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四圣医理析药集

 四圣医苑 2023-06-30 发布于广东

四圣医理析药集

陈圳煜

2023年6月30日



目  录

上篇:《长沙药解》简析/1

下篇:《玉楸药解》简析/191



上篇:《长沙药解》简析



卷一

甘草

味甘,气平,性缓。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备冲和之正味,秉淳厚之良资。入金木两家之界,归水火二气之间。培植中州,养育四旁。交媾精神之妙药,调济气血之灵丹。

【要义简释】

《伤寒》炙甘草汤甘草四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人参二两,生地一斤,阿胶二两,麻仁半升,麦冬半升。清酒七升,水八升,煮三升,去渣,入阿胶,消化,温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复脉汤。治少阳伤寒,脉结代,心动悸者。……麦冬清肺家之燥热也。

此明示该证于《伤寒论》“脉结代,心动悸”的症状之外,尚有“鼻干”“口渴”等肺家燥热之证。

从处方的用药,反推出患者应当有某某症状的方法,即俗谓之“以方测证”。这种方法是有效、有用的。但这种方法蕴含的另一个真理,却未被学人所重视。这个真理就是,经方的用药,都是有针对性的。或者针对症状;或者针对病因;或者针对病机的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忽略乃至无视了经方用药的针对性,时至今日,仍然有人宣扬“经方不加减”(或曰“经方以不加减为贵”)。对症下药,药随病变,症状不存在,方子怎能“不加减”?临床常说的,“效不更方”,也存在与“不加减”同样的问题。既然“有效”,说明某些症状消除了或是减轻了;既然病的某些方面恢复了或是好转了,处方的药味或是药量,怎能“不更改”?

医界亦江湖,学人当时刻注意防范各种误导和陷阱。

甘草泻心汤甘草四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黄连一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治太阳伤寒中风,下后心下痞硬,干呕心烦,谷不化,腹中雷鸣下利者。……半夏降胃逆而止干呕也。

此病既见胃逆之“心下痞硬,干呕”,又见脾陷之“腹中雷鸣下利”,而用药清泻君相,固是疏通右路之必须,但仅用半夏降胃而不用桂枝升脾者,一方面是张仲景先生用药偶有疏忽(如《四圣心源》,黄元御先生改《伤寒论》之黄土汤为桂枝黄土汤,称“此加桂枝,以达木郁,亦甚精密。”可见《伤寒》《金匮》处方之偶遗);另一方面应是因为生命尚存,则生发之气即不断绝,节省药材、药资之故。

依理,稍加桂枝更善。《伤寒》《金匮》之所以用桂枝之方甚多,实际上,目的仍然是为了助乙木升达一臂之力。

若因太阳中风,伴见唇舌俱红之血热征象者,虽合桂枝汤(桂枝减量)并无不可。但是,当是之时,后世用药达木则多用生麦芽或川楝子等。径用连翘亦略有疏肝达木之功。

四逆汤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一枚。治太阴伤寒,脉沉腹胀,自利不渴者。……脾主四肢,脾土湿寒,不能温养四肢,则手足厥冷。

此明示该证必见“手足厥冷”症状。

……治少阴病,膈上有寒饮,干呕者。……姜、甘、附子,温补水土,而驱寒饮也。

加细辛驱寒饮,半夏、生姜降浊阴,茯苓、泽泻去寒水,效更捷。

……治厥阴病,汗出,外热里寒,厥冷下利,腹内拘急,四肢疼者。……姜、甘、附子,温补水土,以回阳气也。

加白芍息风止痛,又凉营敛胆止汗;吴茱萸温肝脾之寒,桂枝达肝脾之陷,茯苓去湿,更善。

通脉四逆汤甘草、干姜各三两,生附子一枚。治少阴病,下利清谷,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姜、甘、附子,温补里气,而益四肢之阳也。

加茯苓、泽泻利水,人参补经气,桂枝升达肝脾。

……治厥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姜、甘、附子,温暖水土,以达木郁也。

加白芍、吴茱萸、桂枝、茯苓。

总之,厥阴病,除非阳复太过、热在下焦;否则,均宜合桂枝汤法而用。(“大枣”章,先生示:“桂枝为内外感伤之原。”“内外感伤之原”六字,不可匆匆读过也。)

但是,如真武汤下利之去白芍,先生于“芍药”章示,“伤寒别经及杂证下利,皆肝脾阳陷,不宜芍药。”是故,三阴病、内伤杂病用白芍宜慎。确需用,宜炒制并注意配伍和药量。(慎用但非禁用,如乌梅丸治久利,用了黄柏。)

四逆散甘草、枳实、柴胡、芍药。等分,为末,饮服方寸匕。治少阴病,四逆者。……枳实泻其痞满也。

此明示该证有“痞满”症状。

甘草干姜汤甘草四两,干姜二两。治伤寒汗后,烦躁吐逆,手足厥冷者。……甘草、干姜,补土温中,以回升逆之阳也。

加麦冬除烦,半夏、生姜止吐,五味、牡蛎敛阳。

《金匮》甘草附子汤甘草二两,附子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四两。治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术、甘,补土燥湿,桂枝疏木通经,附子温其水寒也。

加白芍敛汗止痛,茯苓、防己去湿。

甘草麻黄汤甘草二两,麻黄四两。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者。……甘草补其土,麻黄开皮毛而泻水湿也。

加茯苓、茵陈蒿、生黄芪。

《金匮》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各三两,甘草、阿胶各二两。治产后下利虚极者。

此为湿热之痢。阿胶之息风,此述为“润其风木”,即滋养肝血之义也,治其“产后虚极”,即“亡血木燥”之病本(病因)。阿胶之“息风”,不同于白芍(“芍药”章言其“清风燥”而非“润风木”)。

此方所加,甘草“补其脾土”。培中为要,故于“甘草”章释之。

《伤寒》甘草汤生甘草二两。治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生甘草泻热而消肿也。

此证张仲景先生用生甘草,难以理解。少阴之火,即便不用麦冬、连翘等,用生甘草泻热,至少应在茯苓、泽泻去水,以及白术培土的基础上使用,方合于大法。

此条,程郊倩、成无己、尤在泾等之释文亦不当。

肝脾之病,善于下陷,入肝脾者,宜佐以升达之味,肺胃之病,善于上逆,入肺胃者,宜辅以降敛之品。……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

对于甘草,是否有忌用证,先生认为,“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用甘草者,非通论也。”那么,是不是甘草之用,就可以百无禁忌呢?并不是。第一、就其“甘”味“培土”来说。首先,燥土克水之证,不宜“培土”之药。如大小承气汤无之,黄连阿胶汤亦无之。其次,非燥土克水但无须“培土”之证亦不宜。如百合病之百合知母汤证、滑石代赭汤证、百合地黄汤证等,均无之。第二、就其“缓”性“柔腻”来说。首先,病须荡涤、速下者,不宜“迟滞”之药。如大陷胸汤、大黄黄连泻心汤、大黄附子汤、抵当汤、下瘀血汤等均无之;茵陈蒿汤、栀子大黄汤、硝矾散、大黄硝石汤等亦无之。其次,痰饮实邪或妊娠等不宜“柔腻”之性者,亦不宜。如己椒苈黄丸、十枣汤、木防己汤、泽泻汤、厚朴大黄汤,以及当归芍药散、白术散等,均无之。

……上行用头,下行用稍。熟用甘温培土而补虚,生用甘凉泻火而消满。

本书每药之文末,均有该药的概括性表述。此乃先生《长沙药解》之撰述体例。宜重视该句之表述。

甘草之能,可概为“培土、解毒”。

【原文摘要】

脾土温升而化肝木,肝主藏血而脾为生血之本;胃土清降而化肺金,肺主藏气而胃为化气之源。气血分宫,胥秉土气。甘草体具五德,辅以血药,则左行己土而入肝木;佐以气药,则右行戊土而入肺金。肝血温升,则化神气;肺金清降,则化精血。脾胃者,精神气血之中皇,凡调剂气血,交媾精神,非脾胃不能,非甘草不可也。

肝脾之病,善于下陷,入肝脾者,宜佐以升达之味;肺胃之病,善于上逆,入肺胃者,宜辅以降敛之品。呕吐者,肺胃之上逆也;滞气不能上宣,则痞闷于心胸。泄利者,肝脾之下陷也;滞气不得下达,则胀满于腹胁。悉缘于中气之虚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甘草有“祛痰镇咳、抗病毒、抗菌、解毒、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常用甘草粉或甘草流浸膏。即生甘草制品。陈圳煜注。后文标记为“陈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陈泽霖观点,“气虚为主的心律失常宜用炙甘草汤,其中炙甘草须重用至30g时效果才最好。同时加入茯苓、泽泻各9g,以减少甘草滞钠排钾作用。”《本草体证录》(周正称,“川乌、草乌等中草药中毒,甘草不如绿豆解毒作用强。”《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用甘草细末一钱,朱砂细末钱半,冰片三分,薄荷冰(亦名薄荷脑)二分,共调匀,作三次服,约多半点钟服一次。”用以治疗霍乱流行之疫气,有显效。(名急救回生丹。甘草生用。陈注)《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邱仕君)称,“邓教授喜用单味甘草煎汤急救解毒。方法:生甘草9g加清水120ml左右煎煮半小时,为首剂;其渣加水100ml再煎1次,2次煎剂混合后,反复温服,每次60-70ml。”

 

白术

味甘、微苦(《本经》:“味苦温”。引《本经》性味,仅供参考,不可认作确论。下同。一般来讲,所引性味,多数不若《长沙药解》精准。陈注),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补中燥湿,止渴生津。最益脾精,大养胃气。降浊阴而进饮食,善止呕吐;升清阳而消水谷,能医泄利。

【要义简释】

《金匮》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甘草二两,大枣六枚,生姜两半,附子一枚,白术一两治风湿相抟,身体疼烦,大便坚,小便自利者。……而水道过通,恐亡津液,故去桂枝之疏泄,加白术以补津液也。

此法亦存疑。原文“小便自利”,先生释为“水道过通”,白术补津液亦燥湿,有功。但水道过通,究也风木疏泄过度,其缘乃营卫郁阻所致。桂枝达木亦通经,于小便而言实有双向调节之效。窃以为,桂枝不必去,并可加防己。即便去桂枝,亦宜防己。

越婢加术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白术四两治里水,一身面目黄肿,小便自利而渴者。……若小便不利,此应表里渗泻,以驱湿热。今小便自利而渴,则湿兼在表,而不但在里。便利亡津,是以发渴。

此句亦难解。若言“湿兼在表,而不但在里”,则亦是表里均病,亦宜“表里渗泻”。实则用方重在开表泻热。亦即其渴,乃肺热之渴。似“便利亡津”后,宜加“阴虚火炎,肺热发渴”之字样。如此,则白术治病本(亡津),石膏治病标(肺热),麻黄治病因(去湿开表闭。如“麻黄加术汤”所释之用),恰好。

至于“湿兼在表,而不但在里”一句,似应“在表”之“湿”为重,亦即前文所言之“湿气在经”。但却不宜称之为“里水”。《金匮》之“里水”,其症状应见“小便不利”。如原文称:“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

此患者同人参白虎证患者,均乃素体阳旺之人。

麻黄加术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白术四两治湿家身烦疼者。……麻黄汤泄皮毛以驱湿,恐汗去而津亡,故加白术,以益津也。此即里水之证,小便不利者也。

此处白术之用,类于大枣、炙甘草于桂枝汤中“滋化源”之效。但其用不仅如先生此句所说,而尚有“去湿”之功。如下文,“加白术去湿而养津,此除湿发汗之金绳也。”否则,不用白术,用大枣或栝楼根亦可生津。

理中丸方在人参(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三两。陈注治霍乱吐利。……若脐下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去术之滞,加桂枝益肝阳而伐肾阴也。

白术于此证,临床并非禁用。2018年治一同事奔豚病,亦用白术。但宜周密配伍方可无弊。如本章文末,“白术性颇壅滞,宜辅之以疏利之品。肺胃不开,加生姜、半夏以驱浊;肝脾不达,加砂仁、桂枝以宣郁。令其旋补而旋行,则美善而无弊矣。

白术散白术、蜀椒、川芎、牡蛎等分妊娠养胎。……芎藭疏乙木之郁。

疏木之药,妊娠与产后不同。查《金匮》,妊娠期间仅为下癥瘕之桂枝茯苓丸用及桂枝,其余当归芍药散等,疏木均用川芎。此应为气分与血分药、力锐而薄与力雄而厚之异,亦如车辆行进间供给的动力与启动时供给的动力之异。川芎力雄,厚重而稳缓。

产后之阳旦汤、竹叶汤、竹皮大丸等,均用桂枝。

但太阴脾土以湿土司令,阳明胃从燥金化气。……人之衰也,火日亏而水日盛。

虚为精气夺,实为邪气盛。火曰亏者,真火亏也;水曰盛者,邪水盛也,非真阴盛也。

凡去湿之品,每伤于燥。白术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仲景用之于桂枝、麻黄之内,汗去而津液不伤,至妙之法也。

此言湿证用术生津。如本章后文,“盖湿淫之病,善伤津液……”,可见所治乃湿证。燥证之生津,用人参。如“人参”章:“白术止湿家之渴,人参止燥证之渴。

白术之能,可概为“补中、燥湿”。

【原文摘要】

人之衰也,火日亏而水日盛,燥日消而湿日长。湿则中气凝郁,枢轴不运,升降反作,脾陷胃逆。脾陷则乙木不达,下克己土,水谷不消而为泄;胃逆则甲木失归,上克戊土,饮食不纳而为呕。白术补土燥湿,土燥而升降如前,是以吐泄兼医。

凡去湿之品,每伤于燥。白术气味浓郁,汁浆淳厚,既养胃气,亦补脾气,最生津液,而止燥渴。仲景用之于桂枝、麻黄之内,汗去而津液不伤,至妙之法也。

盖湿淫之病,善伤津液。以土燥金清,则肺气降洒,而化雨露。其露气之氤氲而游溢者,浸润滑泽,是谓之津。津液渗灌,脏腑沾濡,是以不渴。湿则气滞津凝,淫生痰涎,脏腑失滋,每生燥渴。津液无多,而再经汗泄,湿愈而燥伤矣。加白术去湿而养津,此除湿发汗之金绳也。

水火之交,其权在土。水化而为木火,由己土之左旋;火化而为金水,缘戊土之右转。土者,水火之中气也。中气旺则戊土蛰封,阴降而抱阳,九地之下,常煦然而如春;己土升发,阳升而含阴,九天之上,常凛然而如秋。中气衰则戊土逆升,失其封蛰之职,火飞而病上热;己土顺陷,乖其发达之政,水沉而病下寒。是以火热水寒之病,必缘土败。仲景治水,五苓、真武、附子、泽泻诸方,俱用白术,所以培土而制水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术有“抗肿瘤、促进造血功能、利尿、降血糖、强壮、抗凝血、扩张血管、抗菌、促进蛋白质合成”等药理作用。

 

人参

味甘、微苦(《本经》:“味甘微寒”。陈注),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经。入戊土而益胃气,走己土而助脾阳。理中第一,止渴非常。通少阴之脉微欲绝,除太阴之腹满而痛。久利亡血之要药,盛暑伤气之神丹。

【要义简释】

理中丸即人参汤四味作丸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三两。陈注)。治霍乱吐利,头痛身疼,发热恶寒。……参、术、姜、甘,温补中气,所以拨上下之枢也。

此证头痛发热,如文中析,因于“感冒风寒,皮毛外闭”。之所以可无解表药者,如《伤寒论》方后称,“服汤后,……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是有“发汗”之法也;之所以不用芩、芍清热,乃因表闭热发,究未引动相火炎蒸也。外证应唇舌未红、无口苦咽痛,而仅见微热而已。

四逆加人参汤甘草二两,干姜二两半,生附子一枚,人参一两治霍乱利止脉微。……加人参以益血中之温气也。

人参此用,似非仅“益血中之温气”。若仅此,则可用肉桂代之。实则,因利多伤及中气,人参并可“益胃气、助脾阳”之故。

严谨地说,则应如下条“通脉四逆汤”之释,“加人参补肝脾之阳,以充经脉也。”“人参”本章章末,先生明示“仲景四逆、新加、炙甘草,皆用人参,补中气以充经络也。”是即“充经络”乃第二义,首功在“补中气”。

《伤寒》通脉四逆汤方在甘草(甘草、干姜各三两,生附子一枚。陈注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以利亡血中温气,故肢寒,脉微欲将断绝。

利虽亡血中温气,但此乃间接影响。下利,首亡脾阳。而“肝主藏血而脾为生血之本”(“甘草”章),脾不生血,故血少寒生也。是故下文称“人参补肝脾之阳”。

新加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四两,生姜四两,人参三两治伤寒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经脉凝涩,风木郁遏,故身疼痛。

此称“风木郁遏,故身疼痛”,实则亦乙木克己土,致肌肉疼痛也。是故,加芍药清木郁所生之风燥。而虽“汗泻血中温气”,而究竟脾为生血之本,故加人参“补肝脾之阳”。

白虎加人参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治伤寒汗后心烦,口渴舌燥,欲饮水数升,脉洪大者。……以胃阳素盛,津液汗亡,腑热未定,肺燥先动。

此即“白术”章“越婢加术汤”,先生示“便利亡津,是以发渴”之患者同款,均为胃阳素盛之人。此类患者,便利多汗,即致阴虚燥动。

……加人参以补汗亡之阳气也。

此加人参虽可从“汗多”之证推其阳气亡失,但是,若其脉未有虚象,则应有“微恶寒”之证;否则,仅推断其“汗亡阳气”,似未必是加人参之所据。或应如下文“中暍”条,见“恶风”之证。

本章章末先生示,“盛暑伤气之热渴,大汗亡津之烦躁,加人参……”是即“”与“”,亦为人参之适应证也。但是,此之“”,乃“亡津”之“”;此之“”,乃“伤气”之“”。非可概言所有之“”与“”。

……治太阳中暍,汗出恶风,身热而渴者。……加人参以益耗伤之阳也。

此“耗伤之阳”,见证即“汗出”之时,并见“恶风”。

人参气质淳厚,直走黄庭,而补中气。

人参之能,可概为“补气、生津”。

……诸方,皆用之治痞痛呕利之证,全是建立中气,以转升降之机。

虽诸方皆用之“建立中气”,但是,以人参为君药者,《伤寒》《金匮》仅人参汤、理中丸二方,实即人参汤(理中汤)一方而已。

标病不在中焦,则不用人参为君药。换句话说,人参汤、理中丸二方乃治标病在中焦之方。所谓“标病在中焦”,其见证表现为“左右路症状同时出现,且严重程度相近”。如人参汤证右路的“胸中痞结”与左路的“胁下逆抢”;理中丸证右路的“”与左路的“”。

实际上,人参汤、理中丸法仍是治本之法。依理,此二证均宜加桂枝、半夏(或生姜)升降左右而治标证。如《四圣心源·霍乱根原》,先生示“桂苓理中汤”,即于人参汤(理中汤)原方基础上,加茯苓(去湿)、砂仁(醒脾)、桂枝(升肝)、生姜(降浊、行经)。并示,“吐不止,加半夏;泄不止,加肉蔻;外有寒热表证,加麻黄;转筋痛剧,加附子、泽泻。”之所以加附子者,先生于该章示:“病在火令,全属寒因。是以仲景立法,率主理中、四逆。

中气者,经络之根本;经络者,中气之枝叶。根本既茂,枝叶自荣;枝叶若萎,根本必枯。

根本必枯”四字不若改为“必由本枯”。

……肝脾主营,肺胃主卫,皆中气所变化也。

此称营卫“皆中气所变化”,乃从后天而言。“卫出下焦”之说,则是从先天而言。

【原文摘要】

中气居不戊不己之间,非金非木之际。旺则虚者充实而左升,实者冲虚而右降。右不见其有余,左不见其不足。中气不旺,则轮枢莫转,虚者益虚而左陷,实者益实而右逆。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人参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能使肺内白细胞浸润、肺水肿、肺充血、出血等病态减轻。”“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而且能对抗心肌缺血。”“能改善心肌代谢,加强心肌收缩力,对衰竭心脏作用显著。”“可增强性腺功能。”“对人能改善睡眠和情绪,大剂量也可出现镇静作用。”“可使体内红细胞、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加,增强机体造血功能。”“有降血糖作用。”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李俊林经验,治肺癌针对“阴虚”的病理变化,用西洋参,每日5g,嚼服。另用抗癌中药,如七叶一枝花、山慈菇、夏枯草、龙葵、八月札等。《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经现代研究,参芦所含人参皂甙高于人参两倍,实验及临床观察无致吐现象,故不必去之。”

 

大枣

味甘、微苦、微辛、微酸、微咸,气香(《本经》:“味甘平”。陈注),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太阴己土之精,化阳明戊土之气。生津润肺而除燥,养血滋肝而息风。疗脾胃衰损,调经脉虚芤。

【要义简释】

《金匮》十枣汤甘遂、芫花、大戟等分为散,大枣十枚。煎服一钱匕治中风表解,内有水气,下利呕逆,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汗出不恶寒者。以土败不能制水,水邪泛滥。

此证之“水邪泛滥”,非仅指寒水侵土,并见悬饮在胁。

十枣汤证之外证,应见“心下痞硬满”,伴见“发作有时”之“漐漐汗出”,并见“咳唾引胁下痛”与“时吐清稀痰饮”。“头痛干呕短气”之证亦常伴见。

此证之直接病因,乃胁下“悬饮”(水气)此一病理产物。十枣汤治其标病。

《金匮》甘麦大枣汤方在小麦(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陈注治妇人脏躁,悲伤欲哭。……大枣补脾精而润风燥也。

此与苓桂甘枣证均为木枯之病。大枣滋肝木、补肝血。

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

此意也即,治病无非“反逆而为顺”。是以吾以为,“辨逆”为首要之务。明辨其“逆”,反能“反逆为顺”。(详见拙作《四圣医学解要集·四圣的心源是什么?》)

四象之病而生四味者,土气之弱也。

此意即,“反逆为顺”而治四象之病,必先培其土气。“培土”乃施治之开手路数,“辨逆”乃立法之首要急务。

……大枣纯和凝重,具土德之全,气味甘香,直走中宫,而入脾胃。其甘宜胃,其香宜脾。而香甘之外,则四象之味俱备,其辛宜肝,其酸宜肺,其苦宜肾,其咸宜心。……其味浓而质厚,则长于补血而短于补气。

大枣之能,可概为“补脾、生血”。

……故仲景于中风桂枝诸方皆用之,补泻并行之法也。

补泻并行”者,泻用白芍,补用枣、草。培土之意,亦俗谓“滋化源”之意也。

……惟伤寒营闭卫郁,义在泻卫,不在泻营,故麻黄汤不用也。

伤寒营闭卫郁而无汗,不用大枣,因该证无气津外泄,即俗谓无须大枣“护其津液”之意也。

……其甘多而香少,则动少而静多。

此即伤寒小柴胡汤条,“胁下痞硬”者去大枣之意也。

桂枝为内外感伤之原……总不离桂枝之法。而当归四逆治厥阴脉微欲绝,则倍用大枣以滋肝血,方用大枣二十五枚。扩桂枝之义以宏大枣之功,而大枣之能事始尽。

《伤寒》用大枣补血之典型案例。

【原文摘要】

木宜直升,曲则作酸,金宜从降,革则作辛,水宜上行,润下则咸,火宜下济,炎上则苦。酸则木病,故宜辛散;辛则金病,故宜酸收;咸则水病,故宜苦温;苦则心病,故宜咸寒。金木不遂其性则病生,水火各遂其性则病作,治宜对宫之味,所以反逆而为顺也。土居四象之中,得五味之和,五气之正,不酸、不辛、不苦、不咸,其味曰甘;不腥、不臊、不焦、不腐,其气曰香。味为阴而气为阳,阳性动而阴性静,以其味甘,则阴静而降,以其气香,则阳动而升。升则己土左旋而水木不陷,降则戊土右转而火金不逆。

凡内伤肝脾之病,土虚木燥,风动血耗者,非此不可,而尤宜于外感发表之际。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大枣有“抗肿瘤、降压、增加体重、增强肌力”等药理作用。

 

胶饴

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功专扶土,力可建中。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生津润辛金之燥,养血滋乙木之风。善缓里急,最止腹痛。

【要义简释】

《伤寒》小建中汤胶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治少阳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木气枯硬,是以其痛迫急。

《伤寒论》原文“腹中急痛”,即此之“其痛迫急”,乃“木气枯硬”,“木克土”之痛。血虚木燥之证也。风动侵土之痛为“绞痛”,不同于“木克土”之“急痛”。

《金匮》治虚劳里急腹痛,悸衄,梦而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

小建中汤,《伤寒》《金匮》共列其三种治证。即此条与上条之外,仍有“治少阳伤寒,心中悸而烦者”之用。实则,三种情形之各症可并见,亦可交叉而见,因其病机无二,随人禀赋之不同而见证不同而已。

《金匮》大建中汤胶饴一升,人参一两,干姜四两,蜀椒二合。治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下走痛,而不可触近。……饴、参,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

此方,蜀椒似仍有“蜀椒”章所示,即“降冲逆”之用。但该章言蜀椒于此方,乃“胜寒水而补火土”,似亦未尽言其功。此证,鉴于水邪上泛,宜加苓、泽去湿利水;鉴于乙木下陷而见腹中寒痛,宜加肉桂或吴茱萸、桂枝温中达木;鉴于心胸寒痛且呕而不食,宜加细辛或半夏、生姜驱寒降浊。

黄芪建中汤黄芪两半,胶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所谓“诸不足”者,可概言为生气不足也,即文中先生言“生气失政”之意也。乙木主生生不息之气,而木生于水长于土,是即肝脾肾之病也。此方重在肝脾。病久之人,必兼暖水乃至补精血;否则不效。

……胶饴温润淳浓,补脾精而养肝血,缓急切而润风燥,是以建中三方皆用之,以补中而缓急。

胶饴之能,可概为“补中、润燥”。

盖中气者,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热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复,是强中御外之良规也。

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此即顾复初先生于《四圣心源》序言中,称四圣医理的要旨为“中皇转运,冲气布濩;水木宜升,金火宜降”的依据之一。顾先生此句,乃步入四圣医理宝库殿堂之一大秘钥。

【原文摘要】

乙木生于癸水而植于己土,甲木生于壬水而培于戊土。中气旺则戊土右降而甲木不逆,己土左升而乙木不陷。乙木直升,故腹胁松畅而不满急;甲木顺降,故胸胁冲和而不痞硬。中气颓败,不能四运,甲木上逆而贼戊土,乙木下陷而贼己土。土木逼迫,则痞硬满急、疼痛惊悸、吐衄遗泄、干燥烦热之病生焉。总以根本失养,枝干不荣,故变和缓而为急切,作盗贼以犯中原也。

盖中气者,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热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复,是强中御外之良规也。审其木燥而用芍药,水寒则用椒、姜,气弱则加黄芪,血虚则加当归,解此四法,胶饴之用,备建中立极之妙矣。

 

粳米

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培土和中,分清泌浊。生津而止燥渴,利水而通热涩。

【要义简释】

《金匮》附子粳米汤附子一枚,粳米半升,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治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粳米、甘、枣,补土和中,附子驱下焦之湿寒,半夏降上脘之冲逆也。

宜加吴茱萸温中泻湿,并稍加桂枝达木。

……若非粳米握其中权,虽以半夏、附子之长于降浊,何足恃其前茅;干姜、石脂之善于升清,安得逞其后劲。

粳米虽多项功用与白术近。但此则胜在“理清浊”与“通热涩”。其“和”“行”之力,非白术可比。适应证,常在呕、利、烦、渴方面。

人之中气冲和,升降不反,则清阳弗陷而浊阴弗逆。……物之冲和,莫如谷气。粳米得谷气之完,《素问》:稻米者完。最补中焦,而理清浊。……饮食入腹,是变精气。谷气化精,归于肝脾;谷精化气,归于肺胃。……粳米清液淳浓,最能化气生津,清金止渴,长于利水而燥土。

粳米之能,可概为“和中、补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粳米具有“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薏苡

味甘,气香(《本经》:“味甘微寒”。陈注),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燥土清金,利水泻湿。补己土之精,化戊土之气。润辛金之燥渴,通壬水之淋沥。最泻经络风湿,善开胸膈痹痛。

【要义简释】

《金匮》薏苡附子散薏苡十五两,附子十枚。杵为散,服方寸匕治胸痹缓急者。……薏仁泻湿而降浊,附子驱寒而破壅也。

宜合真武汤法,加茯苓、白术、生姜,并加薤白开痹结。

薏苡附子败酱散薏苡十分,附子二分,败酱五分。杵为散。煎服方寸匕小便当下治肠痈,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卫阻而非表邪,故经脉数疾,而无外热。

此证肠痈化脓。无论大小肠(常在大肠),其气均宜上行。肠病,气不上行而愈欲上行,故脉数。但此“数”必非“洪数”“有力而数”之类。

……薏苡精液浓厚,化气最清;气秉清肃,化水最捷。

薏苡仁之能,可概为“泻湿、缓急”。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薏苡仁的本能就是使事物变得不慌乱、有条不紊。……对筋急有专功。”可参考。

百病之来,湿居十九,悉缘于太阴脾土之阳衰也。泻湿而燥土,未必益气清金;而利水者,未必补中。能清能燥,兼补兼泻,具抑阴扶阳之力,擅去浊还清之长,未可得于凡草常木之中也。

据先生之释,苡米与粳米功近。但苡米虽亦“精液浓厚”,似未必有粳米之冲和,正如“粳米”章,先生示:“物之冲和,莫如谷气。粳米得谷气之完”。而粳米亦“最能化气生津,清金止渴”。深究之,似可结合苡米之物种属性,即其结实乃分批次、缓慢成熟,不似粳米同一季节成熟,而概其两者之异为,苡米要在泻湿、缓急,粳米要在和中、补土。

药物的能力与人的能力一样,都是“有对比才有优劣”。苡米比粳米的泻湿能力强,但是,相比茯苓,苡米则只是胜在培土、缓急;而粳米相对于无泻湿能力或泻湿能力微弱的药物而言,则又有“利水而燥土”(“粳米”章)之长。任何情况下,若需快捷去湿,粳米都不是前三名内的选手。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其具有“抗肿瘤;免疫;降血糖、血钙、血压;抑制胰蛋白酶和诱发排卵”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徐志瑛经验,“外感咳嗽皆用薏苡仁”“久咳伤津亦用薏苡仁”“脾虚湿咳必用薏苡仁”。该书并载吴天强用桂枝茯苓汤加薏仁50g,患者服药30剂,愈其卵巢囊肿,并意外消其20年之刺疣。吴氏并用“参莲贝甲汤”(自拟方)加薏仁60g、白芥子12g,45剂药愈一53岁妇8.3*7.8CM子宫肌瘤。吴氏称,生薏仁用于消肿瘤,最少不能低于50g。该书载钟新渊经验,薏仁50g煮粥治黄痰。并常用薏仁治肺热痰浊。称量宜大,每次用20-30g较为适宜。《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薏苡仁健脾利水,除痹抗癌。常吃可预防癌症。每日60g,2-4周可降低高脂血症病人血中胆固醇、三脂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黄河医话》(孙继芬)载,王新午用薏苡仁治大筋拘挛症,每用5两(150g),煎汤或加于方剂中,无不效。

 

小麦

味甘、微苦,《素问》: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小麦是手太阴药。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润辛金之枯燥,通壬水之淋涩。能清烦渴,善止悲伤。

【要义简释】

……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

先生此释较难理解。依“小麦是手太阴药”之说及甘麦大枣汤方,此药应以润金除燥为首功,而以“通壬水之淋涩”为其次。将其归于中焦药部者,不知是否因其偏于五谷。

《金匮》甘麦大枣汤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治妇人脏躁,悲伤欲哭,数欠伸者。……小麦润辛金而除燥也。

小麦润辛金而除燥”之功用,亦见于厚朴麻黄汤。

小麦粥生津止渴,除烦泻热。

小麦之能,可概为“润金、清热”。

其“清心而除烦”(白术散)“泻热而除湿”(枳实芍药散)之能,近于麦冬与茅根之结合体;清润之力又近百合。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小麦有“镇痛抗病毒”等药理作用。称临床上对各种疱疹患者有效。《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浮小麦……有抑制汗腺分泌的作用。”

 

大麦

味甘、酸,性滑,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利水消疸,止渴生津。

【要义简释】

大麦粥利水泻湿,生津滑燥,化谷消胀,下气宽胸,消中有补者也。

此亦功近苡米。但此药味兼酸收而能下气消胀,是苡米所不能。两相比较,苡米要在缓急。

大麦之能,可概为“生津、下气”。

【应用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陈家骅经验,“回乳用现炒的麦芽疗效显著。”载李历城经验,称用麦芽回乳,量用180g,水1000ml,煎至500ml,约20-30分钟;再加水800ml,煎至400ml,混合后分2次温服。载郑长松用治肝郁不孕(生麦芽),但引《食性本草》之说,称不能久服,“久食消肾。”《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其用生麦芽治乳腺增生之肝气郁结,“一般用100g左右。”(乳腺增生)《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其用一贯煎加减时,“多以生麦芽易川楝子”,因“川楝子虽能泻肝行气,细究之犹不免苦寒伤中之弊。”称“生麦芽用量以每剂30g为宜。”《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用到每次15g,就显见开郁舒气功效。”称“不宜用柴胡者,皆以生麦芽代之。”《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消积之力麦芽强,健脾养胃以谷芽为上。两者微炒研末吞服,较煎煮的效果更好。因煎煮使所含之各种消化酶受破坏。”

 

神曲

味辛、甘,入足太阴脾经。化谷消痰,泻满除

【要义简释】

神曲辛烈之性,化宿谷停痰,磨硬块坚积,疗胀满泄利,化产后瘀血。

此药化谷消痰之功常见,磨坚化瘀之能少用。宜重视。

神曲之能,可概为“化积、消滞”。

吴茱萸

味辛、苦,性温(《本经》:“味辛温”。陈注),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温中泻湿,开郁破凝。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

【要义简释】

《伤寒》吴茱萸汤吴茱萸一升,人参三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治阳明伤寒,食谷欲呕者。……治厥阴病,干呕,吐涎沫,头痛者。……治少阴病,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者。……《金匮》治呕而胸满者。

吴茱萸汤证,病在阳明、厥阴时,未必寒水上泛;而病在少阴时,宜加苓、泽泻水而加桂枝达木。

《伤寒》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芍药、桂枝、通草各三两,细辛、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五枚,吴茱萸一升,生姜半斤。水六升,清酒六升,合煮,分三服。治厥阴病,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内有久寒者。……茱萸、生姜,温寒凝而行阴滞也。

同为厥阴病,干呕、吐涎沫而头痛者,径用吴茱萸而生姜六两,是吴茱萸有温中降逆之能亦明显。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证,手足厥冷为寒水上泛,用吴茱萸降逆为要着,但生姜用至半斤,亦大有降浊之力。先生言其“行阴滞”者,虽有“播宣经络”之义,应亦有“降浊阴”之意。

《金匮》温经汤当归、阿胶、芍药、川芎、桂枝、丹皮、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半夏、麦冬各一升,吴茱萸三两。水一斗,煮三升,分温三服。亦主妇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崩中去血,或月水来过多,或至期不来。治妇人带下,下利不止,暮即发热,腹满里急,掌热口干。……暮而阳气不藏,……茱萸、干姜,暖肝而温经也。

阳气不藏”有水寒水枯、土湿土燥、肝气郁陷、血虚血瘀等多种原因,此证要在血瘀。血瘀必与血虚互为因果;血虚则必伴见血寒。是即邪实又正虚之证。是故,破瘀去邪与补血养正并行,而方名为“温经”也。

此方,吴茱萸应乃君药。此言“茱萸、干姜,暖肝而温经”,而“干姜”章言干姜于此条乃“温脾胃而止呕吐”,是即“温经”之能首在茱萸。然按“干姜”章文末之意,干姜亦有温经暖血之能,是以二者于此并言其“暖肝而温经”。

吴茱萸辛燥之性,泻湿驱寒,温中行滞,降胃逆而止呕吐,升脾陷而除泄利,泻胸膈痞满,消脚膝肿痛,化寒痰冷饮,去嗳腐吞酸,逐经脉关节一切冷痹,平心腹胸首各种寒痛,熨胁腹诸癥,杀脏腑诸虫,医霍乱转筋,疗疝气痛坠。

吴茱萸之能,可概为“驱寒、降浊”。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吴茱萸和半夏、射干都有开破之性,可以冲开痰浊的黏滞,但作用方向不同。半夏与射干都属金,类似于斧子的劈劲;吴茱萸属于木火,是向上的钻劲,所以能够逐风邪、开腠理。”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吴茱萸有“强心、升压、抗胃溃疡、止泻、延长血栓形成时间、保肝、抗缺氧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姚兴华用吴茱萸(合四逆汤)驱蛔虫,认为较乌梅丸效宏(此用,合于黄元御先生“杀脏腑诸虫”之说。陈注)。

蜀椒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厥阴肝、足少阴肾、足太阴脾经。暖中宫而温命门,驱寒湿而止疼痛。最治呕吐,善医泄利。

【要义简释】

升麻鳖甲汤方在鳖甲(升麻二两,鳖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两,当归一两,雄黄五钱,蜀椒一两。原注有误。方在升麻。陈注用之治阳毒,咽喉痛,吐脓血。以表邪而郁肝火。

肝火”之说乃先生笔误。郁其胆之相火。

《金匮》白术散方在白术(白术、蜀椒、川芎、牡蛎等分。陈注用之养妊娠胎气。……蜀椒燥湿土而温寒水也。

蜀椒于该方之能,“白术”章曰“暖水敛火”。下文,先生称蜀椒“辛温下行,降冲逆……”以其下行,是以言其“敛火”。

蜀椒辛温下行,降冲逆而驱寒湿,暖水土而温中下,消宿食停饮,化石水坚癥,开胸膈痹结,除心腹寒疼,止呕吐泄利,疗黄疸水肿,坚齿发,暖腰膝,开腠理,通关节,行血脉,除肿痛,缩小便,下乳汁,破瘀血,杀蛔虫。

蜀椒与吴茱萸功亦大同。但蜀椒虽“温肝脾而暖血海”,究竟“辛温下行”,以“降冲”“敛火”为主;吴茱萸则有“温经”“升清”之力。蜀椒并有“开腠理”之能,但少用。

蜀椒之能,可概为“驱寒、下气”。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蜀椒有“抗小鼠水浸应激性溃疡形成、预防血栓形成、镇痛、抑菌、驱虫”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用玉屏风散改汤剂,送服椒目末,止盗汗。方为“炙黄芪30g,白术10g,防风5g,桑叶9g,川椒目5g。”(微炒,研细末,每剂头、二煎各调服2.5g)

 

干姜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燥湿温中,行郁降浊。补益火土,消纳饮食。暖脾胃而温手足,调阴阳而定呕吐。下冲逆而平咳嗽,提脱陷而止滑泄。

【要义简释】

《伤寒》干姜附子汤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治太阳伤寒,下后复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脉沉,无表证,身无大热者。……干姜温中以回脾胃之阳,附子暖下以复肝肾之阳也。

此证寒水上泛而虚阳浮越,补阳固为要务,苓、泽去水,白术培土,牡蛎敛阳并略加桂枝达木,于法似更善。

柴胡桂姜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甘草二两,桂枝三两,栝蒌根四两,干姜三两。治少阳伤寒,汗后复下,胸胁满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心烦,往来寒热。……柴胡疏甲木之滞。

疏甲木之滞”即“散少阳郁火”之义。此证,用白芍易黄芩,可少伤中气并可酸收经阳。(《素问悬解·至真要大论八十》,先生示:“火淫所胜,解表泄热,恐脱经阳,故以酸收之。仲景桂枝汤之芍药是也。”)证虽升降失政,究以右阳不敛为重,故柴胡半斤而桂枝仅三两。

《伤寒》甘草干姜汤方在甘草(甘草四两,干姜二两。陈注治伤寒汗后,烦躁吐逆。……皆用之,以温脾胃而止呕吐也。

“温中”应为干姜之首功。其止呕者,亦类于生姜降逆之效,即下文“下冲而降逆”之说。然各方均未言于肺之效。文首言其入“手太阴肺经”者,应不止“下冲而降逆”,尚有温肺之能。文末先生示,“温中略炒用”,即非温中则可不炒;非温中者,入肝肺也。辛温入肺,应即可温肺化饮。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汤茯苓四两,五味半升,甘草、干姜、细辛各三两治痰饮,咳逆胸满。……姜、辛,破壅而降逆也。

生姜亦可入肺、可降逆。若仅为入肺降逆,则生姜可也。干姜于生姜胜在“温”字,故其入肺,应尚有“温”功。

……凡咳逆齁喘、食宿饮停、气膨水胀、反胃噎膈之伦,非重用姜苓,无能为功。诸升降清浊、转移寒热、调养脾胃、消纳水谷之药,无以易此也。

可惜现代之干姜,多数非地中冬季枯萎之母姜,而是生姜晒干者。生姜晒干者非干姜。母姜与子姜之异也。

五脏之性,金逆则生上热,木陷则生下热。吐衄呕哕、咳嗽喘促之证,不无上热;崩漏带浊,淋涩泄利之条,不无下热。而得干姜,则金降木升,上下之热俱退。以金逆而木陷者,原于中宫之湿寒也。干姜温中散寒,运其轮毂,自能复升降之常,而不至于助邪。其上下之邪盛者,稍助以清金润木之品,亦自并行而不悖。若不知温中,而但清上下,则愈清愈热,非死不止!

