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思路

 火岩山 2023-06-30 发布于浙江

01家长西医式教育思路

当我面对来到九典书房总部的家长,询问他/她对待孩子的看法,他们会怎么回答?

“孩子不够自信“、”他总是不听话,不能体谅妈妈“、”他不够勇敢。希望他坚强点,像我一样“、”我不理解他的想法,他总是很发散“、他这么没规矩,给我丢脸”、“不爱学习。成绩上不来”、“跑遍全市的幼儿园,我想找最好的学校”、“我希望点燃他学习的兴趣”、“姐妹之间有矛盾,我不知道怎么处理”…

家长们的回答丰富多彩,总的来说,基本上所有的回答都是基于家长自己的立场而论述的。无论是担心孩子对比其他孩子的“不足”之处,还是苦恼孩子的难缠闹腾,以及对孩子未来更优秀的殷切期望和在环境与物质上的全力供给。真的很少遇见能从孩子的立场出发,真正去理解和体察孩子的家长。

家长对于孩子的理解,大多浮于行为和语言的层面。孩子生气了、哭闹了、想要吃、想要某一个玩具,或是孩子不服管束、就是不喜欢学习、不好好吃饭...往往,很容易这些表面的呈现,在家长的世界就会成为原因,他们也会根据自己的立场与需求,或是放纵、或是管束、或是威逼利诱的引导孩子。

孩子虽然是我们生的,却又像是一个谜团。孩子心中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深刻的动因驱动。理论上,只要家长掌握孩子的内在动因,那么就获得了完美处理孩子一切问题的能力,并且还可以始终让孩子保持在最佳的成长路径,出类拔萃、贤人君子、人生幸福和建功立业都只是结果。

但想做到懂得孩子,理解孩子,太难了。真实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家长既搞不懂孩子的想法,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就导致,家长的本能的选择了“西医式”的教育思路,孩子出现问题了,就寻找形形色色的方法,把孩子的问题压制或者延后,让孩子当下的表面看起来没有问题,可以按照家长的想法走下去。

就像一直表现很乖的孩子,很听话学习的孩子,为什么有一天会加倍的叛逆,敏感而情绪化,甚至抑郁呢?这就像你身体发烧生病的时候,没有选择将病邪排除出体外,解决问题的根本。而是选择去打点滴和吃退烧药,在当下将发烧压制下去,外表看起来没事了,其实病根只是埋藏的更深。

现代的家长教育,就如同西医思维,只要求当下的呈现是令人满意的,把孩子当下的“问题”给“解决”掉,让孩子顺着家长设计好的路径走。而不追求孩子内在世界根本问题的处理、引导和解决。治标不治本,任何根本问题的亏欠,在孩子长大后的某一天,终将加倍的向家长讨要利息。

02“西医式”教育思路,是“匠人”规模教育体系下的必然产物

如果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浓缩成一本书,哪怕在西方史学的视角下,你也会轻而易举的发现,这本书过半的篇幅都在描绘中国。为什么历史上,中国会长期占据世界经济最发达、文化最昌盛,军力最强大的巅峰之位。

从大的层面说,是因为我们顺天应人的华夏文化,以及正统的中国人天生更聪明。从更具体的视角说,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经学熏染下的士人教育。士人教育是什么,简单概括就是培养世界的主人,培养具备国家管理层素养的人。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培养既认识世界的底层规律,又掌握改造世界方法的人。

那么,我们现代的教育呢,扪心自问是照着培养世界主人的目的设计的吗?过去,我们学而优则仕,士人道德要求是达则兼济天下苍生,拨乱兴治而谋天下太平昌盛。我们所有的读书人,最高理想是进入国家政治的生命秩序中,实现抱负。

从大的层面说,是因为我们顺天应人的华夏文化,以及正统的中国人天生更聪明。从更具体的视角说,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经学熏染下的士人教育。士人教育是什么,简单概括就是培养世界的主人,培养具备国家管理层素养的人。用毛主席的话来说,就是培养既认识世界的底层规律,又掌握改造世界方法的人。

那么,我们现代的教育呢,扪心自问是照着培养世界主人的目的设计的吗?过去,我们学而优则仕,士人道德要求是达则兼济天下苍生,拨乱兴治而谋天下太平昌盛。我们所有的读书人,最高理想是进入国家政治的生命秩序中,实现抱负。

