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虚、滞、瘀、郁——现代慢性疾病中医病机新认知
2023-06-29 | 阅:  转:  |  分享 
  
窑员圆远源摇 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10月第40卷第10期CJITWM袁 October 2020袁 Vol. 40袁 No郾 10

基金项目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国际渊地区冤合作研究项目

渊No. 81820108033冤曰 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渊No. 201507001原

09冤曰 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研究项目渊No. ZZ11原035冤

作者单位院 1.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脾胃病科渊北京 100102冤曰

2.功能性胃肠病中医诊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渊 BZ0374冤 渊北京

100102冤曰 3.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渊北京 100700冤曰4.Depart鄄

ment of Medicine袁 John忆 s Hopkins University 渊 Baltimore袁 USA

21201冤曰 5.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放射科渊北京 100053冤

通讯作者院 魏摇 玮袁 010原84739719袁 E鄄mail院 sxxtyy@sina.com

DOI院 10郾 7661/j郾 cjim郾 20191206郾 301

窑学术探讨窑

虚尧滞尧瘀尧郁 现代慢性疾病中医病机新认知

魏摇 玮1袁2摇 荣培晶3摇 陈建德4摇 杨摇 洋1袁2摇 苏晓兰1袁2摇 许爱丽1袁2摇 毛心勇1袁2摇 张摇 涛1袁2摇 方继良5

摘要摇 随着我国国民寿命的提高及人口的老龄化袁慢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主要病种袁

造成了重大的社会负担遥 中医在诊治慢性疾病方面具有传统优势袁而临证中慢性病患者症状冗杂袁并多为多

种疾病共病遥 笔者总结慢性疾病共性病机为野虚冶野滞冶野瘀冶野郁冶袁认为抓核心病机即野调枢冶辨证思维是取

效的切入点及关键点遥

关键词摇 慢病管理曰 中医证候曰 病因病机曰 调枢通胃

Deficiency袁 Stagnation袁 Stasis袁 and Depression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athogenesis of

Modern Chronic Diseases摇 WEI Wei1袁2袁 RONG Pei鄄jing3袁 CHEN Jian鄄de4袁 YANG Yang1袁2袁 SU Xiao鄄

lan1袁2袁 XU Ai鄄li1袁2袁 MAO Xin鄄yong1袁2袁 ZHANG Tao1袁2袁 and FANG Ji鄄liang5摇 1 Department of Gastroen鄄

terology袁 Wangjing Hospital袁 China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袁 Beijing 渊100102冤曰 2 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n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袁 Beijing 渊100102冤曰 3 Institute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袁 Chines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袁 Beijing 渊100700冤曰 4 Department of Medicine袁 John忆s Hopkins University袁 Baltimore袁

USA曰 5 Radiology Department袁 Guang'' anmen Hospital袁Chinese A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袁

Beijing 渊100053冤

ABSTRACT 摇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life expectancy and aging of the population袁 chronic diseases

have become the major diseases that seriously affect the quality of life in China袁 which causes great social

burd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渊TCM冤 has advantages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disea鄄

ses. Clinically chronic diseases patients often have complicated symptoms of multiple diseases. Authors

summarized the common pathogenesis of chronic diseases袁 namely deficiency袁 stagnation袁 stasis袁 de鄄

pression袁 and believed that the key point to take effect was to focus on the dialectical thinking of the core

pathogenesis and regulating Pivot in chronic diseases.

KEYWORDS摇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曰 TCM syndrome曰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曰 regula鄄

ting 耶Pivot爷 in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摇 摇 近年影响国民健康的疾病谱发生明显变化遥 据统

计中国慢性病发病呈快速上升趋势袁慢性病导致的死

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的86郾 6%袁导致的疾病负担

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咱1暂遥 慢性疾病以无传染性尧症

状反复尧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为主要特征袁严重

影响居民生活质量遥 目前多数慢性疾病西医以对症治

疗为主袁中医辨证论治尧整体调节袁在提高生活质量方

面具有优势遥 临证中慢性病患者症状复杂袁多以复合证

型为主袁笔者认为抓核心病机袁即野调枢冶辨证思维是

取效的关键遥 笔者整理分析代表性慢性疾病的中医病

机袁总结慢性疾病共性病机为野虚冶野滞冶野瘀冶野郁冶遥

1摇 常见慢性疾病病机分析

1郾 1摇 野因滞致虚冶野虚而留滞冶是慢性疾病的共同

病机摇 生理状况人体正气充沛尧气机升降有序尧气血化

生有常遥 疾病初期袁邪实侵犯机体袁若邪气不盛袁或及

时干预则正胜邪却袁若邪盛或干预不及时袁造成正虚邪

留袁疾病进入慢性病程遥 此病程中往往存在野因滞致

虚冶野虚而留滞冶的复杂病机遥 广义的野滞冶可为气滞尧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10月第40卷第10期CJITWM袁 October 2020袁 Vol. 40袁 No郾 10 窑员圆远缘摇 窑

