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桑纪行(一)

 包翠玲 2023-06-29 发布于江苏

    闵捷在日本留学转眼八年,2016年3就要从横滨国立大学经济学部研究生毕业了,我们决定利用2015年最长的寒假去日本看望儿子。顺便让其做个免费导游,去日本各地旅游一次,以便了解一下这个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

飞机班次是1月22上午8点40从浦东国际机场飞往日本茨城机场。学校原本23日开全体教职工会,然后正式放假,我正想着还要请假一天,哪知天气异常,暴雪寒流突降,教育局紧急通知21号学校全部放假,阿弥陀佛!可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悄无声息地走了。

苏轼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我有记游的习惯,游览一地总喜欢把见闻和观感记下来,也算是留点雪泥鸿爪吧。这次日本之旅是按日记的方式记录的,时光已过去四年,今春大疫,搅动全球,响应政府号召,足不出户就是对抗疫的贡献,于是关门驻足,闲居在家。身不自由,心是自由的,于是便“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再作一次精神的旅游。

2016年1月21日 上海浦东机场

为了避免因堵车等不可控因素造成误机,我们提前买了21号下午的城际高铁去上海,住在预约好的浦东川沙一如家酒店。川沙镇地处浦东新区东南部,距上海市中心18公里,距浦东机场5公里。酒店有送机服务,可确保不误机。从虹桥站下高铁再乘2号地铁到浦东,已是晚上。天气阴沉,不时吓着零星小雨,有气无力的,路面的积水因路灯的照射,显出不甚明亮的光。本有雾霾的天灰蒙蒙的,再加上阴雨,天空更显得阴暗了。川沙老镇属于上海偏远的镇区,没有闹市的繁华和喧嚣,没有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连路灯及为数不多的霓虹灯也没精打采的。本是夜生活最热闹的时候,可街道两边的店铺却冷冷清清,没一点人气。

住进宾馆,简单的打理一下就出去找餐馆吃晚饭。

宾馆在东西街道的南边,西边不远就是一条南北大街,宾馆几乎处在十字路口东南角。西边几近到头,我们只好沿街道往东面走。不远处看到一家羊肉餐馆,不算很小的店面里只有三个人各自吃着最简单的便饭。因为顾客少,几个年龄参差不齐的服务员或玩手机,或闲聊。老板见我们进来,便向我们推荐了本店的特色品种:羊蝎子汤外送油饼。我们三人各要一份,果然很实惠,满满一大碗羊蝎子,外加一份油饼,才15元,要知道这是在生活成本很高的国际大都市上海,房价四五万一平方呢。给我们送饭的是一位大妈,50多岁,一米六以上,身体微胖,看上去很健硕。

“怎么样,很实惠吧?”这位大妈操着浓重的乡音主动向我们搭讪道。

“是的,确实很实惠,味道也不错。”听大妈口音很像同乡,受其影响,无意中也用家乡话回答了她。

“听你口音,我们好像老乡啊。”她试探性的问道。

“阿姨,你哪里人?”

“俺是山东枣庄的,出来打工的。”

“哦,不远,俺是徐州的,以前也属于山东。”

“我以为这是你家开的店呢。”

“我们家要能开得起店就好了,儿子没本事,要不我58岁了哪还要离开老家打工啊。”言语中虽有微怨和无奈,但依然是乐观的表情。

“你们到上海来旅游的?”她又问。

“不,我们明天去日本看望儿子。”

“啊,你们去日本啊?”她突然流露出很惊异的神色,很严肃认真地说:“XXX最近说,凡是日本车,费用一律加倍。”说着便拿出手机,很认真地找出这个新闻给我们看,像是国务院或外交部的新闻发言人在作重大的新闻发布会。我微笑一下,不置可否。说真的,面对这个58岁还要靠打工养活自己的大妈,依然关心着政治,且有鲜明的民族立场,我只有佩服。虽然稍有点头脑的人都能辨别出这新闻的真假,但面对这么个真诚爱国的低层老百姓,我实在拿不出给她甄别真假的勇气。但我又想:中国的老百姓真善良,但又真容易被欺骗啊!

早上六点半,送机的车已在宾馆门口等候,七点就到了浦东机场出发大厅。托行李,过安检,一切结束后离登机还有半个小时。

八点四十分,飞机准时起飞,11点降落在日本茨城机场。

2016年1月22日  茨城—东京 

(茨城机场水晶天,爽!)

一下飞机,顿觉神清气爽。阳光灿烂,天空深远辽阔,如水晶般蔚蓝,几块白云在天空悠闲地漫步,虽是腊月,但风并不觉得刺骨,相反感觉很清爽。放眼远望,所有的目击物连同远处的青山都清清爽爽,就像刚刚被大雨清洗过一样,鲜艳有亮泽,没有一点浑浊和杂尘。那抹蔬菜般的翠绿与寂静,让你意识到婴儿醒时的那种清新与好奇。一直如影随形的雾霾终于被摆脱了,心里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回想到那天天灰蒙蒙的尘霾,远处望,看不到远山旷野,近处瞅,看不到绿水青山。水村山郭都笼罩在茫茫尘埃中,连空气都老有油乎乎的腻感。那种冲出雾霾的感觉怎一个“爽”字了得!惊奇之下,急忙拿出手机随手写下了一首小诗:

天公异国展娇颜,玉宇冰晶绿九寰。

地上千家享国泰,长空万里白云闲。

茨城机场是2010年3月才开通运营的新机场,位于茨城县境内。机场很小,整个茨城空港只有一座建筑,方方正正,如临时搭建的简易公棚,和浦东国际机场相比真是国际大都市与农村的区别。因此,虽是机场,却没有机场的喧嚣和繁华。它没有地下车库,少许的车辆停在茨城空港旁边的停车场上,且应该都是机场工作人员的车辆。我们下机近两个小时都没看到其它飞机的起降,远远低于浦东机场三分钟一架的起降频率。整个机场只有我们不足百人的中国人等待大巴去东京。

茨城机场是军民两用机场。机场的边上还停放着两架已退役的军用飞机。恰巧那天机场正在进行飞行训练,一架架战机绕机场一圈,然后在跑道定点处机轮着地后再迅速拉起。整个训练秩序井然,恰是飞行大队特技表演,身临现场观看,正好解除了空等大巴的无聊。

 因茨城机场相对偏僻,机场没有流水大巴,发送各地的车都是按时的,都需要预约。儿子给我们预约的是16点(北京时间15点)到东京的车,而距离预约的时间还有几个小时。站台上还有几十个没有预约的乘客,只能等待预约的人上完后剩余了座位才能上去。还好,1330走了一趟,1350的车预约的乘客只占一少半,根据工作人员的清点,剩余的座位正好把余下的人拉完。

工作人员安排乘客上车有条不紊:先让带孩子的乘客登车,然后成人上,行李由工作人员统一装车。没有拥挤,更没有抢座位,整个过程秩序井然,又坚持了先老弱病残孕,再健康成人的原则。

两个小时后到达东京车站。乘客还没下车,一位60多岁的车站工作人员已猫腰钻进行李箱把一件件行李给搬了下来,无需自己钻进车内,避免了行李拿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