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军阀秘闻-绿林出身的张作霖

 兰州家长 2023-06-29 发布于甘肃

第5章

“东北王”

绿林出身的张作霖并不满足于当上说一不二的“奉天王”,他意在整个东北三省,做一个“东北王”。于是,他开始紧锣密鼓地策划兼并黑龙江、吉林两省。

对黑龙江,张作霖用的是趁乱出击,一次得手的办法。当时黑龙江政局,在沙俄势力的影响下,较为混乱。统治者不断易人,到1917年,局势由“俄国道”、前海参崴总领事毕桂芳和实力派、陆军第一师师长许兰洲共同控制。但毕、许二人不和,毕桂芳有职无权,处处受许兰洲的掣肘,许本人在黑龙江经营多年,早有夺取黑龙江省大权之意,并因此和张作霖关系甚“铁”,被人称为黑龙江的“张作霖”。

1917年6月,许兰洲乘北京政府混乱之际,勾结黑龙江省的两个旅长——英顺、巴英额等密谋,让他们通走毕桂芳,并答应事成后,“以师长位置相许”。英顺等人于是直接到督军署,要毕桂芳让位于许兰洲。毕桂芳无奈,只好通电辞职。

6月24日,许兰洲率文武官员到齐齐哈尔欢送毕桂芳离职,之后,便欢喜得意地当上了督军。但是,许兰洲一心想夺黑龙江实权,无意给英顺、巴英额师长之位,他要他的人当师长。英顺等人在遭如此戏弄之后,也不甘罢休,决定来个反击战。他们赶到哈尔滨,把自己不久前所遗弃的旧主子毕桂芳追回,让他在呼兰继续主持督军兼省长的“公务”,英、巴二人并代他发表通电,痛斥许兰洲夺权。英巴再次立毕桂芳为黑龙江省“督军”兼“省长”后,黑龙江省出现了两种势力对峙的局面,即“拥护”毕桂芳的英、巴两旅,占领呼兰、海介一线,反抗以齐齐哈尔一带为基地的许兰洲。双方好似上弦之箭,一触即发。

这时,长于计谋、善于抓住时机的张作霖开始出动了。他一面派部下孙烈臣急行赴黑,观察一切,一面与英顺会面,获得英顺的信任,然后到齐齐哈尔面见许兰洲,同样得到许的保证:“惟雨帅之命是从。”在得到对峙双方对自己的信任之后。张作霖立即致电给他的靠山之一、北京政府总理段棋瑞,保荐他的同乡,也是儿女亲家的鲍贵卿为黑龙江督军。8月13日,鲍贵卿在张作霖的护送下到黑龙江接任。

第一步成功了。紧接着,张作霖又与段祺瑞合谋,将许兰洲所部5营骑兵和3营步兵强行调至奉天,任许为东路则匪总司令,驻守西丰,使许兰洲成为了有职无权的空省长,接着,张作霖又从奉天调去10营奉军,由以后在西安事变中名噪一时的旅长孙鸣九率领,进驻齐齐哈尔。当英、巴两旅长反抗奉军入境时,张作霖又以“剿灭蒙匪”为由,调吴俊率二十九师北上,进行武装调停。英、巴不服,想继续反抗,立即被北京政府罢官免职。

这样,曾与张作霖过从甚密,想借此而独霸黑龙江的许兰洲偷鸡未成反蚀把米,成了张大帅的“高级俘虏”。张作霖,稳坐钓鱼船,大收渔翁之利,兼并了朝思暮想的黑龙江省。

张作霖吞并吉林采取的第一步是逼孟辞官。这时,孟恩远为吉林督军,在吉林经营十余年,资格比张作霖要老。为此,张作霖大感不快。

文章图片1

孟恩远

事有凑巧。在张勋复辟时,孟恩远表现得极为积极,在吉林挂起龙旗,大张旗鼓地讴歌复辟,效张勋。复辟失败后,孟思远虽摇身一变,将自己装扮成“拥护共和”的面孔,并将其参加复辟之罪推给其督军参谋长高联甲,自己潜回吉林,企图蒙混过关,但他参与复辟的丑行是掩盖不了的,在吉林省内,已掀起一场反孟运动。张作霖乘机抓住孟恩远的这一把柄,策动在北京的古林议员于贵良等,控告孟恩远“复辟附逆”,要求北京政府罢免孟恩远。1917年10月18日,北京政府下令革去孟恩远吉林督军职位,改派田中玉为吉林将军。