食积尧湿邪尧痰饮尧血瘀等袁无论有形无形袁凡是能使气

血精液运行失常者皆可归于野滞冶遥 因慢性病不同脏

腑功能的失调及疾病的不同阶段袁慢性病的关键病机

有所差异遥 总体来讲本虚是慢性病基本病机袁与气机

运动相关的脏腑慢性病疾病早期以气机野郁滞冶为主袁

气滞日久产生瘀血痰湿等病理产物留滞袁留滞日久袁耗

伤正气又加重了野正虚冶遥

肺主气袁司呼吸遥 邪实阻肺或肺气虚无力宣降袁则

造成气机阻滞遥 哮病尧肺胀尧肺痿等慢性肺病常因野肺

虚留滞冶而发病遥 李建生等咱2原4暂对百余年名老中医诊

疗哮病尧肺胀尧肺痿的文献进行研究分析袁结果显示哮

病常见病机以肺失宣降尧痰热壅肺和痰湿阻肺较为常

见袁病性证素以痰尧热尧气虚尧寒较常见曰肺胀病因较常

见的有痰邪尧久病等袁常见病机为气虚尧痰热蕴肺等曰肺

痿常见病因有内伤尧体虚尧热邪尧痰邪等袁病机以气阴两

虚尧痰热壅肺尧表虚尧热盛津伤较为常见遥 可见慢性肺

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尧痰湿渊热冤阻肺遥 体虚为本尧痰

湿渊痰热冤为标袁病机核心为肺失宣降袁气机的壅野滞冶遥

消化系统慢性病共同特点是以反复发作的胃脘或

腹部痛尧胀尧纳差尧反酸等非典型的消化不良症状为表

现遥 其发病的主要病机是中焦脾胃功能受损遥 脾胃是

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袁脾主升清袁胃主降浊遥 脾为后天

之本袁影响着人体正气的盛衰遥 中焦疾病病程中 野因

滞致虚冶野虚而留滞冶常常交替出现袁互为因果遥 饮食

不节尧情志不畅致食尧气尧湿等实邪留滞袁中焦气机阻

滞袁脾不健运则谷气不充袁病程日久则正气愈虚袁邪气

愈实遥 黄仲羽等咱5暂在文献回顾和临床调查的基础上袁

提取功能性消化不良核心病机元素袁完成病机演化路

径构建袁结合临床表征构建初步的中医病机演化理论

模型袁结果共提取出脾胃气虚尧肝郁尧气滞尧痰湿和热

5个核心病机要素袁不但揭示了疾病本虚标实尧虚实夹

杂的病机特点袁也验证了野因滞致虚冶野虚而留滞冶的病

机转变规律遥

泌尿系尧内分泌疾病多因肾脏功能受损遥 肾藏有

形之精袁内寓肾阴肾阳袁精化气袁谓之肾气遥 肾阴对机

体脏腑组织起着滋养濡润的作用袁 肾阳对机体脏腑组

织起着温煦推动作用遥 肾精的运动表现为气化袁精与

气互依互生袁野因滞致虚冶野虚气留滞冶在肾脏疾病体现

了精与气一方为病牵连对方的病机演变特点遥 早在

叶外台秘要曳中总结有24 个肾病病种袁肾病病因病机

主要以肾之精气阴阳虚损为本袁风尧热尧寒邪侵袭肾经

加重或导致肾病袁他脏之病也会影响于肾袁并且与情志

内伤尧过食丹药尧劳欲过度等密切相关咱6暂遥 盛梅笑

等咱7暂对152例狼疮性肾病患者的中医证候学特征进

行回顾性分析袁重度活动期与活动期具有相似的中医

证候学特征袁以标实证为主曰缓解期所有病例均具备正

虚证候袁以气阴两虚尧脾肾气虚最多见袁整个病程中呈

现由实致虚袁阴损及阳的病情演变趋势遥