唐宋后之药方,治上治下,多不顾中焦之寒湿,是以罔效。先生此言不虚。

干姜之能,可概为“调中、散寒”。

【原文摘要】

火性炎上,有戊土以降之,则离阴下达而不上炎;水性润下,有己土以升之,则坎阳上达而不下润。戊己旋转,坎离交互,故上非亢阳而不至病热,下非孤阴而不至病寒。中气既衰,升降失职,于是水自润下而病寒,火自炎上而病热。戊土不降,逆于火位,遂化火而为热;己土不升,陷于水位,遂化水而为寒,则水火分离。

血藏于肝而原于脾,干姜调肝畅脾,暖血温经。凡女子经行腹痛,陷漏紫黑,失妊伤胎,久不产育者,皆缘肝脾之阳虚,血海之寒凝也,悉宜干姜,补温气而暖血海。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干姜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许公岩用干姜温脾,量为30-60g。其治痰盛舌暗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方用干姜30g、生甘草60g、白芥子24g。载王少华经验,“湿温证用干姜,在恰当的配伍下,绝无抱薪救火之嫌,却有宣邪透热之效。”(用干姜配黄连)称用量为1-3g。其中湿重于热以及坏病抢救时用2-3g;热重于湿及邪热充斥三焦时,1-2g;湿温后期用1-1.5g。《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高良姜、干姜均温中散寒。然高良姜偏治胃寒,善治脘腹冷痛,止呕吐哕逆;干姜偏治脾寒,善医腹痛泄泻。”《悬壶杂记》(唐伟华)称,“干姜大黄同用,为治疗顽疝之有效配伍。”(其治寒疝方中,用干姜12g、大黄9g。陈注)

 

生姜

味辛,性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手太阴肺经。降逆止呕,泻满开郁。入肺胃而驱浊,走肝脾而行滞。荡胸中之瘀满,排胃里之壅遏。善通鼻塞,最止腹痛。调和脏腑,宣达营卫。行经之要品,发表之良药。

【要义简释】

《伤寒》生姜泻心汤生姜四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干姜一两,半夏半升,黄芩三两,黄连一两。治太阳伤寒,汗出表解,胃中不和,干噫食臭,心下痞硬,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参、甘、姜、枣,温补中气之虚寒,黄连、黄芩,清泻上焦之郁热,半夏、生姜,降浊气之冲逆,消痞硬而止哕噫也。

此证与黄连汤证(见“黄连”章)大同。彼证见“腹中痛”,病机亦“脾陷而贼于乙木”。是故,参彼方而于此方加桂枝,亦合法。但是,彼未下利,证轻;此则下利、心下痞,为下愈寒而上愈热,故用黄芩清相火。当此之时,用桂枝宜少量。另外,此证见“胁下有水气”,故用生姜四两以降浊阴。二方之不同,仅在黄芩、桂枝之加减,并生姜之降浊,又黄连、干姜、人参用量不同而已。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在半夏(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三两。陈注治太阳少阳合病,下利而作呕者,加半夏、生姜,降胃逆而止呕也。

此证,太阳经之证不显。据吾注《伤寒论后条辨直解》第三百四六条,若“合病”二字无误,则应乃太阳中风使少阳郁热不降、致乙木克己土而见热利。“发热”之证必见而应兼见“汗出”“恶风”。此时,宜参桂枝汤意,少加桂枝以达营郁。现代用法,可用生麦芽疏肝或丹参行血,代桂枝。

简言之,太少合病,乃太阳中风并见少阳郁热之证。

《金匮》生姜半夏汤生姜一斤,半夏半升。治病人胸中似喘非喘,似呕非呕,似哕非哕,心中溃溃然无奈者。……生姜、半夏,降逆气而扫瘀浊也。

加百合、茅根或径加栝楼实清金敛肺,似更善。

《伤寒》理中丸方在人参(人参、白术、甘草、干姜各三两。陈注治霍乱吐利。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二两。……生姜降胃逆而豁郁浊,善止呕吐也。

此乃生姜之专长,降逆止呕也。

新加汤方在人参(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四两,生姜四两,人参三两。陈注治伤寒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生姜温血海而行经脉也。

此可为生姜之第二要效。

下文“生姜开荡堙塞,复其收令之常”“生姜辛散之性,善达肝脾之郁”,即前述之二大功效也。

……生姜疏利通达,下行肺胃而降浊阴,善止呕哕而扫瘀腐,清宫除道之力,最为迅捷。

生姜之能,可概为“降浊、行滞”。

【原文摘要】

人身之气,清阳左升于肝脾,浊阴右降于肺胃。胃土冲和,气化右转,则辛金清降,息息归根;壬水顺行,滴滴归源。雾露洒陈,津液流布,下趣溪壑,川渎注泻,是以下不虚空而上不壅满。肺胃不降,则气水俱逆,下之膀胱癃闭,溲尿不行;上之胸膈堙塞,津液不布,于是痰饮喘嗽、恶心呕哕之病生焉。生姜疏利通达,下行肺胃而降浊阴,善止呕哕而扫瘀腐,清宫除道之力,最为迅捷。缘肺胃主收,收令不旺,则逆行而病堙塞。生姜开荡堙塞,复其收令之常,故反逆而为顺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生姜有“抗菌及抗原虫”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暑湿吐泻,“先用生姜擦舌,则能受汤药不吐。二日内见效。”《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生姜)能解半夏毒及菌蕈诸物毒。……孕妇食之,令儿生歧指。疮家食之,致生恶肉,不可不知。”

 

半夏

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泻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

【要义简释】

《伤寒》半夏泻心汤半夏半升,人参、甘草、干姜、黄芩、黄连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治少阳伤寒,下后心下痞满而不痛者。……中气虚寒则肠鸣。

中气虚寒与肠鸣之间,似仍有乙木之祸。“生姜”章“生姜泻心汤”条,“脾陷而贼于乙木,则腹中雷鸣而下利”。此证未见下利,为脾不陷,但肠鸣应仍是乙木下郁所化之风。

《金匮》半夏干姜散半夏、干姜等分。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治干呕、吐逆,吐涎沫。……干姜温中而下冲气,半夏降逆而荡瘀浊也。

此证,中寒固宜温,胃逆固宜降,而干呕者,有甲木之邪也,宜柴、芍;肺气宜清,并去其涎沫,宜苡仁或茅根;更加百合、茯苓,亦可。

小半夏汤半夏一升,生姜一斤。治心下有支饮,呕而不渴者。……半夏、生姜,降逆气而排水饮也。

此方,用生姜合半夏治“心下有支饮”,亦与“生姜”章“生姜泻心汤”条治“胁下有水气”同,均用二药“降浊气之冲逆”。其中,生姜降逆驱浊之力大。

此证为湿而呕,非小柴胡证之相火上炎,甲木贼戊土之呕可比。彼证用柴、芩清泻少阳。

苓甘五味姜辛加半夏汤茯苓四两,甘草三两,五味半升,干姜三两,细辛一两,半夏半升。治支饮,昏冒作呕,而不渴者。……半夏驱水饮而止呕冒也。

并宜生姜。

越婢加半夏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一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五枚,半夏半升。治肺胀,咳喘上气,目如脱,脉浮大者。……此为肺胀之病,即伤风齁喘而为热者。

此并释肺胀之病名病机。

此证加枳、朴,或径加焦内金行中焦滞气,亦善。

《伤寒》半夏散半夏、甘草、桂枝等分,为散,白饮和服方寸匕。不能服散,水煎服。治少阴病,咽痛者。……半夏、桂枝,降其冲逆。

此用桂枝降冲逆,机理如“桂枝”章“桂枝加桂汤”,乃“疏乙木而降奔冲”。此证之“咽痛”,乃浊气冲突而已,非相火灼伤;否则,宜加猪胆汁清相火或生牡蛎敛相火。

半夏麻黄丸半夏、麻黄等分,蜜丸。治心下悸者。……半夏降胃逆而驱浊阴,麻黄开堙郁而通络路也。

此称“麻黄开堙郁而通络路”,乃因于“浊阴填塞”而“经络壅涩”。经络为表而脏腑为里,亦可视为开表之义。此证之“心下悸”乃病之标,病本乃在右路胆胃上逆,且应有“阴虚火动”之象,(本章章末:“庸工以为阴虚火动,不宜半夏……《金匮》半夏麻黄之制,绝无解者。”)即右不降所致之左不升。因此,用麻黄开经络之壅郁而用半夏降胃气之上逆。若加牡蛎敛甲木而少用桂枝达乙木,则标本兼治;若其阴虚,可更加玄参清金补水。

麻黄于此方之用法,乃《伤寒》《金匮》所罕见(仅乌头汤类似)。

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气,不可一刻而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而不降。

此明示有“在下之气”与“在上之气”,为“二气”,非所谓“周流”之“一气”。“一气”者,乃阴阳未判之先天状态(《四圣心源·天人解》:“阴阳未判,一气混茫”)。

……盖中脘者,气化之原。清于此升,浊于此降。四象推迁,莫不本乎是。

明示中气之要。

甲木下行而交癸水者,缘于戊土之降。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浮荡,此惊悸眩晕所由来也;二火升炎,肺金被克,此燥渴烦躁所由来也;收令不遂,清气堙郁,此吐衄痰嗽所由来也;胆胃逆行,土木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凡此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

此示上焦各证之病机。亦明示半夏并不避肺金燥渴之证。小柴胡汤去半夏,加栝楼实,乃因其证“胸中烦而不呕”,不必半夏降逆,非全因其性燥。

简言之,右路上逆之证,均宜半夏。

……半夏辛燥开通,沉重下达,专入胃腑,而降逆气。

半夏之能,可概为“降逆、荡浊”。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半夏、生姜。陈注)是两味横散的药物。……生姜是横而略偏上(有发汗作用),半夏横而略偏下,这是因为它能引阳入阴,有敛降的作用(《神农本草经》记载它能下气、止汗)。”可参考。

……此与虚劳惊悸,本属同原。未有虚劳之久,不生惊悸;惊悸之久,不生吐衄者。

先生此句,概说而已。虚劳之小建中汤证,营血未至极枯,尚有衄证;及至炙甘草汤证,血大枯,则未必见衄矣。

庸工以为阴虚火动,不宜半夏,率以清凉滋润之法,刊诸纸素。

此明示阴虚火动,并非不宜半夏。

【原文摘要】

甲木下行而交癸水者,缘于戊土之降。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浮荡,此惊悸眩晕所由来也;二火升炎,肺金被克,此燥渴烦躁所由来也;收令不遂,清气堙郁,此吐衄痰嗽所由来也;胆胃逆行,土木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凡此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其火旺金热,须用清敛金火之品。然肺为病标而胃为病本,必降戊土,以转火金。胃气不降,金火无下行之路也。半夏辛燥开通,沉重下达,专入胃腑,而降逆气。

血原于脏而统于经,升于肝而降于肺。肝脾不升,则血病下陷;肺胃不降,则血病上逆。缘中脘湿寒,胃土上郁,浊气冲塞,肺津隔碍,收令不行,是以吐衄。此与虚劳惊悸,本属同原,未有虚劳之久,不生惊悸;惊悸之久,不生吐衄者。当温中燥土,暖水敛火,以治其本,而用半夏降摄胃气,以治其标。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半夏有“镇咳、抑制腺体分泌、镇吐和催吐、抗生育、抑制胰蛋白酶、降压、凝血、促细胞分裂”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蔡贵生用半夏治一53岁男患寒湿致眩晕之病,首诊用30g,次加至50g。称半夏使用大量,宜小量渐加,服药以少量频服为宜。并重用生姜制其毒性(该方半夏50g,生姜60g),病势得制后,即宜减量,以防伤正。《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推降胃气之品,以半夏最捷。”该书并称,“(半夏)其动胎、坠胎之说不能成立。笔者(何绍奇。陈注)循朱老之教,30余年来,用生半夏治愈妊娠恶阻甚多,从未偾事。”《燕山医话》(陈彤云)载钱伯煊之论,称制半夏用6-10g于体健、无流产史的孕妇,并无妨碍;若不宜用,可用生姜大量以代替。

代赭石

味苦,气平(《本经》:“味苦寒”。陈注),入足阳明胃经。降戊土而除哕噫,镇辛金而清烦热。

【要义简释】

代赭重坠之性,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兼治吐衄、崩漏、痔瘘、泄利之病。……肝脾下陷者忌之。

文中示“肝脾下陷者忌”,但又称可治“崩漏”“泄利”,则所治之“崩漏”“泄利”必非“肝脾下陷”所致,而应为右路不降导致左路不升之证。

代赭之能,可概为“降逆、下冲”。

【应用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邹孟城以一味代赭石治头颅受木棍击伤引起的脑挫伤。证见只能静卧而无法动作。100g,两大碗水煎成一碗,汤匙缓服,四小时服尽。并录原方曹惕寅《诊暇录稿》所载,治一5岁女童自高下坠所致之狂妄躁语(脑震荡)证。五两,煎成三大碗,每十分钟饮小匙五六匙,未尽剂而愈。邹氏称,代赭石“是治疗脑震荡、脑挫伤之首选特效中药。”《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窃以为,此与半夏,乃王道药与霸道药之异。赭石霸道。陈注)“用赭石、蒌仁各二两,苏子六钱,芒硝四钱(方剂篇·荡胸汤),用之代大陷胸汤,屡试皆能奏效。”“是以愚习用赭石,不但以之降胃也,凡遇有虚热之证,或其人因热痰嗽,或其人因热怔忡,但问其大便不滑泻者,方中加以赭石,则奏效必速也。”(“大便不滑泻”之忌,实亦《长沙药解》“肝脾下陷者忌之”之示。《医学衷中参西录》相比他医常用之药,大致为代赭石、石膏,山药、山茱萸,人参、黄芪。可概言为“二山二石与参芪”。陈注)

 

厚朴

味苦、辛,微温(《本经》:“味苦温”。陈注),入足阳明胃经。降冲逆而止嗽,破壅阻而定喘。善止疼痛,最消胀满。

【要义简释】

《金匮》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枳实四枚,大黄六两。此即小承气汤,而分两不同。治支饮胸满者。……大黄破结而逐饮,枳、朴,泻满而降逆也。

此证用大黄,应有湿热之象。加半夏、生姜或加白豆蔻亦善。

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枳实五枚,大黄四两。此亦小承气汤,而分量不同。二方皆君厚朴。治腹满而便闭者。

以厚朴为君,故方在“厚朴”章。小承气汤以大黄为君,故方在“大黄”章。

厚朴七物汤厚朴半斤,枳实五枚,大黄二两,桂枝二两,甘草三两,生姜五两,大枣十枚。治腹满痛,发热,脉浮而数,饮食如故者。……甘、枣、桂、姜,达郁而解外,枳、朴、大黄,泻满而攻里也。

此证,腹满痛而饮食如故,病在腑气之“郁”而非腑气之“逆”,故用枳、朴、大黄而不用半夏。经气郁故用桂枝。而经气之郁,究因风弱气强之孔窍闭束,故生姜比桂枝汤多二两以解表开闭。表开热泄,故可不用芍药(“丹皮”章:“血行瘀散,则木达风清,肝热自退。”可参考。实际上,应亦因此热并不重,即应未见唇红舌红之象;否则仍需加清热凉血药)。

《金匮》方后称“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可见虽不恶寒,但表闭无汗之证,原不必究其风胜还是寒胜,径予解表(或曰开闭)之法可也。

厚朴麻黄汤厚朴五两,小麦一升,麻黄四两,石膏如鸡子大,杏仁半升,干姜二两,半夏半升,细辛二两,五味半升。治咳而脉浮者。……小麦、石膏,清肺而润燥。

小麦之用,功同甘麦大枣汤之方。但不知为何不用沙参、百合或天花粉。依理,后三者可酌情代小麦。

……朴、杏、半夏、姜、辛、五味,降逆而止咳也。

此处六味药物,先生释为“降逆而止咳”。而“干姜”章等均称“姜、辛破壅而降逆”,与杏仁表述同。窃以为,杏仁兼有润燥之能,而姜、辛兼以化饮降浊;五味功在“降辛金之上冲”,其“降”,乃因“善敛金气”,实为“敛”。否则,仲景先生不至于用同功之六药。

此证必见痰湿水饮之象,如舌苔白厚或白腻而兼滑润。正因为是寒湿之病,故干姜并有温中之能,而厚朴并有燥湿之效。(《中国药典》言厚朴之功能主治为:“燥湿消痰,下气除满。”)

大致,厚朴麻黄汤证与小青龙加石膏汤证(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桂枝三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石膏二两。)症状、病机均相近(二方于《金匮悬解》均属“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章)。此证浊逆、燥渴较重。

查多个版本,此方治证之病机,有述为“中脘不运,皮毛不合……”者。某版本并加注称,“皮毛不合”之“”字,“原作'外’,据闽本、蜀本、集成本改。”该改动不妥。《金匮悬解·咳嗽上气十》:“咳而脉浮者,其病在上,是表邪外束,里气上逆,肺金郁格而不降也。厚朴麻黄汤,麻黄发表而散寒……”可见,“皮毛外合”本是正说。

厚朴苦辛下气,善破壅塞而消胀满,下冲逆而定喘嗽,疏通郁迫,和解疼痛,除反胃呕吐,疗肠滑泄利,消宿食停水,调泄秽吞酸,止肠胃雷鸣,平霍乱转筋,下冲消滞物也。

厚朴之能,可概为“降浊、消满”。

其“燥湿、除痰”之力亦非小。其“善止疼痛”者,腹满痛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厚朴有“抗菌、防止应激性胃功能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降血压、抗变态反应、抑制皮肤肿瘤”等药理作用。称其抗菌作用(对变形链球菌)比黄连素更强。《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李文瑞用厚朴治腹胀甚者。常量3-10g,重25-50g,最大至80g。《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曾治一少妇寒痰瘀于上焦之证,其家人将干姜加至一两二钱,并将厚朴加至八钱时,“……始服之不觉闷,而寒痰亦从此开豁矣。”并称,“愚治冲气上冲,并挟痰涎上逆之证,皆重用龙骨、牡蛎、半夏、赭石诸药以降之、镇之、敛之,而必少用厚朴以宣通之,则冲气痰涎下降,而中气仍然升降自若无滞碍。”

 

枳实

味苦、酸、辛,性寒(《本经》:“味苦寒”。陈注),入足阳明胃经。泻痞满而去湿,消陈腐而还清。

【要义简释】

《金匮》枳术汤枳实七枚,白术二两。煎,分三服。腹中软,即当散。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枳实泻水而消痞,白术燥土而补中也。

此证亦宜半夏、生姜、牡蛎。

《伤寒》枳实栀子汤,枳实三枚,栀子十四枚,香豉一两。清浆水煎,分二服,覆令微似汗。治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降浊而消滞,栀子泻热而清烦,香豉和中而散郁也。

此证因劳而复,即便无参、术,岂可无炙草?栀子豉证,少气者,用栀子甘草豉汤。先生认为炙甘草“补中气”。

《金匮》枳实芍药散枳实、芍药等分。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痈脓,以大麦粥下之。治产后腹痛,烦满不得卧。……芍药清风而止痛,枳实泻满而除烦也。

此方,以小麦粥下,则“除烦”有小麦之能。而小麦尚可润金燥。然病因血亡肝燥,岂可无归、胶或大枣、首乌?

枳实酸苦迅利,破结开瘀,泻痞消满,除停痰流饮,化宿谷坚癥。

枳实之能,可概为“下气、破壅”。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枳实有“抗血栓”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枳实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加而促进排便。”并称,“如果气虚便秘需加用行气药,则以枳实的药理作用更为对证。这是因为气虚便秘在需要理气降浊的同时,亦需升清。清升而浊降也。厚朴只能下气以降浊,而枳实既能下气降浊,又能升举清气。”该书引现代学者胡建华文称,“近年来各地运用枳实针剂静脉滴注,做抗休克抢救药物,取得满意的升压效果……枳实既能破气降气,又能补气升清,关键在于配伍。”该书并称其用量一般为3-10g,大剂量可用30g。《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夏友岳经验,枳壳消胀除满,用20-30g。载张珍玉经验,“小儿外感咳嗽,大多痰涎壅盛,故张老治之必用既能理气祛痰,又能和胃降气的枳壳、陈皮。”《用药杂谈》(汪庆安)称,“(枳实)治疗气滞胃痛必用此药。”认为枳实于此证明显胜过郁金、厚朴。“脾虚腹胀作痛,需要加四君子以标本兼顾。”(慢性胃炎)称治疗慢性胆囊炎“通常会选用金钱草配枳实”,“(枳实)破气除痞、化痰消积,药力强大,利胆作用十分显著。”(慢性胆囊炎)称“枳实其实是一味强肌作用很强的药。尤其是在诸多补虚药里面加枳实,更能显示出它强大的强肌效果。”(胃下垂)并称枳实有较明显的升压效果。(体质性低血压)《医门凿眼》(樊正阳)称其用枳实,胸膈以上常用10g左右,“心下、胁下、大小腹有壅积之痰者,起手便是20-30g,可取微利为度。”

栀子

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心火而除烦郁,泻脾土而驱湿热。吐胸膈之浊瘀,退皮肤之熏黄。

【要义简释】

栀子苦寒,清心火而除烦热。烦热既去,清气下行,则浊瘀自涌。

栀子之能,可概为“清心、除热”。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栀子所清之热,“虽然不是有形热结,但也不是纯热。多少会夹杂一些蒸汽状态的湿气。因为这种热有郁象,热郁就会酿湿。(此热可称之为'闷热’。陈注)”并称,栀子与连翘均为“清中有散”,但“连翘侧重于少阳,栀子侧重于厥阴。”认为“栀子不如连翘性质活泼,更偏于入阴。”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栀子有“肝脏保护、利胆、促进胰腺分泌、降血压、抑菌、致泻、镇痛、抗炎及治疗软组织损伤”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赵荣胜治寒凝血瘀之痛经,与姜桂配伍,栀子用30-50g。《朱良春用药经验集》载民间验方“栀子辣蓼汤”(山栀子10g、辣蓼20g、甘草6g)加味治卵巢囊肿甚效。如气虚者加黄芪30g等。

升麻

味辛、苦、微甘,性寒(《本经》:“味甘辛”。陈注),入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经。利咽喉而止疼痛,消肿毒而排脓血。

【要义简释】

《金匮》升麻鳖甲汤升麻二两,鳖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两,当归一两,雄黄五钱,蜀椒一两。水四升,煎一升,顿服。治阳毒为病,面赤斑斑如锦文,咽喉痛,吐脓血。……雄黄、蜀椒,泻湿热而下逆气也。

“雄黄”章称雄黄“消毒而散瘀”。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升麻二两,鳖甲手掌大一片,甘草二两,当归一两。治阴毒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升麻清利咽喉,解毒发汗,表里疏通,是以奏效也。

此言升麻于此证有解表之用。《金匮》原方方后强调“取汗”,是汗法以治此证。可参吾作《金匮悬解说》。

《伤寒》麻黄升麻汤方在麻黄(麻黄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萎蕤十八铢,石膏六铢,知母十八铢,当归一两一分,芍药六铢,黄芩十八铢,桂枝六铢,茯苓六铢,白术六铢,甘草六铢,干姜六铢,天冬六铢。陈注)。用之治厥阴病,咽喉不利,吐脓血。……以其清咽喉而排脓血也。

先生此说似亦概言而已。升麻与桔梗均俱辛味,均能利咽排脓,而升麻“入足阳明为逆”,不若桔梗有利无弊。升麻鳖甲汤用之,因其有解毒、发表之能。此证用之,若仅用其清咽排脓,不若用桔梗。鉴于该证并见下利,(“麻黄”章“麻黄升麻汤”条:“治厥阴伤寒,大下后,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者。”)则升麻之用,尚有升手阳明大肠之气,即止泻之能。

升麻辛凉升散,清利咽喉,解肌发表。善治风寒侵迫,咽喉肿痛,呕吐脓血之病。最能解毒,一切蛊毒邪秽之物,入口即吐。

升麻之能,可概为“升散、解毒”。

【原文摘要】

手阳明自手走头,足阳明自头走足,二经升降不同。升麻升提之性,入手阳明为顺,入足阳明为逆。咽喉之病,以及口舌牙齿,其位在上,须用升麻而加清降之药,自高下达,引火归根。若足阳明他病,悉宜降药,不宜升提,惟用于涌吐方中乃可。后世庸工,以之升提足阳明胃腑清气。足阳明顺下则治,逆上则病,何可升乎!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升麻有“抗菌;抗炎;降压、抑制心肌、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增强支气管及消化道的腺体分泌;解热;镇痛;升高白细胞,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及释放”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方药中经验,常重用升麻治病毒性肝炎,药量为30-45g。

葛根

味甘、辛,性凉(《本经》:“味甘平”。陈注),入足阳明胃经。解经气之壅遏,清胃腑之燥热。达郁迫而止利,降冲逆而定喘。

【要义简释】

《伤寒》葛根汤葛根四两,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二两。治伤寒太阳阳明合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治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者。……又治太阳病,欲做刚痉,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者。以过汗亡津,筋脉不柔,复感寒邪,闭其皮毛,则病刚痉。

刚痉之病,虽不若柔痉持续汗出而津液大泻,但究竟病在“过汗亡津”之后,是以仍需大枣以补脾精,并葛根以润胃燥。总之,无论刚痉柔痉,均为津液缺失之病。轻者用葛根、大枣,重者用栝楼、大枣。

葛根黄连黄芩汤葛根半斤,黄连一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治太阳中风,下后,下利脉促,喘而汗出者。……连、芩,清君相之火,葛根降阳明之逆也。

此方,拙作《伤寒说意注》称“此'利’为热利。乃胃逆所致之脾陷。”似未必。“喘”虽肺壅气逆,因于胃气上逆所致,故用葛根“降阳明之逆”。但依《长沙药解》此释,此证之“利”,乃“下伤中气,脾陷为利”,故未可言热利。其脾之陷,乃因下法所伤,非胃逆所致。因“下伤中气”,故《伤寒说意》示,“里宜四逆”,并示“然后议温未晚也”。是即葛根芩连汤治左陷而致右逆之标病而已。此证“喘而汗出”,是右路上逆较严重,且病因于太阳中风,证见“汗出”,是营热较盛,若按《伤寒》《金匮》用桂枝升阳之法,有增其营热之弊,是以先清右路之相火,“然后议温”,而不用升降并治之法。按后世用药习惯,则可加生麦芽或川楝子,伍苍术或焦内金疏达肝脾。

若是热利之证,葛根芩连汤亦有用。其“降阳明经腑之郁,……上脘之气不逆,则下脘之气不陷,故呕泄皆医”,是亦有功。但是,此方之中,其功究在清火、降逆而治喘。升陷乃兼及之力,究竟非若专效之能,效捷而功巨。

至于是否热利,是否需后续议温,临证辨而治之可也。

葛根辛凉下达,除烦泻热,降阳明经腑之郁。经腑条畅,上脘之气不逆,则下脘之气不陷,故呕泄皆医。生津止渴,清金润燥,解阳明郁火,功力尤胜。

葛根之能,可概为“清热、解郁”。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载葛根有“解痉、降血糖、解热及雌激素样”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多数的颈椎病都可能用到葛根。因为葛根可扩张血管,改善椎动脉供血,从而缓解因脑缺血引起的头痛、眩晕等症,亦可缓解颈椎病引起的颈部肌肉僵硬不适症状。”称其常用至50g以上。(颈椎病)

赤石脂

味甘、酸、辛,性涩(《本经》:“味甘平”。陈注),入手少阴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敛肠胃而断泄利,护心主而止痛楚。

【要义简释】

《伤寒》桃花汤干姜三两,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用一半研末。水七升,煮米熟,去渣,温服七合,入赤石脂末方寸匕。治少阴病,腹痛下利,小便不利,便脓血者。……粳米补土而泻湿,干姜温中而驱寒,石脂敛肠而固脱也。

加黑附片、茯苓、升麻、桂枝,似更善。

赤石脂禹余粮汤赤石脂一斤,禹余粮一斤。治伤寒下利不止,利在下焦,服理中汤,利益甚者。……石脂、余粮,涩滑而断泄利也。

加茯苓、升麻、桂枝,善。

赤石脂酸收涩固,敛肠住泄,护心止痛,补血生肌,除崩收带,是其所长。最收湿气,燥脾土,治停痰吐水之病。更行瘀涩,破凝滞,有催生下衣之能。兼医痈疽、痔瘘、反胃、脱肛之证。

赤石脂之能,可概为“敛涩、燥湿”。

但是,从其有“除崩收带”等功用观之,至少有“三能”宜重视:一是敛涩;二是燥湿;三是行瘀。伏龙肝亦燥湿止血,而味辛亦达木,此则尚有“补血生肌”之效。酸收之物,入肝补血,无疑比伏龙肝有功;且尚有摧生下衣之能。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赤石脂“内服能吸着消化道内有毒物质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等。对发炎的胃肠粘膜有局部保护作用,并对胃肠道出血有止血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载一老医于平津,重用赤石脂二两,与诸止血药,同治一吐血久不愈者,一剂而愈。

鸡子黄

味甘,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补脾精而益胃液,止泄利而断呕吐。

【要义简释】

鸡子黄温润淳浓,体备土德,滋脾胃之精液,泽中脘之枯槁,降浊阴而止呕吐,升清阳而断泄利,补中之良药也。

鸡子黄之能,可概为“滋土、补中”。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鸡子黄有“镇静”的药理作用。

麻仁

味甘,气平,性滑(《本经》:“味辛平”。陈注)。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足厥阴肝经。润肠胃之约涩,通经脉之结代。

【要义简释】

麻仁滑泽通利,润大肠而滋肝脉,隧路梗涩之病宜之。

麻仁之能,可概为“润隧、通梗”。

可视之为“肠胃、经脉之润滑剂”。但炙甘草汤方中,先生称其能“养血而润燥”,似亦非无“养血”之能。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麻仁有“降压、致泻、阻止大鼠血清胆固醇升高”等药理作用。

白蜜

味甘、微咸(《本经》:“味甘平”。陈注),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阳明大肠经。滑秘涩而开结,泽枯槁而润燥。

【要义简释】

蜂蜜浓郁滑泽,滋濡脏腑,润肠胃而开闭涩。善治手足阳明燥盛之病。太阴湿旺,大便滑溏者勿服。

蜂蜜之能,可概为“润燥、开闭”。

蜂蜜于汤药中,通常可用苁蓉代之,且苁蓉并可补精血。

麻仁与白蜜“泽枯、润燥”之功相近。但麻仁可走肝经,而白蜜重在肠胃(先生于此章释“甘草粉蜜汤”,言白蜜亦“滋乙木而息风燥”,但“甘草”章言其“润燥而清风,滑肠而下积”,非专为“滋乙木”而设)。此外,白蜜尚有“止痛解毒、调和百药”之能。此非麻仁所能为。

大黄

味苦,性寒,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泻热行瘀,决壅开塞。下阳明之燥结,除太阴之湿蒸。通经脉而破癥瘕,消痈疽而排脓血。

【要义简释】

桂枝加大黄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大黄一两。治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实痛,属太阴者。……桂枝和中而解表,芍药滋乙木而清风,大黄泻己土而消满也。

此方之意自古有疑义。拙作《伤寒说意注》之释亦未尽善。一者,《伤寒论》280条:“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之说,与此证用“芍药六两”无必然联系。彼为“脉弱,其人续自便利”之情形,此则未必“脉弱”“便利”。二者,拙作《伤寒说意注》认为尤在泾先生称“下胃”非“下脾”之说有理,亦未必(《伤寒贯珠集·卷六·太阴篇》:“大黄所以下胃,岂以下脾哉?”)。此处大黄用量为一两,为仲景先生用大黄之最少量。一两大黄,泻己土之满从下行,三两桂枝达乙木之郁从上行,合用以消其满痛,理非难明。因其乙木克土,木气枯硬故也。

原文称“属太阴者”,特指桂枝汤之适用证,亦即提示该证乃肝脾不升之故。若属阳明者,则全是右路降泻之大小承气汤证,不宜桂枝加大黄汤矣。是即,此证“属太阴者”,确为无误。也就是说,针对此证原文之疑,不应疑一两大黄,而应对“属太阴”与“用桂枝”起疑。简言之,原文“属太阴者”一句,乃为了提示医家,此患者“腹满实痛”之证,并非“属阳明”之证,不可用大小承气汤也。

至于临证所见,到底“属太阴”还是“属阳明”,一是察其起因。如此证发于“医反下之”,是“”伤脾气。二是察其症状。“属阳明”之大小承气汤证,“燥”“热”“实”“汗”等症状必伴见,呈现一派阳旺难抑之象。

大黄附子汤大黄三两,细辛二两,附子三枚。炮用。治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大黄下积而开结也。

此证虽是温下寒结。用大黄者,仍是因于有“发热”之象。但亦有俾其寒结从谷道泻出之意。后者之能,非土瓜根、䗪虫、僵蚕、王不留行等可比。此功几乎他药无可代替。如下瘀血汤中之用。

大黄甘草汤大黄一两,甘草一两。治食已即吐者。……大黄破其痞塞,甘草培土补中,缓其下行之急也。

此方亦简要。虽有上热(相火),径从中焦降泻,俾其热亦下行。但是,此之上热应不明显,即仅从见证“食已即吐”,推断其有相火之郁而已,故用少量大黄,轻清其热。若果见发热等象,则宜酌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或葛根黄芩黄连汤等。大黄虽亦入足厥阴肝经,但服药入口,主战场究在脾胃。是故,相火之热,宜芩、芍等清泻而不宜用大黄。大黄仅能于已乱之肝胆敲边鼓而反于无贼之脾胃扰安宁也。

此证病机在于“土弱”所致之“胃逆”。“土弱”之人用大黄,原非万全之策。

《伤寒》抵当汤大黄三两,桃仁、水蛭、虻虫各三十枚。水煎,分三服。治伤寒六七日后,表证犹在,脉微而沉,热在下焦,其人发狂,小腹硬满,小便自利者。……宜先解其表寒而后下其瘀血。

此示亦重要,并可补《伤寒悬解》《伤寒说意》释文之未尽。但是,此句之意,不过是桃核承气证用桃核承气汤时,强调须待“外解已”之意而已。

要而言之,表证不解,不可下。

大黄苦寒迅利,泻热开瘀,决壅塞而通结闭,扫腐败而荡郁陈。一切宿食留饮,老血积痰,得之即下,心痞腹胀,胃结肠阻,饮之即通。湿热瘀蒸,非此不除,关窍梗塞,非此不开。荡涤肠胃之力,莫与为比,下痢家之停滞甚捷。

大黄之能,可概为“泻热、行瘀”。

【应用参考】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大黄有“致泻或致便秘;止血;利胆、排石、促消化;降压;抗痉挛;降低胆固醇;利尿;抗菌”等药理作用。并称,“大黄的抗菌作用强,抗菌谱广”。《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大黄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均有明显的抗癌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李春和称大黄非泻下剂,而“是祛瘀清热理气剂。”称乃“通过泻去痰浊实邪,而达化瘀理气清热之目的。”并称“化瘀血、疏肝郁、清火热、解毒邪,惟大黄之效最捷。凡阳、实、热证,重剂大黄,用之勿虞。”但是,“素体阳虚、体弱、老人、心肝肾肺慢性病者忌用。阴证、虚寒证禁用。”称“大黄不加芒硝泻而不伤。……加芒硝则泻而伤人。因此,大黄禁与芒硝为伍。”李氏常用大剂大黄(90-240g)祛瘀清热理气。《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大黄推陈致新,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及利胆消石之能。能降低血中尿素氮及肌酐。如加于辨治方中,生军15-30g,内服。《夷坚志》载,“治汤火灼伤,庄浪大黄(生研),蜜调涂之,不惟止痛,又且灭瘢。”


卷二

当归

味苦、辛,微温(《本经》:“味甘温”。陈注),入足厥阴肝经。养血滋肝,清风润木。起经脉之细微,回肢节之逆冷。缓里急而安腹痛,调产后而保胎前。能通妊娠之小便,善滑产妇之大肠。奔豚须用,吐蛔宜加。寒疝甚良,温经最效。

【要义简释】

《伤寒》当归四逆汤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二两,通草三两,甘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以肝司营血,而流于经络,通于肢节。厥阴之温气亏败,营血寒涩,不能充经络而暖肢节。

外感病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乃病在厥阴。(少阴病通脉四逆汤证脉证为“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脉细”为脉形衰;“脉微”为脉气衰。一为血虚;一为气虚。两者不同。“甘草”章“通脉四逆汤”条:“经气虚微,是以脉微欲绝。”)杂病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则必有脾肾之因。此方虽有甘、枣补中培土,但杂病并须温中、暖水。

《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治寒疝腹痛,胁痛里急,及产后腹痛。……当归补血而荣木,生姜、羊肉,行滞而温寒也。

加川椒、五味各一两,暖水、降气而敛阳,则升达而不至于热壅于上,亦善。曾用羊肉250g、当归45g、生姜(切片)90g、生薏米150g、百合60g。水适量,煮至肉烂,供一人分2日服用。该患者脾气虚寒,但未见上焦壅塞,食用当晚即可不服安定而入眠。后者实亦酸枣仁汤之法。

上二法均可参考,要在随时令季节及患者体质而变化。

当归芍药散,当归三两,芍药一斤,芎藭三两,白术四两,茯苓四两,泽泻半斤。治妇人妊娠杂病诸腹痛。以脾湿肝郁,风木贼土。

见后文“当归散”条注文。

当归贝母苦参丸当归四两,贝母四两,苦参四两。治妊娠小便难,饮食如故。……金木双郁,水道不利。

此述病机之文,与“苦参”章不一。以此为准。此证应并见肺金燥热或舌苔黄滑之象,非仅“小便难”。若仅见“小便难”,为土湿木郁,用当归散可也,不必以苦参泻人阳气。

当归散当归一斤,芍药、芎藭一斤,黄芩一斤,白术半斤。为散,酒服方寸匕。治胎产诸病。……土湿木郁,而生风燥。

此证病机为“土湿木郁,而生风燥”,与当归芍药散之“脾湿肝郁,风木贼土”,仅为“生风燥”与“木贼土”之不同。彼证见“腹痛”,风木贼土故用重剂芍药息风,脾郁湿重而用苓、泽泄湿;此证因营郁血热而用黄芩清热,并用常量芍药以息肝风。其余归、芎、术同,基本大法仍在培土、达木并滋肝血。

病机虽同,病因、见证有不同,故用药不同。

当归滋润滑泽,最能息风而养血,而辛温之性,又与木气相宜。酸则郁而辛则达,寒则凝而温则畅,自然之理也。血畅而脉充,故可以回逆冷而起细微。木达而土苏,故可以缓急痛而安胎产。

当归之能,可概为“养血、润燥”。

《药性琐谈》(江海涛)引《本经疏证》(邹润安)观点,认为“当归是横散,川芎是'升发’。”认为川芎比当归的运行动力要强一些。但因川芎燥性较大,故不若当归能“养厥阴之血”。可参考。

……诸凡木郁风动之证,无不宜之。但颇助土湿,败脾胃而滑大便,故仲景用之,多土木兼医。但知助阴而不知伐阳,此后世庸工所以大误苍生也。

当归,《中药大辞典》提示“湿阻中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本草经疏》称“肠胃薄弱,泄泻溏薄及一切脾胃病恶食,不思食及食不消,并禁用之,即在产后胎前亦不得入。”可见并非黄元御先生危言耸听。但是,临床仍有滥用者。民间更是将其当作补血圣药而百无禁忌地使用。可悲!

【原文摘要】

风静血调,枝干荣滋,则木达而魂安。温气亏乏,根本失养,郁怒而生风燥。精液损耗,本既摇落;体魄伤毁,魂亦飘扬。此肝病所由来也。于是肢寒脉细,腹痛里急,便艰尿涩,经闭血脱,奔豚、吐蛔、寒疝之类,由此生焉。悉当养血,以清风燥。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学者报道称,“当归对冠心病所致室性早搏疗效最好,有效率达到83%,且与病情轻重无关。”(心律失常)该书并称,“现代药理实验证明,当归有加强末梢血液循环的作用,并能使血管扩张、器官血流量增加。”(重症肌无力)《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子琳经验,“欲取其补血养阴,则宜久煎;若取其活血止痛,则滚数沸即可。”

阿胶

味平(《本经》:“味甘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养阴荣木,补血滋肝。止胞胎之阻疼,收经脉之陷漏。最清厥阴之风燥,善调乙木之疏泄。

【要义简释】

《金匮》胶艾汤阿胶二两,干地黄六两,芍药四两,当归三两,芎藭二两,甘草二两,艾叶三两。治妊娠胞阻,腹痛下血。以乙木不达,侵克己土,是以腹痛。乙木郁陷,而生风燥,疏泄失藏,是以下血。

此证病机,与当归芍药散、当归散相比,乙木贼土并郁生风燥相同。但是,下血之症及血虚之象,与前二者不同。依理,应以妊娠血虚为病因,而不以土湿为病因。原文称“胞阻”,则胞阻为因,而风动燥生,耗伤津血,以及风动疏泄,血下不藏之血虚为果。因此,不用去湿利水之药,而是在息风达木的芎、归、芍基础上,用胶、地滋肝养血而用艾叶止血回陷漏。(艾叶并有暖血通经之效。“艾叶”章:“艾叶和煦通畅”)。此用炙草补中,而前二方用术燥土,不用炙草,避其甘缓之性,似亦可见彼二方土湿脾郁较重。

胶姜汤阿胶、干姜。原方阙载,今拟加甘草、大枣、生姜、桂枝。治妇人经脉陷下,滴漏墨色。……以脾肾阳亏,风木郁陷,经寒血漏,色败而黑。

此证漏下黑色,经寒阳亏,干姜、生姜固亦可温经,而桂枝亦辛温入血。但是,既是脾肾阳亏,并宜椒、附。

……阿胶息风润燥,养血滋阴。

此为先生鲜用之“滋阴”之说。

阿胶之能,可概为“补血、润燥”。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阿胶生血是由上而生,当归是由下而生。当归性温质润,能够上行,阳气不足的血虚适合用它……”“确切地说,把阿胶归结为补上焦心肺之阴比较合适。它补血只是结果,不是原因。”可参考。

……其性滋润凝滞,最败脾胃而滑大肠。阳衰土湿,饮食不消,胀满溏滑之家,甚不相宜。必不得已,当辅以姜、桂、二苓之类。

炙甘草、黄连阿胶汤用之恰好,白头翁汤亦尚可。他方补血息风可用制首乌代之;滋阴用墨旱莲、女贞子代之。需用有情之物补血者,可用鹿茸,精血并补。

【原文摘要】

乙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水温土燥,则木达而血升;水寒土湿,则木郁而血陷。木气抑遏,不得发扬,于是怫郁而生风燥。凡诸腹痛里急,崩漏淋利之证,无不以此。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阿胶有“抗休克、防治进行性营养性肌变性症、促进钙吸收”等药理作用。并称,“阿胶有强大的补血作用,疗效优于铁剂。《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在过去阿胶紧缺的情况下,径用黄明胶代替阿胶,用于诸般血证及阴虚内热、阴虚咳嗽,其效不逊阿胶。”

地黄

味甘、微苦(《本经》:“味甘寒”。陈注),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凉血滋肝,清风润木。疗厥阴之消渴,调经脉之结代。滋风木而断疏泄,血脱甚良;泽燥金而开约闭,便坚亦效。

【要义简释】

《金匮》肾气丸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治虚劳腰痛,小腹拘急,小便不利,及妇人转胞,不得小便,及短气有微饮,及男子消渴,小便反多。……当温补肾气,以拔病本。

先生此言“温补肾气”,正如下句,“补肾气之寒”,即“温肾气之寒”而已。亦即本章下文“肾气丸用之治消渴淋癃,君附子以温肾气”之谓。附子似不可言“补”。“补”者,补肾精、肾阳为常法也,药如蛇床子、鹿茸、鹿角胶、补骨脂、肉苁蓉、巴戟天等。

肾气者,坎中之阳。《难经》所谓肾间动气,生气之根,呼吸之门也。方以肾气为名,则君附子而不君地黄。

此方列于“地黄”章下,但先生认为君药非地黄。此亦本书绝无仅有的在该章而非以该药为君之方。

仲景于地黄,无作君之方,无特加之法。薯蓣丸方在薯蓣……君薯蓣……。《伤寒》炙甘草汤方在甘草……君以甘草……大黄虫丸方在大黄……君大黄、……黄土汤方在黄土……君黄土……胶艾汤方在阿胶……君胶、艾……。百合地黄汤方在百合……君百合……。

本段之文,可见收录于某章者,大致即以其为君药。其有二药为君药者,以所收录于该章之药更为重要。

地黄滋润寒凉,最滑大便,火旺土燥者宜之。

地黄之能,可概为“滋肝、凉血”。

《奇难怪病临床随笔》(李宗唐)载用六味地黄丸治愈一两年多失眠患者,随访数年未复发;载用六味地黄丸配一味降压药,三日治愈一经西医多次降压反升的高血压患者,随访一年,血压恒定。称前者阴虚火旺,后者属肾阴虚型。李先生品德高尚,其治案应非捏造。依此,似可证肾阴虚而宜用地黄(干地黄)之人,临床非无。是即,未宜拒地黄于千里之外。黄元御先生于地黄,似略为矫枉过正。

2022年3月,治一67岁多年不寐女患者,经燥土培中敛阳及补血宁神等法,药用萸肉(每剂50g)、巴戟、牡蛎、交藤、百合、鳖甲、赭石、柏仁、首乌(每剂30g)、龙骨等,不效。二诊七剂期间,伴服焦内金等药粉,沉眠三晚,后又不眠。三诊用玄参、旱莲补水,仍不效。本拟于四诊用地黄,因三诊时告之,“若不效,技近穷”,故患者药后未再要求诊治,地黄终究未能亲验其功。

【原文摘要】

盖木愈郁而风愈旺,风旺而疏泄之性愈烈。泄之不通,则小便不利;泄而失藏,则小便反多。标异而本同,总缘于土湿而水寒,生意之弗遂也。水温土燥,郁散风清,则木气发达,通塞适中,而小便调矣。

地黄滋润寒凉,最滑大便,火旺土燥者宜之。伤寒阳明病,腑燥便结,多服地黄浓汁,滋胃滑肠,胜用承气。鲜者尤捷,故百合地黄汤以之泻脏腑瘀浊,其力几同大黄。温疫、疹病之家,营郁内热,大用生地,壮其里阴,继以表药发之,使血热外达,皮肤斑生,亦为要物。血热不得透泄,以致经络郁热,而生痂癞,是为癞风,用生地于表散之中,清经热以达皮毛,亦为良品。水旺土湿者,切不可服!

