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外婆的葬礼

 杨光之下 2023-06-29 发布于云南

YG1ZX

谁都不能经常陪谁

越长大越聚少离多。外婆过世我们需要到街上买丧葬用品,我们从外地来,我妈她们在舅舅家,我妈说到集上等他们一起回,我跟妹妹抱怨为什么老是要一起,没有一点效率,却又忽然警觉“谁能经常陪谁一起呢!”哪个家庭现在不是天各一方,彼此不能经常陪谁。所以父母长辈才会特别珍视家人能在一起的日子。两位舅舅总是把我们视为需要照顾的人,丧事需要做的事情很多,但一般不叫我们做事,即使做也是叫我们做容易做的,需要熬夜了都会叫我们先睡,殊不知我们这一代的夜猫子何其多!但他们把我们当作孩子的这份爱护却一直未变。曾经一大家子热热闹闹过火把节,每到农历6月24,外公和两个舅舅就开始宰羊,七八个表兄弟姐妹从外婆家玩到姨妈家再到小娘家,花上一两个星期,床睡不下就打地铺。像我们父母这样结婚成家后,还能维持如此良好关系的家庭真的比较少,在跟表哥表妹聊天时,他们也深表赞同,如果没有外公外婆的付出、八位长辈的相互理解包容,这么大一家子人只要有一个人橫中作梗,就没有了这份其乐融融。我很感激在这个势利眼的社会,我的亲人们给我心里留下这一席温暖。


YG2ZX

农村殡葬习俗

同是一天有孩子新生,有老人故去。所以说人类的悲喜不相通又是多么正常。老人辞世先要扎孝堂和滚龙,亲朋好友到灵堂前烧纸焚香送上祭品,亲友磕头时候孝子还礼(主要是死者的下一辈人)。下图为出殡前夜孝子谢贤,跪的时间太长了,彷佛要把所有的遗憾施加在膝盖之上,以疼痛来安慰内心深处的愧疚和遗憾。

出殡那天孝子穿草鞋、披麻、戴孝,作为女儿一方需要上祭,鸡鸭鹅猪羊得齐全,请戏班吹拉弹唱,以前每经丧事,那乐声吵得人不得安生,带着对习俗的嫌弃,总在抱怨。可是那天我坐在屋里反过来想,要是没有这些吵嚷声,是不是只剩下了哭声,才明白那乐声既是对亡人的哀思,也是对生人的安慰,它让你的心不至于显得冷冷清清。但我从未想通的是身为故者子女本就是最伤心之人,却要强打起精神来招待一班班亲朋,每一场白事下来,就像去掉半条命一样的疲惫不堪。外婆葬礼开支还没完全结账,暂时为5万多元,收礼钱接近10万元,农村的红白喜事真的对人们的负担太重了。


YG3ZX

​相见时难别亦难

外婆的葬礼上我没有流眼泪,但在离开时候却有点哽咽,这时候我才明白,至此这里再也没有两位老人的踪影,我们与舅舅、表兄弟姐妹,与这个世界的联系又少了一环。随着年龄增长,我们再也回不到曾经的日子送走外婆的隔天晚上,表弟提议我们去钓龙虾,大家都很激动地嚷嚷着要去,两个感冒在输液的妹妹也深怕我们丢下她们(虽然最终还是丢下了),很遗憾,这可能是我们小兄弟姐妹以后人生为数不多的聚在一起做一件事了,也是为小弟小妹们的童年画上一个捞鱼摸虾的夜晚。已经晚上八点了,需要开半小时的山路、坡急弯大,只有两位舅舅的SUV才不会磕到底盘,还要带着三个小屁孩。家人们只是告诉我们路上安全。没有对我们的孩子气举动有任何不满,我很感慨,从小到大这几位大人包容了我们多少次集体撒野,以前半大的孩子已经是家里农活的得力助手了,我们每次一两个星期的离家,就意味着他们得承担更多农活,承受儿女离家的挂念和担心,每次相见时的亲热,离开时的不舍,怀念脾气不好对我们却从来和蔼的外婆,怀念她对我们的的嘘寒问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