气血津液郁滞是多种慢性疾病袁包括心脑血管疾

病尧代谢性疾病等病的共同病理环节遥 王永炎教授总

结多年脑病临床经验袁提出野虚气流滞冶的理论遥 虚气

流滞袁即由于气血阴阳亏虚袁气血津液运行失常袁从而

导致气滞尧血瘀尧痰凝尧水停袁引起经络阻滞的病理过

程袁是帕金森尧癫痫尧缺血性脑白质病尧血管性抑郁等的

主要病机咱8原10暂遥 在缺血性脑卒中尧冠心病尧糖尿病肾病

的诊治中袁野虚气流滞冶也被广泛用于指导临床咱11原14暂遥

1郾 2摇 野瘀血阻滞冶是慢性病急性发作尧久病加重

的关键病机摇 凡是能使血液运行失常袁阻于脉络则为

瘀遥 野瘀冶与野滞冶密不可分袁广义来讲袁凡野瘀冶者皆属

于野滞冶曰狭义而言袁血瘀常由气滞引发遥 笔者经多年

临床经验总结野瘀冶是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及久病发作

的关键病机遥 叶天士叶临证指南医案曳中提出野经主

气袁络主血冶遥 经络病证袁迁延日久袁邪气扩散袁可以由

气入血而病络袁由于络主血袁络病累血袁而表现出络脉

阻滞的共同病机袁并由此引发慢性病疾病发作或加重

病情袁增加病邪痼结难解之势遥

冠心病是目前我国成人心脏病住院和死亡的主要

原因袁陈可冀认为冠心病病因病机多归纳为本虚标实院

本虚为阴阳气血之不足袁标实则以血瘀尧痰浊尧寒凝尧气

滞多见袁野瘀阻血脉冶贯穿于冠心病发病的整个过程袁

提出野因瘀致毒冶是冠心病发展恶化的关键遥 许多血

栓性疾病渊如急性心肌梗死尧急性脑梗死尧外周动脉血

栓性疾病尧不稳定性心绞痛等冤的发病或恶化阶段袁临

床多表现为野瘀毒冶证候咱15袁16暂遥 可见在心血管疾病中

野瘀冶是核心病机遥

笔者临证发现癌前疾病病情进展及肿瘤的发生袁

与血瘀形成野微癥瘕冶密切相关遥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

基本病机为野寒热错杂尧气虚血瘀冶袁根据疾病的基本

病机选方袁治疗以野辛开苦降尧益气活血冶为主袁治疗全

程要关注野瘀冶症的辨识与化解袁才能更好的预防疾病

的复发及加重咱17暂遥 瘀本身可以作为病因而存在袁 瘀

又是疾病的一种病理变化袁肿瘤的血瘀即包含病因尧病

理两方面意义遥 钱伯文认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瘀证

候袁肿瘤血瘀证的本质可能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袁应用

活血化瘀法治疗符合中医辨证求因咱18暂遥

1郾 3摇 野郁冶是现代功能性疾病的基础病机特点摇

随着社会发展尧生活节奏加快袁功能性疾病已成为影响

民众生活质量的主要病种遥 功能性疾病是一组症状反

窑员圆远远摇 窑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10月第40卷第10期CJITWM袁 October 2020袁 Vol. 40袁 No郾 10