凡人木病则燥,土病则湿,而木之病燥,究因土湿。滋木之燥,势必益土之湿,土湿愈增,则木燥愈甚,木益枯而土益败,则人死矣。地黄甚益于风木,甚不宜于湿土。阳旺土燥则不病,病者皆阴旺而土湿者也。

外感阳明之中,燥湿相半,三阴全是湿寒。内伤杂病,水寒土湿者,十之八九,土木俱燥者,不多见也。脾约之人,大便结燥,粪若羊矢,反胃噎膈,皆有此证。是胃湿而肠燥,非真燥证也。衄家,惟阳明伤寒,卫郁莫泄,逆循上窍,冲逼营血,以致鼻流,于表汗之中,加生地凉营之味,使之顺达皮毛,乃为相宜。至于内伤吐衄,悉缘土湿,更非燥证,以及种种外热烦蒸,无非土湿阳飞,火奔水泛,久服地黄,无有不死。

盖丁癸同宫,戊己并行,人之衰也,火渐消而水渐长。燥日减而湿日增,阳不胜阴,自然之理。阳旺则壮,阴旺则病;阳纯则仙,阴纯则鬼。抑阴扶阳,不易之道。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生地黄具有泻下作用。”“生地黄与糖皮质激素合用可减少激素引起的阴虚阳亢的不良反应。生地黄具有利尿作用。”“生地黄有止血作用。”“熟地黄具有致泻作用。”“熟地黄能改善体内AD水平,有助于滋阴补肾。”

芍药

味酸、微苦、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疬并效。

【要义简释】

《伤寒》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芍药六两。治太阳伤寒,下后腹满痛,属太阴者。……姜、甘、大枣,补土和中,桂枝达肝气之郁,加芍药清风木之燥也。

此条释文可参“大黄”章吾注。太阴之病,之所以仍重用芍药而不犯“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胃气弱,易动故也”之禁,乃因患者非“脉弱”“便利”;反之,若见此二象,则当遵《伤寒论》第280条之戒,慎用芍药。真武汤方后,“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为加减化裁参考治法之一。

金匮防己黄芪汤方在防己(防己一两,黄芪一两,甘草五钱,白术七钱五分,生姜四两,大枣三枚。陈注)。治风湿脉浮身重。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盖土湿木陷,郁生风燥,风木冲击,脾土被伤,必作疼痛,不以芍药清风燥而泻木郁,痛不能止也。

芍药“清风燥而泻木郁”是其专长之最,即章首“最消腹里痛满”之谓也。而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可见二药最大之不同在于,黄芩虽亦入肝胆,亦能清血热,究竟不能息风燥,更不能敛胆气。去热之效,则以苦寒之黄芩更胜。而寒中之弊,亦以黄芩为重。是以误服黄芩,有“除中”之死证。至于“黄芩”章,先生称其“泻相火而清风木”者,非“清风燥而泻木郁”之意也。其“清风木”,常以“泻相火”为因,“清风木”为果。至少,肝胆并病时方用芩。

新加汤方在人参(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四两,生姜四两,人参三两。陈注)。治太阳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汗泄营中温气,木枯血陷,营气沦郁而不宣畅,故身作疼痛而脉见沉迟。

此证亦风木枯燥所致。“身疼痛”者,筋疼肉疼也。且应以肌肉疼为主。如下文“附子汤”条,将“身体疼”与“骨节痛”分列,可见“身疼痛”并非统含“骨痛”或“筋疼”(《素问·五藏生成》:“诸筋者,皆属于节。),而应以“肌肉疼”为主。筋疼乃乙木自病,肉痛为乙木克土(肌肉为脾所主),亦同于腹痛也。

附子汤方在附子(附子二枚,茯苓三两,白术四两,人参二两,芍药二两。陈注)。治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营血郁涩,不能行一身而暖肢节,是以身疼而肢节寒痛。

营血郁涩”,不能畅行全身,“不通则痛”,是亦“疼痛”的缘由之一。但是,此方用药既无桂枝汤之用桂枝“达营气之郁”(“桂枝”章),亦无新加汤之用生姜“行血脉之瘀”(“人参”章)。而用芍药“清风木之枯燥”者,仍是真武汤、小建中汤用芍药之意也。若为治“营血郁涩”并“水寒”“脉沉”,用桂枝、吴茱萸更善,不宜芍药酸寒矣。窃以为,身疼亦如前文“新加汤”条之释,乃风木枯燥、乙木克土所致,是以用芍药息其风燥;肢节之寒痛,则可释为“营血郁涩”,即“水寒”之故,是以用附子温其水寒。加参、术培土固其堤防,茯苓泻其上泛之寒水(手足寒乃寒水侵土),可见用药与症状、病因病机之合若符契。(若求其更精密,至少尚可加桂枝行郁达木。)

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四两。治太阳伤寒,脉浮汗出,心烦恶寒,小便数,脚挛急。……相火不降而心烦,风木不升而恶寒。

风木不升而恶寒”之意为,风木不升,即肝气不升,亦即下阳不升也;下阳不升,故表阳不足也。阳不卫外,是以恶寒。即先生后文所言“阳不外达于皮毛”之意也。此与感得天地寒水之气过旺的麻黄汤证之“恶寒”不同。“风木不升”之“恶寒”,俗谓之“畏寒”。“畏寒”者,厚衣覆被则可去之;“恶寒”者,虽加衣覆被、近火取暖仍不能解其寒也。但是,杂病之“畏寒”,其风木之不升,多因肾水之寒盛,是以宜酌加附子;而外感病持续期间所见之“畏寒”,亦有须用附子者,如芍药甘草附子汤证。此类病,病发因于外感,而内因之阳虚,由来有之矣。外感而见三阴证,除非太阳病坏病,余者皆因素体阳虚阴盛之故。

……风木疏泄,上下失藏,故汗出而尿数。

此因木郁而疏泄。亦“风木不升”而疏泄也。

……津液耗伤,筋脉焦缩,故腿足挛急。

此风动血耗,乙木枯槁也。

……甘草补其土虚,芍药双清木火,以复津液也。

窃以为,加天花粉更善。此方,《伤寒论》用于甘草干姜汤后。先生归为太阳坏病入太阴脏证,言其病机为“阳虚土弱”。然被误用桂枝汤等发汗误治,伤津亦重,加天花粉乃师出有名。寒盛不宜甘寒者,可用沙参或白术补其津液。

相火上郁,则阳泄而烦心。小建中治少阳病心悸而烦者,芍药清相火之逆升也。

芍药用于少阳,通常非仅清相火,并可敛胆气。《素问悬解·至真要大论八十》,先生示:“火淫所胜,解表泄热,恐脱经阳,故以酸收之。仲景桂枝汤之芍药是也。……

风木下郁,则阳陷而恶寒。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附子一枚。治太阳伤寒,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甘草补己土之虚,附子温癸水之寒,芍药清风木之燥也。

芍药甘草附子汤与芍药甘草汤互看,可知应有如后者“脚挛急”或“身疼痛”等风木枯燥之证。先生认为该证“汗出”乃相火之旺,因此芍药亦兼清相火。

但是,芍药甘草汤证既是“风木下郁,则阳陷而恶寒”,为何去桂枝之达木?且无大枣滋脾精?芍药甘草附子汤此证,历代医家之注均未明晰。窃以为,此方虽是芍药甘草汤加附子。但是,《伤寒论》第29条芍药甘草汤乃用于甘草干姜汤之后。而干姜有“降逆升陷之能”,故后续用芍药甘草汤而不加左路升达之药,亦可。但芍药甘草附子证因无任何左路升达之先手棋,是以不若桂枝加附子汤。若仅见表疏恶风或恶寒,而不见筋急身疼等风木枯燥之证,宜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若原文之“病不解”,指的是表寒仍然闭束,则确实不宜加桂枝,以免阳气上达而表闭不开,上焦阳气壅塞,触犯《伤寒论》第16条关于桂枝汤之戒。只是表寒闭束之证,用芍药甘草附子汤后,仍需解表之治。亦即“先温其里,乃攻其表”之意也。

总之,表寒未开宜麻黄;阳郁不达宜桂枝;中焦阳虚宜干姜;汗泄里阳宜附子;风木枯燥宜芍药。随证治之可也。

……芍药酸寒入肝,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

此即前文吾注所述,“清风燥而泻木郁”是芍药专长之最。但此处先生之说有第二义,即“敛疏泄”(“风动燥生”与“风动疏泄”,可互为因果,但并不相同)。疏泄之病,宜以芍药酸收之性敛之(窃以为,芍药味兼苦,苦味亦可泻木)。疏泄之象,如前文,“若消、若淋、若泄、若痢、若崩、若漏、若带、若遗”等等(其中之淋证非疏泄)。

芍药之能,可概为“柔肝、清火”。

……若至大便滑泄,则不可用矣。

此即真武汤“下利者,去芍药”之意。

【原文摘要】

阳根于水,升于肝脾,而化丁火,水寒土湿,脾阳郁陷,下遏肝木升达之路,则郁勃而克脾土,腹痛里急之病,于是生焉。厥阴以风木之气,生意不遂,积郁怒发,而生风燥。是以厥阴之病,必有风邪。风性疏泄,以风木抑遏,而行疏泄之令,若消、若淋、若泄、若痢、若崩、若漏、若带、若遗,始因郁而愈欲泄,究欲泄而终郁。其或塞、或通,均之风燥则一也。芍药酸寒入肝,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

然能泄肝胆风火,亦伐脾胃之阳。《伤寒》: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凡风木之病,而脾胃虚弱,宜稍减之,或与姜、桂、苓、术并用,土木兼医。若至大便滑泄,则不可用矣。黄芩汤、大柴胡用之治少阳之下利,以甲木而克戊土,所以泻少阳之相火也。伤寒别经及杂证下利,皆肝脾阳陷,不宜芍药。其败土伐阳,未如地黄之甚,然泻而不补,亦非虚家培养之剂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芍有“镇痛、镇静;解痉;抗炎、抗溃疡;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增强;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保肝和解毒;抗诱变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并称,“白芍的抗菌作用较强,抗菌谱较广。

防风

味甘、辛(《本经》:“味苦温”。陈注),入足厥阴肝经。燥己土而泻湿,达乙木而息风。

【要义简释】

厥阴风木之气,土湿而木气不达,则郁怒而风生。防风辛燥发扬,最泻湿土而达木郁。

先生“桂枝”章称桂枝“最调木气”,与防风之能大同。但是,桂芍知母汤等将二者同用,必有其不同之因。究之,一是桂枝用枝,其力锐,故《伤寒》外感亦用;防风用根,其力沉厚,故仅于《金匮》治内伤杂病;二是防风虽“辛燥”,但其用在根,于燥湿中似尚兼有润意;三是防风比桂枝多燥湿之力。

窃以为,其于桂芍知母汤中,乃作为佐使药,辅助桂枝达木,并助白术燥湿。其力沉厚,则其行略缓,故不作君药,未如桂枝可独挡一面。薯蓣丸、竹叶汤与桂枝同用,且薯蓣丸中仅为桂枝十分之六;竹叶汤中称“桂防,燥湿而达木”。概言之,应即“以'燥湿’之能,而成'助桂枝达木’之功”。其“达木”之效,仲景先生并未于桂枝之外而独力求之。

或者,本章此句之“”字,应是指“泻湿土而达木郁”作为一个整体而言。

防风之能,可概为“燥湿、达木”。

【原文摘要】

厥阴风木之气,土湿而木气不达,则郁怒而风生。防风辛燥发扬,最泻湿土而达木郁。木达而风自息,非防风之发散风邪也;风木疏泄,则窍开而汗出。风静而汗自收,非防风之收敛肌表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防风有“镇痛、镇静、抗炎、抑菌、抗过敏、解热”等药理作用。

柴胡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少阳胆经。清胆经之郁火,泻心家之烦热。行经于表里阴阳之间,奏效于寒热往来之会。上头目而止眩晕,下胸胁而消硬满。口苦咽干最效,眼红耳热甚灵。降胆胃之逆,升肝脾之陷。胃口痞痛之良剂,血室郁热之神丹。

【要义简释】

《伤寒》小柴胡汤柴胡半斤,半夏半升,甘草三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治少阳伤寒中风五六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少阳逆升,则下寒而上热。热胜则传阳明,寒胜则传太阴。

少阳逆升则下寒而上热”者,火自炎上而水自润下,阴阳不相顺接也。火胜则就燥而入阳明,水胜则流湿而至太阴也。

……柴胡、黄芩,清泻半表,使不热胜而入阳明;参、甘、大枣,温补半里,使不寒胜而入太阴;生姜、半夏,降浊阴之冲逆而止呕吐也。

证虽见寒热往来、表里皆病,但究以口苦、咽干、目眩,并心烦、喜呕等胆郁火炎之证为重,故重用柴胡以泄少阳郁火。简言之,仍以半表热病为重。故方名柴胡,药用半斤。

……治妇人中风,经水适断,热入血室,寒热如疟,发作有时者。……少阳经热,传于厥阴,而入血室。

少阳经热,传于厥阴”,是传至厥阴之经;“而入血室”,是自厥阴之经而入肝之脏也。也即,先生所言之“血室”乃肝脏。

……柴、芩清少阳经中之热,亦即清厥阴血室之热也。

虽清少阳可及厥阴并血室,但究竟病起于中风之少阳经热,且仍有“胸胁痞满”之“少阳经证”;若仅是厥阴血热之证,乃乙木之郁热,丹栀逍遥丸证也。

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大枣十二枚,芍药二两,枳实四两,大黄二两。治少阳伤寒,汗出不解,心中痞硬,呕吐而下利者。……枳实、大黄,泻阳明之腑。

泻阳明之腑”者,泻腑中之热也。此热由少阳而来。此证之“”为热利,必黄糜而恶臭,泻出亦甚急。

入腑则吉,徐用承气,泻其内热而外无别虑;入脏则凶,急用四逆,温其里寒而未必万全。是以入脏为逆,入腑为顺。……方其在经,阴阳搏战,胜负未分,以小柴胡双解表里,使表阳不至传腑,里阴不至传脏,经邪外发,汗出病退,此小柴胡之妙也。

《伤寒论》第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乃言少阳病不宜用发汗之法施治,非言少阳病不可见汗出之象。故此称“汗出病退”。

足少阳经,自头走足,行身之侧……凡自心胁胸肋而上,若缺盆颈项,若咽喉口齿,若辅颐腮颧,若耳目额角,一切两旁热痛之证,皆少阳经气之逆行也。

此即拙作《疾病诊治旨要》所述,“脐上之病,为应降者而不降”的依据之一。

……柴胡入少阳之经,清相火之烦蒸,疏木气之结塞,奏效最捷。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缘少阳之性,逆行则壅迫而暴烈,顺行则松畅而和平。柴胡清泻而疏通之,经气冲和,则反逆为顺而下行也。

柴胡之能,可概为“清火、解郁”。

肝胆表里相同,乙木下陷而生热者,凡诸淋浊泄利之类,皆有殊功。以其轻清萧散,甚与肝胆之郁热相宜。热退郁消,自复升降之旧,故既降少阳之逆,亦升厥阴之陷。痔漏之证,因手少阳之陷;瘰疬之证,因足少阳之逆,并宜柴胡。

柴胡可“升厥阴之陷”,先生此说亦同后世其他医家。彼等称“升陷”宜用少量。如《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柴胡,用于升提3-10g;用于下降,20-30g,汤剂。《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刘奉五、言庚孚、罗元恺等用柴胡于左路疏肝升阳时,大致约5g,而右路退热时,均约为左路之三倍量,大致与朱良春之法相近。但《伤寒》《金匮》之用柴胡,则均用于右路降少阳(其量较大,鳖甲煎丸用柴胡六分,桂枝三分);左路升厥阴时,均合桂枝而用。如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等。

值得一提的是,桂枝用于左路“升阳”时,常用量“三两”。但是,用于右路“降冲”时(“桂枝”章:“桂枝疏肝脾之郁抑,使其经气畅达,则悸安而冲退矣”),则用“四两”(桂苓五味甘草汤、理中丸)、“五两”(桂枝加桂汤)等(个别有例外)。此法同于柴胡,即用于右路,量均大。似可如此理解:右路为阳,为在外;左路为阴,为在里。药力走里的时候,量少则能达;走外的时候,量多方有功。

柴胡,一名“地熏”。《博物志》载:“茈胡(即柴胡。陈注),出在平州平县,即今银州银县也。西畔生处,多有白鹤、绿鹤于此飞翔,是茈胡香直上云间,若有过往闻者,皆气爽也。”其药气上达云间,是“”;但若非成片生长,亦即“量大”,实则难以致此。众人拾柴火焰高,自然之理。

地熏”之名,似尚有一启发,即柴胡所谓“清胆经之郁火”者,其作用机制乃从下向上,“熏”而“散”之。就像人举着火把,坐电梯下行,火的燃烧方向,始终是向上的一样。是以“清胆经之郁火”可称之为“散胆经之郁火”。

【原文摘要】

寒性闭塞而营性发散,伤寒则寒愈闭而营愈发,发而不通,遂裹束卫气而生表寒,迟则阳郁而后发热。风性疏泄而卫性收敛,中风则风愈泄而卫愈敛,敛而不启,遂遏逼营血而生里热,迟则阴郁而后恶寒。阳盛于三阳,阴盛于三阴,少阳之经,行于二阳三阴之中,半表半里之介。半里之阴乘于外,则闭藏而为寒,及其衰也,内郁之阳,又鼓发而为热,热来则寒往矣。半表之阳发于内,则蒸腾而为热,及其衰也,内郁之阴又裹束而为寒,寒来则热往矣。阳明之不能热往而寒来者,阳盛于表也,太阴之不能寒往而热来者,阴盛于里也。足少阳以甲木化相火,顺则下行而温水脏,相火下秘,故上清而下暖,逆而上行,出水腑而升火位,故下寒而上热。下寒则半里之阴内旺,所以胜表阳而为寒,上热则半表之阳外旺,所以胜里阴而为热。表阳里阴,各居其半,均势相争,胜负循环,则见寒热之往来。阴胜则入太阴之脏,但有纯寒而热不能来;阳胜则入阳明之腑,但有纯热而寒不能来。

足少阳经,自头走足,行身之侧,起于目之外眦,从耳下项,由胸循胁,绕胃口而下行,病则逆行,上克戊土而刑辛金。以甲木而克戊土,胃无下降之路,则气逆而作呕吐;以相火而刑辛金,肺无下降之路,则气逆而生咳嗽。辛金被贼,则痞塞于胸胁;戊土受虐,则胀满于腹胁,以其经气之结滞也。木气盛则击撞而痛生;火气盛则熏蒸而发热。凡自心胁胸肋而上,若缺盆颈项,若咽喉口齿,若辅颐腮颧,若耳目额角,一切两旁热痛之证,皆少阳经气之逆行也。少阳甲木,居于左而行于右。邪轻则但发于左,邪旺则并见于右。柴胡入少阳之经,清相火之烦蒸,疏木气之结塞,奏效最捷。无论内外感伤,凡有少阳经病,俱宜用之。缘少阳之性,逆行则壅迫而暴烈,顺行则松畅而和平,柴胡清泻而疏通之,经气冲和,则反逆为顺而下行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柴胡有“抗惊厥、解热、镇痛、镇静、抗炎;溶血;保护肝细胞损伤和促进肝脏中脂质代谢、抑制胰蛋白酶;抗病原体;增加大鼠蛋白质生物合成、降低血浆胆固醇;抗脂质过氧化;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黄芩

味苦,气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相火而断下利,泻甲木而止上呕。除少阳之痞热,退厥阴之郁蒸。

【要义简释】

……清相火而断下利,泻甲木而止上呕。

黄芩所治之“下利”,乃热利。亦即少阳或少阳合其他阳经病之下利。“芍药”章示,“伤寒别经及杂证下利,皆肝脾阳陷,不宜芍药”。芍药尚且不宜,黄芩更不消说。合理配伍尚可。黄芩与芍药之别,亦见“芍药”章注。

《伤寒》黄芩汤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一两,大枣十二枚;若呕者,加半夏半升,生姜三两。治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以太阳而传少阳,少阳经气内遏,必侵克戊土,而为呕利。

此句宜加解释。《伤寒论》用“合病”一词,俗谓之“二经同病”;“并病”为“一经传入另一经”。但先生于此释原论之意为“太阳而传少阳”,乃俗称之“并病”,非俗之“合病”。网文《论<伤寒论>“合病”与“并病”》(20200505,作者:看不懂不要进来)专门针对此处两个概念作分析,其说合于先生此说,即原论“太阳少阳合病”的“合病”乃“传”之意。此证乃太阳中风导致少阳经热郁发,依理应属“传”之意。俗谓“合病”为“二经同病”,宜商榷。

《外台》黄芩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干姜二两,桂枝一两。治干呕下利者。

此证虽有少阳上逆之相火,但病因究为中气虚寒之肝脾下陷,故药用芩、夏,清降胆胃,并用姜、桂温升肝脾。但由此病因而言,此时用黄芩不若用芍药。若后世用药,则夏枯草或蛇舌草、金银花等轻清之品,于胃损伤更小。此方用药与黄连汤大同。仅黄芩易黄连,后者并加甘草。

《外台秘要》编纂于唐代早期,其收录之方,多数秉承四圣“重枢机而调升降”之旨,古风依然。

……葛根黄芩黄连汤方在葛根(葛根半斤,黄连一两,黄芩二两,甘草二两。陈注)。用之治喘而汗出者;泽漆汤方在泽漆(泽漆三升,半夏半升,白前五两,紫参五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桂枝三两,生姜五两。陈注)。用之治咳而脉浮者,清相火之刑金也。

此称“清相火之刑金”者,因“喘而汗出”之“”与“咳而脉浮”之“”,均为肺金病象也。

……大黄䗪虫丸方在大黄(大黄十分,甘草三两,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桃仁一升,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半升,䗪虫半升,黄芩三两。陈注)。用之治虚劳内有干血,清厥阴之燥热也。

大黄䗪虫丸用芍药四两,而黄芩三两;当归散“清风木之郁蒸”用芩、芍等量;黄土汤“清风木之疏泄”,胶、地、芩均三两。三方左路用药均不少于黄芩。是故,窃以为,既已有左路用药,则黄芩之用,即便有助于治疗左路之病,亦不能忽略其“清泻右路相火”之主业。即应如“大黄”章“大黄䗪虫丸”条所称:“芍药、地黄,清风木而滋营血;黄芩、大黄,泻相火而下结块也”。黄芩之主业乃“泻相火”。

……黄土汤方在黄土(灶中黄土半斤,甘草二两,白术三两,黄芩三两,阿胶三两,地黄三两,附子三两。陈注)。用之治便后下血,清风木之疏泄也。

“灶中黄土”章称,胶、地、芩“滋木清风而泻热”。从该证病因病机且用及附子来看,黄芩所泻之热,非乙木郁陷之热,乃肝陷致胆逆之上热。“附子”章:“其下热而不宜附子者,水寒土湿而木陷也。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是即,黄土汤证之下热若为乙木郁陷而生,必无附子。

……黄芩苦寒,并入甲乙,泻相火而清风木,肝胆郁热之证,非此不能除也。

此言黄芩“泻相火而清风木,肝胆郁热之证,非此不能除”;“芍药”章称芍药“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似可证芍药重在厥阴而黄芩重在少阳。其用之时,芍药用于厥阴病而及于少阳者,有兼及之力;黄芩则用于肝胆同病者,有通治之能。

但是,按文末“枯、实”而用,则所行之经似亦有不同。而从“脉迟、腹痛、心下悸、小便少者,忌之”而言,则中下寒湿而致木郁之病,不宜黄芩。概言之,上热或肝胆皆热者,用之方为得宜。

黄芩之能,可概为“泻火、除热”。

【原文摘要】

黄芩苦寒,并入甲乙,泻相火而清风木,肝胆郁热之证,非此不能除也。然甚能寒中。厥阴伤寒,脉迟,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小柴胡汤,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黄芩,加茯苓。凡脉迟,腹痛,心下悸,小便少者,忌之。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黄芩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炎抗变态反应;加强皮层抑制;降压;抗血小板聚集及抗凝;降血脂;保肝、利胆、抗氧化;抗癌”等药理作用。

黄柏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阴脾经。泻己土之湿热,清乙木之郁蒸。调热利下重,理黄疸腹满。

【要义简释】

伤寒乌梅丸方在乌梅(乌梅三百个,干姜十两,细辛六两,人参六两,桂枝六两,当归四两,川椒四兩,附子六两,黄连一斤,黄柏六两。陈注)。用之治厥阴伤寒,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食即吐蛔。……黄柏泻郁升之上热而杀蛔虫也。

上热者,常为甲木之不降。《四圣心源·六气解·少阳相火》:“凡上热之证,皆甲木之不降,于三焦无关也。”但此证“气上撞心,心中疼热”之“上热”,应为手厥阴逆升冲击所致,故药用入厥阴之黄柏而不用黄芩。但二药根本不同在于黄柏走肝脾而专泻湿热。

……黄柏苦寒迅利,疏肝脾而泻湿热,清膀胱而排瘀浊,殊有捷效。最泻肝肾脾胃之阳。后世庸工,以此为滋阴补水之剂,著书立说,传流不息,误人多矣。

黄柏之能,可概为“清热、燥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黄柏有“抗菌;抗真菌;镇咳;降压;抗滴虫;抗肝炎;增加小鼠脾空斑形成细胞数;抗溃疡”等药理作用。

白头翁

味苦,性寒(《本经》:“味苦温”。陈注),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下热而止利,解郁蒸而凉血。

【要义简释】

白头翁苦寒之性,并入肝胆,泻相火而清风木,是以善治热利。

白头翁与黄芩均“并入肝胆,泻相火而清风木”“善治热利”。白头翁证下有“热利下重”之郁热坠火,上有“渴欲饮水”之君相二火,故用白头翁。若口渴不明显,《四圣心源》治痢疾,桂枝苁蓉汤,凉血用丹、芍而不用白头翁。

此外,白头翁与黄芩功虽大似,但少阳热利用黄芩,厥阴热利用白头翁者,厥阴之热利,因于己土湿陷也。是即,白头翁去湿热之能,应胜于黄芩。《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引张山雷、唐容川等之言,称白头翁有“升散郁火”之功,且其味兼“”。可参考。总之,黄芩汤以黄芩为君,白头翁汤以白头翁为君,必有二者不同之处,非可等同视之。

白头翁之能,可概为“泻火、除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头翁有“抗阿米巴原虫;抗阴道滴虫;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并称,“白头翁乙醇提取物具有镇静、镇痛及抗痉挛作用。除去根部的白头翁全草有一种强心成分喔奇哪灵(okinalin),其作用略似洋地黄。其所含白头翁皂甙A3有一定抑癌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登如用白头翁干品15g或鲜品30g,水煎服,日1剂。称“此法治愈背疮患者甚多。”

秦皮

味苦,性寒(《本经》:“味苦微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清厥阴之郁热,止风木之疏泄。

【要义简释】

秦皮苦寒酸涩,专入厥阴,清郁蒸而收陷泄。

秦皮之能,可概为“清热、止利”。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秦皮有“消炎、镇痛;利尿,促进家兔及风湿病患者尿酸排泄”等药理作用。并称,“秦皮煎剂还有某些抗菌、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作用。”(该书该条“临床应用”中称其“对喘息症状与哮鸣音的近期控制尤为明显。”陈注)《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秦皮尚有抗风湿之作用,能减低血管通透性,促进尿酸排泄,减轻肌肉酸痛,能治风湿性肌炎疼痛。对风湿性红斑也有较强之抑制作用。”

白蔹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少阳胆、足厥阴肝经。清少阳上逆之火,泻厥阴下郁之热。

【要义简释】

……清少阳上逆之火,泻厥阴下郁之热。

胆为相火,而肝仅有下郁之热,无火。此为四圣医理之正说。如“黄芩”章:“甲木原化气于相火,乙木亦含孕乎君火”。甲木直接化相火,而乙木仅为君火之胎,积而化热而已。(阳虚者,少阳胆经不随三焦化相火而随厥阴化风,或仅见其侵克戊土之枯硬木气;厥阴肝经于郁热之外,则尚有郁而动风、风动生燥、燥生血瘀的情形。大致如此而已。总之,肝无火)《玉楸药解》“龙胆草”条,先生称龙胆草功用为“清肝退热,凉胆泻火”,亦是“胆火肝热”之理。

俗说称“肝火”,不通。其所言之“肝火”,从见证辨之,多为足少阳胆经上逆之相火,即胆火。

《金匮》薯蓣丸方在薯蓣(蓣三十分,麦冬六分,桔梗五分,杏仁六分,当归十分,阿胶七分,干地黄十分,芍药六分,芎藭六分,桂枝十分,大枣百枚为膏,人参七分,茯苓五分,白术六分,甘草二十分,神曲十分,干姜三分,柴胡五分,白蔹二分,豆黄卷十分,防风六分。陈注)。用之治虚劳,风气百疾,以其泻肝胆之郁热也。

此言白蔹“泻肝胆之郁热”,“薯蓣”章则称“柴胡、白蔹,泻火而疏甲木”。大致其性,可理解为“弱寒版”之黄芩。但是,先生后文言其“疏利”“散结滞”,而有的本草名之曰“见肿消”“穿山老鼠”“五爪藤”等,且其为葡萄科植物,应比黄芩多一“散结”之能。如此,则更似“弱寒版”之夏枯草或蒲公英。

白蔹苦寒疏利,入肝胆之经,散结滞而清郁热。

白蔹之能,可概为“清火、散结”。

芍药、黄芩、白头翁、白蔹,及后文之黄酒,先生均称其并入肝胆之经,但是“肝胆”二经于“性味归经”一句中的表述次序不同。先生之意,应以在前之经为该药建功之首要阵地。如白蔹,主要功用的发挥,应当在少阳胆经。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蔹有“抗菌;镇痛;抗癌”等药理作用。并称,“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细胞培养系JTC-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郝现军经验,认为白蔹“具有抗癌作用,配活血化瘀药可用于治疗肿瘤。”

豆黄卷

味甘,气平。利水泻湿,达木舒筋。

【要义简释】

大豆黄卷专泻水湿,善达木郁,通腠理而逐湿痹,行经脉而破血癥,疗水郁腹胀之病,治筋挛膝痛之疾。

大豆黄卷之能,可概为“逐湿、达木”。

此药具木瓜“逐湿舒筋”之能而无酸收之弊,且又具防风燥湿达木之能,虽似略为轻缓。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豆黄卷有“抑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苦参

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清乙木而杀虫,利壬水而泻热。

【要义简释】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在当归(当归四两,贝母四两,苦参四两。陈注)。用之治妊娠小便难。以土湿木陷,郁而生热,不能泄水;热传膀胱,以致便难。苦参清湿热而通淋涩也。

此句言病机,与“当归”章不符。彼称“以膀胱之水,生于肺金而泻于肝木;金木双郁,水道不利。”以彼为准。

苦参苦寒之性,清乙木之瘀热而杀虫䘌,泻壬水之热涩而开癃闭。

苦参之能,可概为“清热、去湿”。

苦参清乙木瘀热,功似黄柏。但黄柏兼泻己土而此则利壬水,所行经脏不同。疗疮杀虫则黄柏不及。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苦参有“抗肿瘤;升白细胞;扩张血管和保护急性心肌缺血;平喘祛痰;安定;抗过敏;免疫抑制”等药理作用。并称,“苦参碱体内外均有抗菌作用,体内作用强度与氯霉素相当;醇浸膏体外有抗滴虫作用,其强度与蛇床子相近。”《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苦参是抗心律失常的关键用药。称“仅就传统的中药药理而言,苦参并无治疗心律失常的功效。所以,抗心律失常以苦参为关键用药,确实是根据苦参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学文经验,称治湿热导致的带下色黄腥臭,内服剂量为3-10g。《用药杂谈》(汪庆安)称,苦参清解热毒。“在诸多抗病毒中药里,它的作用可以与蚤休相媲美。”(病毒性心肌炎)

生梓白皮

味苦,性寒,入足少阳胆、足阳明胃经。泻戊土之湿热,清甲木之郁火。

【要义简释】

……梓白皮苦寒清利,入胆胃而泻湿热,湿热消则黄自退。

梓白皮之能,可概为“清火、泻湿”。

……其诸主治,清烦热,止呕吐,洗癣疥,除瘙痒。

梓白皮之归经,虽与栀子有胆胃和肝脾之异,然泻湿热而治黄疸则一。其“清烦热”亦功近,而“止呕吐”与“吐浊瘀”却异。以其行左与行右之不同看,栀子入肝、脾与心、膀胱,大具升达之性,而梓白皮应以清降为主。梓白皮入胃而“泻戊土之湿热”,其功又近于大黄。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梓实水溶性提取物及果皮、种子提取物,对小白鼠、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并使电解质的排出增加。

甘李根白皮

味涩,性寒,入足厥阴肝经。下肝气之奔冲,清风木之郁热。

【要义简释】

《金匮》奔豚汤甘草二两,半夏四两,生姜四两,生葛五两,黄芩三两,芎藭二两,当归二两,芍药二两,甘李根白皮一斤。治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缘乙木上冲,胃胆俱逆,少阳郁迫,内与阴争,胜负迭见,故寒热往来。

此明示“奔豚”之证,虽有手厥阴化风而上逆之病象病机,而“胃胆俱逆”亦同时并见。

……黄芩、生葛,清胆胃之郁热。

此证用芩、葛清胆胃而不用梓白皮,不知何故。《中华本草》载,梓白皮“清热利湿,降逆止呕”,似可用。

或许,此证兼见“厥阴风木之气,风动血耗,温郁为热”,黄芩可兼清乙木之郁热。也或许,证见“寒热往来”,用小柴胡汤方意,清热用黄芩乃惯例。

甘李根白皮甘寒敛涩,善下厥阴冲气,故治奔豚。

李根皮之能,可概为“清热、下冲”。

李根皮似与秦皮功近(虽甘寒异于苦寒),如清风木之郁热,并可收带、止痢等,均同。

狼牙

味苦,性寒,入足厥阴肝经。清乙木之郁热,疗女子之阴疮。

【要义简释】

《金匮》狼牙汤,狼牙三两,水四升,煮半升,以綿缠箸如茧,浸汤沥阴,日四。治妇人少阴脉滑而数,阴中生疮,蚀烂者。……狼牙清郁热而达乙木,止蚀烂而消痛痒也。

狼牙清乙木而杀虫,此功近于苦参。但彼可同黄柏用于清湿热之汤药,此于《金匮》则以外洗为主。

狼牙草苦寒清利,专洗一切恶疮。

狼牙之能,可概为“清热、疗疮”。

猪胆汁

味苦,性寒,入足少阳胆经。清相火而止干呕,润大肠而通结燥。

【要义简释】

《伤寒》白通加猪胆汁汤葱白四茎,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治少阴病下利,厥逆无脉,干呕心烦者。……猪胆汁清相火而止呕,人尿清君火而除烦也。

少阴之君相火炎,用猪胆汁及人尿清之,一方面似因有情之物,比草木之药较少格拒;另一方面,应因猪胆汁清相火而尚可润降胃气,以止干呕之证;而人尿咸寒,软“收”君火而无苦“泻”、甘“散”之弊。

猪胆汁苦寒滋润,泻相火而润燥金,胆热肠燥者宜之。

猪胆汁之能,可概为“清火、润肠”。

《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载,“至于猪胆汁,以人之生理推之,原少阳相火之所寄生,故其味甚苦。此与命门相火原有先后天之分。当此元阳衰微、命门相火将绝之时,而以后天助其先天,西人所谓脏器疗法也。”(伤寒论篇·少阴病白通汤证及白通加猪胆汁汤证)此亦聊可备为一说。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猪胆汁有“镇咳、平喘;消炎、抗过敏;抑菌”等药理作用。

乌梅

味酸,性涩(《本经》:“味酸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下冲气而止呕,敛风木而杀蛔。

【要义简释】

乌梅酸涩收敛,泻风木而降冲击,止呕吐而杀蛔虫,善医蛔厥之证。

乌梅泻木而下降,其功亦与李根皮同。但无李根皮及秦皮去郁热之效。然乌梅丸用乌梅,且以之为君者,一是泻木降冲;二是止呕杀蛔;三是生津止渴,其功非一。而其性涩,亦可止利。一物多用之典范,更是厥阴经“蛔厥吐利”施治之代表性方剂。先生《伤寒悬解·太阴经提纲》中示:“三阴经病,总统于太阳一经……至于自经而入脏,然后太阴有痛满吐利之证而用四逆,少阴有厥冷吐利之证而用真武,厥阴有蛔厥吐利之证而用乌梅。以其一脏之为病如此,用药不得不如此也。

乌梅,《药性琐谈》(江海涛)称其为“春酸”之药。(《析酸》)称“春酸”异于“秋酸”者,乃“以生发为主、收敛为辅”,称其具“木气的宣泄作用”。(《乌梅》)以“乌梅”此章言其有“消肿痛……散乳痈,通喉痹……蚀瘀肉”之能来看,称其为具“宣泄作用”之“春酸”药,有一定道理。但是,《玉楸药解·肉桂》:“木曰曲直,直则散而曲不散,于是作酸。……肝得辛散,则曲者直升而酸味散矣。”是即,无论“春酸”还是“秋酸”,其表现为酸性者,总有敛涩之虑,于痰饮水湿等实邪之病,用之究宜审慎。(《中药大辞典》称,“有实邪者忌服。” )

那么,将酸味药物分为“春酸”与“秋酸”是否必要?若必要,它们之间又有什么不同?

