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 “上海户籍”的百味杂陈(作者:莫辉)

 常熟老李jlr5mr 2023-06-30 发布于江苏

文/莫辉

近日,笔者所在校园一年轻老师将赴江西某高校任教职。同仁们依依惜别之时,自然聊到上海户籍“含金量”。我国因地区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情况下,要说上海户籍不重要,恐怕不真实。但要说有多重要?掂量起来主观差异不小。由此,笔者联想起这数十年间“上海户籍”旧事,在此略述一二,与老朋友共同回忆,让新上海人知道些旧事。

01
第一次 对“上海户籍“有感觉

笔者在沪生活多年,最早对上海户籍产生较深刻印象,是自家户籍本上一位非家庭成员的户籍变化。那是1964年初夏。当时,上海和全国一样,已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也称“四清”)。基于此情况,父母考虑将多年住家保姆辞了。为此父亲先征求家中孩子意见。孩子自然不愿意家中有人管束:放学得及时回家、没事不能“野”到外面去玩,并表示“自己能管好自己”,还保证“积极参加家务劳动”。

而保姆自己也清楚知道当时社会环境变化,因为保姆同行间也多有交流。但让我家保姆为难的是:她多年在沪做住家保姆,有上海户籍,落在我家户口本上。她如离开我家在上海地界就没他处可落户口。为此,保姆让我(时年笔者是小二学生)陪她去管辖我家户籍的湖南街道派出所询问:是否有解决办法。当年,湖南街道派出所设在现武康路巴金故居对面一花园别墅旁的小楼里,就三四间简陋办公室。询问民警所得办法是:可临时将户籍落其上海远亲家中,但时间不能长,且要亲戚同意接纳与所管辖派出所许可,“手续费一分钱”。就这一分钱,成了我这段记忆异常深刻的“钥匙”,也初次感受到人们对上海户籍之重视,绝不愿轻言放弃。 

图片

▲昔日的湖南街道派出所就在此(现武康路·巴金故居的对面)。图上小楼是上世纪70年代后期才建起来的。原址是一别墅的前小花园。图左处的高墙就是湖南别墅。当年笔者陪保姆来此询问户籍时,贺子贞就住此墙内别墅里,一直住到上世纪80年代。

1958年前,上海户籍没有特殊管制,就是普通的登记制。只是后来上海户籍“内容”越来越复杂:各种票证等。

事后据母亲说,这位保姆最后仍没能保住上海户籍,回原籍老家了。需要说明的是,当年家用电器还远没进入家庭。双职工一周6个工作日,父母单位里晚上常有“学习“,更有外地出差等事项,工余再要承担大量家务,非常辛苦。所以,当年上海许多家庭多是父亲一人全职工作养家,母亲操持家务。像笔者父母双职工家庭比例约在50-60%左右。

更多“详细信息”录以备考:文中保姆姓名:童秀英,户口籍贯是江苏扬州,时年约40岁。另:当年上海湖南街道地段的住家保姆“行情”是:包吃包住,每月酬金约22-24元人民币,工作界定范围:洗衣、做饭、清洁等一般家务。

当时物价水平是:凭票供应大米每百斤16.40元、猪肉1斤8角5分。大学毕业生月工资是48.5元,这已算是不错的收入······

02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众人的“上海户籍”问题

市场经济活跃的今天,国人都熟悉街头张贴“小广告”。其实小广告历来就有。上世纪70年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前夕,上海街头小广告多是“换房”等经济生活类信息。其中,“异地换工作”也是重要内容。这是当年人们为解决夫妻两地分居“自找配对”的办法。这种异地换工作,想换进或换出一方,或是沪市旁的苏州、无锡等中小城市,也有广州、北京、天津大城市、甚至远到内蒙。最近沪地如金山、松江、也有这种商调配对的。因为当年上海行政区划内,郊县与市区交通也非常不便,要走个来回就得全天在路上。