复袁但无器质性病变的疾病袁常见的有心脏神经官能

症尧功能性胃肠病尧盆底功能性疾病等遥 这类疾病患病

人群以女性为主袁情志因素为主要诱因袁野郁冶是主要

的病机遥 杨小波等咱19暂将近10年中医药治疗肠易激综

合征的临床研究类文献进行整理袁结果显示腹泻型及

未分亚型肠易激综合征辨病论治以肝郁脾虚为病机者

居多袁病证结合论治以肝郁脾虚证多见遥 可见功能性

胃肠病的共同基本病机以野郁冶 野虚冶为主遥 徐亭亭

等咱20暂对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心理学进行探

析袁认为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病机为肝郁气滞为主袁与

情绪密切相关袁临床常见病机演变模式为野因郁致病冶

野因病致郁冶遥

除功能性疾病外袁笔者观察近年来女性甲状腺结

节尧乳腺结节尧子宫肌瘤等良性病变发病增多袁经过临

床辨证袁此类患者伴随情志症状袁中医以野郁冶为共同

病机遥 仝小林咱21暂认为女性常常甲状腺尧乳腺尧子宫渊卵

巢冤相继或联合发病袁即在这三个部位的一处出现结

节尧肿块尧囊肿袁其他两个地方也往往会出现伴随症状遥

西医多认为此三个部位结节等的发生多与激素分泌功

能紊乱有关袁中医则认为其病机与肝气郁结所致气滞尧

痰凝尧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遥

2摇 病机演变分析

叶素问窑六微旨大论曳云院野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

老已袁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遥冶可见人的生理功能

是依靠气机的运转完成的遥 又云院野出入废则神机化

灭袁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遥冶表明只有脏腑气机的升降出

入平衡袁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遥 一旦出入升

降的平衡打乱袁或升降失调尧或出入不利袁各种病证就

会出现遥 野虚尧滞尧郁尧瘀冶就是气机升降出入失衡的表

现袁四者常互相转化袁或相兼为病遥

虚者袁有气血精液之虚袁也有五脏六腑之虚遥 概括

来讲虚是指人体正气不足袁生理机能减退遥 脾胃为后

天之本袁气血生化之源遥 众医家一直推崇调补后天以

安五脏法遥 现代不洁的生活方式尧社会环境的改变使

得脾胃之病袁少见纯虚之证遥 饮食失节尧劳逸过度尧情

志忧虑及他病辗转等因素长期影响袁使脾本先伤袁脾虚

失运袁水谷精微无以荣养肢末袁从而造成机体诸虚的发

生遥 此病情初期祛除病因是关键袁若调理不及时脾虚

日久袁可因虚致实袁进一步造成气尧湿尧食尧痰尧瘀等致病

因素的留滞袁即野滞冶野郁冶野瘀冶的发生袁最终发展为虚

实相兼的病理结果袁导致疾病不易痊愈遥

滞者袁脾胃气机紊乱的统称遥 脾胃位居中焦袁是人

体阴阳气机升降运动的枢纽袁与水谷精微的化生输布

密切相关袁是现代消化系统功能的总称遥 生理状态下

脾主升尧胃主降袁中焦气机处于动态尧平衡的状态遥 脾

胃气机紊乱大致分为三类袁一为胃气不降袁气滞于上则

导致嗳气尧呃逆尧呕吐等表现曰二为脾气不升袁气陷于下

而滞袁导致脘腹坠胀袁便意频频袁或见脱肛尧泄泻曰三为

中焦气机运行不畅而滞袁所致的食积内停袁脘腹胀痛袁

不思饮食遥 可见中焦动态尧平衡被打破袁气机阻野滞冶

为引起消化系统症状的基本病机遥

瘀者袁血积不行遥 脾胃同处中焦袁为气血生化之

源袁气机升降之枢遥 脾胃气血调和袁升降相因袁则脾气

健运袁胃气顺畅袁人体安和遥 气血不和袁可致血脉瘀滞遥

早在叶伤寒论窑辨脉法曳就载有院野中焦不治袁胃气上

冲袁脾气不转袁胃中为浊袁荣卫不通袁血凝不流遥冶之论

述遥 瘀一般由野滞冶引发袁是脾胃病的发生发展中重要

的病理因素袁清代医家叶天士也有野久病入络冶之言遥

炎癌转化类疾病诸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尧大肠息肉尧炎症

性肠病病情进展都与野血瘀冶的形成密切相关袁如不及

时干预则易形成野微癥瘕冶导致肿瘤的发生遥

郁者袁闭结凝滞之总名遥 郁为五运不畅尧五脏气血

不和的总称遥 叶素问窑六元正纪大论曳院野木郁达之袁火

郁发之袁土郁夺之袁金郁泄之袁水郁折之遥冶元窑朱丹溪

从病机角度出发袁开拓了郁证的范畴遥 他首先强调气

血壅塞是郁证发生的关键袁阐发了气郁尧湿郁尧痰郁尧热

郁尧血郁尧食郁之六郁论袁并详细描述了六郁的症状特

点遥 至宋窑陈无择认为七情可以致郁袁野七情袁人之常

性袁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袁外形于肢体袁为内所因遥冶七

情即喜尧怒尧忧尧思尧悲尧恐尧惊袁陈无择提出七情所伤关

键在人体气机郁滞袁从此情志作为郁证的致病因素完

全独立出来咱22暂遥 从病机来讲袁野六郁冶基本涵盖了慢

性病的中医病机袁并且情志致郁理论应用于现代心身