首先,有必要。因为二者的性质、作用机制不同。“春酸”与“秋酸”,从概念上讲,一般有两种分法。第一,以归“木”之经还是归“金”之经来分;第二,以“止疏泄”还是“助收敛”来分。这里用综合的方法。也就是说,“味酸”“入肝胆”“止疏泄”的药,为“春酸”药。如芍药、乌梅、山茱萸、苦酒。但这是广义的“春酸”。详见下文。

其次,“春酸”与“秋酸”的区别,到底是不是“春酸”乃“以生发为主、收敛为辅”?并不是。

酸味药物中,有两种药物的不同性质表现得相对明显。

第一种药物是“酸入肝”,通过“补木体”而起到“泻木用”“止疏泄”目的的药物。这是狭义的“春酸”药。如乌梅、山茱萸、苦酒。这类药物所敛之“疏泄”,因病机是肝之“气强血弱”,即“'用’强'体’弱”之“'体用’失调”。酸入肝,有“补肝体(肝血或津液)”之能,俾“血”增而得以配“气”之强,气血谐和,“体用”协调而建“风木静,疏泄停”之功。肝的这种“气强血弱”引起的“疏泄”,类比于人,则是“志向大”而“本钱少”(学识少或资金少)的年轻人,因志向无法顺利实现,因此行为上常常发火、撒气、乱来。药物“补肝体”,相当于提升了他的学识或是增加了他的资金,帮助他在志向上逐步获得了成功,随顺了他的“发展之性”,因而减少了乱来的“疏泄”。如果类比于植物,则肝为乙木,为地下之木,其“疏泄”,乃是受到泥土的阻力,不能往地面上长,因而杂根乱串。药物补它的营养,恢复它的生发之性而收敛了杂根(疏泄)。这种药物“敛疏泄”,不是在力气上拉、行为上控制,而是从内在去“补”。至于受补对象的“生发”,是压制阻力消除之后,自然而然恢复了的“向上”本性使然。药物的作用,可称为“复生发”,不可称为“助生发”。这个特点,可类比于弹簧。去掉了压制弹簧的障碍,弹簧自然就弹起来了。其“向上”(生发),是自然恢复的结果,不是外力拉动或推动的结果。这种本身具备的“向上”(生发)属性,倒是可以等同于《药性琐谈》(江海涛)所称的“木气的宣泄作用”。而同气相感,“春酸”药用得适宜,亦略可认为能帮助机体生发。

临床运用这种药物(春酸)“止疏泄”,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药物自身须有“补肝体”的能力。具体说,要么能补津液,要么能补肝血。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芍药不属于狭义的“春酸”药。首先因为它的汁液并不充分,起不到“滋补”作用。先生称其“泻而不补,亦非虚家培养之剂”(“芍药”章)。陈修园先生亦认为:“芍药气平下降,味苦下泄而走血,为攻下之品,非补养之物也。”其次,芍药“止疏泄”,其中有一个原因是它“味苦”。“苦”能泄。其苦味本身就能疏泄过旺的“木气”,不需要靠“补”来间接达成“泻木用”的目的。第三,芍药并入胆经。酸味而走胆经,其气乃从上向下收敛,与肝经乙木之气向上升达的方向相反,使用这味药之后,达不到让肝之气,像弹簧去除障碍之后,“自然弹起来”的目的。从这个角度来说,蒴藋、紫葳、鼠妇(尚可包括《玉楸药解》的山楂),虽也味酸而入肝,但其“补性”未经广泛认可,且其功在通经、破瘀,而不在泻木息风,不若乌梅(“敛风木而杀蛔”)、山茱萸(“温乙木而止疏泄”)、苦酒(“泻风木而破凝郁”),因此,不是这里广义或狭义的“春酸”药。酸枣仁味酸而入胆经,有补性,但功用不在“止疏泄”,亦非这里所讲的“春酸”药。运用这种药物“止疏泄”的第二个条件是必须用在“木用”过旺,也就是“志向大而未实现”的情形。如果用在升达之气原已不足,也就是“没有志向”的情况下,补给他更多的资金,只能让他当一个堕落的“富二代”。

第二种药物是“酸入肺”,“助金用”,即直接帮助恢复“收敛”能力的药物。这是“秋酸”药物。“秋酸”药物,实际上是针对肺经由于气虚、气滞、气热或痰浊等因素而不能收敛,协同补气、行气、清火或是祛痰等药物,而在其中发挥“收敛”作用的药物。如五味子。相对于“春酸”药物,它是在力气上拉、行为上控制,而不是从内在去“补”。

简言之,“春酸”药,是“以'补木体不足’之能,而建'泻木用过旺’之功”;其“能”在“补”而“功”在“敛”;其“补”在己,如乌梅、山茱萸、苦酒。“秋酸”药,是“以'敛金用失政’之能,而建'补水体之源’之功”;其“能”在“敛”而“功”在“补”;其“补”在子(肾。金生水),如五味子。因此,于痰饮水湿而言,对于上焦之痰饮,祛痰药中,宜加五味子敛肺,如治咳之细辛、干姜、五味子组药;但对于中焦之水湿,即便伴见肝血虚,亦不宜用乌梅滋肝而求其息风达木。因为在中焦水湿的情况下,已经不仅仅是“本钱少”,而已经同时出现“志向低”“不上进”等问题了。这种情况下,拿更多钱给他,只会让他活得更加颓废和萎靡。结果只能是“风息了而木仍然不达”——撒气、发火、乱来倒是没有了,变成了整天躺家里玩游戏。相当于增加了水湿的壅塞。如猪苓汤证,滋养肝血用阿胶;真武汤证,泻木息风用白芍,却不能用乌梅入厥阴滋肝但“酸涩收敛”(此章原文)之品。

综上,称“春酸”药“以生发为主、收敛为辅”,不若改为“以'养肝’为因,'收敛’为果”。

乌梅之能,可概为“养肝、杀蛔”。

《本草经疏》(缪希雍):“梅实,即今之乌梅也,最酸。……其主肢体痛,偏枯不仁者,盖因湿气浸于经络,则筋脉弛纵,或疼痛不仁;肝主筋,酸入肝而养筋,肝得所养,则骨正筋柔,机关通利而前证除矣。”文中“肝得所养”之说,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乌梅有“抗病原生物;钙离子拮抗;免疫增强”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乌梅具有激活胃腺体分泌胃酸,化生阴液,修复胃黏膜的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乌梅合水蛭、僵蚕可治胆囊息肉。(慢性胆囊炎)《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治虫痛,每令先饮少许热醋,醋不返出即断为虫痛。方用乌梅净肉(去核)12g等。

枣仁

味甘、酸(《本经》:“味酸平”。陈注),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宁心胆而除烦,敛神魂而就寐。

【要义简释】

《金匮》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茯苓二两,芎藭二两,知母二两。治虚劳虚烦不得眠。……芎藭、知母,疏木而清热,酸枣敛神魂而安浮动也。

不眠之证而用疏木升阳之川芎,乃因其不眠之因,在于“虚劳虚烦”之阳虚。“羊肉”章:“虚劳不足,无不因肝脾之阳虚”,是以药用川芎。非阳虚之不眠,不宜升阳。

枣仁酸收之性,敛摄神魂,善安眠睡。而收令太过,颇滞中气,脾胃不旺,饮食难消者,当与建中燥土、疏木达郁之品并用,不然土木皆郁,腹胀吞酸之病作矣。

枣仁之能,可概为“养木、敛神”。

《本草经疏》:“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药品化义》:“枣仁,仁主补,皮益心血……又取香温以温肝、胆,若胆虚血少,心烦不寐,用此使肝、胆血足,则五脏安和,睡卧得宁……”《别录》:“主烦心不得眼,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载酸枣仁有“镇静、催眠;镇痛、抗惊厥、降温;兴奋子宫”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酸枣仁水提物对乌头碱、氯仿、氯化钡诱发的实验动物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尤其对乌头碱所致心律失常既有预防又有治疗作用。”称“一般认为,在所有的养心安神药中,以酸枣仁的功效最为显著。”《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刘惠民经验,“成人一次剂量多在30g以上。甚至可多达75-90g者。”刘氏称,“在神经衰弱的治疗中,如能根据病情和体质酌情应用重剂酸枣仁,实乃取得良好效果之关键。”其常生熟合用。该书载张志远经验,“枣仁生熟皆有镇静之效。”常用生枣仁15-30g于方剂中,分二次服,有催眠作用。载孙鲁川用枣仁30g、炙甘草12g(加生内金5g、茯苓15g更善。陈注),水煎一大杯,夜间10点服,治胆虚不降,甲木贼土之半夜胃痛,当晚见效,8剂而数年未发。载马有度经验,新炒枣仁“安神效果确较生品为优。”马氏并称,枣仁配延胡索(醋炒),在镇静催眠方面有协同作用。

山茱萸

味酸,性涩(《本经》:“味酸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温乙木而止疏泄,敛精液而缩小便。

【要义简释】

……山茱萸酸涩敛固,助壬癸蛰藏之令,收摄精液,以秘阳根,八味中要药也。八味之利水,则桂枝、苓、泽之力,非山茱萸所司也。

山茱萸亦“春酸”药,具“补肝体”之能,而建“泻肝用”“行收敛”“息肝风”之功。(山茱萸果皮色红,具火气宣通之性,其“宣泄作用”更加充分。《本经》谓其能“逐寒湿痹”。)但是,山茱萸收成于秋末冬初之际,具金、水之气,水可生木以补肝体,金则非无“平木”“克木”之性。山茱萸只能称大致归于狭义的“春酸”药,尚不能完全符合“乌梅”章的狭义标准。

不过,世上本来就很难找到两种完全相同的事物,以乌梅来制定的标准,山茱萸无法完全符合,亦正常。

八味丸之方中,达木气用桂枝(见“桂枝”章)。而乌梅收敛,于此证无专功。

山茱萸之能,可概为“养肝、逐痹”。

【原文摘要】

水主藏,木主泄。消渴之证,木能疏泄而水不能蛰藏,精尿俱下,阳根失敛。久而阳根败竭,则人死矣。山茱萸酸涩敛固,助壬癸蛰藏之令,收敛摄精液,以秘阳根,八味中之要药也。

【应用参考】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山茱萸有“利尿降压;对抗组胺、氧化钡及乙酰胆碱引起的肠管痉挛;抑菌;升高白血球”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张志远用山茱萸治所谓大气下陷之汗出不已,呈虚脱象者,合参附急火煎服。用量为45-75g。安俊义引张锡纯经验,称山茱萸为救脱圣药,用生萸肉三两,急火煎浓汁一大碗,频服。《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萸肉诚得木气最厚,故味虽酸敛,而性仍条畅。凡肝气因虚不能条畅而作疼者,服之皆可奏效也。”并称,“救脱之药,当以萸肉为第一。”

艾叶

味苦、辛,气温(《本经》:“味甘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燥湿除寒,温经止血。

【要义简释】

艾叶和煦通畅,逐湿除寒,暖补血海,而调经络。瘀涩既开,循环如旧,是以善于止血,而治疮疡。

艾叶苦而辛温,入肝经之药,其燥湿、达木之能亦近于防风,但其温经、暖血而治疮疡之能则防风所无。此亦以其叶与根之异,亦采收于夏季,得火气之旺之异也。

此药生用,似辛散升达之力过旺。现代医学认为,口服大量艾叶制剂后,约半小时即出现中毒症状,如:“喉干口渴,胃肠不适,恶心,呕吐,继而全身无力,头晕耳鸣,四肢震颤乃至痉挛(中枢神经系统高度兴奋引起),痉挛发作后全身肌肉弛缓,缺乏张力,甚至瘫痪。”种种症状,均为乙木之气升达过旺而不能畅达,郁生风燥,乃至贼伤脾土、致胆上逆之象。《本草纲目》之论,时亦不无见地。如其称,“凡用艾叶,须用陈久者。治令细软,谓之熟艾。若生艾灸火,则伤人肌脉。”陈艾,辛散力少故也。《本草述钩玄》(杨时泰)言其“生则微苦,大辛”。此说与前述理同。

艾叶之能,可概为“温经、达木”。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如果是血分中有寒,用附子来逐寒的话就有可能伤及阴血。妇科方子中用附子的少,用艾叶的多,就是因为艾叶能游刃有余地进入到阴血内部去驱寒。”可参考。

【原文摘要】

血生于肝,敛于肺,升于脾,降于胃,行于经络,而统于中气。中气旺则肝脾左升而不下泄,肺胃右降而不上溢。中气虚败,肺胃逆升,则上流于鼻口;肝脾下陷,则下脱于便溺。盖血以阴质而含阳气,其性温暖而孕君火,温则流行而条畅,寒则凝瘀而梗涩。瘀而不行,则为癥瘕;瘀而未结,则经脉莫容,势必外脱。肺胃之阳虚,则逆流而不降;肝脾之阳虚,则陷泄而不升。肺胃之逆,非无上热;肝脾之陷,非无下热,而究其根原,全缘于中下之湿寒。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艾叶有“抗菌;抗真菌;平喘;利胆;抑制血小板聚集;止血;兴奋家兔离体子宫;抗过敏;抗炎;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利尿”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郭永惠治脾虚日久,致成虚寒,水饮阻滞者,“用淡附片9-30g,炒白术9-15g,焦艾叶12-30g,小茴香9-12g,水煎服。”《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本品质轻,一般用量为3-5g。若大量应用,常可使中枢兴奋而引起痉挛,肝细胞损伤而发生炎变。”

灶中黄土

味辛,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燥湿达木,补中摄血。

【要义简释】

……燥湿达木,补中摄血。

燥湿达木,补中摄血”可认为是灶黄土之主要功用。但是,《四圣心源·劳伤解》治便血,先生之所以“加桂枝,以达木郁”,乃因黄土之达木,究是以“燥湿”之能,而建“行木郁”之功而已。即“燥湿”是因,“达木”是果,先生所谓“土燥而木达”,亦“燥则气升而血收”(本章章末)之谓也。其味虽辛,究竟非以“达木”为专效之能。

灶黄土之能,可概为“燥湿、温中”。

【原文摘要】

下血之证,固缘风木之陷泄,而木陷之根,全因脾胃之湿寒(疑为脾肾。下同。如《四圣心源·泄利根原》:“其脾肾寒湿,则用桃花汤温燥己土。”陈注)。后世医书,以为肠风。风则有之,而过不在肠。至于脾胃湿寒之故,则绝无知者。愈用清风润燥之剂,而寒湿愈增,则注泄愈甚。以至水泛火熄,土败人亡,而终不悟焉。此其所以为庸工也。

足太阴以湿土主令,辛金从令化气而为湿;手阳明以燥金主令,戊土从令化气而为燥。失血之证,阳明之燥衰,太阴之湿旺也。柏叶燥手太阴、足阳明之湿,故止吐血,燥则气降而血敛。黄土燥手阳明、足太阴之湿,故止下血,燥则气升而血收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灶中黄土有“止呕、收敛止血”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郑长松治脾胃虚寒,妊娠呕吐,用伏龙肝60g,藿香、半夏、生姜各9g。“先取伏龙肝水煮,待澄清后代水煎药。”《悬壶杂记》(唐伟华)称,无灶中黄土,“以赤石脂代之。”

新绛

味平,入足厥阴肝经。行经脉而通瘀涩,敛血海而止崩漏。

【要义简释】

新绛利水渗湿,湿去则木达而血升,故能止崩漏。

新绛此药,自古无统一意见。网文《“新绛”诸说考察》有论及此。但是,结合其利水、渗湿而行经、通瘀的特点,且又用于旋覆花汤(阳虚之证)之适应证来看,则其大致可用艾叶或肉桂加茯苓代之。

新绛之能,可概为“渗湿、行瘀”。

马通

味辛,性温,入足厥阴肝经。最能敛气,长于止血。

【要义简释】

白马通性善摄血。其诸主治,专止吐衄崩漏诸血。

马通之能,可概为“敛气、止血”。

此药先生称其“敛气、止血”,且用于治吐血之柏叶汤中,依理应为从上向下行之药。但是,辛温而入厥阴,若能止血,则为阳虚不敛之吐血,不可言其作用为“敛气”。如该方之艾叶,先生于“艾叶”章言其“温经而止血”。若为协同艾叶之用,似可用肉桂加五味子以收其肺气。

王不留行

味苦(《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疗金疮而止血,通经脉而行瘀。

【要义简释】

《金匮》王不留行散王不留行十分,蒴藋细叶十分,桑东南根白皮十分,甘草十八分,厚朴二分,川椒三分,干姜二分,黄芩二分,芍药二分。治病金疮。……厚朴降其浊阴……芩、芍清乙木而息风。

此证应有浊阴上逆,以及血瘀生热、动风之象。

王不留行通利经脉,善治金疮而止血。

王不留行之能,可概为“通经、行瘀”。

《中华本草》等均言其“苦平”。此药之能正如其名。因其能“通经、行瘀”,故能疗疮止血,下乳消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王不留行对小鼠具有抗着床抗早孕作用;同时又能调节生理功能,影响体内代谢,致使小鼠血浆肌子宫组织中的第二信使物质(cAMP)明显增高。《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其治前列腺增生,活血药多选琥珀、王不留行、川牛膝等。称“王不留行治前列腺病有殊功。”(前列腺增生)

桂枝

味甘、辛,气香,性温(《本经》:“味辛温”。陈注)。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要义简释】

《伤寒》桂枝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治太阳中风,头痛发热,汗出恶风。……甘草、大枣,补脾精以滋肝血,生姜调脏腑而宣经络,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达营气之郁也。

郁热而汗出,耗其精血,故用枣、草滋其化源。汗血同源,汗出即血耗。枣、草也作为桂枝升达阳气之后备化源。

桂枝人参汤桂枝四两,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各三两。治太阳伤寒,表证未解,而数下之,利下不止,心下痞硬。……桂枝解表邪之怫郁也。

此方亦除“恶寒”乃至“身疼”之表证。但《伤寒论》所“”之“表邪”,先生于《伤寒悬解·太阳坏病痞证》中,言其为“外热”,称桂枝之用是“通经而解表热”,即行营血之郁,郁行则热消之意也。该证之“”,依理应非高热。先生认为人参汤“是痞证之正法”;若下寒而上热,则为“诸泻心”之证矣。此证应乃太阳中风,非先生本条文首所言之“太阳伤寒”。伤寒轻证亦可用。然亦须“热粥以助药力,温覆微取汗,以散外寒。”(《伤寒悬解·霍乱五》)

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治太阳伤寒,发汗过多,叉手自冒其心,心下悸动,欲得手按者。……甘草、桂枝,培土以达木也。

此意即甘草培中气而桂枝升阳气,以补过汗所伤之阳。

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治太阳伤寒,烧针发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小腹上冲心胸者。……先灸其针孔,以散其外寒,乃以桂枝加桂,疏乙木而降奔冲也。

疏乙木”是因,“降奔冲”是果。或曰,“疏乙木”是能,“降奔冲”是功。“功”与“能”,虽简称“功能”,但“功”是功绩、功效,“能”是能力;有能力,才能建功绩。两者非一码事。偶有既是“能”也是“功”者,二者重叠而已,概念上仍然不可混同。

凡气冲心悸之证,皆缘水旺土虚,风木郁动之故。

气冲”,概言奔豚证(气从小腹上冲心胸)、乌梅丸证(气上冲心)等。先生此言皆缘“风木郁动”,即木郁化风,风动上冲。此“”之发,非仅足厥阴经之本气,亦有手厥阴随足厥阴所化之气。至于阳虚之人,乙木下陷致甲木上逆,亦有甲木不化相火而见其木气之本气者。《伤寒》《金匮》之“气冲”,非咳喘之证。后者为肺气上逆。

心悸”之病机较简单。《素灵微蕴·惊悸解》:“悸者,乙木之郁冲;惊者,甲木之浮宕。”即此之“风木郁动”。

《金匮》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四两,茯苓四两,五味半升,甘草三两。治痰饮咳逆,服小青龙汤方在麻黄(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半夏三两,五味半升,细辛三两,干姜三两。陈注)。饮去咳止,气从少腹上冲胸咽者。与桂苓五味甘草,治其冲气。

此方治冲气,桂枝固可疏木,五味亦敛冲有功。“五味子”章称其“善敛金气,降辛金之上冲而止咳逆”。但是,此证之“气从少腹上冲胸咽”,窃以为,尚应有“咳、喘”之症;否则,若奔豚证、乌梅丸证,不必五味子也。

《伤寒》四逆散方在甘草(甘草、枳实、柴胡、芍药。陈注)。治少阴病,四逆。悸者,加桂五分。以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乙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水寒土湿,脾气郁陷,乙木郁遏,经气不畅,是以动摇。

乙木为风木之气,病则现其本气,故动摇之风象见矣。

……桂枝疏肝脾之郁抑,使其经气畅达,则悸安而冲退矣。

此释前文“疏乙木而降奔冲”之意。即“疏乙木”是因,“降奔冲”是果。

乌梅丸方在乌梅(乌梅三百个,干姜十两,细辛六两,人参六两,桂枝六两,当归四两,川椒四兩,附子六两,黄连一斤,黄柏六两。陈注)。治厥阴病,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食则吐蛔。……桂枝疏木达郁,下冲气而止心痛也。

此亦上文“疏木降冲”之意。但桂枝非君药。

《金匮》桂姜枳实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两。治心中悬疼,气逆痞塞。……枳、姜,降浊而泻痞,桂枝通经而达木也。

此方以桂枝为君药者,因乙木冲击而为痛,乃病之标;胆胃不降,碍乙木上行之路为病之本。治标病者为君。

综观《伤寒》《金匮》,大致均以治标病之药为君药。如大小青龙之用麻黄;又如栝瞿丸、栝牡散等,均是针对最为明显的标病用药者为主。

然“君药”之“君”,非坐镇朝廷之“君”,乃带动军队之“君”,即“先锋官”而已。正因为此之“君”,乃军队之先锋,是故,某些方剂有两味乃至两味以上君药者,无不妥,两个三个“先锋官”而已。若以“君王”释之,则一国岂可二主?即便垂帘听政,亦是后者为君、后者为主。

治本各药,要在助其先锋药以治标。故以治标者为君,自有其理。至于《伤寒》《金匮》中,主要目的在治标者,较为多见,如葛根芩连汤、大黄黄连泻心汤、皂荚丸等;而主要在治本者,则少之又少矣。此亦可见治标者之分量。治标者,治其急病、急症也。《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牛膝为“治标之主药。”其意于“理冲汤”中可见其详。文称,“故用药攻病,宜确审病根结聚之处,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专攻其处。……又加补药以为之佐使……”(方剂篇·镇肝熄风汤)可见,“对证之药一二味”即君药、主药,治标者也;而“补药以为之佐使”即治本者也。

所谓“治本”,今世谓之“调理”。古人似少此闲心。

《外台》柴胡桂枝汤柴胡四两,黄芩二两半,半夏二合半,甘草一两,芍药两半,大枣六枚,生姜、桂枝各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治心腹卒痛。……此本太阳少阳合病之方。少阳伤寒,肢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是少阳之经证也。而外见发热恶寒,是太阳之经证也。故以柴胡而加桂枝,双解太少之经。然心腹疼痛之理,亦不外是也。

此证“心腹卒痛”之病机,与太少合病相同。但其外证却不同。太少合病,外见少阳营郁,故证现发热;内见乙木下郁,故证现恶寒(“芍药”章:“风木下郁,则阳陷而恶寒。”)。此证仅“心腹卒痛”,为外未见营郁而下则见乙木克土(心痛亦是甲木克土)。因见证不同,是以上热不甚者,可去黄芩。

此证见腹痛,而用黄芩,字面上不合于“黄芩”章:“凡脉迟,腹痛,心下悸,小便少者,忌之”之示。窃以为,该句所言,乃忌用于“中下寒湿而致木郁之病”。他证若合理配伍,亦可用。

《金匮》桂甘姜枣麻附细辛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三两。治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阴邪上逆,原于水旺而土虚。

病机如此,加苓、术,或苓、术、泽泻亦善。

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白术、知母、防风各四两,芍药三两,生姜五两,麻黄、甘草、附子各二两。治肢节疼痛,脚肿,身羸,头眩,欲吐。……术、甘,培土以障阴邪,附子温下而驱湿寒,知母清上而宁神气,桂、芍、姜、麻,通经而开痹塞也。

此方,加茯苓去湿,防己行经去湿,人参补中气,亦善。知母可易为百合。

八味肾气丸方在地黄(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四两,薯蓣四两,茯苓三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桂枝一两,附子一两。陈注)。治妇人转胞,不得小便。男子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男子消渴,小便反多。……桂枝善行小便,是以并泻水饮也。

桂枝此用,兼及之力而已,非专效之能也。

桂枝附子汤方在附子(桂枝四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附子三枚。陈注)。治风湿相抟,骨节疼痛,小便不利,大便坚,小便利者,去桂,加术。……泻营郁而发皮毛。

此所谓“发皮毛”者,非如麻黄之解表散寒也。其义有二。一者,营郁未重,行郁而孔窍自开;稍重见热者,合白芍而用。二者,寒闭不甚,升阳而闭自开;稍重者,加生姜。确为寒闭之病,宜加麻黄或苏叶。

肝应春,而主生,而人之生气充足者,十不得一。……肝病则燥涩堙瘀,经脉亦病。

风木之经,病则动风而生燥,燥动则血耗;孕火之胎,病则热积伤血而血耗、血瘀。血耗亦致行滞而血瘀。至若水寒而温气不足,亦病血虚血瘀,此又母病及子之谓也。

……木中孕火,其气本温,温气存则郁遏而生风热;温气少则风热不作,纯是湿寒。

肝之病,概言之,有见热、动风、生燥,以及血虚、血寒,血瘀、血热,血脱、血闭之象。但无火。

桂枝温散发舒,性与肝合,得之脏气条达,经血流畅,是以善达脾郁。经脉荣舒而条风扇布,土气松和,土木双调矣。土治于中,则枢轴旋转而木气荣和,是以既能降逆,亦可升陷,善安惊悸,又止奔豚。至于调经开闭、疏木止痛、通关逐痹、活络舒筋,噎塞痞痛之类,遗浊淋涩之伦,泄秽、吞酸、便血之属,胎坠脱肛、崩中带下之条,皆其所优为之能事也。

桂枝之能,可概为“升阳、达郁”。

因其“升阳”,是以有咳嗽、痰瘀、哮喘等上焦壅塞之证时不宜。必要时,大量降右之药,略加桂枝升达乃可无虞。如泽漆汤之咳,乃脉沉之咳。脉沉需升达,脉沉也为里水,木达而水可泻,故用桂枝三两。但方中同时用了泽漆、白前、紫参、黄芩、半夏、生姜(五两)等大队降右之药。至于表闭之证,无麻黄或紫苏解表之药,亦不宜桂枝。此即《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之戒也。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许公岩经验,称“桂枝向上向外”。可参考。

……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桂枝既宜于逆,又宜于陷,左之右之,无不宜之,良功莫悉,殊效难详。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枝,化阴滞而为阳和,滋培生气,畅遂荣华,非群药所能及也。

大抵杂证百出,非缘肺胃之逆,则因肝脾之陷。此句明示百病病机,乃四圣医学法门精要。

【原文摘要】

凡气冲心悸之证,皆缘水旺土虚,风木郁动之故。……以足之三阴,自足走胸,乙木生于癸水而长于己土,水寒土湿,脾气郁陷,乙木抑遏,经气不畅,是以动摇。其始心下振悸,枝叶之不宁也;及其根本摇撼,脐下悸作,则木气奔突,势如惊豚,直冲于胸膈咽喉之间。桂枝疏肝脾之郁抑,使其经气畅达,则悸安而冲退矣。

肝应春,而主生,而人之生气充足者,十不得一。即其有之,亦壮盛而不病。病者,皆生气之不足者也。盖木生于水而长于土,水温土燥,阳气升达,而后生气畅茂。水寒土湿,生气失政,于是滞塞而克己土。以其生意不遂,故抑郁而作贼也。肝病则燥涩堙瘀,经脉亦病。木中孕火,其气本温,温气存则郁遏而生风热;温气少则风热不作,纯是湿寒。其湿寒者,生气之衰;其风热者,亦非生气之旺。此肝病之大凡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桂枝有“抗菌、抗病毒、利尿”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桂枝可明显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冠状动脉循环。”“桂枝有促进汗腺分泌的作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桂枝,欲复心阳,须用大量。一般从10g开始,加至30g。痹证,舌质淡、苔白厚者,用量宜15-20g;痛轻或苔黄或质微红者,宜6-10g。《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为保持桂枝挥发性有效物质,不宜去皮及炙炒,且须后下,不宜久煎。”

羊肉

味苦,《素问》:羊肉、杏、薤皆苦。气膻,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温肝脾而扶阳,止疼痛而缓急。

【要义简释】

《金匮》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在当归(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陈注)。用之治寒疝腹痛者。……虚劳不足,无不由肝脾之阳虚。

此虽未言“胃土不降……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之“阴虚”证(《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尚非“虚劳”一证之完整概念。但是,肝主生,而“脾以阴体而抱阳魂,旺则血生而神化”(《四圣心源·劳伤解·阳虚》),且“病于阴虚者,千百之一;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之故,此句概言虚劳之病,“无不由肝脾之阳虚”,非危言耸听。

羊肉淳浓温厚,暖肝脾而助生长,缓迫急而止疼痛,大补温气之剂也。

羊肉之能,可概为“温中、扶阳”。

黄酒

味苦、辛,性温,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行经络而通痹塞,温血脉而散凝瘀。善解凝郁,最益肝胆。

【要义简释】

黄酒辛温升发,温血脉而消寒涩,阳虚火败,营卫冷滞者宜之。尤宜女子,故胎产诸方,多用黄酒。

黄酒之能,可概为“暖血、行经”。

先生于此虽言黄酒有益,但《四圣心源·黄疸根原·酒疸》中,“酒醴之性,湿热之媒。其濡润之质,入于脏腑,则生下湿;辛烈之气,腾于经络,则生上热”之句,虽未明指黄酒,但据本人所试,即使黄酒,亦有“生下湿”之弊。

“白酒”章:“酒性辛温宣达,黄者重浊而走血分,白者轻清而走气分。”可参考。

苦酒(米醋)

味酸、苦,性涩。入足厥阴肝经。理咽喉而消肿痛,泻风木而破凝郁。

【要义简释】

……理咽喉而消肿痛,泻风木而破凝郁。

此亦乌梅“春酸”之性。酸入肝,补肝体以泻肝用,故可泻风木之气。乌梅丸用之为佐。

《伤寒》苦酒汤鸡子一枚,去黄,半夏十四枚,苦酒浸。内鸡子壳中,火上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治少阴病,咽中生疮,声不出者。……苦酒破瘀而消肿,半夏降逆而驱浊,鸡子白清肺而发声也。

此方较难理解。少阴病,火上炎是“果”,水下流是“因”。“果”可不必用药,下之寒水岂可不温、泻并用?或者,此方亦如葛根芩连汤,乃治标之用。其后续尚有“议温”之方(见“葛根”章)。

关于方中半夏,《伤寒论浅注补正》(唐容川)称,“仲景用生半夏,正是破之也。余亲见治重舌,敷生半夏,立即破。即知咽喉肿闭,亦能消而破之矣。”可参考。

又,鸡子白可认为是蝉蜕、百合之整合版,但破瘀消肿选用米醋,难道是取其兼具发酵后的生发之气?

苦酒酸苦收涩,善泻乙木而敛风燥,破瘀结而消肿痛。

苦酒之能,可概为“养肝、破瘀”。

《随息居饮食谱》(王孟英)称苦酒能“开胃,养肝,强筋,暖骨,醒酒,消食,下气辟邪,解鱼蟹鳞介诸毒。”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苦酒有“杀虫;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

川芎

味辛,微温(《本经》:“味辛温”。陈注),入足厥阴肝经。行经脉之闭涩,达风木之抑郁。止痛切而断泄利,散滞气而破瘀血。

【要义简释】

……行经脉之闭涩,达风木之抑郁。

先生此言川芎“行经脉之闭涩”,而言桂枝“通经络而开痹涩”。二药虽均辛温而达木(川芎微温),毕竟川芎“辛烈升发”(本章),而桂枝“温散发舒”(“桂枝”章),其“辛烈”之气,与“温散”之能,究竟不同也。此亦与川芎用根茎而桂枝用嫩枝,以及物种不同有关系。简言之,川芎更加雄浑而大力,比桂枝更善开闭。而由其可治瘰疬瘿瘤亦可见之。

此章未言川芎可如桂枝“入肝脾而行营血”。其实,俗均谓川芎可入血分,且比桂枝所行层次更深,类于肉桂与桂枝之别。《玉楸药解》言肉桂:“重厚内行,所走者表中之里。究其力量所致,直达脏腑,与桂枝专走经络者不同。

温经汤方在茱萸(当归、阿胶、芍药、川芎、桂枝、丹皮、人参、甘草、干姜各二两,半夏、麦冬各一升,吴茱萸三两。陈注)。用之治妇人带下,瘀血在腹,腹满里急,下利不止。……川芎疏木达郁,破瘀血而止泄利也。

温经汤芎、桂同用,可见二药虽“疏木达郁”之“能”同,但所行层次不同,有“行气为主”与“破瘀为主”之异。

从川芎多用于妊娠诸证观之,可将其与桂枝之异,喻为车辆行进期间提供的动力与启动时提供的动力之异。川芎厚重而稳缓。

芎藭辛烈升发,善达肝郁,行结滞而破瘀涩,止疼痛而收疏泄,肝气郁陷者宜之。

芎藭之能,可概为“破瘀、达木”。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川芎有“镇静;扩张冠脉和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血压和抑制心肌收缩;血小板解聚;抗痉;抗菌;抗放射;利尿;抑制蛋白质和抗体;抗维生素E缺乏症;抑制小鼠肺纤维化”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川芎及其有效成分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川芎能缩短血栓长度,减轻血栓干重和湿重。”“川芎能改善脑部微循环。”(中风后遗症)并称,“在治疗头痛的所有用药中,以川芎的应用范畴最为广泛。”(头痛)《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和平用川芎治功能性子宫出血,称其能调整激素水平,诱发排卵。常用24-28g,加白酒30ML,水250ML,浸泡1小时后,加盖文火炖煮,分2次服。称其曾治一49岁女医生,当日出血减,2日后血止。续服8日巩固,一年未复发。《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川芎上行头目,祛风止痛。顽固病用20-30g。(头痛)

牡丹皮

味苦、辛,微寒(《本经》:“味苦辛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泻热。排痈疽之脓血,化脏腑之癥瘕。

【要义简释】

牡丹皮辛凉疏利,善化凝血而破宿癥,泻郁热而清风燥。缘血统于肝,肝木遏陷,血脉不行,以致瘀涩,而生风热。血行瘀散,则木达风清,肝热自退也。

丹皮常用于治乙木下郁之热。即“泻郁热”之谓也。但依先生之说,其“泻郁热”乃为果,其“善化凝血而破宿癥”,即“行瘀活血”才是因。如此,则大致丹皮与川芎可居于寒热两端之对称点,各用于寒热之证。但丹皮能“下胞胎”“消偏坠”,则其“疏利”之力应更胜于川芎。

但是,先生此处称“血行瘀散,则木达风清,肝热自退”,似乎尚未予丹皮以充分肯定。若仅是行血散瘀,则瞿麦“渗利疏通,善行血梗而达木郁”;通草亦“行血脉之瘀涩”,二者又同样入肝经且更能利水。岂非三者同功或后二者更胜?窃以为,丹皮味辛,上达之性,与肝契合,是以能助乙木升达。至于通草,虽亦具辛味,但从丹皮“清血热,凉骨蒸”之主治,与通草“通经闭,下乳汁,消水肿,开淋涩,消痈疽,利鼻痈”之主治相比,通草究如其名,以“通”为主,而丹皮“清”“凉”之能,非其所能为也。《本经》言通草“辛平”而丹皮“苦辛寒”,性味有不同。

丹皮之能,可概为“凉血、行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丹皮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压、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解热;抗炎;抑菌;抗凝;体液及细胞免疫增强;抑制肾上腺素所致的脂细胞脂肪分解;预防家兔损伤性腹腔粘连;小鼠抗早孕;大鼠利尿”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李文瑞经验,称丹皮“一般用量6-12g,重用25-60g,最大用至90g。”

桃仁

味甘、苦、辛,入足厥阴肝经。通经而行瘀涩,破血而化癥瘕。

【要义简释】

桃仁辛苦滑利,通经行血,善润结燥而破癥瘀。

桃仁之能,可概为“润燥、破瘀”。

滑肠、润结,亦润血管而破血癥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桃仁有“祛瘀血、抑制血液凝固、溶血;抗炎;抗过敏;镇咳”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活血药以桃仁、丹参为佳……桃仁活血力宏,可逆转肝纤维化。(慢性肝炎)《本草体证录2》(周正称,桃仁配红花不如苏木配红花效果显著。用于跌打损伤瘀肿胀痛或灼热刺痛,方中加入苏木,效果同样较好。治疗瘀滞闭经或经行不畅等症,桃仁、红花、苏木3味同用,则行血祛瘀作用更强。

土瓜根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调经脉而破瘀涩,润肠燥而清阴癞。

【要义简释】

《金匮》土瓜根散土瓜根、䗪虫、桂枝、芍药等分。为散,酒服方寸匕,日进三服。治女子经水不利,一月再见,少腹满痛者。……从此郁盛而不泄,则病经闭;泄多而失藏,则病血崩。

此为经闭、血崩证病机要点。

土瓜根苦寒滑利,善行经脉,破瘀行血,化癖消癥。

由此观之,土瓜根之能实与桃仁大同。惟其性平与性寒有别耳。因其性寒,故先生亦言其可“泻热”。《全国中草药汇编》言其可“清热解毒”。其与丹皮之异,丹皮味兼辛,胜在可“达木郁”;瓜根(亦名王瓜根)胜在体润,故可“润肠燥”。《全国中草药汇编》并言江浙二省将其(土瓜)皮作栝楼皮,其仁作栝楼仁,亦可见其寒润之性。

土瓜根之能,可概为“破瘀、润肠”。

蒴藋

味酸,微凉(《本经》:“味苦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行血通经,消瘀化凝。

【要义简释】

蒴藋辛凉清利,善行凝瘀,而通血脉。其诸主治,疗水肿,逐湿痹,下癥块,破瘀血,洗瘾疹风瘙,敷脚膝肿痛。

此药,先生章首虽言其“味酸”,但章末总说,却言其“辛凉清利”,不似芍药(“酸寒入肝”)、乌梅(“酸涩收敛”)、山茱萸(“酸涩敛固”)、苦酒(“酸苦收涩”)。似蒴藋之“”并不明显。但因性“”而用“细叶”,故亦有生发之气而能通经化瘀,近似“春酸”药。药理研究结论,称其尚有“加速骨折愈合”之力。《金匮》用于治金疮,即应因其具“愈合”之能,而非仅能“行血消瘀”。后者苦酒亦具其功。民间有称蒴藋为“接骨草”者。

但“丹皮”章,先生言丹皮亦能“安扑损,续折伤”,而亦通经化瘀,且此言蒴藋亦“辛凉”,似二者大同。其不同之处,《金匮》王不留行散用其“细叶”,一者应是生发之力更旺;二者似有去湿之能。如本章称其可“疗水肿,逐湿痹”,似即《中药大辞典》所称“除湿”之能。(《贵州民间方药集》言其“茎叶可利尿”。《上海常用中草药》称蒴藋“茎叶,发汗利尿;根,活血散瘀、祛湿活络。”蒴藋“味辛”而用“细叶”,能发汗似亦在理。)其“除湿”之能,又与通草大同。

此药大致近于益母草。亦可用丹皮或通草代之。

蒴藋之能,可概为“通经、行瘀”。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有“加速骨折愈合、消肿”等药理作用。并称,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菌痢、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肺炎、慢性气管炎和止痛。

红蓝花

味辛,入足厥阴肝经。专行血瘀,最止腹痛。

【要义简释】

红蓝花活血行瘀,润燥止痛,最能疏木而清风。

此与川芎之能大同。但芎具行气之力,此则功专在血。此之“润燥”,应即俗谓之“养血”之能。此之“疏木”,非达木气也,血润瘀破而木气自达也。

红蓝花之能,可概为“养血、行瘀”。

《药品化义》:“红花,善通利经脉,为血中气药,能泻而又能补,各有妙义。……若止用二、三分……此其滋养而生血也。”《本草衍义补遗》:“红花,破留血,养血。多用则破血,少用则养血。”《本草述钩元》:“红蓝花,养血水煎,破血酒煮。”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红蓝花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心肌营养性血流量;降低脑卒中发生率及死亡率,保护实验性胸梗塞动物脑组织;降压;延长家兔血浆复钙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降低血脂;抗疲劳;雌激素样;镇痛和镇静;抗炎;免疫活性;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减轻脑水肿”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红花善消离经之血,一般外伤瘀血证多用之。(腰肌劳损)《本草体证录2》(周正祎)称,红花一日量1g以内和血,6-9g活血,12g以上祛瘀散结。并称,“一般软组织损伤,瘀阻肿胀,皮肤紫黑,甚至灼热刺痛等症,仅用红花、栀子、大黄等份为末,陈醋或黄酒糟拌匀,厚敷患处,三两天时间多能消散。”《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用烈性酒浸炒红花,活血祛瘀尤捷。伍以桃仁祛少腹之血滞,二味各9g,协同而用,治血滞经闭,颇为得力。”

败酱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最排痈脓。

【要义简释】

败酱苦寒通利,善破瘀血而消痈肿,排脓秽而化癥瘕。

此药性味功用大同丹皮、土瓜根。无丹皮之“续折伤”,无土瓜之“润肠燥”。

但是,败酱草“化脓为水”(“薏苡”章:“败酱能化脓为水。水窍既开,故自小便下。”)并“去胬肉”之能,非泛泛之辈所能为(乌梅“蚀瘀肉”;贝母“去胬肉”)。又草与皮根,其生发之性亦不同也。

败酱草之能,可概为“破瘀、排脓”。

【应用参考】

《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败酱草以清热解毒、散瘀泄浊见长。其效可达上、中、下之三焦。功用可用“瘀热之证,唯求一通”概括。有抗病毒、抑菌、抗肿瘤、利胆、利尿,促进肝细胞再生等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多种炎性疾病。常用30g。

鳖甲

味咸,气腥(《本经》:“味咸平”。陈注),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破癥瘕而消凝瘀,调痈疽而排脓血。

【要义简释】

鳖甲化瘀凝,消癥瘕而排脓血。

依此句,鳖甲与丹皮、土瓜根、败酱草功用大同。但是,胶质之药,能“敷唇裂,收口疮不敛”(本章),究与前三者草木之药不同(《中药大辞典》:“含动物胶、角蛋白……”)。而其味咸可软坚,亦异于前者。俗谓其能滋阴气、退劳热等。药理研究,鳖甲有“强壮作用”,能抑制结缔组织的增生,“有增加血浆蛋白的作用”。简言之,亦略具补性。

鳖甲之能,可概为“破凝、排脓”。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鳖甲能抑制结缔组织增生,从而软化消除结块。鳖甲于体外实验,能抑制人体肝癌、胃癌、白血病等癌细胞的呼吸与生长而具抗癌活性。”《用药杂谈》(汪庆安)称,“海藻等也可以软坚,但效果远不及鳖甲。”(慢性肝炎)称鳖甲软坚散结,可抗纤维化。称其曾用一味鳖甲研细末,吞服两月,治愈一例乳腺纤维增生患者。其案载每日服10g。(乳腺增生)并称鳖甲能养阴,且不助湿,又善清热、软坚散结,可治久病腺体纤维化。(慢性前列腺炎)

紫葳(凌霄花)