而现代,我们教育的目的也被裹挟在“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导向中,仿佛所有的教育目的,孩子从好的幼儿园、到好小学、好初高中,最后到一个好大学的好专业,毕业进入“铁饭碗”或者大企业中,形成一个完美的工业流水线般的人才生产流程。这些人学出来,是要讲究专业的,是适配社会运行的专业岗位缺口,成为让整个社会更高效率运转的零件。其实就是”匠人“教育,中国古代也有,而且是匠籍世代世袭,只不过以前是很小的规模,现在变成官学了。

就是这样,现在社会不需要完人君子,我们只需要能够完成工作岗位的人。人才所有对于世界的了解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只需要适配效率与经济效益。这是一个心灵多么贫瘠的世代啊,我们的内心世界如同荒漠,我们的心智低矮而迷茫,我们心胸又变得多么狭隘逼仄。生活在这样世代的这一代大人们,也未曾有人走向你们的内心世界,也未曾被崇高点燃过心智,又如何去拥有走进我们自己孩子世界,点燃孩子的能力呢。

被工作竞争、社会内卷、人与人之间互相撕咬消耗的精疲力尽的家长,自己就神不足,心阳告急,又如何培养“神定、心安、不惧、强志”的孩子呢。当这几代的家长,都不会用心,不懂得爱的时候,无法使用“心神”化人,必然使用“物术”去规制孩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痛不管,“营养品”塞满,大概就是现代化教育了吧。营养品,就是兴趣班,更多的思维和知识上的训练。

03让教育的目的重回“士人”,让教育的方法重回“教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育系统的变化没有这么容易。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绝非虚言,整个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在发生惊天动地的改变。提出“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的根本执政理念”“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国自古以来的天下观正在最高层回归,而与之匹配的官学教育体制与人才选拔标准及机制,都必然随之调整。随之而来的,是整个社会环境与风气的改变。

当我们再谈论孩子的教育,我们到底在聊什么。我们希望培养一个拥有完整的人格,宽阔的胸襟格局,充分了解世界,拥有改变世界方法与勇气的人。我们希望我们的后代,自己是君子,能兴旺家丁,当他更有能力的时候,能够肩负起天下苍生的责任。说的更实在的,我们需要放长远的视野,培养十年后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当我们的国家,实现了中国梦,重新站在了世界之巅峰。那么我们需要的人才,一定不是匠人,现代培养出得匠人,长远看是必然会被更具有能力的士人所淘汰的。你身为家长,如果知道自己费劲心思培养的孩子,会在未来被淘汰掉,那么你现在为了适配目前教育系统而做出的一切努力,都将毫无意义。士人教育,注重心灵与通权达变的智慧培养,在当代教育系统中不容易被看到呈现。但这种教育方式的意义,绝非让孩子心灵自由,学习传统文化而已。

有志有识之家长,你们必须觉醒,为了孩子十年、二十年之后的幸福。让教育的目的重回“士人”,不要培养“匠人”,而是要培养天下的主人。

关于,该如何实现“士人”教育。首先,要给足够孩子心智成长的营养,这个营养就是华夏传统文化和经学系统。这些文化,本质也是由知识构成,学习了知识不代表一定能变成大才,但是却可以一定程度上让孩子不变坏,并且给予孩子一个远比学科教育更高的心灵天花板,这套经学系统下到普通人,上到世界的主人,天花板很高。

其次,家长和老师同学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在这个层面,甚至要超越经学知识的重要性,因为什么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植物,这是直接的关系和影响。为什么农村有些没有文化的人,能培养出志气很高的大才呀,就是土壤足够干净,足够滋养孩子。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让你的孩子好,上行下效,不改变家长自己而想单方面改变孩子,是做不到的。所以,教孩子的过程,也是自己修身的过程。这个修身如果做好了,家长和孩子是可以互相滋养的,孩子是我们的财富,是我们道德上的财富,真的不要把孩子认为是讨债的。

最后,方法上一定是“教化”孩子。你去体察孩子,孩子也会体察你。不是家长和老师强硬的要求孩子做什么,而是我们进入孩子的世界,安静的陪着孩子成长。自强之心、自尊之心、自爱之心、同理之心、孝敬之心、兴家之心、报国之心,爱人之心...孩子真的内在没有吗,一定是有的,区别是有的孩子被唤醒,有的孩子被扭曲了。化孩子,就是体察和理解他,涤除掉不好的东西,让他本自俱足的内在力量发挥作用。做世界的主人的第一步,是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这不就是我们心心念念的孩子的“内驱力”吗?这就是我们要做的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