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汉末年,交州的地头蛇是谁?前两任交州牧又是因何而死?

 炫叶楓雪 2023-06-30 发布于广东

这篇咱们写下之前没提过的交州。

交州包含七个郡:

北部四郡:郁林郡、合浦郡、苍梧郡、南海郡;

南部三郡:的交趾郡、九真郡、日南郡。南三郡后来渐渐脱离中原政权的控制,演变成了现代的越南。

在两汉时期,因为交州地处偏远,人口稀少,朝廷主要通过两个据点来控制这块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地区:番禺、广信。

番禺地处珠三角平原,土地肥沃,赵佗建立的南越国就以番禺为都。

广信是古称漓水的桂江汇入珠江干流的交汇点,从广信出发,通过漓水上游的灵渠可以与湘江源头相通进入荆州,朝廷可以凭借这条水路联通交州与中原,汉武帝时,就以广信作为交州刺史的驻地。

虽然有水道联系,但岭南还是太过遥远,中央鞭长莫及下,只能依靠当地的豪族进行统治。

东汉末年交州势力最强的豪族是谁呢?

士燮为首的士家。

士燮,字威彦,交州广信人。

其先祖为鲁国汶阳人,为躲避新莽末年的动乱而移居交州(其先本鲁国汶阳人,至王莽之乱,避地交州。六世至燮父赐,桓帝时为日南太守

士燮年少时在洛阳游学,随颍川人刘陶学习《左氏春秋》,后被推举为孝廉,补任尚书郎(燮少游学京师,事颍川刘子奇,治《左氏春秋》,察孝廉,补尚书郎,公事免官。父赐丧阕后,举茂才,除巫令

其父日南太守士赐去世后,士燮通过家族的运作,于187年当上了交趾太守(迁交趾太守

士燮上位后,朝廷外有黄巾、凉州两大叛乱,内有宦官、外戚之祸,朝政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很多聪明人都开始谋划栖身之地。

太常(古代朝廷掌宗庙礼仪之官,位列汉朝九卿之首)刘焉向朝廷建议: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史称“废史立牧”。

作为始作俑者,刘焉首选的就是交州牧焉内求交阯牧)

刘焉后来放弃交州牧,去了他认为更有割据潜力的益州,灵帝重新任命朱符做交州刺史(朱符的父亲就是平定黄巾之乱的名将朱儁)

朱儁出身寒门,少年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以贩缯为业(少孤,母尝贩缯为业)

朱儁一朝出名后,朱氏马上成为显赫家族,两个儿子都分居高位:一州牧,一太守,门阀的苗条已经出现。。。。。。。

孙策进占江东后,原扬州牧刘繇逃入豫章,准备联手朱符以豫章为基地与孙策再战。

结果豫章首先发生火并,刘繇的部下笮融干掉了朱皓,想独霸豫章。身在广信的朱符得知后,决定北上复仇,他向交州各郡征收重税,加强军备(侵虐百姓,强赋於民),朱符的暴政很快就引发了大动荡,百姓怨叛,山贼并出,不久朱符也被叛乱的士兵干掉(交州刺史朱符为夷贼所杀,州郡扰乱)

朱符死后,南阳人张津被朝廷任命为新的刺史,赴广信上任(汉遣张津为交州刺史)

张津虽然名不见经传,在汉末也是一个人物,他作过袁绍和何进的门客,促成了何进和袁绍的联盟。

朝廷不仅将张津擢升为交州牧,更为其加九锡,等同于认可张津交州王的身份。

背后是谁的主意呢?

曹操。

中原经历多乱战乱,对交州的影响力大为减弱。曹操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利用张津来牵制荆州王刘表。

曹操不仅把荆州南部的零陵和桂阳二郡划给张津,同时把长沙郡许给了孙权(以孙贲为太守)

曹操希望三人来一场大乱斗,他好从中渔翁得利。

想法很美好,但是张津要贯彻曹操的战略,首先得在交州站稳脚跟,前提就是获取以士燮为代表的豪族支持。

张津和士燮做了一个交易,他将士燮的三个兄弟,分别举荐做了:南海、合浦、九真太守:燮乃表壹领合浦太守。次弟二弟徐闻县县令士䵋领九真太守,士䵋的弟弟士武领南海太守。

由此,交州的半壁江山尽在士氏家族的掌控之中。

补充一点,早在半个世纪前,日南郡的土著居民“占人”已经建立林邑国,也就是占婆国,中原王朝在此的统治实际已经名存实亡,九真郡已经是朝廷版图的极限。

士燮得到利益后,坚决支持张津和刘表开战。

但与荆州相比,交州无论在人口还是军力上都不是一个量级。连年交兵,交州诸将苦不堪言,离心离德,张津又步朱符的后尘,被部将区景所杀(津后又为其将区景所杀)

为了避免再出一个张津和自己作对,乘朝廷的正式任命还没下来,刘表决定抢先占据交州刺史之位,他派赖恭接替交州刺史;吴巨出任苍梧太守(而荆州牧刘表遣零陵赖恭代津。是时,苍梧太守史璜死,表又遣吴巨代之,与恭俱至)

然而赖恭和吴巨一到交州后就翻了脸,最后吴巨把赖恭给赶走了后者先是回到零陵,刘表死后和大多数荆州士人一样成了刘备的属下,一同入蜀,被封镇远将军(后巨与恭相失,举兵逐恭,恭走还零陵)

刘备进汉中王时,赖恭以前交州刺史成为劝进的前十一位大臣

眼看刘表的势力开始渗透进交州,曹操只能大力扶持士燮,以士燮为绥南中郎将,总督交州七郡(交州绝域,南带江海,上恩不宣,下义壅隔,知逆贼刘表又遣赖恭窥看南土,今以燮为绥南中郎将,董督七郡,领交趾太守如故

就这样,接着三次交州政权更迭,士燮对交州的控制力不断提升,一步步坐稳了交州首霸的位置。

除了士家兄弟和吴巨以外,此时的交州还存在第三股势力,那就是以夷廖、钱博为代表的张津旧将。结合交州的行政结构,这些张津旧将所盘踞的地区应该就是对应现在桂西北的郁林郡。这种情况下,交州暂时陷入了小三国时代。局面一直到赤壁之战后方才打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