味酸,微寒,入足厥阴肝经。专行瘀血,善消癥块。

【要义简释】

紫葳酸寒通利,破瘀消癥。

此药大似“春酸”药。勉强归于芍药一类亦可。

“乌梅”章注文不认为其属“春酸”药,主要是因为《长沙药解》对其功用表述无“敛风木”或“止疏泄”等字样,且其“破瘀消癥”之能过于突出,掩盖了其他作用。

从“紫葳”章言其主治“止淋沥,除崩中,收带下”来看,不无“敛风木”或“止疏泄”之功。而《中国药典》言其功能有“祛风”;《药性论》言其“主热风,风痫……”《日华子本草》言其“治酒齄,热毒风,刺风,妇人血膈,游风,崩中,带下。”《医林纂要》言其“缓肝风,泻肝热。治肝风巅顶痛。”是“敛风木”“止疏泄”之意也。

同时,《本草衍义补遗》认为:“凌霄花,治血中痛之要药也,且补阴捷甚……”《本草述》言其“……性虽主行,然必其能补阴而后能除热毒风,是即行为补也。……丹溪言其有守而能独行,又岂臆说欤。”《本草正义》载:“《本经》专主妇人产乳余疾,正以初产乳子之时,阴血已虚,孤阳偏旺,最宜此酸咸微寒,直入血分,借以固护既耗之元阴,而收摄浮游之陨焰。”可见,多有主张紫葳有“补性”者。

综上,味酸、入肝、有补性、能息风,可归为芍药同类。

认为与芍药同类,主要考虑两个因素。即其“养肝”之能,应逊于乌梅、山萸、苦酒;其“通利”之能,则可与赤芍相类比。(赤芍,有本草言其具酸性。如《本草经疏》:“肝开窍于目,目赤者肝热也。酸寒能凉肝,故治目赤。”《药品化义》:“赤芍,味苦能泻,带酸入肝,专泻肝火……”)

紫葳之能,可概为“柔肝、破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凌霄茎叶煎剂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糖菌、大肠杆菌、炭疽杆菌、乙型链球菌、白喉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和痢疾杆菌等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䗪虫(土鳖虫)

味咸,微寒(《本经》:“味咸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善化瘀血,最补损伤。

【要义简释】

䗪虫咸寒疏利,专破癥瘀,兼补伤损。其诸主治,疗折伤,续筋骨。

此药“补伤损”之能,《伤寒》《金匮》未见。但黄元御先生此言应亦不虚。《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地鳖虫善治骨折损伤,能接续筋骨,促进骨痂生长,已被大量资料所证实。

䗪虫之能,可概为“破瘀、疗伤”。

【应用参考】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䗪虫用美蓝(次甲基蓝)试管(2g生药/毫升)法,对白血病细胞有抑制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周仲瑛认为,此药治腰肌劳损、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等,效果较明显。载刘含堂等认为土鳖虫、地龙加制首乌治中风出现的肢体瘫痪效佳。《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土鳖虫善消腰部瘀血而治腰痛。(风湿性关节炎)称“治疗瘀血腰痛,土鳖虫为我的首选药。”称土鳖虫20-25g,与乳没、三七联用,治腰肌劳损二日可见效。

蜣螂

味咸,微寒(《本经》:“味咸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癥瘕,能开燥结。

【要义简释】

《金匮》鳖甲煎丸方在鳖甲(鳖甲十二分,柴胡六分,黄芩三分,人参一分,半夏一分,桂枝三分,芍药五分,阿胶三分,干姜三分,大黄三分,厚朴三分,葶苈一分,石韦三分,瞿麦二分,赤硝十二分,桃仁二分,丹皮五分,乌扇三分,紫葳三分,蜣螂六分,鼠妇三分,蜂窠四分,䗪虫五分。陈注)。用之治病疟日久,结为癥瘕,以其破癥而开结也。

蜣螂之能,可概为“破癥、开结”。

此药特点似可简化为一个字——“排”,即“由里往外推”的意思。人身出现的病理产物,均可酌用此药施治。《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联系到蜣螂食性,吃的是浊阴之物,善于把浊阴向下排出,所以会有上述功效。”可参考。

【应用参考】

《南方医话》(刘尚义)载刘丽华用推车散(蜣螂、干姜)治多骨疽,蜣螂炙、研细末,每3g入干姜1.5g,再研细末,吹入孔内,次日可见骨出。至无骨退出又不痛时,可不吹。

蜂窠(露蜂房)

味咸(《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能化结硬,善破坚积。

【要义简释】

……能化结硬,善破坚积。

化结硬,破坚积”之表述为本卷他药所无。

虽咸味均能软坚,但以此言概之,似确为专长之能。

蜂窠之能,可概为“化结、破坚”。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露蜂房有“抗炎;止血;增强心脏收缩及暂时性降压与利尿”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蜂房合骨碎补、牛膝可治关节畸变。(类风湿性关节炎)《朱良春用药经验集》引《本草述》用蜂房治积痰久嗽之意,称蜂房“是一味价廉物美的止咳化痰药”,可治慢性气管炎之久咳不已。取其温肺肾、纳逆气之功。“蜂房末3g(小儿酌减),鸡蛋1枚(去壳),放锅内混合,不用油盐,炒熟,于饭后一次服。每日1-2次,连服5-7日可获满意之效果。”

虻虫

味甘,微寒(《本经》:“味苦微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瘀血,能化宿癥。

【要义简释】

虻虫苦寒,专破浮结之血,最堕胎孕。

虻虫之能,可概为“破瘀、化癥”。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虻虫有“抗凝;抗炎;镇痛;抑制内毒素所致肝出血性坏死病灶的形成;溶血”等药理作用。

水蛭

味咸、苦,微寒(《本经》:“味咸平”。陈注),入足厥阴肝经。善破积血,能化坚癥。

【要义简释】

水蛭咸寒,善下沉积之血,最堕胎孕。

水蛭之能,可概为“破坚、化积”。

水蛭与虻虫常相须而用,以破浮结及沉积之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水蛭有“抗凝血和抗栓;降低血脂;促进脑血肿吸收;终止妊娠;对抗凝血酶所致的离体蛙心收缩力增强;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等药理作用。并称,“水蛭的醇提取物抑制血液凝固的作用,强于虻虫、、桃仁等;醇制剂作用强于水制剂。”“水蛭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强的凝血酶特效抑制剂。水蛭等药材与用于较初期瘀血的丹皮、桂皮、芍药(抗血栓形成作用)的作用完全不同,其作用不是预防血栓形成,而是溶栓作用。”“水蛭素对各种血栓病都有效,尤其是对静脉血栓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胡慧明用水蛭配伍壁虎治脉管炎之瘀痛。称“水蛭活血力专,壁虎止痛力宏”,以二药研散口服,治脉管炎,2-3天后,疼痛即可缓解。载周信有用生水蛭粉(装胶囊。每服2-3g,日2-3次),治卒中后遗症偏瘫、冠心病、肝硬化腹水、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载吴天强称“水蛭功能破血逐瘀”,用水蛭(0号胶囊,每次4粒,日2次),治一57岁男患者血管瘤,20余日愈。《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水蛭)毕竟是一味化瘀的峻品……或伍以补益气血之品始妥。”《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水蛭“最宜生用,甚忌火炙。……屡用生者治愈多人。惟气血亏损者,宜用补助气血之药佐之。”

蛴螬

味咸,微寒(《本经》:“味咸微温”。陈注),入足厥阴肝经。能化瘀血,最消癥块。

【要义简释】

《金匮》大黄䗪虫丸方在大黄(大黄十分,甘草三两,杏仁一升,芍药四两,干地黄十两,桃仁一升,干漆一两,虻虫一升,水蛭百枚,蛴螬半升,䗪虫半升,黄芩三两。陈注)。用之治虚劳腹满,内有干血。以其破瘀而化积也。

蛴螬之能,可概为“化瘀、消癥”。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蛴螬的食物清,因此能透清阳,去'目中淫肤、青翳白膜’。”可参考。

蜘蛛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能消偏坠,善治狐疝。

【要义简释】

《金匮》蜘蛛散蜘蛛十四枚,桂枝半两。为散,取八分匙,饮和。日再服。治狐疝,偏坠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破瘀而消肿,桂枝疏木而升陷也。

此药能“消肿”。但目前已少用。前文桃仁“止阴中肿痒”,红蓝花“消胕肿”,蒴藋“敷脚膝肿痛”,败酱“消痈肿”,鳖甲“消阴头肿痛”,土瓜根“散痈肿”等,虽无较为近似者,但合蒴藋、鳖甲而用,似亦勉可。

蜘蛛之能,可概为“破瘀、消肿”。

雄黄

味苦(《本经》:“味苦平寒”。陈注),入足厥阴肝经。燥湿行瘀,医疮杀虫。

【要义简释】

雄黄燥湿杀虫,善治诸疮。

此药与黄连功近。均能燥湿清热而治疮。但雄黄并常用于杀虫。

雄黄之能,可概为“燥湿、杀虫”。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雄黄有“抗菌、抗血吸虫”等药理作用。


卷三

黄芪

味甘,气平(《本经》:“味甘微温”。陈注),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入肺胃而补气,走经络而益营。医黄汗血痹之证,疗皮水风湿之疾。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急更良。善达皮腠,专通肌表。

【要义简释】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历节肿痛最效,虚劳里急更良。

先生关于归经之说,有时似偶有表述疏忽之嫌,较难确切理解。如此所称,黄芪入肺胃经,乃右路敛降者也。但后文示“佐以辛温则能发”“能发表而出汗”。“”者,肝脾阳升之象也,其功应在左路。后文“卫衰则陷,陷而不发者,最宜参芪,助卫阳以发之”。卫阳之“”,亦在左路。所谓“卫出下焦”者,阳升于左也。实际上,“虚劳里急更良”之说,亦左路助其阳升之意也。

《中国药典》言黄芪“归肺、脾经。”可参考。

    《金匮》黄芪芍药桂酒汤黄芪五两,芍药三两,桂枝三两,苦酒一升。治黄汗身肿,发热汗出而渴,汗沾衣,色黄如柏叶,脉自沉者。……黄芪走皮毛而行卫郁,桂枝走经络而达营郁,芍药、苦酒,泻营热而清风木也。

    黄芪于此虽“行卫郁”,似尚有敛汗之用。而用苦酒者,虽“苦酒”章言其“行营瘀而泻热”,似言犹未尽。若仅行瘀泻热,用丹皮、丹参、茜草等均可。实则,苦酒味酸,合于发渴证之生津,而此证“风热消烁,津液耗伤”,苦酒作为“春酸”之品,有“补肝体”,即亦生津液之功也。

    桂枝加黄芪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黄芪二两。治黄汗,两胫自冷,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身疼重,烦躁,腰以上汗出,小便不利。……营热郁隆,不为汗减,热蒸血败,不能外华皮腠,久而肌肤枯涩,必至甲错。

此亦大需一说。常理,汗出则热退,如段末:“助以热粥而发微汗,经热自随汗泄”。其“营热郁隆”之所以“不为汗减”者,因水气“下注关节”,使下焦之阳不能上达也,是故证见“两胫自冷”而“腰以上汗出”。此时之“汗出”,伤心液之病象也。上焦无下阳之补充,反因热蒸汗出,故“久而肌肤枯涩,必至甲错”。先生言黄芪如上条“行卫郁”,似尚有敛汗而“益卫气”之用。

此证,加防己或独活或桑寄生泻下焦水湿,似更善。

    ……黄芪行卫气之郁。

    黄汗之病,均为“水气浸淫”而“肌肉滋湿”。以其“水在经络……外阻卫阳而内遏营阴”,故黄芪用以“行卫气之郁”。俗谓之补“汗出过多而走泻”之卫气,亦可。

    ……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

黄芪之用,除此载三方,他于防己黄芪汤、防己茯苓汤亦用之。究之均有肤表之证也。如水在皮肤之身肿、胫冷、黄汗等;又如血痹、身体麻木不仁之证;再如,“一切疮疡”之证。而从“卫出下焦”,(《灵枢悬解·营卫生会》:“卫出于下焦,阳根于下也”。“阳根于下”而要使卫阳外发,则其所行之道,无非左路升达之道。)以及先生此章文末“卫旺则发,卫衰则陷,陷而不发者,最宜参芪,助卫阳以发之”之意而言,则但凡升阳之需,均宜黄芪(炙用)。

《四圣悬枢》“温疫”“疹病”篇称浮萍能“泻卫气之闭”,与黄芪功近。二者区别,似是黄芪具“燮理”之全功,而浮萍仅有“开闭”之独力。黄芪升阳、浮萍泻湿,亦不同。

黄芪之能,可概为“益卫、调营”。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黄芪的特长是其建设能力,不是其战斗能力。”这实际上是“补正能力”与“祛邪能力”的区别。可参考。

【原文摘要】

气冷而后血寒,卫梗而后营瘀。欲调血病,必益血中之温气;欲调营病,必理营外之卫阳。卫气者,逆则不敛,陷则不发,郁则不运,阻则不通,是营血受病之原也。黄芪清虚和畅,专走经络,而益卫气。逆者敛之,陷者发之,郁者运之,阻者通之,是燮理卫气之要药,亦即调和营血之上品。辅以姜、桂、芍药之类,奏功甚捷,余药不及也。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现代药理实验证明,黄芪具有降血糖作用……亦有报道黄芪多糖具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有强心作用。”“黄芪煎剂给麻醉狗、猫、兔等静脉注射均可引起明显的降压作用。”“对实验性肝炎有保护作用。”“能显著减少尿中蛋白的量,减轻肾病变程度。”“有促雌激素样作用。有中等利尿作用。”“能增强脑部功能,加强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有镇静作用。”“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黄芪及其多糖等成分可明显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均有促进或增强作用。”“可提高造血功能。”并称,“黄芪药力绵长,如太仓之不可竭,久久服之药力愈强,颇适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病程长,需长期服药的特点。”《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蔡小荪称黄芪70-100g,可治肾病综合证,促尿蛋白消退。《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其治慢性肝病见乏力等气虚症状者,“一般用80-150g,多数4日内即可获显效。如果剂量在60g以下,时有不效者,且见效缓慢。”(慢性肝炎)《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愚自临证以来,凡遇肝气虚弱不能条达,用一切补肝之药皆不效,重用黄芪为主,而少佐以理气之品,服之覆杯即见效验。”《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黄芪的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用5-10g能升阳举陷;15-25g利尿作用显著,但用至50-60g尿量反减少。老年人气虚不摄,尿频清长者,则需较大剂量以益气摄尿。脑血管意外之弛缓性瘫痪,亦宜较大量(30-50g)方能发汗益气通络之效。”

薯蓣(山药)

味甘,气平(《本经》:“味甘温”。陈注),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养戊土而行降摄,补辛金而司收敛。善熄风燥,专止疏泄。

【要义简释】

养戊土而行降摄,补辛金而司收敛。善息风燥,专止疏泄。

    走右路“养戊土而行降摄,补辛金而司收敛”是因,于左路“息风”“止泄”为果(下文,“风气百疾”,“率在厥阴风木一经”,是病因在左路也)。当然,“养戊土而行降摄,补辛金而司收敛”本身也包含了“因”与“果”。

    《金匮》薯蓣丸,薯蓣三十分,麦冬六分,桔梗五分,杏仁六分,当归十分,阿胶七分,干地黄十分,芍药六分,芎藭六分,桂枝十分,大枣百枚为膏,人参七分,茯苓五分,白术六分,甘草二十分,神曲十分,干姜三分,柴胡五分,白蔹二分,豆黄卷十分,防风六分。蜜丸,弹子大,空腹酒服一丸。治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以虚劳之病,率在厥阴风木一经。厥阴风木,泄而不敛,百病皆生。

先生此言“虚劳之病,率在厥阴风木一经”,并言“厥阴风木,泄而不敛,百病皆生”之意,即虚劳乃至百病的出现,“成于乙木之不谧”(下文)之意也。俗谓之“肝为五脏之贼”。

症状见为“不敛”(如“吐衄”等),是以药君薯蓣,以“敛肺而保精”;而直接病因在于风木疏泄,是故佐以归、胶滋肝养血,地、芍润木清风,芎、桂疏郁升陷,辅乙木之升发;又辅以黄卷、防风,燥湿而达乙木。薯蓣丸用了超过三分之一的药味扶乙木,可见先生“虚劳之病,率在厥阴风木一经”所言并非无据。

……是以虚劳之证非一,无不成于乙木之不谧,始于辛金之失敛。

成病之时,病机在乙木之不谧,风动疏泄而阳郁不达。“始于辛金之不敛”者,指未成虚劳之前,因于不加收敛也。如堤防之崩(“堤崩”可类比为“吐衄、崩带”等虚劳病)。未崩之前,则皆因蚁穴之渗漏(可喻为“辛金之不敛”)。

此亦人身衰病之普遍规律。人之衰及病,常因于“多发而少收”或“有发而无收”。人之一日,动者、发者不止八个时辰,而静者、收者不足四个时辰,岂非“多发而少收”?是以道家之“炼己”,要在行其意识之收摄也。

至于“辛金之不敛”,尚有甲木不降之碍,是故药用柴胡、白蔹,泻火而疏甲木。此亦“凡十一脏,取决于胆”(《素问·六节藏象论》)之意也。类比于人身,人之行事处世不知收敛者,无不因于“胆子太大”“胆气太盛”。二者之理,毫无差别,所谓“天人感应”者,契合若此。

    ……究之总缘土败。盖坎中之阳,诸阳之根。坎阳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湿旺,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此木陷金逆所由来也。

此段文字在归因上有点绕圈。虚劳证的直接病因在“乙木之不谧”;而木陷金逆之因,即深层原因,“总缘土败”;但土之所以“”,因为“坎阳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湿旺”;而“坎阳走泄”,又因为“于蛰藏之期,偏多损失”(此段前文)。到底哪个是核心因素?

总的来说,“土败”是百病滋生的核心因素。如《金匮悬解·血痹虚劳》:“盖劳伤在乎气,而病成在乎血……而其先,总缘于土虚。土虚则火热而水寒,金烁而木枯,中枢败而四维不转,故火金伤而神气病于上,水木损而精血病于下。”又《四圣心源·劳伤解·中气》:“平人下温而上清者,以中气之善运也。中气衰则升降窒,肾水下寒而精病,心火上炎而神病,肝木左郁而血病,肺金右滞而气病。神病则惊怯而不宁,精病则遗泄而不秘,血病则凝瘀而不流,气病则痞塞而不宣。四维之病,悉因于中气。

当然,言脾胃之中气,乃从后天言;从先天言,则为水脏之肾气。《难经·八难》:“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肾间动气”乃生气之原。此 “气”,或称为“水中气”,或称为“水中火”。此“气”一衰,则寒水盛而上侵己土,必致土湿愈旺。

先天后天,二者对疾病影响的权重,通常认为,一般情况下,责在后天脾胃中气;病程过长,则损及先天肾气。

至于先生所示,“盖坎中之阳,诸阳之根。坎阳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湿旺,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此木陷金逆所由来也。”此言普遍现象,或曰言阳虚之证而已。(《四圣心源·劳伤解·阳虚》:“脾土不升,木火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因“病于阳虚者,尽人皆是也。”(《四圣心源·劳伤解·阳虚》)故可称“阳虚”证为“普遍现象”。

至于“阴虚”之证,则有所不同。《四圣心源·劳伤解·阴虚》:“胃土不降,金水失收藏之政,君相二火泄露而升炎,心液消耗,则上热而病阴虚。”是即阴虚之证,无关“坎阳走泄”,但却并未超出“胃土不降”,即“土败”(原文称“胃土之弱”。俗谓之“胃阴虚”)之范畴也。可见,百病之生,“总缘土败”,概括性、准确性更强。

薯蓣丸方,“大枣补己土之精;人参补戊土之气;苓、术、甘草,培土而泻湿;神曲、干姜,消滞而驱寒”,“理中而运升降之枢”,所用药味,恰占全方三分之一,仅比左路升达少一味。而蓣、冬伍桔、杏,合以柴、蔹,可敛阳生肾水,却无助肾气之药。可见薯蓣丸方制方之意,亦是认为根源应在“理中而运升降之枢”,而不在补阳助肾气也。

    ……薯蓣之性,善入肺胃而敛精神,辅以调养土木之品,实虚劳百病之良药也。

薯蓣之能,可概为“滋胃、敛肺”。

虚劳之病,大致可概括人身除外感以外的内伤百病。《医学百科》称之为“慢性衰弱证候的总称。”称乃“五脏亏损、气血阴阳不足为主要病机”正因为其可概括外感以外的内伤百病。故《四圣心源》以“中气篇”,即《劳伤解》,作为《天人解》《六气解》《脉法解》三篇基础理论之后,辨析病证之第一篇。虚劳病之见证,一可参考本章前文,“……于是惊悸、吐衄、崩带、淋遗之病,种种皆起。是以虚劳之证非一……”,可见有“惊悸、吐衄、崩带、淋遗”等。二可参考《四圣心源·劳伤解》的章节设置,大致有“阴虚、阳虚、阴脱、阳脱、神惊、精遗、气滞、气积、血瘀、血脱、衄血、吐血、便血、溺血”等。

精研薯蓣丸方,可悟入四圣医学诊病施治之法门。

薯蓣与五味子之异,见“栝楼根”章“栝楼瞿麦丸”条。

【原文摘要】

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素问》语。四时之气,木火司乎生长,金水司乎收藏,人于秋冬之时,而行收藏之政。宝涩精神,以秘阳根,是谓圣人。下此(疑为“下士”。陈注)于蛰藏之期,偏多损失。坎阳不密,木郁风生。木火行疏泄之令,金水无封闭之权,于是惊悸、吐衄、崩带、淋遗之病,种种皆起。是以虚劳之证非一,无不成于乙木之不谧,始于辛金之失敛。究之总缘土败。盖坎中之阳,诸阳之根。坎阳走泄,久而癸水寒增,己土湿旺,脾不能升而胃不能降。此木陷金逆所由来也。法当温燥中脘,左达乙木而右敛辛金。薯蓣之性,善入肺胃而敛精神,辅以调养土木之品,实虚劳百病之良药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薯蓣有“降血糖;调节机体非特异刺激反应;增加小鼠脾脏重量;滋补;助消化;止泻;祛痰”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山药用于治疗肾盂肾炎,用量一般为10-30g,大剂量60-250g,水煎服。《全国中草药汇编》载穿山龙(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舒筋活络、祛风止痛。”并可治支气管炎等。《中药大辞典》载穿山龙“活血舒筋、消食利水、祛痰截疟。”载其有“镇咳、祛痰、平喘”等药理作用。煎汤内服,用量为0.5-1两。并载“临床证明穿山龙片对咳、痰、喘、炎均有疗效,尤以镇咳祛痰作用较强。在中医分型方面,以脾湿型的疗效较高。”其中,“临床应用”中载用穿山龙片剂(每片含原生药2.5g)每日2次,每次2或3片,治痰、咳有效。《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毛德西经验,穿山龙水煎液冲红糖黄酒可疗虚损,并可治过敏性鼻炎(案例中用15g,治一18岁女)。《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穿山龙“是一味吸收了大自然灵气和精华的祛风湿良药”“从实践中证实穿山龙有显著的镇咳、平喘、祛痰作用。”称剂量以30-60g为宜。

五味子

味酸、微苦、咸,气涩(《本经》:“味酸温”。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敛辛金而止咳,收庚金而住泄。善收脱陷,最下冲逆。

【要义简释】

《伤寒》小青龙汤方在麻黄(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半夏三两,五味半升,细辛三两,干姜三两。陈注)。治太阳伤寒,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

仲景先生“水气”一词,病机总为土湿不运,病因多见寒水上泛,症状却是多种多样。此证之“水气”为“痰饮”,十枣汤之“水气”为“悬饮”,《金匮》“水气三”释文为“正偃则咳出清水”,“水气十三”为“阴肿”;“水气十四”为“腹大,不能自转侧”;“水气十五”为“鸭溏”;“水气十六”为“腹大,四肢苦重”;“水气十七”为“腹大、脐肿、阴下湿”等。

“水气三十二”原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一句,大致可说明脏腑之“水气”,常见为痰浊水饮之证;而经络之“水气”,则常见为肢重肤肿之象。

    小柴胡汤……真武汤方在茯苓(茯苓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芍药二两,生姜三两。陈注)。治少阴病,内有水气,腹痛下利。若咳者,加五味半升,细辛、干姜各一两。

参上注。《金匮》“痰饮咳嗽”章,“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等文句,均可见“水气”于脏腑多见为痰饮。

水气病,当与《金匮》“痰饮”章合参。

……五味酸收涩固,善敛金气,降辛金之上冲而止咳逆,升庚金之下脱而止滑泄,一物而三善备焉。

五味子之能,可概为“敛肺、住泄”。

……金收则水藏,水藏则阳秘,阳秘则上清而下温,精固而神宁,是亦虚劳之要药也。

此句亦可证“薯蓣”章注文之理。人生在世,不患乙木无生生之气,实患辛金之多发少收。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五味子有“增强中枢安定药氯丙嗪及利血平对自个活动的抑制;促进肝糖元生成,保护慢性肝损伤,促进肝细胞病变修复;抗溃疡;改善心肌营养和功能;呼吸兴奋;减少由氨水刺激而引起小肉鼠咳嗽次数;祛痰;增强细胞合成蛋白、增强体液免疫;延缓衰老;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抗过敏”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在五味子、田基黄、垂盆草等诸多的降转氨酶药物中,以五味子一药的效力最为显著……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将转氨酶很多医家多以之为首选之品。”《用药杂谈》(汪庆安)称,五味子配仙鹤草能补气强心。(体质性低血压)

诃黎勒

味酸、微苦,气涩,入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经。收庚金而住泄,敛辛金而止咳。破壅满而下冲逆,疏郁塞而收脱陷。

【要义简释】

……诃黎勒苦善泻而酸善收。苦以破其壅滞,使上无所格而下无所碍;酸以益其收敛,使逆者自降而陷者自升,是以咳利俱止也。

诃黎勒之能,可概为“行滞、收脱”。

《金匮》仅用诃黎勒治气利,后世用途较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诃黎勒有“抗菌;抗肿瘤;清除核黄素(VB2)+光产生的O2-和对抗H2O2引起的溶血;解痉;致泻;抗癌;促进胆汁分泌、降压、抑制平滑肌”等药理作用。

白前

味甘、辛,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止嗽,破壅塞而清痰。

【要义简释】

《金匮》泽漆汤方在泽漆(泽漆三升,半夏半升,白前五两,紫参五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桂枝三两,生姜五两。陈注)。用之治脉沉之咳。……泽漆治其水气。

先生此用“治其水气”之句,“泽漆”章则言“行其水积”,并言其“专行水饮”,是亦可知“水气”多见为“水饮”“痰饮”。

白前善降胸胁逆气。心肺凝痰,嗽喘冲阻,呼吸壅塞之证,得之清道立通,浊瘀悉下。宜于补中之剂并用乃效。

白前之能,可概为“降冲、去痰”。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前皂甙有“祛痰”等药理作用。称炒后偏于温肺散寒、化痰止咳,多用于寒痰或痰湿、咳喘。《本草体证录3》(周正称,“白前祛痰作用较强,对胃稍有刺激性,若素有胃病或脾胃虚弱者,用量不宜超过6-9g;超过9g,易致恶心呕吐。此药无补益功效,功专辛散行气,对于肺虚干咳者,不宜应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用白前、瓜蒌壳各10g,治外感咳嗽,喉间痰不易出者,可使“一咯即出,咳乃松解。”该书并称,用桔梗配旋覆花,也属“提降并举”而能使“痰即易咯而咳减”,称乃师法朱肱《活人书》桔梗与枳壳之配伍。(曾用桔梗配旋覆,未见捷效。陈注)

细辛

味辛,温,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降冲逆而止咳,驱寒湿而荡浊。最清气道,兼通水源。

【要义简释】

防己黄芪汤方在防己(防己一两,黄芪一两,甘草五钱,白术七钱五分,生姜四两,大枣三枚。陈注)。治风湿脉浮身重,气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风木冲逆,则用桂枝;寒水冲逆,则用细辛。此治冲逆之良法也。

所谓“寒水冲逆”,与前文“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似仍有不同。“陈寒”,久寒也。而寒水冲逆,其象即小青龙证。真武汤所谓“有水气”之象,亦即痰饮、水饮之类也。是故,细辛用于治寒逆、痰饮等证居多,即先生“驱水饮而逐湿寒”(后文)之示也。

……咳嗽之证,由于肺金不降,收气失政,刑于相火。

先生此说,概说而已,非放之四海而皆准之理。

    外感之咳,人知风寒伤其皮毛,而不知水饮湿寒实伤其脏腑。

此亦概说。外感之咳,有不是水饮湿寒伤其脏腑者。如五运六气燥气过旺之证,即所谓宜滋肺阴之外感咳证。

……若使里气豁通,则皮肤虽闭,而内降有路,不至于此也。

先生此句亦宜推敲。如茶壶倒茶,气孔被堵出水口亦不能出水。因此,外感表闭,若闭束过重,即使平素体健,亦不免肺逆咳生也。

大致,先生所言之咳证,虽概言内伤外感,核心仍是偏于“土湿胃逆,肺金不降”之常见情形。即此章前文“水饮停瘀者,十居七八”之意也。其中,于外感较重之证,宜如《四圣心源·咳嗽根原》示:“若感冒风寒,嚏喷流涕,头痛恶寒,加生姜、苏叶,以解表邪。

临证,一者,宜充分重视《四圣心源·咳嗽根原》之辨析表述,并“姜苓五味细辛汤”方后之加减法;二者,宜参五运六气,于燥气下临之咳,活用滋阴之药;三者,感得少阳火盛而致咳,亦未必宜用苓去湿、用姜温寒,或用辛驱饮;四者,泽漆汤证,咳而脉沉,宜用桂枝者,亦不可无视。细参此说之四条,治咳证更可应手。

细辛温燥开通,利肺胃之壅阻,驱水饮而逐湿寒,润大肠而行小便,善降冲逆,专止咳嗽。其诸主治……皆其行郁破结,下冲降逆之力也。

细辛之能,可概为“驱饮、逐寒”。

【原文摘要】

肺以下行为顺,上行则逆。逆则气道壅阻,而生咳嗽。咳嗽之证,由于肺金不降,收气失政,刑于相火。其间非无上热,而其所以不降者,全因土湿而胃逆。戊土既湿,癸水必寒,水寒土湿,中气不运,此肺金咳逆之原也。

当火炎肺热之时,而推其原本,非缘寒气冲逆,则由土湿堙塞,因而水饮停瘀者,十居七八。然则上热者,咳嗽之标;水饮湿寒者,咳嗽之本也。

外感之咳,人知风寒伤其皮毛,而不知水饮湿寒实伤其腑脏。盖浊阴充塞,中气不运,肺金下达之路既梗,而孔窍又阖,里气愈阻。肺无泄窍,是以宗气壅迫,冲逆而为咳。若使里气豁通,则皮肤虽闭,而内降有路,不至于此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细辛有“镇痛;降温;抗炎;抑菌;强心、扩大血管、松弛平滑肌、增强脂质代谢及升高血糖;对抗吗啡所致的呼吸抑制”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徐应坤用细辛5g,每日泡水三次,治阳痿,7日见效。载龚士澄一次处方书写不清,药房用细辛15g,用于一13岁女童风热咳嗽、鼻塞涕黄之证,二日“诸症悉退”。《本草体证录1》(周正称,“体实而寒湿偏重,肢体痹痛者,个人最高量用至15g,其止痛效果极为明显。”《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北细辛,治痹证疼痛、风寒湿痹用量宜大,8-15g;风热湿痹3-5g。亦可用于红斑狼疮、湿疹、肿瘤、帕金森病等。称“类风湿性关节炎,肥大性脊柱炎,则可用10-20g。”(汤剂用量)《北方医话》(夏洪生)载金梦贤论“细辛不过钱”,称金氏按《伤寒》《金匮》之量,每与干姜、五味、当归等原方量同,如三钱、五钱。但其折算方法为1:5,故为15g及25g。用于“治疗单纯的外伤性截瘫和手足冻伤之患者,有时细辛用到50g(一两),并没有发现什么不良反应……”

射干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手太阴肺经。利咽喉而开闭塞,下冲逆而止咳嗽。最清胸膈,善扫瘀浊。

【要义简释】

《金匮》射干麻黄汤射干十二枚,紫菀三两,款冬三两,五味半升,细辛三两,半夏半升,生姜四两,大枣七枚,麻黄四两。治咳而上气,喉中如水鸡声。……射干、紫菀、款冬、五味、细辛、生姜、半夏,下冲逆而破壅塞,大枣补其里,麻黄泻其表也。

此句先生所示亦较笼统。方中生姜降浊阴而助麻黄开表气;五味敛肺气;细辛驱寒水上逆;菀、冬清肺去痰,款冬并可达木,以应木气不达之象与脉证;射干开结、“行积痰”。

气通于肺,内司呼吸而外主皮毛。皮毛虽闭,而内有下行之路,不至堵塞如是。

此句亦如吾“细辛”章所注。但前注以茶壶倒茶为喻,与人体尚有一定区别。人体左路阳升,多少会推动上之阳气下行。先生此说,亦有一定之理。

……是其平日土湿胃逆,浊气升隔,肺之降路不甚清通。一被外感,皮毛束闭,里气愈阻,内不能降而外不能泄,是以逆行而上冲,塞于咽喉。此即伤风齁喘之证。

虽亦为伤风齁喘证,但与《四圣心源·齁喘根原》之立法处方究有不同。此证虽见“喉中如水鸡声”,痰瘀较重而用射干,且有细辛“驱水饮而逐湿寒”,半夏“降胃逆而驱浊阴”(半夏麻黄丸),生姜“降胃逆而豁郁浊”(真武汤),但究无专驱土湿之品。《四圣心源》用“紫苏姜苓汤”,去枣之壅而加姜、砂之温运,而以茯苓代细辛之专于去湿,更见重视枢轴运转之意。

窃以为,“紫苏姜苓汤”尚可加射、菀、冬。

……射干降逆开结,善利肺气……下冲破结,是其长也。

射干之能,可概为“下冲、破结”。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从理论上讲,射干、半夏都能破除痰结,就都有利于机体木火之气的升达舒展,但射干比半夏多了木火之性,和机体上达的气机相合,更有利于外邪的祛除。”“如果用'能战能守’形容半夏的话,射干可以用'能战能建’来形容。”可参考。

【原文摘要】

气通于肺,内司呼吸而外主皮毛,皮毛虽闭,而内有下行之路,不至堵塞如是。是其平日土湿胃逆,浊气升隔,肺之降路不甚清通。一被外感,皮毛束闭,里气愈阻,内不能降而外不能泄,是以逆行而上冲,塞于咽喉,此即伤风齁喘之证。当饮食未消之际,水谷郁遏,中气胀满,故呼吸闭塞,迫急非常也。不降里阴,则胸膈莫容;不泄表寒,则经络终郁。射干降逆开结,善利肺气。麻黄外散其风寒,使经络松畅,则里气不迫。射干内降其冲逆,使咽喉清虚,则表气不壅。表邪外解而里阴下达,停痰宿水,积湿凝寒,皆从水道注泄而下,根株斩灭矣。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射干有“抗炎解热;抗病毒;利尿”等药理作用。并称,“体外试验,对人子宫颈癌细胞株培养系JTC一26有抑制作用,抑制率在90%以上。”《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其治哮证,射干、白前及麻黄“几不可缺”。《本草正义》(张山雷)称,“射干之主治,虽似不一,实则降逆开痰、破结泄热二语,足以概之。”

紫菀

味苦、辛(《本经》:“味苦温”。陈注),入手太阴肺经。降气逆而止咳,平息贲而止喘。

【要义简释】

紫菀清金润肺,止咳定喘,而兼善敛血。其诸主治……皆清金降逆之力也。

紫菀之能,可概为“润肺、下气”。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紫菀的适应证正是这种肺金被干烤的情况。……质润能益心包之血,使火不刑金。”“不论肺寒肺热都能应用。”可参考。

【应用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施奠邦引一老医治法,用紫菀治便秘属虚者。单用之量宜大,15-30g。《医门凿眼》(樊正阳)称,紫菀“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妙在它可以用于血症。肺痨咳血尤在必需。”

款冬花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止嗽喘,开痹塞而利咽喉。

【要义简释】

款冬降逆破壅,宁嗽止喘,疏利咽喉,洗涤心肺,而兼长润燥。……其诸主治……皆去浊还清之力也。

款冬“除肺痈脓血”之功同紫菀。射干麻黄汤证,先生称其“即伤风齁喘之证”,而《四圣心源》不用此二药,而用陈、杏。似乎《金匮》用此二药,有大材小用之嫌。其“除肺痈脓血”之功,非陈、杏所能(见“杏仁”“橘皮”章)。杏仁可“消皮腠之浮肿”“理气分之郁”,则为款冬所未具。

款冬可“疏利咽喉”,兼具达木之能,乙木不达之咳宜之。《药性琐谈》(江海涛)称,“款冬花是以升为手段,最终达到降气的目的。……款冬花治疗咳喘……是因为它'阳引阴出’以交通阴阳。”“款冬花是帮助地气上升,紫菀是帮助天气下降。”其说亦符合先生所谓“还清”之力。

款冬花之能,可概为“去浊、还清”。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款冬花有“镇咳、祛痰和平喘;呼吸兴奋;升压;增加外周阻力,强烈收缩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本草体证录3》(周正祎)称,“款冬花止咳作用较强,而祛痰的力量较弱;紫菀则相反,祛痰作用较强。”

杏仁

味甘、苦(《本经》:“味甘温”。陈注),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开痹塞,泻壅阻而平喘嗽。消皮腠之浮肿,润肺肠之枯燥。最利胸膈,兼通经络。

【要义简释】

……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痹而止喘,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无以易此。……种种功效,缘其降浊消郁之能事也。

杏仁之能,可概为“降浊、消郁”。

气分之郁,可见为胸痹、短气或气喘或形肿。杏仁治喘,均为外感病,而未见用治内伤之喘。是即,气虚不敛之喘,未必宜此药。至于中湿、饮阻、表闭之证,均可用此。其量在五十粒至半升之间不等,即大约15至50g之间。

若深究其不用于内伤之喘,尤其不宜于气虚之喘的原因,似因此药沉降太过。如《本草正》称:“元气虚陷者勿用,恐其沉降太泄。”现代医学所谓的“中毒”症状,如“眩晕,突然晕倒、心悸、头疼、恶心呕吐、惊厥、昏迷、紫绀、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脉搏弱慢、呼吸急促或缓慢而不规则”或“呼吸困难,抽搐,昏迷,瞳孔散大,心跳速而弱,四肢冰冷”等,均为阳气沉沦之象。《中华本草》称,“成人服苦杏仁约50-60个,小儿7-10个即可致死。

【原文摘要】

肺主藏气,气降于胸膈而行于经络,气逆则胸膈闭阻,而生喘咳。脏病而不能降,因以痞塞,经病而不能行,于是肿痛。杏仁疏利开通,破壅降逆,善于开痹而止喘,消肿而润燥,调理气分之郁,无以易此。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杏仁有“抗炎;镇痛;镇咳平喘;降压;局部麻醉;抗癌;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抗突变、预防和治疗抗肿瘤药阿脲引起的糖尿病;驱虫、杀菌”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章次公认为苦杏仁20-30g,“有润胃肠、消食、开滞气之功,能疏利开通、破壅降逆而缓胃痛。”《黄河医话》(孙继芬)载王其玉用苦杏仁60g,捣烂,布包外擦,治白(蛇虱)证,2日止痒,4日无脱屑。

薤白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开胸痹而降逆,除后重而升陷。最消痞痛,善止滑泄。

【要义简释】

……薤白辛温通畅,善散壅滞。辛金不至上壅,故痹者下达而变冲和;庚金不至下滞,故重者上达而化轻清。其诸主治……缘其条达凝郁故也。

薤白之能,可概为“破壅、达郁”。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薤白的特点是“辛温兼有滑泽。”并引邹澍言称,其“能于金中宣发木火之气。”窃以为,似称“辛温滑泽而宣通”亦可。

【应用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施奠邦称范文虎用薤白治腹痛下利。“用量一两到一两五钱。”并载洪竹书用一味薤白头治厥逆证,用量为36g,水300ml,煎取150ml,分三次温服,三日愈。

桔梗

味苦、辛(《本经》:“味辛微温”。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散结滞而消肿硬,化凝郁而排脓血。疗咽痛如神,治肺痈至妙。善下冲逆,最开壅塞。

【要义简释】

《伤寒》桔梗汤桔梗二两,甘草二两。治少阴病,咽痛者。……桔梗开冲塞而利咽喉,生甘草泻郁热而缓迫急也。

此证之上热,用生甘草清泻之,而其咽痛,用桔梗疏利之。对于“癸水上冲”之病本,虽桔梗入肺下冲逆,气降水亦降。但是,毕竟无温寒泻水之药,未尽善。究之,此方要么治标,一二剂后暖水泻湿;要么,合苓、泽、姜、附而用,标本兼治。仅凭此药治其癸水上冲,无能为矣。

但是,少阴病之病机,不仅是“水泛火奔”,更是“水胜火负”。当是之时,顾护阳气为当务之急,是以不用或慎用清泻君相之药,如芩、连等。

桔梗汤证之病机主要是浊阴冲逆,但浊阴冲逆之际,未必无相火上逆,如猪肤汤证(“猪肤”章:“相火刑金,则为咽痛”)。桔梗汤组方之意,实乃“猪肤”章:“肺气清降,君相归根,则咽痛与烦满自平”之意,即上文“气降水亦降”之意。

相火刑金之咽痛,需用猪肤汤;非桔梗汤、半夏散所能建功。至于相火过旺,则猪肤亦不可用,而需用猪胆汁矣。(“猪胆汁”章“白通加猪胆汁汤”条,“治少阴病下利,厥逆无脉,干呕心烦者……猪胆汁清相火而止呕……”)

