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桑纪行(三)

 包翠玲 2023-06-29 发布于江苏

2016年1月23日 东京

晴空塔

今天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东京晴空塔。

到东京,晴空塔是必须要的一个景点就像去巴黎要看埃菲尔铁塔,去意大利要看比萨斜塔,去苏州要看虎丘塔一样,否则乃憾事也。

晴空塔2012年5月工开业是东京的地标建筑它高634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塔。它以蓝白为基本色,以钢铁为基本建筑材料,以现代形式和工艺重现传统日本建筑造型。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建筑防震技术世界一流。晴空塔采用五重塔的心柱、制震式的古代建筑技法,以提高防震强度。其设计防震强度达9级。

东京铁塔在1923年9月的关东大地震中被拦腰折断,建造晴空塔是为了取代东京铁塔原有的功能,降低东京市内高楼林立而造成的电波传输障碍所以起初暂名为“新东京铁塔后来在公开征集的18606件投稿之中,选出6个候选名称,并于2008年春季举行网络票选,最后定为“Tokyo Sky Tree”,中文译名也就是“天空树”,可是“天空树”名称在中国大陆已被注册,所以2012年起官方中文名改为“东京晴空塔”。从日本对此塔名称的海选结果看,中日两国确有相同的文化背景,都认可代表自然的树木,体现了对天人合一理念的尊崇。

登上上海的东方明珠远望,雾霾沉沉,一切都像笼罩于烟雨中,近处也只能看到建筑的模糊背影,远处那只能是一片茫茫皆不见了。这若是神女峰倒能有“月下观美人”的朦胧美,令人产生不尽的想象。日本的天空四季蔚蓝,登上晴空塔可将东京一览无遗,百公里外的富士山也清晰的映入眼帘,山顶积雪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

塔下是熙熙攘攘的观赏人群,很多人摆出多种造型,或蹲或爬,想仰拍塔的全景,结果都是枉然:它实在太高了。

(晴空塔)

桥梁博物馆—隅田川

在中国,水系一般称江、河、湖、泊,日本一般称“川”,这是沿用了中国最原始的称呼,说明日本文化受中国的影响之深。“川”是象形字,其形象流动的河水,河流的意思。《论语》中有一名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说:孔子站在河流上说,时间的流逝就如这东去的江水,昼夜不停,一去不返。孔子感慨时光的流逝,意在告诉人们要珍惜时间。

我们从晴空塔步行到浅草寺恰好经过隅田川。是流经东京市内的一条河流,全长23.5公里,注入东京湾。它像上海的黄浦江,但黄浦江长113公里,宽度300—700米,无论长度与宽度隅田川都于黄浦江,这也显示出中国的大与日本的小来。隅田川比黄浦江水质清澈川水碧绿,清波荡漾,水面看不到任何漂浮物成群的海鸥在水面和岸边戏耍,人来也不惊,显出很友好的姿态,它没有经历人类捕捉和杀害的威胁,所以和人很亲近,否则,看见人早就飞了。看来,人与人和人与动物一样,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创造出和谐美好的境界。

隅田川虽不长,上面却有39座桥梁,且造型各异,被为桥梁博物馆。昔日木桥居多,关东大地震毁掉很多,现在出于防震的需要,上面多是金属桥梁。

(隅田川岸的海鸥)

其中有一座桥名字很特殊,叫吾妻桥是个很中国化的名字。它位于雷門、淺草站晴空塔的中間,从晴空塔到浅草寺,吾妻桥是最近路径。此桥也是观赏晴空塔、朝日啤酒大樓及楼顶葫芦雕塑佳位置。在隅田川的39座桥梁中,吾妻桥因其名称的特殊而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中国夫妻到此必在桥头吾妻桥”三字旁留影纪念。

吾妻桥1774年架立于隅田,原名“大川桥”,因过了桥就是去吾嬬神社参拜路,故于1875年改名为“吾嬬桥” ”在汉语中有“妻”之意,或许叫“妻”更亲切大众,信徒们就索性称其为“吾妻桥”。也有说此桥在城东,名“东桥”, 而“东”在日语中和“吾妻”读音相同,读多了就改成“吾妻桥”了。不管它怎样的来历,“吾妻桥”因其最接地气、最具浓郁的人文色彩而获得千万人的青睐。

(隅田川东岸的朝日啤酒大楼)

(隅田川上红色的吾妻桥)

桥的东堍是一条和桥成垂直状的高架路,在桥东边高架下栏杆旁,有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墓碑,墓碑上方有六个刻着字的木片,像中国昔日的竹简,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出是纪念在关东大地震中遇难的亡灵的。碑的左手边是一个石质的方盒子,上写着“赛钱箱”三字,是接纳善款的。紧靠碑的两边放着两瓶鲜花,看样子是新近放上去的,大概一年四季鲜花都不断吧。

1976年唐山大地震,遇难人数24万,是关东大地震遇难人数的两倍,都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自然灾难,但因两国理念的不同,在纪念方式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唐山抗震纪念碑”“唐山抗震纪念馆”处于唐山市中心纪念碑广场占地 5.44公顷,规模巨大。它是为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而建立的。可以看出,中国的纪念立足于抗震,突出的是在自然神力面前不低头的抗震精神,着眼于对后人的教育。正因如此,唐山抗震纪念馆于1995年被中共河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被国家教委、民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青团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所以,中国的纪念馆政治色彩浓郁。

日本关东地震灾害纪念馆位于东京东北一个安静的位置,是为纪念1923年9月1日关东大地震的死难者而建。纪念馆一楼主要存有被地震破坏的物品,如各种扭曲的金属和玻璃制品,二楼展览以图片,学校日志、个人日记、随笔为主,再次体现地震的破坏性。纪念馆的旁边还有庙和佛塔供人们祭奠可以看出,日本纪念馆着眼于逝者,侧重于对亡灵的悼念,更多彰显对逝者的悲悯情怀。所以,日本的纪念馆人道主义色彩浓郁。

(关东大地震遇难者的墓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