疾病同样具有普适性遥

3摇 野调枢冶辨证思维指导下慢性疾病的调护

现代中医学理论发展在适合病证结合诊疗的新模

式同时袁对疾病病机更新认识也是必然的遥 现代慢性

疾病的病因及病理机制复杂袁常与内分泌原免疫系统尧

精神心理等多系统相关袁症状表现多样且多变袁临床辨

证困难遥 现代中医临床诊治需熟知疾病的病理生理演

变袁并辨别疾病的核心病机袁才能把握疾病的转归遥 笔

者通过总结多年临床经验及对现代医家治疗慢性病经

验的整理袁通过总结现代慢性病的基本病机 野虚冶

野滞冶野瘀冶野郁冶袁强调根据基本病机辨别关键病机袁

野调枢冶以达到整体与分阶段重点调护并重的慢性疾

病中医管理目的遥 以消化系统发病率极高的功能性胃

肠病为例袁初病以野滞冶野郁冶为主要病机遥 滞主要体现

为胃肠腑气不通造成的消化道症状袁野郁冶主要体现为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年10月第40卷第10期CJITWM袁 October 2020袁 Vol. 40袁 No郾 10 窑员圆远苑摇 窑

情志失调导致神明之枢紊乱袁据此提出野调枢通胃冶总

治则咱23暂遥 野枢冶主要指神明之枢袁野通胃冶指通利胃肠

之腑气遥 野调枢通胃冶治则的创立袁突破中医从肝尧脾尧

肾治疗的局限袁从核心病机把握疾病遥 在抑郁症的诊

疗中袁野调枢启神冶将传统针灸和现代医学相结合袁分

别从野调枢冶和野启神冶的内涵与外延进行阐释袁认为调

枢是调控抑郁及其病理变化的关键环节咱24暂遥

中医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和野系统生

物学冶中多种组学技术的思路和理念有共通点遥 代谢组

学研究显示慢性心系疾病尧2型糖尿病尧糖尿病肾病尧慢

性胃炎尧高尿酸血症等常见高发慢性疾病中均存在糖代

谢尧脂类代谢尧氨基酸分解代谢等异常咱25原29暂遥 提示慢性

疾病引发内源性代谢物质的整体及其变化规律存在相

似之处袁为慢性疾病中医共性病机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

依据遥 目前代谢组学与基因组学尧转录组学尧蛋白质组

学进行结合的多组学技术迅速发展袁从基因尧蛋白尧代谢

物等不同层面阐述疾病发生的代谢基础及中医药干预

的关键病机渊野枢冶冤尧作用的靶标遥 在现代中医病机理

论指导下野调枢冶治则的创新袁更加贴合现代慢性疾病的

病理特点袁是对中医的现代中医病机发展与治法创新的

初探袁也需要现代中医学者共同思考补充遥

参 考 文 献

咱1暂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 渊2015年冤咱J暂. 首都公共

卫生袁 2015袁 9渊3冤院 97原101.

咱2暂摇 宋丹萍袁 马锦地袁 李建生袁 等.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

的肺胀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咱J暂. 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袁 2017袁 23渊8冤院 1092原1095.

咱3暂摇 马锦地袁 李建生袁 余学庆袁 等.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

的肺痿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咱J暂. 中国中医基础医

学杂志袁 2016袁 22渊11冤院 1493原1496.

咱4暂摇 冯贞贞袁 马锦地袁 李建生袁 等.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

的哮病病因病机及证素规律研究咱J暂. 中医研究袁

2016袁 29渊11冤院 59原62.

咱5暂摇 黄仲羽袁 刘凤斌袁 曹月红.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功能性

消化不良中医病机演化模型研究咱J暂. 中国中西医结合

杂志袁 2018袁 38渊7冤院 786原789.

咱6暂摇 王位袁 谷建军. 叶外台秘要曳肾病分类及其病因病机咱J暂.

河南中医袁 2019袁 39渊5冤院 668原671.

咱7暂摇 盛梅笑袁 王钢袁 王身菊. 狼疮性肾炎中医证候学特征的

临床回顾性分析咱J暂. 辽宁中医杂志袁 2004袁 13渊6冤院

475原476.

咱8暂摇 张永超袁黄世敬袁王永炎. 野虚气留滞冶与帕金森病病机探

讨咱J暂.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袁 2013袁 36渊12冤院 805原

807袁 820.

咱9暂摇 黄世敬袁 王永炎. 癫痫虚气留滞病机探讨咱J暂. 世界中

西医结合杂志袁 2013袁 8渊6冤院 541原543+551.