桔梗苦泻辛通,疏利排决,长于降逆而开结,消瘀而化凝,故能清咽喉而止肿痛,疗疮疽而排脓血。其诸主治……皆降逆疏壅之力也。

桔梗之能,可概为“降逆、疏壅”。

桔梗下冲破壅、利咽排脓之能,与紫菀、冬花大同。但此用之于桔梗汤、排脓汤,又用之于通脉四逆汤(“方在甘草。治少阴病,下利脉微。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此章)。可见利咽排脓的“疏利排决”之性,应胜彼二者。但润燥之能则彼胜。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桔梗有“祛痰与镇咳;降血糖;抑制胃液分泌和抗溃疡;抗炎;降低冠状动脉和尼肢血管阻力,增加血流量;镇静、镇痛和解热”等药理作用。并称,“麻醉犬口服本品煎剂1g/kg,能显着增加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量,其强度可与氯化铵相比。对麻醉猫亦有明显的祛痰作用。有报道桔梗皂甙的祛痰作用强于远志,次于美远志(Poygala senegaL.)。而小鼠酚红法试验结果则弱于远志。”《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何绍奇称,“金荞麦、远志祛痰作用,似较桔梗为强。”《燕山医话》(陈彤云)载朱桂茹析一医案,亦引用现代药理分析结论。该案桔梗用30g。

橘皮

味辛、苦(《本经》:“味辛温”。陈注),入手太阴肺经。降浊阴而止呕哕,行滞气而泻郁满。善开胸膈,最扫痰涎。

【要义简释】

《金匮》橘皮汤橘皮四两,生姜八两。用以治干呕哕,而手足厥者。……橘皮破壅塞而扫瘀浊,生姜降冲逆而行凝滞也。

此方八两生姜入胃降浊以治本,而四两橘皮为行郁理气,而兼以降浊。亦是治标者为君。

橘皮辛散之性,疏利通畅,长于降浊止呕,行滞消痰,而和平条达,不至破气而损正,行郁理气之佳药也。其诸主治……总缘善行滞气也。

《金匮》之用橘皮,要在降浊止呕、理气行郁。其功必伴以生姜方始得奏。此乃肺胃并降之理。亦同于肝脾之并升(桂枝甘草汤、黄芪建中汤、当归生姜羊肉汤)。但此药似功力太弱。《金匮》常用至一斤。

橘皮之能,可概为“行气、降浊”。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载橘皮有“抗炎、抗溃疡、利胆;抑菌”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橘皮“量大治乳痈(乳腺炎)……每用陈皮30g,连翘、柴胡各9g,金银花15g,鹿角霜10g,甘草6g,水泡15分钟,煎汤热服,覆被取汗。虽见寒热肿痛,凡尚未成脓者,二三日内,多能消散。”《太平圣惠方》载,“治鱼骨鲠在喉中:常含橘皮即下。”

皂荚

味辛、苦、涩(《本经》:“味辛咸温”。陈注),入手太阴肺经。降逆气而开壅塞,收痰涎而涤垢浊。善止喘咳,最通关窍。

【要义简释】

皂荚辛烈开冲,通关透窍,搜罗痰涎,洗涤瘀浊,化其黏联。胶热之性,失其根据,攀附之援,脏腑莫容,自然外出。虽吐败浊,实非涌吐之物也。其诸主治……皆其通关行滞之效也。

此可谓《金匮》治痰第一方。

其功大似射干。但“消恶疮、熏脱肛”之能,则与后者“泻肺火、润肠燥”有不同。

皂荚之能,可概为“开闭、涤痰”。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皂荚”别名有“皂角”等,乃“豆科植物皂荚的果实或不育果实。前者称皂荚,后者称猪牙皂。”称皂荚除具有“降低表面张力、溶血”等皂甙一般特性之外,尚有“祛痰、抑菌”等药理作用。并称,“在猫身上,皂荚确能使呼吸道分泌增加,但较桔梗、前胡为差,持续时间较短。” 该书(《中华本草》)载皂荚内服用量为1-3g。《中药大辞典》载“皂荚”别名有“皂角”等;载“皂角刺”别名有“皂荚刺”“皂刺”等。《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王玉玲用皂角(一寸,去皮弦),合炙麻黄3g、杏仁、苏子、葶苈子、半夏各10g,治5岁童痰哮,吐涎后喘平。常与麻黄、葶苈子配伍以宣降肺气。肥城矿业中心医院副主任护师网上答疑称,“皂角的日用水煎煮量是5-10g,研末吞服量为0.2-0.5g。”《北方医话》(夏洪生)载胡慧明用皂角刺90g于配伍中,取其消散之力。胡氏引《外科正宗》言称,“皂刺消散之力亦甚大,大概用皂刺不过五六分至二三钱而止,便是托药;用至四两是消药。”并称该药不宜用于怀孕期乳痈,以其有催生作用之故。《本经逢原》认为,“用治风痰,牙皂最胜;若治湿痰,大皂力优。”

葱白

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经。回脏腑之利泄,起经脉之芤减。发达皮毛,宣扬郁遏。

【要义简释】

《伤寒》白通汤葱白四茎,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治少阴病,下利。……姜、附,温水土之寒,葱白升清气之陷也。

先生此言葱白“升清气之陷”,与“入手太阴肺经”之说似不合。其“升清气之陷”者,应为入大肠经之故。

通脉四逆汤方在甘草(甘草、干姜各三两,生附子一枚。陈注)。治少阴病,下利脉微,面色赤者,加葱九茎。……以阳郁不能外达,故面赤,加葱白以宣阳气之郁也。

此之“阳郁不能外达”,似应为阳气郁于下,导致上焦阳气不敛,或曰“虚阳浮越”之象。其用葱白“以宣阳气之郁”,而不用桂枝者,似不无因于葱白其体中空,有彻上彻下之能之故。至于其多用于少阴病,是否因于寒水过旺而真阴受伤,用其辛润之性,似亦有之。

葱白辛温发散,升陷达郁,行经发表,厥有功焉。其诸主治,下乳汁,散乳,消肿痛,止麻痹,疗下血,熨便癃,通淋涩,调泄利。

俗用之以治外感风寒轻证,全非升陷通经之法矣。外用以“熨便癃、通淋涩”则多有之。

葱白之能,可概为“发表、达郁”。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葱白回阳首先是因为它能破阴而出,为真阳回归打通了道路;同时它是带着津液上来的,津液和下焦的阴寒之气完全不同,一者属正,一者属邪,津液与被格的阳气相配……”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葱白有“抗菌、抗真菌、抗滴虫”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郝现军称葱白连根须同煎,具有通乳作用,“治疗缺乳时,常用葱白连根须5根。”《本草体证录2》(周正祎)称,葱白去须,蘸蜂蜜适量,插入肛内,少时即能解出大便。用此法治疗大便不通,屡获效验。(此法比用蜜煎导方简便。陈注)《普济本事方》(许叔微)治小便难、小肠胀,“用葱白三斤,细锉,炒令热,以帕子裹,分作两次,更替熨脐下即通。”

麻黄

味苦、辛、气温(《本经》:“味苦温”。陈注),入手太阴肺经、足太阳膀胱经。入肺家而行气分,开毛孔而达皮部。善泻卫郁,专发寒邪。治风湿之身痛,疗寒湿之脚肿。风水可驱,溢饮能散。消咳逆肺胀,解惊悸心忡。

【要义简释】

《伤寒》麻黄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枚。治太阳伤寒,头痛恶寒,无汗而喘。……寒愈闭而营愈发,裹束卫气,不得外达,是以恶寒。

恶寒”此一症状之病机大致有二种。此条乃从经络层面而言之“恶寒”。病在经络,亦即太阳经之层面,其病机是营束卫气使卫气失其卫外之能而见“恶寒”之证。二者,乃阳郁不升,体表阳气不足之“恶寒”。后者之“恶寒”,即俗谓之“畏寒”,常无寒邪束表,而是病在寒水过旺、肝木不达的情形。“芍药”章,“风木下郁,则阳陷而恶寒”者也。该证芍药甘草附子汤,用附子“温癸水之寒”。

……甘草保其中气,桂枝发其营郁,麻黄泻其卫闭,杏仁利其肺气,降逆而止喘也。

杏仁于此用“七十枚”而非“五十枚”,是为重降而轻升(桂枝二两)之意。《外台秘要》“深师麻黄汤”与“深师麻黄加枣汤”关于杏仁之量,有“六十枚”与“二两”之不同版本,恰可大致说明六十枚杏仁约为“二两”,而此方桂枝用“二两”,杏仁用“七十枚”而非《金匮》《伤寒》屡见之“五十枚”,可证其重在右路敛降。

大青龙汤麻黄六两,桂枝二两,杏仁五十枚,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石膏如鸡子大。治太阳中风,脉紧身痛,发热恶寒,烦躁无汗。以风中卫气,卫敛而风不能泄,是以无汗。遏闭营血,内热郁隆,是以烦躁。……石膏清肺热而除烦躁也。

大青龙汤用药所“清”之“热”,乃石膏所清之“肺热”(原文:“石膏清肺热”;《伤寒悬解·大青龙证一·太阳三十二》:“石膏清神气之烦躁也。”),非“遏闭营血”,然后营血所生之“营热”。“营热”乃小青龙汤用芍药所清之“经热”。

中风之证,本应营中热盛,疏泄过度而汗出;其不能疏泄者,素体卫盛营虚也(《伤寒悬解·大青龙证一·太阳三十二》:“太阳中风,脉紧身痛,寒热无汗,脉证悉同伤寒,此卫阳素旺,气闭而血不能泄也。”),故即使中风,感得天地风木之气过旺,仍无法蓄积而燔蒸,窍开而汗出。以其卫盛营虚,故重用麻黄解表,而必用枣、草滋其化源。

小青龙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半夏三两,五味半升,细辛三两,干姜三两。治太阳伤寒,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甘草培其土气,麻、桂发其营卫,芍药清其经热,半夏降胃逆而止呕,五味、细辛、干姜,降肺逆而止咳也。

芍药清其经热”,此说有深义。此为营血之热,乃胆木不敛,郁滞所生。胆木上逆而刑克戊土,故干呕;营郁生热,其舌质必红。而大青龙汤之所以不用芍药者,其“发热”,乃热在气分,其证见为烦躁;热不在血分,故舌质不红。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细辛二两。治少阴病,反发热,脉沉者。以少阴脉沉而身反发热,则里寒已作而表寒未退。麻黄发其表寒,附子驱其里寒,细辛降其阴邪也。

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二两,附子一枚,甘草二两。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里证者。以脉见沉细,经是少阴,而里证未作,宜解表寒。麻黄轻发其表,附子重暖其里,甘草培其中气也。

麻附细辛汤与麻附甘草汤亦大须一说。麻附甘草证,一为无热;二为脉沉细;三为见恶寒;四为无下利。实则,所谓“无里证”,即如先生所言之“里证未作”。对比“麻附细辛汤”条,先生认为“里寒已作”,其意细辛所降之“阴邪”即是“里证”。

那么,“麻附细辛汤”证细辛所降之“阴邪”,表现为何种症状?窃以为,《伤寒论》该条原文之“反发热”,实即浊阴上逆,阳气浮越,而外受寒逼,不得化汗,郁而为热之象。少阴病,本应“恶寒重、无热”,“麻附细辛汤”证见“热”象,故曰“反”。此时之外证,应是恶寒较重但尚未见下利(少阴病,“厥冷吐利”应常见)。因是浊阴之逆,故药用细辛,即此章“细辛降其阴邪”之谓也(“细辛”章:“寒水冲逆,则用细辛”)。而因其仍见体表经络闭束,故曰“少阴脏病连(太阳)经证”,并用麻黄“发其表寒”。

麻附细辛汤证,临床加干姜、白术、炙甘草、茯苓,并稍加桂枝,温中补土而去湿,可速驱其浊阴之气,保其阳气外发之资粮;桂枝助其阳升。

麻附甘草汤证,拙作《伤寒说意注》引先生《伤寒悬解》文,认为“发热是必见症”,似未必。《伤寒论》谓麻黄汤证,“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是麻黄所发之寒邪,未必见“发热”也;相反,脉沉、恶寒而证见发热,则是表寒闭束而浊阴逼其阳浮之象,宜细辛降浊,而不宜如表证发热之用血分白芍或气分石膏等药清而泻之也。麻黄附子汤证,其方药及量大同于麻附甘草汤。该证亦不见有热。

那么,麻附甘草证如何辨别?一是“脉见沉细”,故病属少阴(可并见手足厥冷);二是不见吐利交加,故为“无里证”(可并见腹中隐痛、小便清长);三是外见恶寒,故需解表(但尚非异常之冷,如冷至出现倦怠蜷卧之状)。

麻黄升麻汤麻黄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萎蕤十八铢,石膏六铢,知母十八铢,当归一两一分,芍药六铢,黄芩十八铢,桂枝六铢,茯苓六铢,白术六铢,甘草六铢,干姜六铢,天冬六铢。治厥阴伤寒,大下后,咽喉不利,吐脓血,泄利不止者。……姜、甘、苓、术,温中燥土,知、膏、冬、蕤,清肺热而生津,归、芍、芩、桂,滋肝燥而升陷,升麻理其咽喉,麻杏泻其皮毛也。

此方极其典型。

温中燥土调金木,并用麻黄开表及升麻专药治专病。

外感病施治大法,无非如是。

《金匮》麻杏薏甘汤,麻黄五钱,杏仁十枚,薏苡五钱,甘草一两。

此方用“”为计量单位,较奇。后世有疑非仲景方者。

越婢汤麻黄六两,石膏半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生姜三两。治风水身肿,脉浮汗出,恶风。以汗出遇风,窍闭汗阻,淫溢经隧,壅遏卫气,而为浮肿。麻黄发皮毛而泻水,石膏清肺金而泻热,甘、枣、生姜,补脾精而和中也。

此证之病机,似宜以《金匮悬解·水气二十三》所述为准。该条释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者,水胀于经络也。续自汗出,无大热者,表郁热作,热蒸于内,风泄于外,是以汗出。而泄之不透,故外无大热。

肝司营血,中抱阳魂,其性温暖而发散;肺司卫气,内含阴魄,其性清凉而收敛。……风伤卫而营郁,故用桂枝以泻营;寒伤营而卫闭,故用麻黄以泻卫。

桂枝之“泻营”者,如下文,“专走经络而泻营郁”也。其营中之郁热,则非芍药无能建功。故桂枝汤用芍药“清营中之热”(“桂枝”章“桂枝汤”条)。

……麻黄浮散轻飘,专走皮毛而泻卫闭。窍开汗出,则营卫达而寒热退矣。

营卫达而寒热退”之效,非麻桂可独建其功。乃麻黄汤、桂枝汤各药之合力。

麻黄发表出汗,其力甚大。冬月伤寒,皮毛闭塞,非此不能透发。一切水湿痰饮,淫溢于经络关节之内,得之霍然汗散,宿病立失。

麻黄之能,可概为“宣散、温通”。

……但走泻真气,不宜虚家。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麻黄所在之地冬不积雪,古人通过这种现象说它'泻内阳’,把封藏的阳气发出来了。”“麻黄并不能以力度取胜(指破坚积聚。陈注),而是要靠其'渗透力’,起到'先锋’的作用……如果一个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辩证为实证,可能要用一些活血祛痰的药物,这时可配伍少量麻黄,发挥其渗透作用,带领诸药渗入顽痰死血中……3g就够了。时间不能过长,一周以内为好。”可参考。

【原文摘要】

肝司营血,中抱阳魂,其性温暖而发散;肺司卫气,内含阴魄,其性清凉而收敛。卫气清敛,则孔窍阖而寒不能伤,泄之以风,窍开而汗出,卫气失其收敛之性,故病中风。营血温散,则孔窍开而风不能中,闭之以寒,窍合而汗收,营血失其发散之性,故病伤寒。但卫性收敛,风愈泄而卫愈敛,则遏闭营血而生里热;营性发散,寒愈闭而营愈发,则裹束卫气而生表寒。以营血温升,则化火而为热;卫气清降,则化水而为寒。营郁而发热,卫闭而恶寒者,其性然也。风伤卫而营郁,故用桂枝以泻营;寒伤营而卫闭,故用麻黄以泻卫。桂枝通达条畅,专走经络而泻营郁;麻黄浮散轻飘,专走皮毛而泻卫闭,窍开汗出,则营卫达而寒热退矣。

麻黄发表出汗,其力甚大,冬月伤寒,皮毛闭塞,非此不能透发。一切水湿痰饮,淫溢于经络关节之内,得之霍然汗散,宿病立失。但走泻真气,不宜虚家。汗去阳亡,土崩水泛,阴邪无制,乘机发作,于是筋肉瞤动,身体振摇,惊悸奔豚诸证风生,祸变非常,不可不慎!

盖肾主五液,入心为汗,非血不酿,非气不酝,非水不变,非火不化。鼎沸而露滴者,水热而气暖也;身劳而出汗者,火动而血蒸也。汗出而温气发泄,是以战栗而振摇。所谓夺汗者无血、夺血者无汗,以其温气之脱泄,非谓汗血之失亡。

阳者,阴之神魂;阴者,阳之体魄。体魄者,神魂之宫室;神魂者,宫室之主人。上士重其人而轻其宫,人存而宫亦修;下士贱其主而贵其室,主亡而室亦坏矣。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麻黄有“拟肾上腺素;中枢兴奋;发汗解热;中等度发汗;抗菌抗病毒;抗过敏及免疫;镇咳平喘祛痰;对抗硬膜外阻滞所致心率减慢、搏出量、心输出量、心指数下降均;利尿”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朱进忠引李翰卿经验,称李用麻黄18g之麻黄汤不能发汗,因麻黄“陈久者辛温发散之功已减,甚至已消失殆尽。”后用新鲜干品9g即“汗后病愈”。(此可类推辛温发散之他药,亦多不宜用陈久者。陈注)载王玉英经验,“对于外感后久咳不愈,无论有无表证,均首选麻黄为用。”成人常用3-9g,小儿1-3g,炙麻黄成人5-12g。“不能用麻黄者,可用紫苏叶代替……一般常用12-15g。”载万友生经验,“对于水肿无寒热表证者使用麻黄,即使其用量再大,也只有见其利尿,而极少见其发汗。故于寒湿水肿,尽可大胆应用。”载成孚民经验(“车前子”条。陈注),用麻黄、荆芥、车前子、甘草,煎服或研末冲服,见微汗或小便利,可防止跌打损伤病情恶化。

苏叶

味辛,入手太阴肺经。降冲逆而驱浊,消凝滞而散结。

【要义简释】

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咽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泻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此亦要药。但用以代麻黄“表风寒”居多,用于破凝、下冲、消肿、止血较少。

苏叶之能,可概为“散寒、下气”。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苏叶有“解热;抑菌;升血糖;缩短血凝时间、血浆复钙时间和凝血活酶时间;促进肠蠕动;镇静”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郝现军经验,在清热解毒药中加用紫苏可起到防治肝性脑病的作用。“一般用量20-30g。”

栝楼根(天花粉)

味甘、微苦,微寒(《本经》:“味苦寒”。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清肺生津,止渴润燥。舒痉病之挛急,解渴家之淋癃。

【要义简释】

栝楼瞿麦丸栝蒌根三两,薯蓣二两,瞿麦一两,茯苓三两,附子一枚。治内有水气,渴而小便不利者。阳衰土湿,寒水停留,乙木郁遏,不能疏泄,故小便不利。……瞿麦、苓、附,泻水而温寒,薯蓣、栝楼,敛肺而生津也。

此证之“水气”,并非痰湿水饮,亦并非中焦湿气,而应当是“腰以下肿”的水肿症状,亦即此条释文“寒水停留”的意思。否则,仅凭《金匮》原文“小便不利者,有水气。其人若渴,栝蒌瞿麦丸主之”中的“小便不利”,怎么推断出“有水气”?换句话说,症见“小便不利”和“”怎么就是栝蒌瞿麦丸证?无此理。《金匮》原文“小便不利者”的“”字宜去掉。

此证,脉舌观之,大致可见濡脉或舌中后部之白腻润苔。其乙木之郁,尚应见溲黄,故药用瞿麦。但应非过于黄色,过于黄,则不合“附子”章乙木热胜之禁。因非热气太旺,故瞿麦仅用一两。

其用薯蓣敛肺而不用五味子者,甘平之性而具补养之能,更具“善息风燥”之性,与五味略异也。其“善息风燥”之性,近于栝楼根,故《金匮》以其合栝楼根以敛肺息风并生津。依俗医之理,则此证应见舌中或中前之裂纹,即风动燥生而见阴虚之象,故用薯蓣尚有滋阴之力。此方,依理尚宜加桂枝疏木,但瞿麦于此方中亦有行血之能(“瞿麦”章),是亦略可达木气。

栝楼牡蛎散栝蒌根、牡蛎等分。为散,饮服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而不差者。……栝楼、牡蛎,清金敛肺,生津润燥而止渴也。

牡蛎于此方,虽“牡蛎”章亦言其功为“凉金泻热”,但此药要在“降摄君相之火”,二火降而肺热消,是治本之策也。此方收在栝楼,仍是以治标之药为君。

清肺之药,最为上品,又有通达凝瘀,清利湿热之长。

栝楼根要在清、润,同于麦冬。而后者“消浮肿,通经水”之能,亦同此“通达凝瘀”之能。其本质区别,此则“轻清而不败脾气”,彼则“无益中虚肺热之家”。

栝楼根之能,可概为“清肺、生津”。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天花粉水提物的非渗透部位有降低血糖活性的作用。”《本草体证录1》(周正祎)称,“天花粉性味苦寒……素体不健、脾胃虚寒者,即使偶感'上火’,也不能轻服此药。常人亦不可轻易用此药'下火’。因为用量稍大,或服用时间略长,多有呕吐腹泻、腕腹疼痛或食欲减退、全身乏力等反应。”

栝楼实

味甘、微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清心润肺,洗垢除烦。开胸膈之痹结,涤涎沫之胶黏。最洗瘀浊,善解懊憹。

【要义简释】

栝楼薤白半夏汤栝蒌实一枚,薤白三两,白酒一斗,半夏半升。治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薤白、白酒、半夏,破壅而降逆,栝楼清涤其郁烦也。

此与前之栝楼薤白白酒汤证相比,乃证之轻重不同而已。前证加半夏,亦善。

《伤寒》小陷胸汤大栝蒌实一枚,半夏半升,黄连一两。治小结胸,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半夏降其逆气,黄连泻其闷热,栝楼涤其郁烦也。

此方亦可见半夏与栝楼实,并非“有我无你”之对立关系。小柴胡汤,“胸中烦而不呕者,去人参、半夏,加栝蒌实”,仅是因其“”,但“不呕”,适应症不同,是以不用半夏而已。至于栝根与半夏,小柴胡汤,“渴者,去半夏,加人参、栝蒌根”,俗谓之因“半夏辛燥”(“半夏”章)。似非无此顾虑。但是,先生示,阴虚火动之证,尚可用半夏,一个“”字,岂须让人尽遣半夏于千里之外?究之,一者适应症怎样;二者如何合理配伍而已。

此方与栝楼薤白半夏汤相比,可见降逆用半夏,涤烦用栝实,而闷热则用黄连,痹塞则用薤、酒。二者病机大致相同,随其症之不同而用药也。

栝楼实肃清凉润,善解郁烦。浊气郁蒸,涎沫黏联,心绪烦乱,不可言喻者得之,肺腑清洁,神气慧爽,洗心涤肺之妙药也。

栝实之能,可概为“清肺、去浊”。

其所治之“郁烦”“瘀浊”者,应因于痰浊之郁蒸,湿热之类也。亦即,此药虽同石膏,均为清气分之热,但后者重在燥热,故证见“烦躁”;此则重在湿热,证可见为痰浊(但非痰饮),故曰“涎沫黏联”。湿热之明显者,为小陷胸证。痰饮或无烦之痰(白湿痰)之病用栝实,则非尽善。

此外,此药虽曰“凉润”,但清润之能,究以栝根为胜,是以渴者去半夏,加栝根而非用栝实。栝实以涤烦去浊为胜。一般情况下亦可互用。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瓜蒌有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能使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加,对缺血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蔡柳洲用瓜蒌,量在60-120g,发挥其凉润通降之能。蔡氏并大剂量用其除垢涤痰,治慢性浅表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慢性结肠炎伴黏膜糜烂。

麦冬

味甘,微凉(《本经》:“味甘平”。陈注),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润燥,解渴除烦。凉肺热而止咳,降心火而安悸。

【要义简释】

《金匮》麦门冬汤麦冬七升,半夏一升,粳米三合,人参二两,甘草一两,大枣十二枚。治咳嗽,火逆上气,咽喉不利。……麦冬、半夏,清金泻火而降逆,甘、枣、参、粳,补中化气而生津也。

此为十枣汤、小青龙汤、桔梗汤、越婢加半夏汤、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泽漆汤、射干麻黄汤、皂荚丸之外,又一治咳特色思路。此方可见咳嗽非必避人参,也可见咳而上燥,需要润燥生津者,也非必避半夏。

此证,上焦虽见燥热,而中焦仍是虚亏,是故清金生津与培中补土并行。中虚之人感于秋燥之气,表邪去后常见此证。《四圣心源》治阳明燥金法之百合五味汤(百合、石膏、麦冬、五味),大致即此证之上焦用药法。又,本章末段释文可见,此证“阳衰土湿”,若不用兼具“利水泻湿”之粳米(“粳米·桃花汤”),则宜加苓、术或径用苡米代之。

但是,此证用粳米“利水而泻湿”、用参化气而不用其他泻湿药,似乃气虚致燥之证。其“”应为君火,或无火仅有燥热。竹叶石膏汤病机为“病后中虚,胃逆欲吐,三阳不降,燥热郁发”。该证中焦之湿亦非旺,而重在上焦燥热。

麦冬清凉润泽,凉金泻热,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然无益中虚肺热之家。

此可见麦冬兼具栝根“清肺生津”与栝实“清肺涤烦”之能。但“无益中虚肺热之家”是其弊也。依此理,麦冬汤用麦冬,亦非尽善。用栝根、牡蛎代之更善(“栝楼根”章:(栝根)“凉肃润泽,清金止渴,轻清而不败脾气也。”)。

麦冬之能,可概为“清金、润肺”。

……率因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胃胆上逆,相火刑金,原非实热之证。

所谓“实热之证”,指大小承气及黄连阿胶证。“附子”章:“火盛则土燥,则水枯而病实热。阳明承气之证是也。

……但服清润,阴旺湿滋,中气愈败,胃土更逆,上热弥增。是以虚劳淹滞,非无上热,而清金润肺之法,绝不能效,以救其标而伤其本也。

此即俗医润肺之法大多不效之批判,亦是服用阿胶等滋腻之品,增其上热之缘由揭示。

此句实亦提示《四圣心源》治阳明燥金之百合五味汤,若其人素体中焦有湿,未可径用百合五味汤治之之理。

……此宜金土同医。故仲景用麦冬,必与参、甘同剂。

先生此说,概说而已。虽“金土同医”,但要者非仅合以参、甘。或曰,至要者非在参、甘,而在于燥土泻湿之苓、术(如薯蓣丸)或粳米(如竹叶石膏汤、麦门冬汤)。炙甘草汤仅用参、甘者,其证虽亦胃土之虚,乃少阳火旺之病也。其证与小建中汤,皆相火炎蒸而风火相扇,津耗液枯之证,故不宜苓、术、粳米,反需用生地、阿胶或胶饴、白芍。

……其诸主治……下痰饮,利水湿,消浮肿,下乳汁,通经水。

此之各用,较难解。大致应是肺热致湿郁木抑之证方可用,如“连翘”章:“肺热则水道不利”之证。

先生于《四圣心源》以之清君火(地魄汤),但此章仅言其“降心火”,而不称入心经,似遗漏。他药偶亦见此漏。

【原文摘要】

麦冬清凉润泽,凉金泻热,生津除烦、泽枯润燥之上品。然无益中虚肺热之家。率因阳衰土湿,中气不运,胃胆上逆,相火刑金,原非实热之证。盖土湿胃逆,则肺胆不得右降,以土者四象之中气,毂败则轴折,轮辐不转,自然之理。戊土上壅,浊气填塞,肺胆无下降之路,此相火刑金之原也。金受火刑,失其清肃降敛之性,嗽喘吐衄,于是生焉。但服清润,阴旺湿滋,中气愈败,胃土更逆,上热弥增。是以虚劳淹滞,非无上热,而清金润肺之法,绝不能效,以救其标而伤其本也。此宜金土同医,故仲景用麦冬,必与参、甘同剂。麦冬而得人参,清金益气,生津化水,雾露泛洒,心肺肃凉。洗涤烦躁之法,至为佳妙也。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麦冬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麦冬能改善心肌收缩力和心脏泵功能。”“麦冬注射液能使氯化钡所致大鼠双向性心动过速转为正常窦性心律,对乌头碱引起的心律失常具有防止发生的作用。”

天冬

味苦,气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清金化水,止渴生津。消咽喉肿痛,除咳吐脓血。

【要义简释】

水生于金。金清则水生。欲生肾水,必清肺金。清金而生水者,天冬是也。

天冬虽清金生水,但“其性寒滑湿濡,最败脾胃而泻大肠”(后文),土湿而水亏者(如五运六气“水不足”之运),用玄参胜此。玄参“轻清飘洒,不寒中气”故也(《玉楸药解·元参》)。

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

此明示天冬仅宜于土燥水枯之证,即大小承气、黄连阿胶证可用之。温病、温疫、疹病、少阳及阳明伤寒多有其建功之地。

天冬之能,可概为“清金、化水”。

……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

先生此句尚宜商榷。邪水盛而年岁长之人,以及水运不足之岁,似非无肾中真阴虚亏之证。至于幼童,似亦肾阴未必充沛以至于多见夜眠不盖被褥之象。

……土燥水枯之证,外感中止有此种。至于别经伤寒,此证甚少。若内伤杂病,率皆阴旺土湿,未有水亏者。

大致亦正理。但千百中亦偶有水亏者,未可执一而论。

……土胜而水负则生,水胜而土负则死。天冬证绝不偶见,未可轻服。其性寒滑湿濡,最败脾胃而泻大肠。阳亏阴旺,土湿便滑者,宜切忌之。……凡肺痿肺痈,吐衄嗽喘,一切上热之证,非土燥阳实者,概不宜此。用者慎之!

亦正理。

……其有水亏宜饵者,亦必制以渗利之味,防其助湿。

虽可“制以渗利之味”,不若径用玄参。

……其诸主治……疗肺痿,治肺痈。

此言之“疗肺痿,治肺痈”者,即前文“土燥阳实”之证也;否则,“概不宜此(天冬)”。先生每药文末关于“主治”之文多引俗说,因果未分、功能未别,读者宜详审之。

【原文摘要】

天冬润泽寒凉,清金化水之力,十倍麦冬,土燥水枯者,甚为相宜。阳明伤寒之家,燥土贼水,肠胃焦涸;瘟疫斑疹之家,营热内郁,脏腑燔蒸,凡此闭涩不开,必用承气。方其燥结未甚,以之清金泻热,滋水滑肠,本元莫损,胜服大黄。又或疮疡热盛,大便秘塞,重剂酒煎热饮亦良。肾阴有盛而无衰,宜温不宜补。土燥水枯之证,外感中止有此种,至于别经伤寒,此证甚少。若内伤杂病,率皆阴旺土湿,未有水亏者。土胜而水负则生,水胜而土负则死。天冬证绝不偶见,未可轻服。其性寒滑湿濡,最败脾胃而泻大肠,阳亏阴旺,土湿便滑者,宜切忌之。久服不已,阳败土崩,无有不死。后世庸工,以此杀人,不可胜数。凡肺痿肺痈,吐衄嗽喘,一切上热之证,非土燥阳实者,概不宜此,用者慎之!其有水亏宜饵者,亦必制以渗利之味,防其助湿。土湿胃逆,痰涎淫生,愈服愈滋,而水源愈竭矣,是犹求水于阳燧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天冬有“抗菌;抗肿瘤;镇咳祛痰”等药理作用。

竹叶

味甘,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清肺除烦,凉金泻热。

【要义简释】

《金匮》竹叶汤竹叶一把,桔梗一两,生姜五两,附子一枚,葛根三两,桂枝一两,防风一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大枣十五枚。治产后中风,发热面赤,喘而头痛。……竹叶、桔梗,凉肺而除烦,葛根、生姜,清胃而降逆,附子温寒而暖水,桂、防,燥湿而达木,甘、枣、人参,补中而培土也。

此证得之于中风,但不用芍药清营热,似有深意。病发于产后,血虚难免,是以即便中风,营中蓄热仍不足以开其卫气之闭,故无汗而见喘;因卫气束闭,故生姜用至五两解表;因于血虚,故大枣用至十五枚,滋肝补血故也。竹叶治其标症之肺热发热,而桔梗治肺气上逆之喘,葛根治胃气上逆之面赤。不用凉血者,似亦因其血弱。但是,窃以为,略加芍药亦无不可。或者,竹叶尚有如下条所述“利尿”之能。

竹叶石膏汤竹叶两把,石膏一斤,麦冬一升,粳米半升,人参三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治大病差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麦冬,清金泻热而除烦,粳米、参、甘,补中化气而生津,半夏降逆而止呕也。

此证燥热郁发,麦冬润燥、石膏清肺胃之热,竹叶于此,似不止清金之用。尤其是,若仅为清金,无须与近功之麦冬、石膏同用也。多家本草谓其入心并可利尿,如此则可凉血而除烦。似不无此功。

竹叶甘寒凉金,降逆除烦,泻热清上之佳品也。

先生此言,似未尽述竹叶与石膏、麦冬之异。如前文,竹叶似有“入心”“利尿”等功用。

竹叶之能,可概为“清肺、除烦”。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竹叶增加尿中氯化物量”“增高血糖”等药理作用。

竹茹

味甘,微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降逆止呕,清热除烦。

【要义简释】

竹茹甘寒之性,善扫瘀浊而除呕哕,清金敛肺,更其所长。

竹茹之能,可概为“清金、去浊”。

肺经用药,降逆者不少,但止呕者仅竹茹、橘皮及旋复花,故用其与橘皮合用为橘皮竹茹汤以治哕逆。茹与橘,甘寒与苦温不同耳。

竹茹甘寒,功能清气分之热,近于石膏。惟其性仅“微寒”,其清金之力,似未能无石膏、白薇以助之。然竹茹究具“竹”之性,因此,较之石膏,一是脆而不腻;二是动而不滞;三是振而能驱。《说卦传·第十二章》:“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敷,为大涂,为长子,为决躁,为苍莨竹……”类比可见,“竹”有“”的特性。明代陆祖愚有一则医案,患者痰涎壅滞,医者处方不效。次日再次往诊,见患者床前放爆竹,并称,病者闻爆竹之声反快,是以频放。于是医者在处方中加了姜汁、竹沥,每剂用牛黄半分调服。自此疾病转入坦途。该案虽所用乃竹沥,但竹子具有“”之特性,却体现得非常充分。窃以为,竹茹“善扫瘀浊”,可视为乃“振而能驱”之性。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竹茹有“增加尿中氯化物量;增高血糖;抗菌”等药理作用。

萎蕤

味甘(《本经》:“味甘平”。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清肺金而润燥,滋肝木而清风。

【要义简释】

萎蕤和平滋润,化气生津,解渴除烦,清金利水,益气润燥。

此药清金利水功同茅根,而胜在滋润生津且能滋肝木。

萎蕤之能,可概为“清金、润木”。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玉竹有“降压;强心;降血糖;扩张血管;缓解动物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免疫增强”等药理作用。

百合

味甘、微苦,微寒(《本经》:“味甘平”。陈注),入手太阴肺经。凉金泻热,清肺除烦。

【要义简释】

百合洗方百合一斤,水一斗,渍一宿,洗身。洗后食煮饼,勿以盐。治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火炎金燥,则肺热不解,变而为渴。肺主皮毛,百合洗皮毛,以清肺热也。

渴之为病,其因大致有二,一为土湿肺郁,气津不布而渴;一即此条,乃“火炎金燥”之故。

百合凉金润燥,泻热消郁,清肃气分之上品。

此说大同于栝根。栝根,先生亦言其“清肺之药,最为上品”。凉润生津之能,二者亦大同。但是,《金匮》以之为君,且少量即可合多药以治百合病,其所能任者似重于栝楼根。大致如《药性琐谈》(江海涛)所述,百合之植株,可见其性助金气收敛,似即《中药大辞典》等所谓之“清心安神”之能。

百合之能,可概为“清金、敛肺”。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百合有“镇咳祛痰;镇静;滋阴润肺;强壮;抗癌”等药理作用。

贝母

味苦,微寒(《本经》:“味辛平”。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清金泻热,消郁破凝。

【要义简释】

贝母苦寒之性,泻热凉金,降浊消痰,其力非小,然轻清而不败胃气,甚可嘉焉。其诸主治……去胬肉。

此药之性与玄参、栝根大同。但玄参具补水之力,故地魄汤用其与麦冬、五味等治阴虚之证。

贝母降浊消痰及消郁破凝之用似较多见。其“去胬肉”之能又近于乌梅、败酱草。

贝母之能,可概为“清金、破凝”。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百合与贝母有相似的地方。不同之处可能在于百合补益之力较强,可以补肺阴;贝母更善于化痰散结,消除瘰疬。……如果百合和贝母比较一下升降的话,贝母偏升(散痰结),百合偏降(补肺阴)。”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川贝母有“镇咳;祛痰;抗溃疡”等药理作用;载浙贝母有“镇咳;解痉;镇痛;降压、增加冠脉血流量”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贝母除川贝母、浙贝母之外,“尚有伊贝母及平贝母二种,其效用同川贝母,但药力较弱。另有一种土贝母,以解毒散结消肿为功,多用于乳痈、瘰疬之证,但无化痰之效,不可代替贝母使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谈爱民治乳痈、便秘时,用浙贝母为30g。《用药杂谈》(汪庆安)称,浙贝母合夏枯草、鳖甲、僵蚕、海浮石可治颈前结节(甲亢)。并称浙贝与白僵蚕、海藻合用,对乳腺结块有消散作用。(乳腺增生)《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浙贝母清热化痰、消痈散结、护膜医疡,伍生牡蛎治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腮腺肿瘤、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川贝母清火散结之力不及浙贝母,但润肺化痰之力则过之,故阴虚或肺燥咳嗽,宜用川贝。”

白薇

味苦、微咸,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凉金泻热,清肺除烦。

【要义简释】

白薇苦寒,长于清金而除烦热,利水而通淋涩。

白薇清金除烦之能,与贝母、百合、竹叶、竹茹、栝实等大同。性味归经稍有不同。大致其主要区别在于“利水而通淋涩”。后者与白茅根大同。但似其清热之能胜茅根。竹皮大丸中,竹茹以止呕见功,石膏以清肺热为上,白薇协同清热,而其通淋之能则其他各药所无。可称之为“清热增强版”之白茅根。俗医用白薇以“清虚火”,或曰“治温邪虚热”。大致以为其功与地骨皮相近。

白薇之能,可概为“清金、通淋”。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白薇有“加强心肌收缩;解毒、利尿;抑菌”等药理作用。

紫参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辛寒”。陈注),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消胸中之痞结,止肺家之疼痛。

【要义简释】

紫参苦寒,清金泻热,降冲逆而破凝塞,清咳嗽而止疼痛。

紫参性味、功用均与贝母大同。竹叶、竹茹亦均能清金降逆。而《金匮》紫参汤用治“下利肺痈”,似即先生所谓之可入大肠经之谓也。若仅用于清金降逆,贝母似更善。以其“不败胃气”也。

其用于治“咳逆而脉沉”之证(泽漆汤),似尚有“利小便”(本章)之兼功。但贝母亦“利水道”,不逊于紫参。

紫参之能,可概为“清金、止痛”。

柏叶

味苦、辛,涩,入手太阴肺经。清金益气,敛肺止血。

【要义简释】

……柏叶秉秋金之收气,最能止血。缘其善收土湿,湿气收则金燥而自敛也。

柏叶,按章首“清金益气,敛肺止血”而言,可将其概言为“清而能敛”,大似百合。但若以此“收土湿”而敛金言之,则恰与防风燥湿达木相对待。

柏叶之能,可概为“清金、敛肺”。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柏叶有“镇咳;祛痰;平喘;止血;镇静;降血压、扩张血管;抗菌”等药理作用。

猪肤

味甘,微寒,入手太阴肺经。利咽喉而消肿痛,清心肺而除烦满。

【要义简释】

肺金清凉而司皮毛。猪肤秉金气之凉肃,善于清肺。

猪肤之能,可概为“清金、消肿”。

……肺气清降,君相归根,则咽痛而烦满自平也。

此证,虽病机亦有“相火刑金”,但用药主要不在清君相之火者,因少阴病,水胜火负,原已见火之不足。此之二火宜敛不宜清。是故,用药或为咸寒,或从肺敛,究以顾护阳气为先虑也。此亦桔梗汤治少阴咽痛及猪苓汤治呕咳、心烦不得眠等之思路。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由猪皮制取的明胶代血浆……不仅有扩容作用和抗体克作用,尚能向组织输送一定量的氧。”能“促进皮肤粘膜损伤愈合”。并称,“由猪皮提取的表皮抑素,对细胞分裂有显着抑制作用,用于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率达77.27%。

瓜子(冬瓜子)

味甘,性寒(《本经》:“味甘平”。陈注),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清肺润肠,排脓决瘀。

【要义简释】

瓜子仁甘寒疏利,善开壅滞而决脓血,故能治肠痈。

瓜子仁之能,可概为“清肺、排脓”。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瓜子仁(冬瓜子)有“免疫促进、抑制胰蛋白酶”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冬瓜仁“上清肺之蕴热,下导肠之积垢,专治内痈。”又称,“冬瓜仁每次15g,少则力轻效微。”

知母

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清金泻热,止渴除烦。

【要义简释】

知母苦寒之性,专清心肺而除烦躁,仲景用之,以泻上焦之热也。甚败脾胃而泻大肠,火衰土湿,大便不实者忌之。

知母之性大似栝实。然栝实之“涤烦”,是果而非因,因在去“涎沫之胶黏”。大致,知母宜归为麦冬之“清而能润”。如白虎汤之用。

知母之能,可概为“清金、润燥”。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知母有“抗病原微生物抑制Na(+),K(+)-ATP酶活性;降低肾上腺内多巴胺-β-羟化酶活性;降血糖;解热;抗肿瘤;利胆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维持皮肤与神经健康及促进消化道功能”等药理作用。

石膏

味辛,气寒(《本经》:“味辛微寒”。陈注),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清金而止燥渴,泻热而除烦躁。

【要义简释】

《伤寒》白虎汤,石膏一斤,知母六两,甘草二两,粳米六两。治太阳伤寒,表解后,表有寒,里有热,渴欲饮水,脉浮滑而厥者……阳明戊土,从庚金化气而为燥,太阴辛金,从己土化气而为湿。阳旺之家,则辛金不化己土之湿而亦化庚金之燥,胃热未发而肺燥先动,是以发渴。

