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油画】罗中立回顾展,重返艺术中人性解放的起点12
2023-06-29 | 阅:  转:  |  分享 
  
【中国油画】罗中立回顾展,重返艺术中人性解放的起点《四十二根导火 绳》内页,四川人 民出版社出版,1973年12月第一版和那个年代的画家一样
,连环画的创作即是解决生计的手段,又为画家创作大型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如何捕捉人物瞬息的动作和表现,如何确立画面中“文学性和戏剧
性”的训练,成为中国在那个年代引人入胜、喜闻乐见的大众艺术形式。在之后的数十年中,连环画转化为组图的形式,反复地在罗中立的创作中出
现。连环画中连续的故事,变成组图中切片的分析,长镜头在这里转化为蒙太奇。《打豹子》,布面油画,250 × 400 cm,2001《
手稿系列》,纸面色粉,39 × 54 cm,2004在不同的组合关系中,罗中立不断的寻找叙事与结构、故事与形式、场景与语言、连续与
瞬间之间的关系。一组六拼的作品中,相同的故事,却有着相异的节奏和停顿,哪怕只是一个动作,一根线条,一抹色彩的更改,都会产生语言的无
限变量。我们可以将“连环画与组图”的艺术形式,理解为一套衍生形式变革的工作方法和逻辑。对于罗中立而言,它本身就是一项有趣而重要的活
动,它让语言的差异清晰可 见,并在持续创作中拥有一套创造‘ ‘形式”的语法,以期冀在绘画里创造新的时空。第十单元 重返美术史 展览
现场十、重返美术史在展览的最后一一个单元陈列了罗中立2010年后的最新创作‘与美术史对话”。从少年时,罗中立就对西方美术史有着极大
的兴趣,临摹国外的杂志,电影海报,如饥似渴的翻阅国外大师的画册,成为最快乐的时光。《父亲》中对照相写实主义的借用,成就了罗中立,也
引发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艺术的震荡。84年,罗中立去往欧洲,游历各大博物馆,试图解决艺术中的“时差”。两年后,罗中立回国,带着全
新的知识,对现实和形式的认知,“绘画” 的含义,重返他热爱和魂牵梦绕的土地。大巴山赏于他激情、厚度、力量,西方美术史赏于他雄心与
壮志,他将中国本土的经验和西方的艺术语言,反复的借鉴、参考、调配、创造,巴山的夜雨与欧洲的晚钟在罗中立的艺术历程中总是“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重读美术史-西方部分》,布面油画,150 × 130 cm,2007《重读美术史-米勒·播种者》,布面油画,150
× 130 cm,2010-2013直到与美术史对话系列的出现,罗中立才真正的将西方美术史的影响,形式的启蒙,语言的借鉴,观念的激
励,转化为描述的对象。此时,他所表达的对象也不再是“现实”,而是“美术史”,作为“题材”和“形象”存在的名作,作为“图像”存在的西
方美术史。他所言说的既是自己的“传记”,曾经的影响,也是对西方美术史经典片段的“再绘画”与“再表达”,并称之为对话:库尔贝的现实主
义,梵高的画家精神,雷诺阿的目光与场景,高更的海洋风情,塞尚的语言自治与形式探索,米勒的自然、播种、劳动与晚钟,鲁本斯画中雄壮的身
体和纠缠的力量,德拉克洛瓦的英姿和骄傲。直至伦勃朗少时和暮年的自画像,毕加索的线条、运动、变形与力量,罗中立反复领 悟的两种截然不
同的艺术信仰:“ 同样的题材,跨越了30年。深受感慨的我意识到,伦勃朗一生都在重复当中。毕加索对自己的不断否定,一-生都在学习,追
求否定。这两个都是很极端的人,都是我在艺术上的标杆,成为我艺术生涯当中重要的两个人。”《重读美术史-西方部分》,布面油画,150
× 130 cm,2010-2015结语策展人崔灿灿以罗中立长达50多年的绘画历史,展现艺术家不同时期的不同系列作品间的变化,以便
让观众看到艺术和历史语境的变迁。正像他所说的,“重返起点”既是对罗中立个人创作的倒叙,又将艺术重新返还回产生和激荡它的历史之中,试
图寻找出个人和历史、艺术的上下文之间的关系。这段巡回的历史,罗中立艺术50多年间的进与退,成为展览“重返起点”的理由。关于艺术家罗
中立,1947年生于重庆,1982年毕业于四川美院油画系,1983-1986年在比利时安特卫普美院研修,现工作、生活于重庆。曾任四
川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重庆市文联主席、重庆市美协主席。1983-1984年,两年被四川省评为全国劳动
模范,199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7年被评为文化部百位“德艺双馨”艺术家,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
的中青年专家,2007年荣获“重庆直辖10年建设功臣”,2009年获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称号。他还设立了“罗中立油画奖学金”,推动了中国青年当代艺术的发展。1980年,罗中立以一幅《父亲》震惊中国画坛,并获“第二届全国
青年美展”一等奖。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深深打动了无数中国人的心。这幅作品在当时引起了美
术界和社会一场关于形象的真实性和典型性与审美的讨论。作品中的农民父亲是我国八亿农民的缩影,无论是写实派的专业度和主题的深刻性都是一
时无两的佳作。1985年,罗中立作品《吸水》永久性陈列于哈佛大学。1984年作品《金秋》获全国第六届美展优秀作品奖。1986年,5
件作品入选全国美协与美国在纽约举办的首届“中国当代油画展”。罗中立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上海美术馆、中国台湾山美术馆、美国哈佛大学、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立美术馆、新加坡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等海内外艺术机构及私人广泛收藏。罗中立曾在芝加哥艺术中心、波士顿哈佛大
学、悉尼美术馆、比利时国家历史博物馆、中国美术馆、北京比利时驻华大使馆、上海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苏州博物馆、重庆当代艺术中心、罗
中立美术馆、贵阳美术馆、深圳e当代美术馆、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佳士得上海艺术空间、台北新光美术馆等地举办个展。同时,他的作品展出于国
内外众多重要机构的群展中,包括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亚洲艺术博物馆、旧金山美术馆、新加坡国家美术馆、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智利国家
美术馆、法国布隆尼亚宫、杜塞尔多夫NEW FORUM展览馆、卡塞尔文化火车站、巴西萨尔瓦多现代艺术博物馆、利马国家博物馆、图卢兹美
术馆、俄亥俄大学美术馆、 南斯拉夫现代美术馆、韩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华世纪坛、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松美术馆、大都美术馆、中
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上海当代艺术馆、龙美术馆、宝龙美术馆、陕西省博物馆、成都博物馆、成都现代美术馆、苏州美术馆、南京博物馆、四川省美术馆、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重庆美术馆、重庆当代美术馆、罗中立美术馆、中国三峡博物馆、青岛美术馆、深圳美术馆、何香凝美术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三亚当代艺术馆、台湾美术馆等。
献花(0)
+1
(本文系ldtsg1957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