咱10暂摇 黄世敬袁王永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野虚气留滞冶病机探讨

咱J暂.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袁 2011袁 34渊8冤院 513原516.

咱11暂摇 仲爱芹袁 徐士欣袁 张军平袁 等. 论虚气留滞与缺血性脑

卒中咱J暂. 新中医袁 2011袁 43渊9冤院 5原6.

咱12暂摇 刘迎辉袁刘爱东.从野虚气留滞冶论治缺血性心脏病咱J暂.长

春中医药大学学报袁 2018袁 34渊6冤院 1071原1073.

咱13暂摇 李晓辉袁 赵妍袁 张娇袁 等. 冠心病与虚气留滞理论的探

究咱J暂. 中医临床研究袁 2018袁 10渊18冤院 50原52.

咱14暂摇 柳红芳袁张先慧.糖尿病肾病野虚气留滞冶病机探微咱J暂.北

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渊中医临床版冤袁 2012袁 19渊6冤院 4原6.

咱15暂摇 刘龙涛袁史大卓袁陈可冀.心血管血栓性疾病野瘀毒冶致病

临床表征初探咱J暂.世界中医药袁 2012袁 7渊2冤院 152原154.

咱16暂摇 刘龙涛袁 陈可冀袁 付长庚袁 等. 从野因瘀致毒冶谈冠心病

的病因病机咱J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袁 2015袁 35

渊11冤院 1378原1380.

咱17暂摇 魏玮袁 杨洋. 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治现状及中医药治疗优

势咱J暂. 中医杂志袁 2016袁 57渊1冤院 36原40.

咱18暂摇 齐元富袁 钱伯文. 肿瘤血瘀证及活血化瘀治疗的现代研

究进展咱J暂. 中医杂志袁 1993袁 34渊6冤院 370原373.

咱19暂摇 刘添文袁李倩袁杨小波. 基于文献研究的肠易激综合征中

医辨治思路探析咱J暂.新中医袁 2016袁 48渊2冤院 222原225.

咱20暂摇 徐亭亭袁张宇袁程艳梅袁等.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

心理学探析咱J暂.新中医袁 2017袁 49渊7冤院 187原189.

咱21暂摇 赵学敏袁 刘彦汶袁 王青袁 等. 诸结癖瘤菱形发病皆属于

郁 仝小林教授对女性野三联冶疾病的认识咱J暂. 吉林

中医药袁 2018袁 38渊6冤院 629原632.

咱22暂摇 畅洪昇袁 段晓华袁 梁吉春袁 等. 中医郁证学说源流探析

咱J暂.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袁 2011袁 34渊10冤院 653原658

+661.

咱23暂摇 魏玮袁 荣培晶袁 陈建德袁 等. 野调枢通胃冶理论的探讨与

构建咱J暂. 中医杂志袁 2018袁 59渊6冤院 474原477+502.

咱24暂摇 荣培晶袁 魏玮袁 陈建德袁 等. 抑郁症之野调枢启神冶理论

构建与发微咱J暂. 中医杂志袁 2019袁 60渊4冤院 295原298.

咱25暂摇 张冠袁 王恒和. 基于代谢组学的中医心系病症证候研究

进展咱J暂. 江苏中医药袁 2019袁 51渊8冤院 86原89.

咱26暂摇 楚淑芳袁李惠林袁刘德亮袁等. 2型糖尿病血瘀证患者血浆

代谢组学特征咱J暂. 中医杂志袁 2017袁 58渊8冤院 664原

668袁 672.

咱27暂摇 刘彦玲袁 张丛袁 王强袁 等. 糖尿病肾病代谢组学差异代

谢物的研究进展咱J暂. 药物评价研究袁 2019袁 42渊1冤院

187原193.

咱28暂摇 施旭光袁 邹忠杰袁 吴美音袁 等. 慢性浅表性胃炎脾气虚

与脾胃湿热证患者尿液1H鄄NMR 的代谢组学研究咱J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袁 2015袁 35渊12冤院 1427原1432.

咱29暂摇 武鹏袁 曾富玲袁 石尉宏袁 等. 代谢组学在痛风及高尿酸

血症研究中的应用咱J暂.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袁 2019袁

14渊6冤院 878原881.

渊收稿院 2019原10原14摇 在线院 2019原11原28冤

责任编辑院 李焕荣

英文责编院 张晶晶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