此句明示白虎所治乃肺之燥。是以拙作《伤寒说意注》称“白虎汤证”为“手太阴燥证”。

《金匮》小青龙加石膏汤麻黄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半夏半升,五味半升,细辛三两,干姜二两,石膏二两。治心下有水,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肺胀脉浮者。……小青龙收汗以泻水饮,石膏清热而除烦躁也。

此方大具典型意义。即同一脏腑寒热并存而同一脏腑寒热并用。“麻黄”章“小青龙汤”条称,“五味、细辛、干姜,降肺逆而止咳”是辛温入肺之药也,同时又用辛寒之石膏清肺热而除烦躁,可见寒热并存于肺。

但是,寒热均为外来(或外脏而来)。肺所化之气,是燥,非寒与热。其先也,或寒来自于“形寒饮冷”,或湿来自于太阴之气;其后也,或寒闭或湿阻,君相不敛,逆上刑金,是以热生。其证现为咳喘(肺逆)并伴见痰饮与烦躁。

石膏辛凉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烦躁,泻郁热而止燥渴。甚寒脾胃,中脘阳虚者勿服。

石膏之能,可概为“清金、散热”。

石膏味辛而能“泻郁热”,是以可言其“清而能散”。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石膏有“解热;消炎;使烧伤大鼠,脾与腹腔巨噬细胞cAMP含量增高,也使血浆环单磷酸腺苷及前列腺素E2含量增高;收敛;抗病毒”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华廷芳多次“有意试验石膏药力”,均证明石膏“寒凉之气,甚于芩、连。”《悬壶杂记》(唐伟华)称,石膏辛而大寒,可“用于表证”。称曾受《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影响,遇热证常重用石膏二三两或至半斤。后治一60余老妇,用石膏二两,一服后,畏寒蜷卧、洞泻不止。后以附子理中丸方救之。

桑根白皮

味甘、涩、辛,微寒(《本经》:“味甘寒”。陈注),入手太阴肺经。清金利水,敛肺止血。

【要义简释】

桑根白皮甘辛敛涩,善泻湿气而敛营血。

桑白皮之能,与柏叶大同。其于王不留行散中之用,清肺敛血,亦同于柏叶之“清而能敛”。但彼则味带苦,此则为甘。故而清肺以柏叶为胜。是以,有以柏叶为君之柏叶汤,而无以桑皮为君之方。其“利水”之力,则近于茅根与白薇之“清而能利”。大致仍近于柏叶。

桑白皮之能,可概为“清金、敛肺”。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桑白皮“非常适合引肺热下行”,并称与桑叶均有止血(桑叶并止汗)作用,“有收敛的趋势”,提醒,“很多医家都认为风寒引起的咳喘用桑白皮会固邪,导致疾病留下宿根。”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桑白皮有“利尿与导泻;降压;增加胃肠道活动;镇静及安定;抗惊厥;镇痛;降温;抗菌”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贾斌治暑湿痢疾,用桑皮60g;李春华治倒经用30g。《医门凿眼》(樊正阳)称,“桑白皮、葶苈子为治咳嗽喘急之对药。泻肺下气,功效无有出其右者,随寒热加味可也。”(其成人用量,均为15g。陈注)

旋覆花

味咸(《本经》:“味咸温”。陈注),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行凝涩而断血漏,涤瘀浊而下气逆。

【要义简释】

旋覆花通血脉而行瘀涩,能除漏滴,清气道而下痰饮,善止哕噫。

此言旋覆能“行血脉之瘀”,但未明言其入肝、心经,且又归于肺脏此卷,大致似以涤痰下气为胜。然能以之为君而行血脉之瘀,其行瘀之力应亦不小。

此药之涤痰止呕哕,近于竹茹。《中华本草》等言其性微温,异于竹茹。

旋复花之能,可概为“行瘀、下气”。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旋覆花“既善治痰饮阻肺的咳喘,又善治饮停胁下的胁痛。……既能辛散又能润降或许就是旋覆花的特点。”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载旋复花有“抗菌”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旋复花“对顽固疾病,剂量可加大到40g以上”。(支气管哮喘)

附录:

肺经用药简介

肺宜清。清肺药大致可概为:“润、发、涤,破、消、散,敛、补、利”等不同类型。

“清而能润”:栝根、麦冬、葳蕤、知母、沙参。

“清而能发”:鸡子白。

“清而能涤”:栝实、竹叶、竹茹、瓜子。

“清而能破”:射干、贝母、紫参。

“清而能消”:猪肤。

“清而能散”:石膏。

“清而能敛”:百合、柏叶、柏实、桑白皮。

“清而能补”:天冬、玄参。

“清而能利”:白薇、石韦、文蛤、白茅根。

肺之他病,不用清凉者,大致有如下类型:

“敛气、收脱”:薯蓣、五味、诃黎勒。

“下气、涤痰”:白前、皂荚、旋复花。

“驱饮、逐寒”:细辛、干姜。

“温肺、润燥”:紫菀、款冬。

“降浊、消郁”:杏仁、橘皮。

“破壅、行瘀”:薤白、桔梗。


卷四

茯苓

味甘,气平,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善安悸动,最豁郁满。除汗下之烦躁,止水饮之燥渴。淋癃泄痢之神品,崩漏遗带之妙药。气鼓与水胀皆灵,反胃共噎膈俱效。功标百病,效著千方。

【要义简释】

《金匮》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四两。治饮家水停心下,先渴后呕。……苓、姜、半夏,降浊阴而泻水饮也。

水饮之病,起于中焦,是故,苓、姜、半夏实乃中焦驱饮降浊阴之最典型搭配。其有寒水冲逆者,则以细辛降之,非中焦之病也。至于土湿而致水泛者,加泽泻。但泽泻之用,先生常用之“决水窦”“开闭癃”,利尿之谓也。

《外台》茯苓饮茯苓三两,人参三两,白术三两,枳实三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治心胸中停痰宿水,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满,不能食者。……参、术、茯苓,补中而燥土,枳、橘、生姜,降浊而消满也。

此方,减人参为三分之一,加半夏三两,似更善。

    《伤寒》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茯苓三两,白术三两。治太阳伤寒,汗出不解,头疼发热无汗,心下满痛,小便不利。

此证,先生称:“胃气上逆,则心下满痛;脾气下陷,则小便不利。”肝脾下陷之证,本宜桂枝,故郑钦安先生称:“以予拙见,桂枝似不宜去。”唐步祺先生亦称:“郑氏之说为妥。

但是,《伤寒论》之所以“去桂枝之发表”者,应因其证“发热无汗”,桂枝解肌表,却不能散“发热无汗”之表寒,乃《伤寒论》第16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之戒。尤其是证见“心下满微痛”,乃右路阳气不降,桂枝升达左路阳气,将使上焦阳气更加郁满壅塞,用之反误事。是以宜去桂枝。

但芍药于此,作用也不明显。

窃以为,药用“桂枝去桂加伏苓白术汤”乃权宜之计,后续仍需“随证治之”。如顾尚之先生认为:“误下而水气凝结,先治其里,俟里和而后治其表,非以一方统治之也。

外有发热无汗,里有阳虚湿动,不若径用小青龙汤加减。

    真武汤茯苓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一枚,芍药二两,生姜三两。治少阴病,内有水气,腹痛下利,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或呕者。

真武汤证,加泽泻、半夏、桂枝,似更善。

    苓桂甘枣汤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治汗后脐下悸动,欲作奔豚。……甘、枣,补脾精以滋风木,桂枝达木郁而安动摇,茯苓泻水而燥土也。

此证,与苓桂术甘证仅一味白术与大枣之异。其病机实则大相径庭。

彼则土虚而致木郁风动,此则血虚而致木郁风动。土之自病,轻于土病并木气侵克,是以苓桂之量均以此方为重,而大枣之用,多至十五枚,其“滋风木”,即“补肝血”之需,亦可明见矣。此为素体血虚之人。

    《金匮》:“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水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盖悸者,木也;所以致木之悸者,水也。

先生此句,亦概言而已。“悸者,乙木之郁冲”,是木之病也。但是,木郁之病,土湿只是常见原因。其有土湿血虚并见者,如苓桂枣甘证,未可概言其功在苓。

    物不能有盛而无衰,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人之衰也,火消而水长,燥减而湿增,其大凡也。

先生此句指阴阳之消长而言。若以阴阳作为一个整体之“太极”而言,则该“太极”(即“整体”)之“体量”,自生至老,随年岁而呈抛物线变化。年少之时,稚阴稚阳而阳偏胜,“体量”最小;壮盛之岁,阴阳俱旺,“体量”最大;及至年老,阴阳俱衰而阴偏胜,“体量”又减矣。

    土湿不运,升降倒行,水木下陷而寒生,火金上逆而热作。百病之来,莫不以此。

此亦顾复初先生概言《四圣心源》宗旨之出处之一。

    土燥之病,伤寒惟阳明有之,而湿居其半,他经已不少睹,内伤杂病之中,那复有此!

言肾水有盛无亏则未必;言土燥之病,内伤杂病“那复有此”则是。阴虚未必土燥,湿盛未必不阴虚。脏腑不同、正邪不同,未必能够自行互相转化、互相弥补乃至彼此交融的。“猪苓”章猪苓汤证就是典型的俗谓之“湿盛而阴虚”的病症。

    ……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

茯苓之能,可概为“渗湿、燥土”。

以其独有“冲和”之纯良之性,故“百病皆宜”。

【原文摘要】

火位于上,水位于下,水寒而下润,火热而上炎。人之生也,火水必交,交则火胎于坎而水不寒,水孕于离而火不炎。水火相交,爰生湿气,土位在中,是以性湿。火燥水湿,自然之性。土生于火,而土之湿气,实化于水。(此处语意跳跃太大。宜加“土既生焉,位居气交,是为枢轴。”陈注)水火之交,全赖乎土,己土左旋,坎阳东升而化火;戊土右转,离阴西降而化水。水火互根,寒热交济,则胃不偏燥而脾不偏湿,阴阳和平,是以无病。

物不能有盛而无衰,火盛则土燥,水盛则土湿。水不胜火,则湿不胜燥。然丁癸同宫,丁火不能敌癸水之寒;戊己并列,而戊土何能敌己土之湿。人之衰也,火消而水长,燥减而湿增,其大凡也。

土湿不运,升降倒行。水木下陷而寒生,火金上逆而热作。百病之来,莫不以此。自此以往,阳火渐亏,阴水渐盛。火复而土生则人存,水盛而土崩则人亡,是以仲景垂教,以少阴之负趺阳者为顺。土胜为顺,水胜为逆。古之圣人,燥土而制水;后之庸工,滋水而伐土。上智之与下愚,何其相远也。

土燥之病,伤寒惟阳明有之,而湿居其半,他经已不少睹;内伤杂病之中,那复有此!后世庸工,开滋阴补水之门,而医如萧斧,人若朝菌矣。凡内伤诸病,如气鼓水胀,咳嗽痰饮,泄利淋浊,吐衄崩漏,瘕疝带下,黄疸消渴,中风颠狂,惊悸遗精,反胃噎膈,泄秽吞酸,骨蒸毛热,闭经绝产,霍乱腹痛,伤风齁喘,种种幻怪,百出不穷,究其根原,悉缘土湿。茯苓泻水燥土,冲和淡荡,百病皆宜,至为良药。道家称其有延年之能,信非过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茯苓有“利尿;抗菌;预防溃疡;降胃酸;保护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降低谷丙转氨酶活性,防止肝细胞坏死;抗肿瘤;增强小鼠脾抗体分泌细胞数(PFC)以及特异的抗原结合细胞数(SRFC)、增加酸性非特异酯酶(ANAE)阳性淋巴细胞数;加速回升环磷酰胺所致大白鼠白细胞减少;镇静”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岳美中用茯苓研末,每服6g,每日2次,白开水冲服,治秃发。文中2例,均在3个月内渐见发生。(窃以为,加党参六分之一,更善。陈注)并载范桂滨用茯苓50g,水煎二次,取汁100ml左右,分2次,于午休、夜眠前半小时服,有较好的镇静催眠作用。但需以1个月为1个疗程。

猪苓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燥土,泻饮消痰。开汗孔而泻湿,清膀胱而通淋。带浊可断,鼓胀能消。

【要义简释】

《伤寒》猪苓汤猪苓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滑石一两,阿胶一两。治阳明伤寒,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风气飘扬,而表寒未解,则脉浮发热。猪、茯、泽、滑,渗癸水而泻湿,阿胶滋乙木而清风也。

    猪苓汤证,乃水湿盛而血津枯之证,是以用药去水与滋润并行。但先生此言“表寒未解,则脉浮发热”之说,待商榷。《伤寒悬解·阳明六十五》言此证,“土湿木遏,郁生下热,是以发热……风气发扬,是以脉浮”。以彼释为是。证见热郁在下,故用滑石清之(其热由膀胱经发,故为全身之热而非下寒上热,亦非溲黄下热);证见“风气发扬”,即血虚不达,郁而生风,故用阿胶“滋乙木而清风”。

    猪苓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

正因其捷,故失其平和之性。后世多言其“津液易耗,久服多致损目”。

猪苓之能,可概为“利水、通淋”。

    ……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

数字道尽“利水去湿法”真谛。即去湿须“土木条达”。后世八正散利水通淋之所以无效者,车前子、瞿麦、木通虽非无涉于肝,究竟不具桂枝达木之能也。吾以桂枝茯苓丸合金钱草颗粒,酌加理中丸治热淋,效胜八正散之类。

【原文摘要】

猪苓渗利泻水,较之茯苓更捷。但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猪苓散之利水,有白术之燥湿土也;猪苓汤之利水,有阿胶之清风木也;五苓之利水,有白术之燥土,桂枝之达木也;八味之利水,有桂枝之达木,地黄之清风也。若徒求利于猪、茯、滑、泽之辈,恐难奏奇功耳。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猪苓有“利尿;免疫增强;抗肿瘤;保护中毒性肝炎小鼠肝脏;抗辐射”等药理作用。《燕山医话》(陈彤云)载王沛论猪苓“轻身耐老”,称经猪苓多糖注射液治晚期癌,证明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补正”之功。食疗方:猪苓、茯苓、生薏仁各30g,大枣10枚,冰糖适量,偶加山药、银耳,常服可增体重。

泽泻

味咸,微寒(《本经》:“味甘寒”。陈注),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燥土泻湿,利水通淋。除饮家之眩冒,疗湿病之燥渴。气鼓水胀皆灵,膈噎反胃俱效。

【要义简释】

泽泻咸寒渗利,走水府而开闭癃,较之二苓淡渗,更为迅速。五苓、八味、茯苓、泽泻、当归、芍药诸方皆用之,取其下达之速,善决水窦,以泻土湿也。

泽泻之能,可概为“泻水、通淋”。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泽泻、茯苓、猪苓都能利水,但泽泻还有降脂的作用。……血脂过高在我们中医看起来也是污浊不清的东西混在了血液里,沉积在血管上。泽泻能清刷污垢,所以能够降脂。”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用泽泻为主药组方治疗高血压病,“一般一次用量不应低于30g,亦有人重用至50-100g,疗效显著。”《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屠庆年用泽泻治疗眼底出血,药量为20g左右,“最多可用至40g。”

葵子

味甘,微寒,性滑(《本经》:“味甘寒”。陈注),入足太阳膀胱经。滑窍而开癃闭,利水而泻膀胱。

【要义简释】

《金匮》葵子茯苓散葵子一升,茯苓三两。为末,饮服方寸匕。治妊娠有水气,身重,小便不利,洒淅恶寒,起则头眩。……木郁阳陷,是以恶寒。

    此亦“芍药”章,“风木下陷,则阳陷而恶寒”之意。乃“恶寒”之内伤情形。外感之“恶寒”为寒邪束表。

    ……葵子滑窍而利水,茯苓泻满而渗湿。

依“猪苓”章,“水之为性,非土木条达,不能独行”之示,此方实宜加白术或更加当归。

……葵子寒滑通利,善于开窍而行水。……长于滑胎通乳,消散初起奶。以其泻湿燥土,滑利经脉之壅塞也。

葵子之能,可概为“滑窍、行水”。

瞿麦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寒”。陈注),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利水而开癃闭,泻热而清膀胱。

【要义简释】

……瞿麦渗利疏通,善行血梗而达木都,木达而疏泄之令畅,故长于利水。其诸主治……皆其疏决开宕之力也。

    先生此说,以行血达木为因,利水开癃为果。但是,此药既列于卷四水火之卷,似应以利水为要。而从其主治来看,似“疏决开宕之力”亦甚为强大。

瞿麦之能,可概为“利水、行血”。

能“利水、行血”者,《伤寒》《金匮》用药,尚有豆黄卷、新绛、蒴藋、通草、连翘、发灰。《玉楸药解》则有益母草(《中药大辞典》谓其“ 活血,祛瘀,调经,消水”)。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瞿麦有“利尿;肠管兴奋;降压;杀血吸虫”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本品对尿频尿急,只要不涉虚夹寒,用之堪称'特效’,并不破血,尚能止血。一次用量10-15g。”

通草(木通)

味辛(《本经》:“味辛平”。陈注),入足厥阴肝、手少阴心、足太阳膀胱经。行血脉之瘀涩,利水道之淋癃。

【要义简释】

通草疏利壅塞,开通隧道,善下乳汁,而通月水,故能治经络结涩,性尤长于泻水。

通草之能,可概为“通经、泻水”。

一个字,亦可用“通”概之。其功近瞿麦。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木通有“利尿;抗菌”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其用木通于《千金方》桑螵蛸、黄芩中,治疗小便不通之证,大效。但称“八月札治疗尿路结石,作用胜过木通。”

石韦

味苦(《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太阳膀胱经。清金泻热,利水开癃。

【要义简释】

石韦清肺除烦,利水泻湿,专治淋涩之证,并疗崩漏金疮,发背痈肿。

石韦之能,可概为“清金、利水”。

其功近白薇、茅根之“清而能利”(桑白皮亦功近)。但此归于卷四,即便“清而能利”,亦应以“利”为要。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庐山石韦有“镇咳、祛痰、平喘;治疗大鼠慢性气管炎”等药理作用;载有柄石韦有“镇咳平喘;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抗癌”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志远用石韦60g,水煎,分三次,治膀胱结石。载李文瑞用石韦(5-10g,重30-45g,最大60g)于辨证方中,治顽固性蛋白尿、肾炎、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等。

茵陈蒿

味苦,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道而泻湿淫,消瘀热而退黄疸。

【要义简释】

茵陈通达经络,渗泄膀胱,性专去湿。并浴疮疥瘙痒之疾。

茵陈之能,可概为“去湿、消瘀”。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相对于青蒿,“茵陈蒿阴气较少,不会助湿邪;同时又寒凉疏散,助肝疏脾,因此几乎成了治疗黄疸的专药。即使阴黄也可配伍温阳药物使用。”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茵陈蒿有“利胆;保肝;解热;降血脂、扩张冠脉及促纤溶;降血压;抗菌、消炎;兴奋离体兔肠;预防肝癌;增加白细胞数;抗钩端螺旋体、杀蛔虫、平喘、抑杀小鼠艾氏腹水癌细胞、MethA细胞”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茵陈为'利胆退黄第一圣品’。经药理研究亦发现,在能增加胆汁流量的诸多药物中,以茵陈的药理作用最为显著。”“不论治疗胆石症的任何证型,皆可以在其辨证施治的用方中酌情加入茵陈一药。”《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甘聚珊经验,茵陈蒿常量20g,多则50-100g。

连翘

味苦,性凉(《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清丁火而退热,利壬水而泻湿。

【要义简释】

连翘清心泻火,利水开癃,善除郁热之证,尤能行血通经,凉营散结,疗痈疽瘿疬之病,擅消肿排脓之长。

连翘清心利水,其功同于俗说之竹叶,亦近于通草(木通)。若合以“行血”之能而言,则近于豆黄卷、新绛、蒴藋、瞿麦、通草、发灰、益母草。

大致以清心利水、凉营散结为常用。

连翘之能,可概为“清热、散结”。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连翘的特长“散诸经血结气聚,特别是肝胆经的结滞。”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连翘有“抗菌、抗病毒;强心及升压、抑制醋酸所致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离体小肠;抑制弹性蛋白酶活力;抗辐射损伤;防护小鼠皮肤损害”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谢海洲认为连翘、仙鹤草、何首乌为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必用之品。载杜雨茂用连翘9-15g(湿热证15-30g)于真武汤中,治水肿久不退,后将成心肾阳衰、水湿内留之证,“意在清心利肾、利水退肿,同时还可以减除附子大热之性,使其去性存用,更好地发挥有效治疗作用。”载李文瑞经验,“连翘一般用量3-15g,重用20-45g,最大用至60g。”《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连翘“原非发汗之药……惟其人蕴有内热,用至一两必然出汗。且其发汗之力缓而长。”并称连翘“为理肝气要药”。

泽漆

味苦,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专行水饮,善止咳嗽。

【要义简释】

泽漆苦寒之性,长于泻水,故能治痰饮阻格之咳。

泽漆为用,若仅为“行水积”,则与泽泻、猪苓等无异。于该证有上之湿热观之,则苦寒之品应亦有行其热痰之力,是即其功亦近于栝实、竹叶、竹茹、瓜子、桑白皮。但究以泻水为首功。

《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药大辞典》等言其有“化痰”“消痰”之能。《中药大辞典》称,“泽漆是利水的名药,功效很象大戟。但泽漆的茎叶煮熟之后便没有毒,因此更宜推广利用。

泽漆之能,可概为“泻水、消痰”。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泽漆有“降温、扩张血管、兴奋离体兔、豚鼠及小鼠肠管”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李俊林用泽漆30g、赤小豆15g,加于萆薢分清饮中治多年乳糜尿。

赤小豆

味甘,入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利水而泻湿热,止血而消痈肿。

【要义简释】

赤小豆利水泻湿,行郁退热,安胎下乳,善治一切痈肿,及诸下血之病。

赤小豆之能,可概为“泻湿、行郁。”

【应用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志远引《朱氏集验方》,赞宁以赤小豆细末涂治宋仁宗幼时痄腮,称赤小豆有“消”“散”作用。载孙谨臣用赤小豆利水消肿,“可用至30-45g”,常煎汤代水。

防己

味苦、辛,性寒(《本经》:“味辛平”。陈注),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泻经络之湿邪,逐脏腑之水气。

【要义简释】

《金匮》防己黄芪汤防己一两,黄芪一两,甘草五钱,白术七钱五分,生姜四两,大枣三枚。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以下如冰,上下绕被,温令微汗,差。治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湿性沉着,是以身重。

湿性沉着”为身重之常见原因。

此外,阴盛亦有身重之象。

    防己茯苓汤防己三两,茯苓六两,黄芪三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治皮水为病,四肢肿者。……防己、茯苓,泻皮肤之水也。

    此亦可见《伤寒》《金匮》君药之应用思路。简言之,所谓“君”,乃军队之先锋官,治标症者也。以治病本之药为君者,偶见而已。

    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如鸡子大,人参四两,桂枝二两。治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脉沉紧者。以土湿胃逆,不能行水,故饮停于胸膈。胃逆而阻胆经之降路,故心下痞坚。胃逆而阻肺气之降路,故胸中喘满。人参、桂枝,补中而疏木,防己、石膏,泻水而清金也。

此证病机之描述与处方之用药相距较远。喘满而心下坚,且右路仅三两防己降泻,此时用桂枝升阳,将致上焦更壅;土湿不用苓、泽,反用人参加一味木防己;胃逆而不用姜、夏,亦非正法。药用石膏,则必有热烦,热烦不用竹茹或栝楼实清降涤烦;脉沉紧为下寒盛,但却无附子。综上,去桂,易参为术,上之各味宜加用为善。

《金匮》木防己去石膏加苓硝汤,治其人药后“三日复发”,可见所用之处方确有疏漏,以至于三日后病症复发。

汉防己泻经络之湿淫,木防己泻脏腑之水邪。凡痰饮内停,湿邪外郁,皮肤黑黄,膀胱热涩,手足挛急,关节肿痛之证,悉宜防己。

防己之能,可概为“泻湿、逐水”。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载粉防己有“镇痛;消炎及抗过敏;降压;松弛横纹肌;使离体兔、豚鼠小肠及在体兔肠平滑肌张力增加;抗菌、抗原虫、抗肿瘤”等药理作用;载木防己有“降温;降血压、收缩血管”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从善经验,治特发性水肿,“二仙防己黄芪汤”中用汉防己24g。载施奠邦言,“近代以广防己及汉中防己为木防己,粉防己为汉防己。……汉防己偏于利水湿,木防己偏于通经络。”并称,“用汉防己15-30g入煎剂,”治高血压。(2005年版《国家药典》禁用了广防己、青木香、关木通等三种被认为含马兜铃酸较高的药物。网络资料)

海藻

味咸,性寒(《本经》:“味苦寒”。陈注),入足少阴肾、足太阳膀胱经。利水而泻痰,软坚而消痞。

【要义简释】

海藻咸寒下行,走膀胱而通水道,善疗奔豚脚气,气鼓水胀之疾,而软坚化痞,尤为擅长,且凡瘿瘤瘰疬,溃疝癥瘕,一切痈肿坚顽之病皆医。

海藻之能,可概为“软坚、利水”。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海藻有“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促进3H-TdR和3H-UR渗入淋巴细胞;对抗环磷酰胺引起的白细胞减少;增强体液免疫;降低血清胆固醇;抗肿瘤;抗内毒;促进大鼠红细胞凝集”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贺本绪用海藻、甘草配伍(新炒用。等量。陈注),治癌症(乳腺癌、子宫癌、食管癌、胃癌等)、腹泻、再障、血小板减少性紫斑以及各种失血证、各种结石等。沈士萌称当甘草用量大于海藻时,病人服后有恶心欲吐感。海藻与甘草用量比例为3:1则无恶心欲吐感。《用药杂谈》(汪庆安)称,治高血压患者脉弦硬者,多加海藻。认为“高血压动脉硬化有个很可怕的并发症,就是脑出血。海藻可以软坚,使硬化的血管变软,同时它还能化痰,清除血管壁内痰浊。”(高血压)称海藻合僵蚕、白芥子可化痰通络、软坚散结,除血栓。(脑梗死)并称,海藻为瘿瘤要药,又善化痰水;(卵巢囊肿)“诸多软坚散结药里,海藻效果相对明显。”(下肢静脉曲张)又称,海藻、白僵蚕化痰、软坚散结,能使筋瘤回缩。(下肢静脉曲张)

葶苈

味苦、辛,性寒(《本经》:“味辛寒”。陈注),入足太阳膀胱经。破滞气而定喘,泻停水而宁嗽。

【要义简释】

葶苈苦寒迅利,行气泻水,决壅塞而排痰饮,破凝瘀而通经脉。凡停痰宿水,嗽喘肿胀之病,甚奏奇功;月闭经阻,夜热毛蒸之疾,亦有捷效。

先生此称葶苈入膀胱经。但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表者皮毛也,入膀胱经之药,不可谓与肺经无关。是以先生释《金匮》葶苈大枣泻肺汤,谓其有“泻肺壅而排脓秽”之能。但是,不言其入肺经,仍可能是归经文字表述之漏。《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均言其入肺、膀胱经。

葶苈之能,可概为“泻壅、破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葶苈子有“强心;利尿”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载李新永治充血性心力衰竭,用葶苈子30-50g、大枣15g、枳实30g,水煎,日一剂,分三次服。载许心如等治心力衰竭属心气虚衰、血脉瘀阻、水饮停聚、肺气壅塞者,用葶苈子30g、桑白皮30g等,为一剂量,煎200ml,重证每日服二剂,分四次。

甘遂

味苦,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善泻积水,能驱宿物。

【要义简释】

《金匮》甘遂半夏汤甘遂大者二枚,半夏十二枚,芍药五枚,甘草指大一枚。水二升,煮半升,入蜜半升,煎八合,顿服。治留饮欲去,心下坚满,脉伏,自利反快者。……甘遂、半夏,泻水而涤饮,甘草、芍药,培土而泻木。

芍药之“泻木”者,因“心下坚”,乃甲木之克戊土也。

凡“心下坚”“心下硬满”之证,均为胆胃之互碍。宜参四逆散(“甘草”章:“甘草、枳实、柴胡、芍药”),酌情用药。

甘遂苦寒迅利,专决积水。凡宿痰留饮、经腑停瘀、皮肤肿胀、便尿阻涩之证,一泻而下。其力甚捷,并下癥瘕积聚、一切陈郁之物。

甘遂之能,可概为“泻水、破壅”。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甘遂有“泻下;利尿;引产;镇痛”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夏友岳治胃有振水声之“胃下垂”,先用生甘遂末3-5g,温开水1次调服,再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15-20g;2-3周后,再用一次,生甘遂末3-5g,再用补中益气汤加茯苓10g。称“效果均好”。《医学衷种参西录》(张锡纯)称,“利痰之药,当推甘遂为第一。”并称“其极量可至一钱强。”但称原方折今之量,为“一分五厘”,即约0.5g。其荡痰加甘遂汤由荡痰汤(生赭石、大黄、朴硝、半夏、郁金)加甘遂末二钱。(伤寒论篇·太阳病大陷胸汤证)

大戟

味苦,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泻水饮之停留,通经脉之瘀涩。

【要义简释】

大戟破气泻水,兼化老血癥瘀,通经脉结闭,散颈腋痈肿,洗脚气肿痛之病,胥有捷效。

大戟之能,可概为“泻水、通经”。

大戟、甘遂、芫花之能大同。以张仲景先生可用可不用之药均不用之例,则三药应各有其功。

动物实验表明,大戟、甘草配伍时大戟的毒性增加。此为历代本草所载的“十八反”中,经实验证明确属事实的情形之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大戟有“致泻;扩张末稍血管,兴奋妊娠离体子宫;抗菌;利尿”等药理作用。并称,“动物试验证明,小鼠腹腔注射大戟、甘草混合后的乙醇浸出液,其半数致死量要比单独应用大戟时小数倍,可见两者配伍时大戟的毒性增加了,而且配伍的甘草愈多,毒性也愈大。如将大戟与甘草分别酒浸,而在给药时方混合投予者,其毒性比共浸者为小,但仍比单用大戟时毒性大。小鼠口服大戟及甘草的煎剂亦获得相似的结果。”称“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钠溶液造成实验性腹水,口服大戟煎剂或酒精浸液,都有利尿作用,如与甘草合用,其利尿和泻下作用受到明显抑制,甘草的用量比例愈大,其相反作用也愈强。因此,从治疗腹水的角度来看,两者合用是不适宜的。”(此段动物试验结论,证明我国历代本草书籍记载的,大戟与甘草配伍属十八反之列的说法,并非完全出于臆想。陈注)《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称,“甘遂长于泻胸腹之积水……大戟长于泻脏腑之水湿……芫花善逐胸胁之水……药力以甘遂最峻,大戟稍逊,芫花次之。而毒性则以芫花最剧。”

滑石

味苦,微寒(《本经》:“味甘寒”。陈注),入足太阳膀胱经。清膀胱之湿热,通水道之淋涩。

【要义简释】

滑石代赭汤滑石三两,代赭石如鸡子大,百合七枚。治百合病,下后者。下伤中气,湿动胃逆,肺郁生热。滑石利水而泻湿,百合、代赭,清金而降逆也。

    “清而能涤”之药有栝实、竹叶、竹茹、瓜子,“清而能敛”则有百合、柏叶、柏实、桑白皮。若须用“清金”及“降逆”之专功,则需百合、赭石配伍。代赭石主降胃逆。

    滑石甘寒,渗泻水湿,滑窍隧而开凝郁,清膀胱而通淋涩,善治黄疸、水肿、前阴闭癃之证。

滑石之能,可概为“泻水、滑窍”。

滑石之性,与葵子大同。此以清湿热力大而彼以开隧窍功胜。此句称滑石甘寒,与《本经》所载同,本章文首称之为“味苦,微寒”,似不妥。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滑石有“保护皮肤和粘膜;抑菌”等药理作用。但也称,“滑石也不是完全无害的,在腹部、直肠、阴道等可引起肉芽肿。《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陈家骅经验,滑石研细冲服,治痢效果好。载兰友明经验,单味滑石40g(布包),加水500ml,浸30分钟后煮沸,频服代茶,每日一剂,治湿热蕴结之痛风。一例痛风2年,右足趾疼痛患者,20余日后诸症消失。《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因热小便不利者,滑石最为要药。”

戎盐

味咸,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清膀胱而泻热,开癃闭而利水。

【要义简释】

 《金匮》茯苓戎盐汤茯苓半斤,戎盐弹丸大,白术二两。治小便不利。以其土湿则水道不利。术、苓,燥土而泻湿,戎盐利水而泻热也。

此方与葵子茯苓散所治,均以乙木下郁为主要病机。彼以葵子滑窍利水,此以戎盐利水泻热,则此证溲黄应更明显。而此方加白术,是水土并治,但究未若加桂枝达木更善。至少可加瞿麦或木通以助行血。

戎盐咸寒之性,直走膀胱,而清痰热,长于利水。其诸主治……以咸走血而性清降也。

戎盐之能,可概为“利水、泻热”。

硝石

味咸、苦,性寒(《本经》:“味苦寒”。陈注),入足太阳膀胱、足太阴脾经。清己土而退热,利壬水而泻湿。

【要义简释】

《金匮》硝矾散硝石、矾石等分。为散,大麦粥汁合服方寸匕。病从大小便去,大便黑,小便黄。治女劳黑疸,日晡发热,而反恶寒,足下热,膀胱急,少腹满,其腹如水状,身尽黄,额上黑,因作黑疸,大便黑,时溏。

……黑疸水陆瘀涩,隧路梗阻。硝石咸寒之性,直达下脘,利水路而泻谷道,合之矾石涤荡郁陈,注于二便,腐败扫除,正气清通。继以补中养火之剂,垂尽之命,可以再延也。

    此明示硝矾散乃治标之用。然后续之药,“补中养火之剂”,未可无视达木也。

    硝石,扫地霜熬成。在上者,锋芒细白,是谓芒硝;水底成块者,谓之硝石。其性重浊下行,善于利水泻热,消瘀化腐,故能医黄疸之疾。

硝石与滑石均能医黄疸,但此则咸苦寒,彼则甘寒,是此清热胜而彼滑窍长。硝矾散合矾石以“涤荡郁陈”,助以推荡之力也。其“推荡之力”非“硬推”也,“消而化之”也。“硝石”者,“消石”也。《本经逢源》移《神农本草经》“朴消”条“能化七十二种石”一句入“硝石”条内,并注云:“诸家本草皆错简在朴消条内,详化七十二种石,岂朴消能之。

硝石之能,可概为“清热、泻湿”。

芒硝

味咸、苦、辛,性寒(《本经》:“味苦寒”。陈注),入手少阴心、足太阳膀胱经。泻火而退燔蒸,利水而通淋沥。

【要义简释】

 《伤寒》柴胡加芒硝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芒硝六两。治少阳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者。……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者,是阳明腑证。

    此为热利,必色黄、气臭乃至肛门热痛。

    ……经腑双病,此本大柴胡证,外解其经而内下其腑,一定之法。

此明示柴胡加芒硝汤实为救逆之法。若非被误治而坏病,此证乃大柴胡证。

    《金匮》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木防己三两,人参四两,桂枝二两,茯苓四两,芒硝三合。治支饮在胸,喘满,心下痞坚,面黧黑,脉沉,服木防己汤,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以土湿木郁,而生下热。去石膏之清上,加茯苓以泻湿,芒硝以清热也。

此证,吾于“防己”章“木防己汤”条注称宜加苓等。其时脉沉紧,故注加附子。但若见此下热,则附不可用。此方,参、桂亦未尽善。总之,木防己汤立法处方非为妥当,宜临证酌情加减。

此证,面虽“黧黑”,而病非湿热之黑疸、黄疸,用芒硝清热,亦恐败脾胃而伐无过。

芒硝咸苦大寒,下清血分,泻火救焚,软坚破积,利水道而通淋涩,利谷道而开结闭。结热瘀蒸,非此不退;宿痰老血,非此不消;寒泻之力,诸药不及。

有大用,亦即有大忌。

芒硝之能,可概为“软坚、行瘀”。

【原文摘要】

少阳之经,循胸胁而走足,经病而侵胃腑,胃腑被逼,逆而上行,阻格少阳下降之路,二气壅塞,故胸胁痞满。胃腑郁迫,故水谷莫容,而生呕利。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传于戊土,则胃腑生热。阳明以戊土而化燥金,日晡土金旺相之时,故腑热应期,发如潮信。经腑双病,此本大柴胡证,外解其经而内下其腑,一定之法。乃已曾用丸药下过,缓不及事,而又遗其经证,是以犹见微利。宜先以小柴胡解其经病,后以柴胡而加芒硝,清其腑热。缘已服丸药,无须用大黄也。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载芒硝有“泻下;加快淋巴生成;消肿和止痛”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衍鹗经验,治足跟骨质增生,“用芒硝适量,压成细末装入布袋,铺平约半厘米厚,放在鞋后跟部,踏在足跟下,2-3日症减,不超5日疼痛消失。如有复发,反复使用仍有效。”《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引《本经》言芒硝“能化七十二种石”之说,称其常用柴胡加芒硝汤,加黄郁金、川楝子、延胡索各8g,清水煎服,治胆石症并发胆囊炎,每能化单个结石为碎砂。(方中用玄明粉6g,分二次冲服。其用利胆排石法时用芒硝8g冲服。陈注)

矾石

味酸,涩,微寒(《本经》:“味酸寒”。陈注),入足太阴脾、足太阳膀胱经。善收湿淫,最化瘀浊。黑疸可消,白带能除。

【要义简释】

矾石酸涩燥烈,最收湿气,而化瘀腐,善吐下老痰宿饮。

矾石之能,可概为“收湿、化瘀”。

其“收湿、化瘀”之能,似罕有其匹。亦名白矾、明矾。先生示入药用枯矾。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矾石(白矾)有“抗菌;抗阴道滴虫;凝固蛋白;利胆;局部刺激;收敛”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常学义经验,“脑血管意外患者,属中风痰厥、四肢不收、昏迷不醒、痰声漉漉者,可用白矾1.5g,开水溶化滴喂,须臾即醒。”《用药杂谈》(汪庆安)称,白矾降转氨酶,“见效速度最快。”(其案用白矾5g,加入方药中。陈注)。(慢性肝炎)《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治黄疸,白矾之功效,诚不如皂矾(又名绿矾、青矾。陈注)。”又称,“生白矾长于治顽痰、热痰。急证用之,诚有捷效。惟惊痰凝滞者,断不可用。……硼砂四钱化水,治痰厥可代白矾,较白矾尤稳妥。”

云母

味甘(《本经》:“味甘平”。陈注),入足少阳胆、足太阳膀胱经。利水泻湿,消痰除疟。

【要义简释】

疟以寒湿之邪,结于少阳之经,与淋沥之证,皆缘土湿而阳陷。

先生此句简明扼要,但仅示其大略。淋沥是土湿阳陷,疟却非仅寒湿一端。如后文言云母所治,乃“牝疟”而已。

……云母泻湿行痰,故治牝疟而除淋。

云母之能,可概为“泻湿、行痰”。

文蛤

味咸,微寒(《本经》:“味苦平”。陈注),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清金除烦,利水泻湿。

【要义简释】

《伤寒》文蛤散文蛤。为散,沸汤和服方寸匕。治太阳中风,应以汗解,反以冷水噀嚾,经热被却而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起粟,意欲饮水,反不渴者。……《金匮》治渴欲饮水不止者。

文蛤散于《金匮》所治之证见“”,其“”,是“辛金不得降敛”,亦是“乙木不得升泄”,风动生燥之故。但文蛤散于《伤寒》所治之证,乃“意欲饮水,反不渴”。先生认为,“热在经络,非在脏腑,则反不觉渴”。也就是说,病因太阳中风,而“表病不以汗解,反以冷水闭其皮毛,经热莫泻”,遏抑而生营热;营血热而君相俱旺,故“”。(“黄连”章:“君火上亢,则心烦而不卧。”)二证虽均有己土之湿,但气分、血分,热究不同,用药似未可雷同。

文蛤汤文蛤五两,石膏五两,生姜三两,杏仁五十枚,麻黄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温服一升,汗出即愈。治吐后,渴欲得水,而贪饮者。……甘草、大枣,补土而益精,石膏、文蛤,清金而泻湿,杏、姜,破壅而降逆,麻黄发表而达郁也。

此方之文蛤,有清金利水之能,功近白薇、石韦、茅根。

文蛤咸寒,清金利水,解渴除烦,化痰止咳,软坚消痞,是其所长。

文蛤虽功近白薇、石韦、茅根,但兼具除烦、化痰、软坚、消痞之力,亦近于海藻;又因此药重坠,比茅根等草木药更具下行之力,则又功近牡蛎。

文蛤之能,可概为“清金、利水”。

鸡屎白

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利水而泻湿,达木而舒筋。

【要义简释】

其性神于泻水,一切淋沥黄疸之证皆医。兼能化瘀破结,善磨癥瘕而消痈肿,敷瘰疬而涂鼠瘘。

鸡屎白之能,可概为“泻水、达木”。

是良药,惜不能入“科学”之“法眼”。此药之能,勉可用豆黄卷、防风、苡仁代之。后三者均具泻湿而舒筋之力。加茯苓更善。

猪膏

味甘,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利水泻湿,滑窍行瘀。

【要义简释】

猪膏利水滑肠,善通大小二便。治水肿、带下之证。

猪膏之能,可概为“利水、滑肠”。

依章首之“利水泻湿,滑窍行瘀”,似猪膏功近滑石。但从“滑大肠”(本章)来看,则整体功近葵子(冬葵子)。

乱发(血余)

味苦(《本经》:“味苦温”。陈注),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利水通淋,泻湿行瘀。

