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晨读】又见奴卡菌,你能正确诊断吗?

 忘仔忘仔 2023-06-30 发布于山西
图片
图片
图片

每日晨读

图片
图片
图片

肺部影像联盟创办七年有余

拥有粉丝10万余人,原创文章2800余篇

形成一个以肺部影像为主体的医学公众号

“每日晨读”是具有特色的读片系列

各群大咖每天都呈现找到“真相”的端倪

邀您共同体验联盟博大精深的专业内涵

感受“我为人人”的无私情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03-25肺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03-25纵隔平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03-28纵隔增强-动脉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3-03-25冠状位肺窗

图片

图片

图片

复查影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放射线:

双肺近胸膜下斑片状实变及结节灶,边缘平直收缩,右肺下叶病灶最大径平行于胸膜,三天复查右肺下叶病灶出现空洞,双肺病灶整体有缩小,右肺上叶有新发病灶,中年女性,反复发热咳嗽一周,考虑隐球菌?OP?

琦遇:

急性发热、寒战病史,感染指标不高,双肺散在肿块、结节、实变,三天后出现晕症结节,实变内出现空洞,空洞壁光滑,未见树芽征,纵膈未见肿大淋巴结,空洞可见引流支气管,实变结节平直收缩为主,肺动脉进入病灶内可见增粗,增强CT,左肺大肿块内可见边界清新的坏死区,强化区域比较均匀,明显,定在感染应该为有问题 ,综合分析考虑PC  鉴别TB

宇宙:

左肺上叶胸膜下结节及右肺下叶胸膜下实变,边缘平直收缩,细毛刺,实变平行胸膜,三天复查实变略有吸收,出现空洞,右肺尖新增磨玻璃样结节,考虑隐球菌,鉴别OP

谢加平:

影像表现前后间隔三天,右肺上叶外周病灶数目增多,右肺下叶背段胸膜下斑块病灶明显强化,边缘较模糊,内干性空洞,见引流支气管影,管壁炎性增厚表现,邻近胸膜炎性反应增厚,病灶内见支气管自然穿行,左肺上叶胸膜下实结节近方形及强化环显著,见平直边,外周及胸膜下,数天病灶增多,急性坏死空洞形成。整体病灶符合炎性特点,隐球菌感染?隐球荚膜抗原检查。


结果:奴卡菌病


省流版

图片

肺奴卡菌病的高分辨率 CT 影像学特征

      目前已鉴定出的奴卡菌亚种有50多种,其中,25个亚种与人类感染有关,有报道称70%的感染是由星形奴卡菌所致。肺奴卡菌临床症状常常缺乏特异性,如咳嗽、发热、呼吸困难、寒战等,发病时间从数周到数月不等,且实验室检查抗酸染色呈阳性,临床常容易误诊为肺结核。奴卡菌病的最终确诊依据是细菌培养的病原学检查结果,但由于奴卡菌的痰培养和分离相对困难,在取痰培养的过程中标本容易受到污染,造成奴卡菌病在临床上常常出现漏诊、误诊或诊断时间延迟等现象。有研究者指出这也可能是肺奴卡菌病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 

奴卡菌除了常见的呼吸道传播,透过皮肤损伤传播是另一种传播途径,当奴卡菌进入到血液后,可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如脑脓肿、脓肿性肌炎、骨脓肿。脑部是肺奴卡菌感染常见的合并症发生部位,因此当患者已经确诊为肺奴卡菌病时,应进一步行脑 MRI检查以排除脑脓肿的发生。

研究显示,在奴卡菌感染合并的基础疾病中,COPD占首位,这可能与COPD患者存在支气管管壁结构破坏导致支气管局部功能受损有关。COPD的基础病理生理表现为黏液纤毛功能出现改变,纤毛无规律摆动且行动变缓,使大量分泌的黏液无法及时被处理,气道黏性增加,同时伴气道壁炎性反应,导致病情进行性加重。奴卡菌侵袭性较强,可大量定植在受损的气道中,使得COPD患者合并奴卡菌感染的危险也随之增加。本研究也显示,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树芽征的出现率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树芽征的出现常提示小气道病变引起的细支气管阻塞伴扩张,一般与细支气管炎性改变有关。 