当年老百姓自寻配对商调工作。这要放在今天,用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思维去想,真是无法说!更妙的是,商调时,双方单位还常给员工“试工”,试工长则3月或半年!其管理弹性之大,真是非常人性化。

当年单位内迁、支援内陆建设、大小“三线”项目、大中专生毕业分配、知青插队落户····上海人在响应政府号召时,并没有表现出过多顾虑。但随之夫妻两地分居情况等大量问题出现。在背景下,人们对解决此类困难给以最多的宽容和理解。 

图片

▲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时的上海南京路街头,当年的你可曾留意过当年街头上张贴着“异地交换工作”的小广告?

笔者中学毕业时,见过周边十六七岁的同学对“上海户籍”的难舍,印象深刻。那是1973年,中学毕业由学校包分配,分档:上工(其又分:全民、大集体、小集体。所谓小集体,是指小菜场、煎油条的点心铺等;大集体稍好些,如当年小韩从安福路黎明中学毕业,被安排在“徐汇起重工程安装队”。这就是大集体。大集体较之全民企业,在待遇、工作条件等多有不足)、市属外工(如江苏·梅山钢铁基地等)、市属外农(如江苏·大丰农场等。)、外工(上海支援建设的外地工矿企业)、上农(郊区农场)、外农插队等。

按分配去外地者如不去就待在家吃闲饭。其中有浑浑噩噩者,也有专心学成一门专长的。再则,还有服从分配去外地后,返沪后不愿再去者。但因户口已迁出,没了城市居民商品粮定量等配给,也是烦恼多多,前途迷茫。好在日后大都得以解决。

而当年市属外工和外农仍算“沪籍”,回沪机率大。朋友小林当年技校毕业去安徽山区“小三线”做高炮炮弹上机械引信(似机械钟表原理,炮弹打出30米内若碰树枝伪装等不炸,30米外则碰啥都炸)。没几年工厂关门,他回沪被再分配在南京东路(现亨得利)钟表店修表,倒是其乐融融。

当年要避开此类分配,避开被分配去外地办法有吗?有。最多见的是“内招参军”。如个学生其父所在部队常年驻西藏,“文革“中将其儿子招去西藏当兵,在机关里搞美术宣传,服役期满退役即回沪工作,这自然就和学校分配没了关联。

03
最宽松时的“上海蓝印户口”政策

图片

▲1998年时,这样品质中环内的商品房销价每平米3千元左右,买了还送上海蓝印户口,还可抵扣5年个人收入所得税。这让现在的人们听起来感觉太不真实了!仅仅抵扣个人所得税一项,对真正高收入者来说,这房子如5年能退税20万,就是半卖半送!

在上海这么多年,感觉非沪籍居民最容易取得上海户籍的机会是在1998年。笔者当时因购买商品房请一家当时著名的装修公司“半包”装修。负责施工管理的队长是个30多岁青年。聊天时,他对笔者说,自己最大愿望是,在上海买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并解决上海户口问题。

当时的上海为鼓励商品房销售,出台了系列文件:《关于促进本市住宅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沪府发[1998]19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住宅产业发展的通知》(沪府发[1998]47号)和市房屋土地管理局12月10日就购买商品住宅申报蓝印户口通知等。

这些文件大致内容是:1998年5月起,购买上海各区县新建内销商品住宅建筑面积70平方米或总价35万元以上,可申请一蓝印户口;购房入户3年内。原购房者不得将申报蓝印户口的商品住宅再转让或出租。此外,1998年6月至2003年5月期间,在沪购买或差价换购商品住房并在上海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中外籍个人,可在此时期内享受购房后起算的个人所得税抵扣。现在再说这些,真让人听起来特别不真实。优惠太多啦!而上海当年每平米平均房价才3千!

这些年过去了。记忆中的上海户籍故事还有许多,回想起来真是百味杂陈,只是笔下的尺牍太短太短····

图片

鸣谢:莫辉先生赐稿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