但孟恩远却不吃这套,一怒之下,他干脆满兵于古、长之间,宣布吉林独立,而张作霖对北京政府的这一纸令并不满意,他本意在于罢免了孟恩远之后,的他直接接防吉林,却没想到段棋瑞将亲信田中玉派了过来。因此,张作霖放弃了要求着罢孟恩远的计划,转而在“中央”和孟恩远之间,采取斡旋态度。果真,在直系军组织的几省督军联合发表的留孟宣言的压力下,北京政府不得不允许孟恩远“督轻延期”,吉林同时也取消了独立。

张作霖的意思是让孟恩远再干一段时间下台。但事与愿违。北京政府中义爆发了皖、直两军间在对西南护法军政府的政策上“主战”与“主和”的分歧和斗争皖系一度败北,北京政权由直系军阀王士珍执掌,于是,孟恩远由于亲直态度,处境有了好转。到后来,为了镇压哈尔滨和中东路俄国工人和士兵及中国工人驱逐沙俄白匪头子霍尔瓦特的斗争,北京政府又派孟恩远率兵5000人前往哈尔滨,支持霍尔瓦待。孟恩远的处境有了进一步的好转,地位也开始再次牢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张作霖不得不改变主意,致电北京政府暂时留住孟督,等候时机。

这时,段祺瑞为了推行他的武力统一中国的政策,正积极拉拢各路英雄,张作霖正是他心中所念之一大主力,二人于是一拍即合。于是,段祺瑞以副总统为诱饵。拉拢张作霖派兵入关。

1918年3月29日,张作霖兵临城下,向北京政府提出恢复段祺瑞内阁、增设东三省巡阅使等要求,并在天津组成了奉军南征军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委段祺瑞亲信徐树铮为副总司令,准备支持段的武力统一的政策,进行南征。面对胡帅的这一强大攻势,王土珍内阁惊慌失措,被迫辞职,冯国璋只好再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张、段二人配合非常为密切。

但段祺瑞、徐树铮并不是真的想给张作霖什么,而只是利用他来给自己保驾。聪明的张作霖怎会识不破?

1918年秋,他以防御苏俄为名,始将奉军从南方陆续撤回,并革除了徐树停画总司令的服务。在同年八九月间举行的正、副总统选举中,段祺瑞败北,而张作的副总统美梦也落空了。

9月5日,为统一东北军政指挥,对付苏俄的革命势力,北京政府特任张作露方三省巡阅使。这与过去的东三省总督地位相似,张作霖回过头来,借东三巡阅使的身份,向吉林进攻了。

文章图片2

这时,吉林督军孟恩远,为了博取帝国主义和北京政府的好感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断扩充军队,搜刮军饷,镇压俄国布尔什维克党和革命工人,引起了吉林人民的极大不满。张作霖再次玩弄其惯用伎俩,于1919年6月,唆使吉林公民何宗仁等分别向国务院及东三省巡部使署控孟纵兵殃民八大款,并分派代表赴京赴奉,恳请罢黜孟恩远,保举孙烈臣为吉林督军。

这一招果然灵。7月6日,北京政府即给孟恩远一个“惠咸将军”,令他来京供职,调比较温和的鲍贵卿——张作霖的儿女亲家为吉林督军,孙烈臣为黑龙江督军。

孟恩远也不善罢甘休,再次违令,坚不卸任,不离吉林。这张作霖已不是两年前的张作霖了,他是东三省巡阅使,他要行使其职权。于是,他立即动员军队,派二十七师师长孙烈臣为南路总司令,二十九师师长吴俊升为北路总司令来攻打吉林。这时为了支持张作霖,日本在长春故意挑起事端,制造了“宽城子事件”,并向北京政府提出抗议,要长春的吉林驻军,全部退出30公里外,待督军问题解决后,才能复原。

在亲日派段祺瑞控制下的北京政府,立即做出表示,下令将孟恩远免职。孟恩远用长途电话向张作霖表示愿意交出吉林政权,并说:“我上了60岁的人,名利心很淡。”

于是,东北三个省,一一落到了张作霖的手中了。善于经营的他,终于从一个马贼,一个小土匪一步步高升经统领、师长、督军而到独霸三省的“东北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