Blackmon等的研究发现,57%的病例出现肺结节影,并有多发的趋势,这与本研究59%的患者出现结节灶的结果相吻合。Oszoyoglu等也报道过肺奴卡菌患者常见的影像征象有肺结节影及空洞影,并认为肺奴卡菌病在肺部存在多种炎性反应,即从肉芽肿炎到化脓性炎症,再到脓肿吸收,影像学常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不规则结节影,当结节内渗出吸收则可能进一步形成空洞。2012年曾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7 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了一种“铺路石”的征象,并认为这是肺奴卡菌病一种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征象。”铺路石”征即磨玻璃密度影伴小叶间隔的增厚,常见于病毒性肺炎、肺泡蛋白沉积症等,这种征象的产生往往代表肺间质及肺气腔均受累。但在本研究中,“铺路石”征出现的比率仅为9.5%,与之前的研究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在本研究4例出现“铺路石”征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存在合并真菌感染的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在Naoki等研究中出现“铺路石”征的患者可能部分在奴卡菌感染的同时伴有真菌感染。考虑到之前的研究样本量仅为7例,样本量较小,因此”铺路石”征出现的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的研究。 

本研究中,21.4%的患者进行了肺组织的穿刺活检或支气管黏膜活检。肺奴卡菌的病理学特征主要为支气管黏膜破坏,化脓性肉芽肿形成,肺组织及肺泡结构破坏,可伴有巨噬细胞、浆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聚集、浸润,部分患者可存在肺间质纤维组织增生。

肺奴卡菌影像与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别:(1)肺结核。奴卡菌与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都比较相似,但影像上肺结核空洞壁较厚,可见钙化及空洞周围点结状的卫星灶,肺奴卡菌空洞一般不伴有卫星灶及钙化灶。(2)放线菌病。二者都属于慢性肉芽肿炎性病变,但放线菌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多发于中年男性,患者胸壁上可出现特征性板样硬块伴局部软化的脓腔形成。(3)真菌性肺炎。典型的真菌性肺炎,如肺隐球菌常可见结节影伴“晕征”的出现,偏心空洞内可见“空气半月”征,不常伴有支气管扩张改变。(4) 周围型肺癌。肺奴卡菌病偶尔可见孤立型结节,此时需要与周围型肺癌鉴别,周围型肺癌发病年龄较大,肺癌结节常呈不规则分叶状改变,可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束集征”等征象,并且常常伴有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 

由于缺乏前瞻性对照试验,肺奴卡菌病没有标准的治疗指南。目前肺奴卡菌病的治疗首选是磺胺类药物,但磺胺类药物耐药率较高,有研究指出肺奴卡菌病对复方磺胺甲恶唑耐药率可高达42%,因此一般临床多主张联合用药,可联合利奈唑胺、阿米卡星及碳氢霉烯类的药物,疗程一般为3~6个月。 

本研究的不足:因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部分病例缺乏奴卡菌亚型的统计,无法进一步细分不同亚型的奴卡菌感染是否存在影像学差异。 

总之,肺奴卡菌病的HRCT影像学特征常表现为支气管扩张、树芽征、斑片影、磨玻璃密度影及结节影;“铺路石“征、胸腔积液及胸膜受累者少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出现树芽征;发病部位极少累及单个肺叶,累及2个及2个以上肺叶者多见。

图片

王晚千,牛 琳,蒋 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放射科,北京 1 00020)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2 2 年 1 月第 3 8 卷第 1 期

相关推荐:
【肺部影像系列】 优美奴卡菌肺炎
【每日晨读】奴卡之角的魔力
【广西群读片系列】了解一种特殊菌感染:圣乔治奴卡菌
  张嵩老师讲堂——奴卡菌图片

编辑:李剑
审核:李伟   清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