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是书香能致远

 海中的媛 2023-06-29 发布于河北

· 问渠哪得清如许

· 为有源头活水来

WORLD BOOK & 

COPYRIGHT DAY


刚刚复学两天,又被疫情逼回到线上。虽然实现了午休和睡懒觉自由,但骤然打乱的工作习惯,让看书的时间被蚕食了不少。

调节心态,跟上防控的节奏,唯有书,能将残缺的生活填补完整。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我跟书的缘分有四十多年了。

从记事起,我就喜欢看一切印有汉字的东西。即使字认不全,我也愿意连蹦带跳,把一个故事读下去。

其中的诱惑和乐趣,胜过穿上一件新衣,抑或是考试得了满分。

BOOK

我家从不缺书。

从小学起,家里常年订阅的《中国少年报》《大众电影》《少年文艺》《少年科学画报》就让我爱不释手,每每看的津津有味、废寝忘食,别说爸爸大头桌里那些颇具诱惑力的大部头了。

小学五年,中学六年,家里能看懂的书都让我拎过来看了数遍。

初二那年,开始朝大部头下手,《海啸》《第二次握手》《夜幕下的哈尔滨》《红楼梦》,精神营养日益丰富。

我不爱出去疯跑,没意思了就在家里翻着找书看,翻开就只想一气呵成。

经常夜深人静时,在被窝里偷偷打着手电看,直到困的撑不住才睡。视力就是那样从1.2掉到0.8的。

后来,家里的书除了没看的都翻过三遍以上,就寻摸开辟第二战场。

BOOK

妈妈的单位有图书阅览室,里面都是过期杂志,晚上放学就去那儿待着,等妈妈下班。

邻居家有一大堆小人书,女主人热情地打开柜子,让我随便看,可把我高兴坏了!经常在她家看的天黑,直到妹妹喊我回家吃饭。

大学期间,五张借书证让我最大限度利用,实现看书自由。

周末,一袋瓜子,搂着书在宿舍腻歪一天,生活不要太美好啊!

成家之后,琐事缠身,但仍愿用书来装点平淡日子中的余暇。从当当和卓越购书成为每年一笔不菲的支出,书柜也从一个增加到四个。同孩子一道,伴着书香成长。

好书是前人浓缩的智慧,是时代的巨浪冲刷后沉淀下的沙金,是一锅历经千百年的高汤,滋养着后人的神经。

BOOK

读书对我的影响,深长而又悠远。

长年居于小镇一隅,远离城市繁华,但我在书里攀过珠穆朗玛,游荡过尼罗河和撒哈拉;

终生凭教书安身立命,但我在书里见识过工厂生产、农田劳作,品味过商海沉浮、沙场铁血;

就像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里所讲:“人是有很多变化的,他们身上总是有些东西值得你去注意。”

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书可以;眼睛到不了的地方,书可以。

最是书香能致远。林语堂说:“爱读书的人,灵魂和容颜都会优雅起来。”

BOOK

书拓宽了我的胸襟。它让我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有太多聪明练达值得我吸收、效仿,当虚怀若谷、藏锋隐剑。“恭宽信敏惠,可以为仁矣。”

书丰盈了我的生命。它让我知道有一种思念叫“曾经沧海”,有一种默契叫“心有灵犀”。跟朋友的话题也不是只能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书画琴棋诗酒花。

书提升了我的自信。它一寸一寸洗去我的肤浅与无知,让我在坚硬的世界里,身段柔软地前行。“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书锻造了我的神经。它让我知道生活不会花阴满庭,也不会永远月色横空,不必见风流泪、对月长吁。当自我排遣,坚守内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BOOK

汉代刘向有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今天的我,平凡一如往昔。但是因为书的浸润,我的精神殿堂富丽堂皇。每翻开一本书,一个崭新的世界便向我敞开。

毕淑敏说:“书就像微波,从内向外震荡着我们的心,徐徐地加热,精神分子的结构就改变了、成熟了,书的效力便显出来。”

读书是为了认识世界、看清自己,在无所事事的时候,有一种严肃的力量推动你不知不觉前行。

生活中的诸多不解与疑惑,都能在书中找到答案。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平庸,读书都是最简单也最实用的方法。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而是在碰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可以多一些思考和权衡,少一些盲从和轻信。

end

人这一生,一定要有几样别人拿不走的东西,比如——书,比如——智慧。

谨以此文,献给世界读书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