-5天,病程一般为7-10天,无明显的前驱症状;多数病人急性起病;约半数病人发病前1-2天或发病的同时有发热,多在38℃左右,部分病人初期有轻度的上感的症状,这是手足口病潜伏期。

由于手足口病皮疹是其显著特征,皮疹有哪些临床表现?皮疹的临床表现为:第一,发病当天或第二天出现,1-2天内出齐;第二是,出疹首先是玫瑰色的斑疹或者是斑丘疹,1天后既有部分的皮疹形成的疱疹;第三,皮疹呈离心性分布,主要见于手指或足趾的掌面,指甲周围、足跟边缘等;另外皮疹还可见于口腔两颊黏膜、唇内、舌边、软腭、手掌、足底、臀部、大腿内侧以及会阴部,甚至可以在膝、肘部也可以发现。

疱疹呈圆形或者椭圆形,扁平凸起,内有混浊液体,长径与皮纹走向是一致的,一般不破溃,可于2-4天后吸收、干燥、结痂,但不留瘢痕;手、足、口病损在同一患者不一定全部出现;口腔疱疹破溃,可导致患儿咀嚼时疼痛,患儿拒食、流涎;另外斑丘疹在5天左右由红变暗,然后消退。以上是手足口病皮疹的一些特征。

手足口病皮疹的一些特点,手足口病的皮疹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个是四部曲,主要侵犯手、足、口、臀部四个部位,这是第一个特点。

第二个特点四不像,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这是第二个特征。

第三个特点是四不特征,即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这是四不特征。

手足口病的普通病例的一些表现。手足口病往往是急性起病,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部分病例皮疹表现不典型,如: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手足口病例的重症表现,重症表现相对的比较重要,因为重症病例可以导致死亡。对于重症病例来讲,少数病例可以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病情凶险,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神经系统表现,重症病例的神经系统表现主要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肌阵挛、眼震、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查体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表现为昏迷、脑水肿、甚至脑疝。这是神经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呼吸困难或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

重症病例的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灰、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减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以上是重症病例的一些表现。重症病例早期识别非常重要,一旦发现重症病例的早期征象尽快的救治可以挽回生命,因此重症病例早期识别就显得非常的关键。病程在4天以内,年龄小于3岁,尤其是2岁以下的小孩,出现下列之一的其他下应该考虑重症病例的早期。

第一,持续高热不退;第二,精神萎靡不振;第三,呼吸浅促;第四,心率增快;第五,高血压或低血压;第六,末梢循环不良,出现肢体冰凉;第七,出现高血糖;第八,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以上几条是重症病例早期识别的一些个指征。

手足口病的诊断和治疗。

先说一下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临床诊断病例要有以下几条:第一,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这是第一个。第二是,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不出现发热现象。第三,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难度比较大,需要结合病原学或者是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第四,无皮疹的病例,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以上就是临床诊断手足口病的一个标准。

确诊病例的标志。确诊病例,是指临床诊断病例具有下列之一情况者可以确诊:第一,从病人的样本当中检测到肠道病毒特异性核酸阳性。第二,分离出肠道病毒,并鉴定为柯萨奇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例。第三,血清肠道病毒特异性综合抗体滴度大于1:256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柯萨奇A16、EV71或其他可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综合抗体有4倍以上增高,我就可以确诊为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临床分为几个类型:第一个是普通型病例;第二是就是重症病例,重症病例又分为重型病例和危重型病例。下面我先介绍一下普通型病例。

普通型病例是指出现手、足、口、臀部皮疹伴有或不伴有发热。这就是一般的普通型病例。重症病例,是指出现神经系统受累表现。如:精神差、嗜睡、易惊、谵妄;头痛、呕吐;肢体抖动,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弛缓性麻痹;惊厥。体征可见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者消失。这是重型病例的临床表现。

危重型临床病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第一,频繁抽搐、昏迷、脑疝。第二,呼吸困难、紫绀、血性泡沫痰、肺部出现罗音等。第三,休克等循环功能不全的表现。出现以上三条就定为危重型病例。

手足口病的治疗原则。

手足口病治疗原则有几条:第一个,是早发现、早治疗最为关键。第二是,及时采样,做病毒学检测,采样的内容包括咽拭子、疱疹液、脑脊液、还有血液标本。第三是,要及时的对症处理。第四,要酌情应用免疫支持疗法。第五方面,就是普通病例预后良好,一般是在一周之内可以痊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