【要义简释】

发灰长于利水而善行血瘀,能止上下九窍之血,消一切痈肿,通女子经闭。

发灰行血瘀功力甚巨,然归于卷四,又参《金匮》之用,似仍以利水泻湿为首功。

发灰之能,可概为“利水、行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乱发(血余)有“抑菌;凝血”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血余炭“可以厚肠止泻”,“对久泻不愈而实邪不盛患者,我通常会加入此药,与赤石脂为伍以止泻。”(溃疡性结肠炎)称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常用其与仙鹤草、乌贼骨等品以止血活血而兼补虚。(功能性子宫出血)《本草体证录2》(周正祎)称,曾用血余炭15g、棕榈炭30g,陈京墨3-6g(可用蒲黄炭代,9-15g),水煎温服,治愈多例崩症出血量多、情势危急者。《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血余“其化瘀血之力不如花蕊石、三七,而其补血之功则过之……且煅之为炭,而又有止血之力也。”《邓铁涛用药心得十讲》(邱仕君)称,“止血崩首选血余炭,单味3-9g,一日3次冲服。”

人尿

味咸,气臊,性寒,入手少阴心经。清心泻火,退热除烦。

【要义简释】

水曰润下,润下作咸。水入膀胱,下从寒水化气,是以咸寒而清火,除烦而泻热。性能止血,而寒泻脾阳,不宜中虚家。

此示,似可见《伤寒》少阴病之用,尚宜商榷。

人尿之能,可概为“泻热、散瘀”。

黄连

味苦,性寒,入手少阴心经。清心退热,泻火除烦。

【要义简释】

《伤寒》黄连汤黄连三两,桂枝三两,甘草三两,干姜三两,人参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治太阴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

《伤寒论》未言“太阴伤寒”,仅言“伤寒……”。先生认为“太阴伤寒”者,一因此证乃外感病;二因病位在太阴之脏。其病机乃因中气虚寒,而太阴脾土受厥阴乙木所克,脾陷而致胃逆并君火上炎之证。君火上炎所致之“胸中有热”为主证,是以药君黄连;因乙木贼己土为病因,故用桂枝升肝脾。相较生姜泻心汤证,心下痞而胁下有水气,见证以右路浊阴不降为主者不同。故彼无桂枝(加少量亦可)。

……黄连苦寒,泻心火而除烦热,君火不降,湿热烦郁者宜之。

黄连之能,可概为“清热、燥湿”。

……土生于火。火旺则土燥,火衰则土湿。凡太阴之湿,皆君火之虚也。虚而不降,则升炎而上盛。当其上盛之时,即其下虚之会。故仲景黄连清上诸方,多与温中暖下之药并用。此一定之法也。

此即吾称中成药治病诀窍中,夏桑菊、双黄连、上清丸等清上之药,须与理中丸合用方可奏捷效之依据。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黄连有“抗菌;抗真菌;抗病毒;抗阿米巴;抗炎、抗腹泻;增强心肌收缩性能;解热;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抗凝血;利胆;抗溃疡”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陈庚吉用薛生白黄连苏叶汤(连0.9-1.2g,苏0.6-0.9g)治湿热证之呕恶不止,称少量频服,屡效。并称,偏寒者,加生姜3片,伏龙肝泡水煎药服之。(伏龙肝可用赤石脂代。陈注)载徐景藩治湿热中阻之胃痛痞胀、恶心、泄泻等,用黄连配藿香于方剂中。(连1-3g,藿10-15g)

朱砂

味甘,微寒,入手少阴心经。善安神魂,能止惊悸。

【要义简释】

《金匮》赤丸茯苓四两,半夏四两,乌头二两,细辛一两。研末,炼蜜丸,朱砂为衣,麻子大,酒下三丸。治寒气厥逆。……茯苓、乌头,泻水而逐寒邪,半夏、细辛,降逆而驱浊阴,朱砂镇心君而护宫城也。

此方,实亦示寒水上逆施治不易之法,如细辛之用,即“细辛”章“寒水冲逆,则用细辛”之理。朱砂之用,却应以“”“”为要着。此与真武汤可互参。

朱砂降摄心神,镇安浮荡,善医惊悸之证。

朱砂之能,可概为“安神、止惊”。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朱砂有“镇静、催眠;扼杀皮肤细菌及寄生虫;增加尿总氮量排出”等药理作用。《本草体证录3》(周正称,“与朱砂比较,(磁石)重镇安神之功虽逊于朱砂,但它的潜阳纳气作用,朱砂却无。”《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朱砂善化霍乱之毒菌。……然须用天产朱砂方效,若人工所造朱砂(色紫成大块作锭形者,为人工所造朱砂),止可作颜料用,不堪入药。”

牡蛎

味咸,微寒,性涩(《本经》:“味咸平”。陈注),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降胆气而消痞,敛心神而止惊。

【要义简释】

牡蛎咸寒降涩,秘精敛神,清金泻热,安神魂而保精液。凡心悸神惊、遗精盗汗之证皆医;崩中带下、便滑尿数之病俱疗。善消胸胁痞热,缘少阳之经,逆而不降,则胸胁硬满,而生瘀热。牡蛎降摄君相之火,甲木下行,经气松畅,硬满自消。一切痰血癥瘕、瘿瘤瘰疬之类,得之则化,软坚消痞,功力独绝。

牡蛎之能,可概为“敛胆、软坚”。

此为敛降少阳相火之要药。《药性琐谈》(江海涛)称,“其自然习性就是以阴吸阳,因此能够收敛固涩,用于自汗、盗汗、尿频等。……它能引阳入阴……牡蛎靠的是收敛,文蛤靠的是降下。”可参考。火旺者仍宜加他药清火。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牡蛎有“收敛、镇静、解毒、镇痛;在活体中抑制脊髓灰质炎病毒,降低感染鼠死亡率”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由于牡蛎的重镇安神作用逊于龙骨,故治疗神经衰弱应用重镇安神药一般常首选龙骨,如果其药力不足或疗效不显,再加入牡蛎。二者相须为用,疗效相得益彰。”《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双安安用一味生牡蛎(120g)煎汤,治久泻伤阴之下利。称仿吴鞠通“一甲煎”之法。载聂惠民经验,“牡蛎虽味涩却不敛邪……若以桔梗、甘草等引之,可以散咽喉之肿,疗咽痛,可以消除因咽痛咽痒所致的咳嗽。故在治疗外感咳嗽时,常常加入牡蛎。”载陈伯咸经验,“冠心病之有心前区疼痛者,用龙骨、牡蛎后,病情非但无效反而加重。”认为该证“切忌敛涩之品,如龙骨、牡蛎之属,以免壅气恋邪。”(窃以为,病宜忌用敛涩药者,均应遵陈氏之说。所谓“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之类的智能机器人之说,宜审慎视之。陈注)《本草体证录3》(周正称,“各种胃病泛酸刺痛等症,他药皆不如牡蛎制酸止痛效果显著。……但用量需大,一般都在30-60g之间。配以海螵蛸同用,其制酸止痛、愈合溃疡之功更佳。”《跛鳖斋医草》(龚士澄)引陈修园、张锡纯言,称牡蛎、龙骨合用,“具有独特之镇咳化痰作用。”其常用二药各20g于止咳散(桔梗、前胡、荆芥、紫菀、款冬、陈皮、百部、杏仁)中。《奇难怪病临床随笔》(李宗唐)称其治阳虚盗汗,牡蛎用至三两,二剂汗大止,四剂愈。(但因无附子,后续又治一次。陈注)

龙骨

味咸,微寒,性涩(《本经》:“味甘平”。陈注),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敛神魂而定惊悸,保精血而收滑脱。

【要义简释】

龙骨蛰藏闭涩之性,保摄精神,安惊悸而敛疏泄,凡带浊遗泄,崩漏吐衄,一切失精亡血之证皆医。断鬼交,止盗汗,除多梦,敛疮口,涩肠滑,收肛脱。

此药,《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质最黏涩,具有翕收之力(以舌舐之即吸舌不脱,有翕收之力可知),故能收敛元气、镇安精神、固涩滑脱。”此说似亦合于“龙骨”本章所述。此称龙骨“蛰藏闭涩”,而牡蛎则为“咸寒降涩”,程度轻重确有不同。《伤寒》《金匮》用之,大致药量均少于牡蛎;且牡蛎多有单用者,龙骨却必伴有牡蛎。似乎“牡蛎可宽松点用,龙骨却必须严格控制”的意思比较明显。此外,龙骨并不具牡蛎治痰之能,似亦限制了其作用发挥的空间。

龙骨之能,可概为“敛神、收脱”。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龙骨有“促进血凝,降低血管壁通透性及抑制骨骼肌兴奋”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龙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本草体证录3》(周正祎)称,“龙骨重镇安神之功力逊于朱砂、磁石,收敛固涩却长于二味,故在临证中常与牡蛎配伍,用于收敛、固脱、潜阳镇浮。”并称,“龙骨重镇安神,功胜牡蛎;而牡蛎又能软坚散结,作用稍异。临证用于平肝潜阳,则侧重于牡蛎;多梦惊悸,则重用龙骨。”该书载二药之常用量,一日均为15-60g。

附子

味辛、咸、苦,温(《本经》:“味辛温”。陈注),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经。暖水燥土,泻湿除寒。走中宫而温脾,入下焦而暖肾。补垂绝之火种,续将断之阳根。治手足厥冷,开脏腑阴滞。定腰腹之疼痛,舒踝膝之挛拘。通经脉之寒瘀,消疝瘕之冷结。降浊阴逆上,能回哕噫;提清阳下陷,善止胀满。

【要义简释】

《金匮》竹叶汤方在竹叶(竹叶一把,桔梗一两,生姜五两,附子一枚,葛根三两,桂枝一两,防风一两,甘草一两,人参一两,大枣十五枚。陈注)。治产后中风,颈项强,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附子暖水而降逆也。

所谓“暖水而降逆”,及小青龙汤“温胃而降逆”者,非并行之能也。前者为因,后者为果。

阴阳之理,彼此互根……水火不交,则热生于上而寒生于下。病在上下,而实缘于中气之败。

千言万语,关键在此。

……升降之倒行者,火衰水胜而土湿也。火盛则土燥,则水枯而病实热。阳明承气之证是也。

实热”证,病机乃“土燥”“水枯”;余者均为虚热。

阳明承气之证”非仅指伤寒阳明病。温病、温疫等亦可见阳明承气证。

……附子沉重下行,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补益阳根之药,无以易此。

此虽言“补益阳根”,实则前文“暖脾土”“温肾水”,其功究在“”与“”也。补阳之品,《玉楸药解》有巴戟天、仙茅、仙灵脾、鹿茸、鹿角胶、海马、绿蜻蜓等。《长沙药解》则有蛇床子。

附子之能,可概为“除寒、暖水”。

相火者,君火之佐也。……君相皆腾,是以上热。而上热之剧者,则全缘于相火。相火之性,暴烈迅急,非同君火之温和也。

此明示二火之异。

……人之神宁而魂安者,二火之归根也。君火飞则心悬而神悸,相火飘则胆破而魂惊。故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不归故也……但欲调水火,必先治土。非用补土养中、燥湿降逆之味,附子不能独奏奇功也。

先生此示治虚劳之大法。但此句亦概言而已。《四圣心源·劳伤解》分“阳虚”“阴虚”等证,未可视定“燥湿”“降逆”之法。《金匮》治虚劳之薯蓣丸,理中与降逆、升阳并用;《四圣心源·劳伤解》治阴虚之证,地魄汤用“元参清金而益水”,先生并示,“若热伤肺气,不能化水,则用人参、黄芪,益气生水,以培阴精之原。”并宜参之。

……凡内伤虚劳,以及各门杂病,皆缘中气不足,水旺火奔,下寒上热,未有下热者。

此亦概言。非全无下热。如后文“如崩漏遗带、淋癃痔瘘、黑疸气鼓之证,悉木郁下热之证。”(临床所见,“崩漏遗带”亦未必全为“木郁下热之证”。)但若仅言“木陷”,则未必有下热。如“桂枝”章:“木中孕火,其气本温。温气存则郁遏而生风热,温气少则风热不作,纯是湿寒。

……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下热虽生,而病本仍是湿寒。

此句之“生气不足”,未必是上注之“温气少”。《玉楸药解·肉桂》:“其肝家痛热,缘生意不足,温气抑郁,而生风燥,非阳旺而阴虚也”。此“生气”即彼文之“生意”。

……如崩漏遗带、淋癃痔瘘、黑疸气鼓之证,悉木郁下热之证。但事清肝润燥,而寒湿愈增,则木愈郁而热愈盛。法宜于姜、甘、苓、术之内,副以清风疏木之品。郁热一除,即以附子温其下焦。十有九宜,但法有工拙,时有早晚耳。

文称“副以清风疏木之品”,虽未明言“清热”,但下文言“郁热一除”,则此必有“清热”之能。药如丹皮,其功“达木郁而清风,行瘀血而泻热”(“牡丹皮”章),即“清风疏木之品”也。

【原文摘要】

阴阳之理,彼此互根,阴降而化水,而坎水之中,已胎阳气;阳升而化火,而离火之中,已含阴精。水根在离,故丙火下降,而化壬水;火根在坎,故癸水上升,而化丁火。癸水化火,阴升而化阳也,是以丁癸同经而手少阴以君火主令;丙火化水,阳降而化阴也,是以壬丙共气而足太阳以寒水司权。阴阳交济,水火互根,此下之所以不寒而上之所以不热也。水火不交,则热生于上而寒于下。病在上下,而实缘于中气之败。土者,水火之中气也。戊土不降,故火不交水而病上热;己土不升,故水不交火而病下寒。升降之倒行者,火衰水胜而土湿也。火盛则土燥,则水枯而病实热,阳明承气之证是也。承气之证少,真武之证多,以水易盛而火易衰,燥易消而湿易长。火衰土湿,丁火奔腾而癸水泛滥,是以寒盛于中下也。

盖火不胜水,自然之理,所恃者,壮盛之时,生土以制之。至其渐衰,母虚子弱,火土俱亏,土无制水之权,而火处必败之势,寒水上凌,遂得灭火而侮土。火复而土苏则生,火灭而土崩则死。人之死也,死于火土两败而水胜也,是以附子、真武、四逆诸方,悉火土双补,以胜寒水。仲景先师之意,后世庸工,不能解也。附子沉重下行,走太阴而暖脾土,入少阴而温肾水,肾水温则君火归根,上热自清。补益阳根之药,无以易此。

相火者,君火之佐也。君行则臣从,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随君火下行而交癸水。癸水之温者,相火之下秘也;君火不藏,则相火亦泄。君相皆腾,是以上热。而上热之剧者,则全缘于相火。相火之性,暴烈迅急,非同君火之温和也。人之神宁而魂安者,二火之归根也,君火飞则心悬而神悸,相火飘则胆破而魂惊。故虚劳内伤之证,必生惊悸,其原因水寒土湿而二火不归故也。庸工以为血虚,而用清润之药,诸如归脾、补心之方,误世多矣。当以附子暖水,使君相二火归根坎府,神魂自安。但欲调水火,必先治土。非用补土养中、燥湿降逆之味,附子不能独奏奇功也。惟惊悸年深,寒块凝结,少腹硬满,已成奔豚者,莫用附子。用之药不胜病,反为大害。当以桂、附、椒、姜,研熨脐下,积寒消化,用之乃受。凡内伤虚劳,以及各门杂病,皆缘中气不足,水旺火奔,下寒上热,未有下热者。下寒若盛,即宜附子暖癸水而敛丁火,绝有奇功。至于伤寒三阴之证,更为相宜也。其下热而不宜附子者,水寒土湿而木陷也。生气不足,故抑郁而生下热;下热虽生,而病本仍是湿寒。如崩漏遗带、淋癃痔瘘、黑疸气鼓之证,悉木郁下热之证。但事清肝润燥,而寒湿愈增,则木愈郁而热愈盛。法宜于姜、甘、苓、术之内,副以清风疏木之品,郁热一除,即以附子温其下焦。十有九宜,但法有工拙,时有早晚耳。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附子可抑制寒冷情况下的体温下降,甚至可使下降的体温恢复。附子还可扩张外周血管,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附子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附子能明显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冠脉血流量,下降周围血管阻力。”“附子注射液能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附子的强心成分去甲基乌头碱有对抗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作用。”“附子具有激活肾小球细胞的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何永田经验,称“曾单用附子或乌头(川乌)达120g,久煎取汁口服,治疗关节冷痛等证而获效,并无不良反应发生。”但引日本花村训充报道,称附子与麻黄合用中毒;并称饮酒能增强附子的毒性,“是因为乌头碱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乙醇能促进乌头碱吸收的缘故。”

乌头

味辛、苦、温(《本经》:“味辛温”。陈注),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开关节而去湿寒,通经络而逐冷痹。消腿膝肿疼,除心腹痞痛。治寒疝最良,疗脚气绝佳。

【要义简释】

《金匮》乌头汤乌头五枚,麻黄三两,甘草三两,黄芪三两,芍药三两。治历节肿疼,不可屈伸。……麻黄通其经脉。

先生此言麻黄之用,似同于俗说“开经隧”之意。近于半夏麻黄丸(“半夏”章)所释。但异于“麻黄”章所示。

乌头赤石脂丸乌头一分,炮,蜀椒一分,干姜一两,附子半两,赤石脂一两。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赤石脂保其心君,乌、附、椒、姜,驱逐其寒邪也。

此证与赤丸证病机大同,但症较重。彼方之茯苓、半夏、细辛,亦可移用于此。

《金匮》乌头汤“治历节肿疼,不可屈伸。”乌头赤石脂丸“治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大乌头煎“治寒疝,脐痛腹满,手足厥冷。”乌头桂枝汤“治寒疝腹痛。”赤丸“治寒气厥逆。”综上可见,乌头要在治寒湿之疼痛。

乌头温燥下行,其性疏利迅速,开通关腠,驱逐寒湿之力甚捷。凡历节脚气、寒疝冷积、心腹疼痛之类,并有良功。

乌头之能,可概为“通经、驱寒”。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川乌头有“致颤;强心;降血压、扩张冠状血管;消炎;增强磷酸酶活性、促进肝糖元增加;镇痛;抑制呼吸中枢;抑制细菌”等药理作用;载草乌头有“镇痛;局部麻醉”等药理作用。《中药大辞典》载,“草乌头(品种未鉴定)用小白鼠热板法实验,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如与秦艽配伍,其镇痛效力可互相增强。草乌经甘草、黑豆法炮制后,毒性降低而不影响其镇痛效力。甘草、蜂蜜对草乌有解毒作用。草乌与川乌作用基本相同,前者生物碱含量0.425%,后者0.5991%。”《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载沙星垣治偏头痛,药用全蝎2g,制川乌、制草乌各4.5g,川芎9g,白僵蚕9g,生姜6g,甘草3g,白芷12g,水煎服。称“上药中制川乌、制草乌先煎30分钟,再入余药煎2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温服。”《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泽生经验,生川草乌初用各3g,逐渐加至各9g,先煎1小时以上,与甘草配伍以制其毒性。称不可久用。若服用该药中毒,如唇舌发麻、头晕、心悸、脉迟有歇止者,即停服。并急以生姜捣汁,或用金银花、绿豆衣、生甘草等解毒之味煎服。(谢海洲用甘草、生姜各15g煎服。陈注)该书“附子”条载李可经验,1965年抢救二例川乌中毒濒危证,“以生大黄、防风、黑小豆、甘草各30g,蜂蜜150g,煎汤送服生绿豆粉30g,均在40分钟内救活。”载何懋生经验,“草乌、川乌生用……其最有效量为25-30g……不宜打碎……先煎15分钟。……如连续服用10剂而不见效者,应停用。……服后,出现唇舌发麻、轻度头晕等为正常有效反应,过半小时后,自然消失。如出现眩晕、瞳孔缩小、心悸、呕吐、腹泻等为中毒现象,急用生绿豆、生甘草各60g煎服;如无法口服,可注射阿托品、葡萄糖等。”《本草体证录1》(周正称,“单用绿豆60-120g,研细粉,开水冲泡(凉开水。该书案例如此。陈注)用筷子搅之,待冷频饮,解毒效果更佳,多在10分钟左右,中毒症状逐渐缓解乃至消除。”称此法可治生草乌、生川乌、附子、马钱子之类的药物中毒。《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川乌温经定痛之力量较强。寒邪重者用生川乌,寒轻而体弱用制川乌。寒湿痹重证,与草乌同用。草乌开痹止痛之能更著。一般从小剂量(3-5g)起,逐步加至10-15g。与甘草、蜂蜜、防风等同用,不妨其镇痛功用,又可解毒。宜文火先煎40分钟。《悬壶杂记》(唐伟华)于“痹证五例”中,治唐女某芳,用乌头10g,先煎1小时(方中有炙甘草12g)。

蛇床子

味苦、辛、微温(《本经》:“味苦平”。陈注),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足少阴肾经。暖补命门,温养子宫。兴丈夫玉麈痿弱,除女子玉门寒冷。

【要义简释】

蛇床子温燥水土,暖补肾肝,壮阳宜子,男女皆良。

蛇床子之能,可概为“燥湿、壮阳”。

此为《长沙药解》唯一“壮阳”之品。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蛇床子有“抗滴虫;性激素样;平喘、祛痰、扩张支气管;抗真菌;抗心律失常;局麻;抗变态反应;抗诱变”等药理作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蛇床子温肾壮阳,祛风、燥湿、杀虫。可30g以上。治脱疽脉管炎,可30-40g,是治脱疽之不可多得良药。有类激素作用,为治不孕症之必用药。量用10-15g。



下篇:《玉楸药解》简析



卷一

草部

苍术

味甘、微辛,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燥土利水,泻饮消痰,行瘀郁去满,化癖除癥,理吞吐酸腐,辟山川瘴疠,起筋骨之痿软,回溲溺之混浊。

苍术之能,可概为“燥湿、健脾”。

【原文摘要】

白术偏入戊土,则纳粟之能多;苍术偏入己土,则消谷之力旺。己土健则清升而浊降,戊土健则浊降而清亦升。然自此而达彼者,兼及之力也;后彼先此者,专效之能也。若是脾胃双医,则宜苍术、白术并用。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苍术有“抗缺氧;驱风健胃;轻微扩张血管;镇静;促进肝蛋白合成;降血糖,同时降低肌糖原和肝糖原,抑制糖原生成,使氧耗量降低,血乳酸含量增加;增加钠和钾排泄;抑菌消毒”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许彭龄称,在麻黄加术汤的基础上,苍术与麻黄用等量则发大汗,倍于麻黄发小汗,三倍利尿,四倍无汗尿而湿自化。《用药杂谈》(汪庆安)称,苍术大量使用,消肿效果不次于利尿药。(慢性肾炎)《长江医话》(詹文涛)载颜德馨称,“脾肾双补治贫血”之法,“于双补气血药中加入苍术,即见血象稳步上升,不必输血。”

益智仁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和中调气,燥湿温寒,遗精与淋浊俱疗,吐血与崩漏兼医。

益智仁之能,可概为“燥湿、行郁”。

【原文摘要】

凡男子遗精淋浊,女子带下崩漏,皆水寒土湿,肝脾郁陷之故。总之,木郁亦生下热,而热究不在脾胃。庸工谓其相火之旺,胡说极矣!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益智仁有“拮抗钙活性;强心;抗癌、控制回肠收缩;抑制前列腺素;抑制大白鼠胃溃疡;升高小白鼠外周血液白细胞”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益智仁用于止遗尿、止涎唾,独用即可见功,而固精、止泻则不能独擅其长,须与应证方药同用。”

草豆蔻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草豆蔻调和脾胃,温燥寒湿,运行郁浊,推宕陈宿,亦与砂仁相仿,而性气颇烈,内郁稍重者宜之。

草豆蔻之能,可概为“燥湿、健脾”。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草豆蔻有“低浓度兴奋豚鼠离体肠管;升高胃蛋白酶活性”等药理作用。

缩砂仁

味辛,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

砂仁之能,可概为“和中、醒脾”。

【原文摘要】

凡水胀肿满、痰饮咳嗽、噎膈泄利、霍乱转筋、胎坠肛脱、谷宿水停、泄秽吞酸诸证,皆升降反常,清陷浊逆故也。泻之则益损其虚,补之则愈增其满,清之则滋其下寒,温之则生其上热。缘其中气堙郁,清浊易位,水木下陷,不受宣泻,火金上逆,不受温补也。惟以养中之味,而加和中之品,调其滞气,使之回旋,枢轴运动,则升降复职,清浊得位,然后于补中扶土之内,温升其肝脾,清降其肺胃,无有忧矣。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砂仁有“增进肠道运动;抑制血小板聚集;保护由花生四烯酸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对抗由胶原和肾上腺素所诱发的小鼠急性死亡”等药理作用。

补骨脂

味辛,苦,气温,入足太阴脾、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

【要义简释】

补骨脂温暖水土,消化饮食,升达肝脾,收敛滑泄,遗精带下、溺多便滑诸证,甚有功效。

补骨脂之能,可概为“温脾、暖肾”。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附子治疗的是阴寒盛,补骨脂侧重于阳气虚。”可参考。

【原文摘要】

阳衰土湿之家,中气堙郁,升降失位,火金上逆,水木下陷。夜而阴旺湿增,心肾愈格。子半阳生之际,木气萌生,不得上达,温气下郁,遂兴阳而梦泄。此宜燥土泻湿,升脾降胃,交金木而济水火。道家媒合,婴儿姹女,首重黄婆,玄理幽妙,医工不解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补骨脂有“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保护垂体后时素所致小鼠急性心肌缺血;舒张由组胺引起的气管收缩;光敏;增强大鼠细胞免疫功能(P<0.01);抗肿瘤;抗生育和雌激素样作用;抗衰老;升高白细胞;杀灭阴道毛滴虫;止血”等药理作用。

肉豆蔻

味辛,性温,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肉豆蔻调和脾胃,升降清浊,消纳水谷,分理便溺,至为妙品。而气香燥,善行宿滞,其性敛涩,专固大肠,消食止泄,此为第一。

肉豆蔻之能,可概为“温中、止泻”。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肉豆蔻有“镇静催眠;抗菌;麻醉;刺激胃肠道;祛风;降低谷丙转氨酶”等药理作用。《中药大辞典》载,“肉豆蔻油除有芳香性外,尚具有显着的麻醉性能。对低等动物可引起瞳孔扩大,步态不稳,随之以睡眠、呼吸变慢,剂量再大则反射消失。对猫引起麻醉之剂量,常同时招致肝脂肪变性而死亡。人服7.5g肉豆蔻粉可引起眩晕乃至谵妄与昏睡,曾有服大量而致死的病例报告。”

葫芦巴

味苦、辛,气温,入足阳明胃、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葫芦巴苦温下行。治水土湿寒,腹肋满胀、寒疝冷瘕、囊坠脚肿之症。

葫芦巴之能,可概为“泻湿、驱寒”。

白豆蔻

味辛,气香,入足阳明胃、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白豆蔻清降肺胃,最驱膈上郁浊,极疗恶心呕哕。嚼之辛凉清肃,肺府郁烦,应时开爽。秉秋金之气,古方谓其大热,甚不然也。

白豆蔻之能,可概为“宽胸、降浊”。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豆蔻有“抑菌;平喘;芳香健胃、驱风低浓度兴奋豚鼠离体肠管”等药理作用。并称,“本品所含的α-萜品醇,平喘作用较强,对豚鼠气管平滑肌0.05ml/kg剂量时,作用强于艾叶油。”《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徐正廷用白蔻10g,捣碎开水泡茶含服,治妊娠呕吐。服时须缓缓举起左臂。三日愈。

大茴香

味辛,微温,入足阳明胃、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茴香性温下达。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之症。

茴香之能,可概为“行气、散寒”。

【应用参考】

《中药大辞典》载,“茴香油可作驱风剂,在腹气胀时排除气体,减轻疼痛;能降低胃张力、缩短排空时间;增进肠张力及蠕动,促进气体排出;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抗菌”等。

荜茇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荜茇辛燥温暖。治水谷不消、肠鸣水泄、心腹疼胀、呕逆酸心之病甚佳。

荜茇之能,可概为“温中、化谷”。

【原文摘要】

荜茇与荜澄茄性味相同,功效无殊,皆胡椒类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荜茇有“抗菌、抗病毒;抗惊厥;镇静;抑制KCl40mM引起的兔离体冠状动脉收缩降低犬血压;抑制兔和大鼠回肠张力和收缩力”等药理作用。《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载,用胡椒三钱捣碎,沸水煎二三沸,徐徐灌服,以代巴豆治寒实结胸。(伤寒论篇·太阳病小陷胸汤证)

藿香

味辛,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藿香辛温下气。善治霍乱呕吐、心腹胀满之病。

藿香之能,可概为“下气、化浊”。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藿香善于治疗乱气……是阳气最舒展的状态。”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藿香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抗病毒作用。藿香对实验性动物有镇吐和抗腹泻作用。藿香正气丸有促使胃肠功能正常化的作用。”

香薷

味辛,微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利水泻湿,止呕断痢,温胃调中。治霍乱、腹痛、吐利之症,利小便,消水肿,止鼻衄,疗脚气。庸工用之治暑病。

香薷之能,可概为“利水、调中”。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香薷挥发油具有广谱抗菌和杀菌作用,并有直接抑制流感病毒”等药理作用。

荜澄茄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澄茄温燥之性,甚宜脾胃寒湿,下气降浊,进食消谷。治霍乱吐泄,反胃噎膈之病。

澄茄之能,可概为“温中、消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荜澄茄有“松弛豚鼠离体气管平滑肌,增加豚鼠离体肺灌流量;祛痰;平喘;抑菌;抗真菌;抑制皮肤过敏;抗缺氧抗心律失常”等药理作用。并称,“其抗真菌作用有下列特点:1.抗真菌作用强。2.广谱抗霉剂对9种一般霉菌及3种致病真菌均有抗菌效果。3.为杀真菌作用,而不是抑菌作用。4.毒性低。”称荜澄茄油“不能明显对抗乌头碱和哇巴因引起的心律失常。其作用有一定的选择性。”《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荜茇、荜澄茄均能温中下气,散寒止痛,以治中焦虚寒证。然荜茇温热之力较强,善散中焦沉寒,用于胃肠虚寒之腹痛吐泻,止痛止泻尤优;荜澄茄辛散行气,散寒下气之力较大,暖脾胃而行滞气,用于胃寒呕吐呃逆,气滞腹痛,止呕消胀尤佳……”

威灵仙

味苦,微温,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威灵仙泻湿驱风,行痰逐饮。治手顽足痹,腰痛膝软,老血夙癥,积水停痰。虚家勿用。

威灵仙之能,可概为“开痹、行痰”。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威灵仙)不仅走四肢,还能对心腹五脏的痰湿癥瘕进行清理。”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威灵仙有“下降麻醉犬血压;兴奋小鼠离体肠管;抗利尿;降血糖;镇痛;抗真菌、抑菌”等药理作用。并载,“临床用于治疗骨鲠的实验:取威灵仙1两,加水2碗,煎成l碗,慢慢咽下,在半至1小时内服完,一日内可咽服1-2剂。如骨鲠于食道者,酌情补液及抗感染。治疗诸骨鲠104例,服药后90例顺利消失,14例无效后改在喉镜或食道镜下取出骨鲠,有效率为85%左右。其中喉咽部骨鲠32例(均为鱼骨),服药l-3剂即顺利消失者27例;食道骨鲠72例(35例合并不同程度感染),均加用抗菌素,同时补液并禁食等,服药1-8剂后除8例无效外,其余经X线透视复查钡餐通过顺利,无1例产生并发症。据观察,治疗效果与异物大小、梗阻部位和异物插入软组织的深没有关。此外,有用威灵仙五钱,和入米醋适量,煎取药液缓缓咽服,治疗诸骨鲠亦有效果。”《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王灿晖用威灵仙15-20g,以“下气除逆”。载马沂山用威灵仙20-30g治输尿管结石、胆系结石等;用30-50g,加红糖,治胃脘痛(文载其治一64岁女患者胃气虚寒证,手足不温、舌淡苔白稍腻者,用50g。第二剂起用30g,共6剂。随访二年未复发。马氏亦用威灵仙研细粉,加醋适量调成糊状,外敷,治骨质增生,骨刺所致之疼痛。该书并载张炳秀经验,重用威灵仙(常30g并加醋延胡10g。陈注)于方剂中,治痛风性关节炎。《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近年并发现威灵仙有抗肿瘤作用。”但称,“本品能耗散正气,若气血虚弱或无风湿痰壅气滞者忌用。”

白附子

味辛、甘,性温,入足太阴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驱风泻湿,逐痹行痰,温燥发泄,表散风湿。治中风失音,鼻口偏斜,耳聋喉痹,疥癣疝瘕,面上䵟黯,阴下湿痒。行痰涎,止唾。

白附子之能,可概为“驱风、散湿”。

牵牛子

味甘,气寒,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牵牛子下停痰积水、宿谷坚瘕,杀虫泻蛊,除肿消胀,溺癃便结,风刺雀斑之症皆医。功力甚猛,虚者勿服。

牵牛子之能,可概为“下积、逐痰”。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牵牛子可使水湿之邪,从二便中迅速排出,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而且泻下逐水的药力较之茯苓、车前辈力猛,较之大戟、芫花辈稍缓,致使其既有显著的利水功效,又少伤正。……对于尿蛋白反复不消失的慢性肾炎或急性肾炎患者,在辨证论治的处方中加用二丑各10-15g,水煎服,多可收到较快消除尿蛋白的作用,屡用屡验。”《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刘绍勋用大剂熟牵牛子(15-30g),治中焦湿热、积滞或水液潴留。称治其母,82岁高龄,因恣食肥甘致胃脘剧痛,于消食和胃剂中加熟牵牛子20g。

何首乌

味甘,性涩,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何首乌滋益肝血,荣舒筋脉。治中风左半偏枯之病甚佳。辅以燥土暖水之味,佐以疏木导经之品,绝有奇功,而不至助湿败脾,远胜地黄、龟胶之类。

何首乌之能,可概为“养血、息风”。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何首乌有“对抗东莨菪碱所致小鼠记忆获得障碍;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促进鼠骨髓粒系祖细胞生长;(制首乌)增高血液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增强小鼠腹腔巨噬鸡红细胞能力;(制首乌)增加饥饿小鼠肝糖原含量;增强大鼠乳鼠肝细胞DNA复制;抗衰老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何首乌“在补血药中,它的效果要比当归好一些,仅次于阿胶。”称其临床“经常用到50g”。(贫血)并称,何首乌与黄芪、仙鹤草伍用,“为补益心气心神的最佳组合” 。(心脏神经官能症)称,何首乌、肉苁蓉合用则阴阳气血精兼顾,能改善精子质量、数量。(男性不育)《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诸多安神药中,以夜交藤催眠作用最佳。”(夜交藤即首乌藤。陈注)。称血虚失眠最宜。用30-60g。《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须乌发者,宜食生首乌。”称其一亲戚,年50鬓发即白,后每日食生首乌一段约100-150g,两月后,白发渐黑。《南方医话》(刘尚义)载其治全身皮肤瘙痒证,生何首乌用至60g(其余:桑椹30g、生地15g、白芍15g、刺蒺藜12g、白鲜皮9g、蝉蜕6g、珍珠母30g、红花3g)。称生何首乌、珍珠母、桑椹、刺蒺藜、白鲜皮、蝉蜕止痒效果很好。但珍珠母和何首乌一定要重用。《奇难怪病临床随笔》(李宗唐)载,“葡萄糖是机体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对肝脏具有保护作用。其高渗溶液可提高血液渗透压,使组织脱水和短暂利尿作用,常用它补充体液和营养。”文称,“注射葡萄糖溶液是治阴虚火旺极理想的药物。”认为其“在中医角度来说,属清补药。”称曾用“50%葡萄糖溶液40ml,加维生素C500mg,每日静注(此为其常法常量。陈注),十日治愈一例两年多不眠症患者,并曾用之治各种出血、胃痛,以及用之退热、治头痛、瘙痒等。”(窃以为,此药首类生首乌;次可类比生地、麦冬;再可类比西洋参。女贞子、旱莲草、楮实子、功劳叶等也有“清补”作用。而静注之法,则无滋腻助湿之弊。宜重视。陈注)

肉苁蓉

味甘、咸,气平,入足厥阴肝、足少阴肾、手阳明大肠经。

【要义简释】

肉苁蓉滋木清风,养血润燥,善滑大肠而下结粪。其性从容不迫,未至滋湿败脾,非诸润药可比。方书称其补精益髓,悦色延年,理男子绝阳不兴,女子绝阴不产,非溢美之词。

肉苁蓉之能,可概为“补精、润肠”。

【原文摘要】

凡粪粒坚小,形如羊屎,此土湿木郁,下窍闭塞之故。谷滓在胃,不得顺下,零星传送,断落不联,历阳明大肠之燥,炼成颗粒,秘涩难通。总缘风木枯槁,疏泄不行也,一服地黄、龟胶,反益土湿,中气愈败矣。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肉苁蓉有补肾助阳作用。肉苁蓉具有促进排便作用,能够改善肠肌功能。”《本草体证录3》(周正祎)称,“肉苁蓉性温而柔润,补肾助阳之功与巴戟天相似……肉苁蓉较巴戟天更为柔润,乃补阳益阴良药。”

锁阳

味甘,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锁阳滋肝养血,润大肠枯燥,荣筋起痿,最助阳事,性与肉苁蓉同。

锁阳之能,可概为“滋肝、润肠”。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锁阳有“调节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细胞免疫功能;促进动物性成熟治疗老年便秘”等药理作用。

丹参

味甘,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行血破瘀,通经止痛。癥瘕崩漏兼医,磨坚破滞,行瘀血,调经安胎,一切痈疽、痂癞、瘿瘤、疥癣皆良。《本草》谓其破宿血,生新血,落死胎,疏通血脉,治脚膝痿痹。走及奔马,行血之良品也。

丹参之能,可概为“行血、通经”。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丹参有“扩张冠状动脉、保护心脏;改善微循环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血、促进纤维蛋白(原)降解;保护溶血;保护平阳霉素(Blromycin)引起肺纤维化、预防放射性肺损伤、保护大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致肺早期损伤;抑制内源性胆固醇(Ch)合成、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抗菌、消炎作用;促进肝再生、促进肝纤维重吸收;促进骨细胞样细胞成熟,分泌胶原性物质和AIP,并使钙盐在胶原基质上沉积,形成骨小结节(浓度过高能导致对成骨细胞样细胞生长的抑制)、促进皮肤切口愈合;抗肿瘤;抑制体外CAPD;抑制小鼠自主活动;雌激素样活性、抗雄激素活性”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丹参是近年来兴起的治疗癫痫的活血化瘀关键药物。”《本草体证录2》(周正称,丹参活血祛瘀之能甚佳。但其药力薄弱,故用量需大。常用量为30-180g,最大剂量为240g,水煎2次,早晚温服。称此药为其最为常用、用量最大的品种之一。除了虚寒性病症,几乎都可使用,而且屡用皆验。

泽兰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泽兰辛温香散,行血破瘀,通脉安胎,一切痈疽癥瘕、金疮扑打、吐衄诸证皆医。而气味和平,不伤迅利,行经化结之良品也。

泽兰之能,可概为“行经、化结”。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泽兰有“强心”等药理作用。《燕山医话》(陈彤云)载关幼波称,泽兰可用15-30g。《本经逢原》称:“泽兰,专治产后血败、流于腰股,拘挛疼痛,破宿血,消瘕,除水肿,身面四肢浮肿。《本经》主金疮痈肿疮脓,皆取散血之能,为产科之要药。更以芎、归、童便佐之,功效胜于益母。

益母草

味苦、辛,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活血行经,破瘀通脉,胎产崩漏,痈疽癥瘕、跌打损伤悉效。调经行血,治一切血证,破瘀扫腐,下死胎,摧胞衣,并医各色疮疡。女子良药。

益母草之能,可概为“活血、利水”。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益母草有“兴奋子宫;抗血小板聚集、凝集;改善冠脉循环和保护心脏;收缩离体蛙心;兴奋呼吸中枢;弛缓兔离体肠管紧张性;治疗犬肾功能衰竭;利尿;溶血;抑菌”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许从读创肾炎四味饮治慢性肾炎,药用益母草120g。其余为白茅根、夏枯草、玉米须各30g,水煎服。《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益母草“适用于肝阳偏亢之高血压症。”称“用量必须增至60g,药效始宏。”其“益母降压汤”,药用益母草60g等。《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此药是治产后恶露不绝之主药,一次须用15g以上。”

刘寄奴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活血行瘀,化癥破结。善行瘀血,凡经期产后、汤火跌扑、血瘀诸证俱瘳,止便溺失血,金疮不收口并捷。

刘寄奴之能,可概为“行瘀、消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刘寄奴经动物实验证明,“有解除平滑肌痉挛、加速血液循环和促进凝血作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刘寄奴化瘀利水,治瘀阻溺癃,尤适用于前列腺肥大症引起之溺癃或尿闭。黄芪与刘寄奴相伍,益气化瘀。

延胡索

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调经破血,化块消癥,专行滞血。治经瘀腹疼,化积聚癥瘕,理跌扑损伤。

延胡索之能,可概为“行滞、止痛”。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延胡索有“镇痛;催眠、镇静与安定;兴奋豚鼠离体肠管;扩张离体兔心和在体猫心的冠状血管、降低冠脉阻力与增加血流量;兴奋垂体肾上腺系统;松弛肌肉”等作用。并称其镇痛作用,“效价为阿片的1/10”;称“产地醋制元胡比传统醋制(指用药前炮制。陈注)镇痛作用强。”《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志)称延胡索“醋炙品和酒炙品均能增强止痛作用。其中醋炙品止痛作用较为显著。”《本草体证录2》(周正祎)称“(延胡索)此药活血利气止痛极佳,尤对胃脘痛及痛经最为适宜。”并称,“此药为活血利气第一要药,用于上下内外诸痛、闭经腹痛、跌打损伤瘀滞作痛等症,其止痛作用较乳香、没药、五灵脂为强。”但称,“若为癌症、骨坏死等大病引起的疼痛,其止痛作用并不十分明显。”《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用醋泡延胡索10分钟煮干,即有调和气血与收敛心神作用,可以催眠,每次用8g,伍以夜交藤15-20g,睡前文火煎服,治疗因痛痒难以入睡及心神不守之失眠症,常收意外之效。”

䕡茹

味辛,微寒,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行老血,破宿癥,扫除凝血,消磨瘀肉。有去腐决壅之力,《素问》同乌鲗骨治妇人血枯,王氏以为去恶也。

䕡茹之能,可概为“去腐、决壅”。

姜黄

味甘,苦,性寒,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破血化癥,消肿败毒,破瘀血宿癥,消扑损痈疽,止心腹疼痛,平疥癣初生。

姜黄之能,可概为“破瘀、消肿”。

《药性琐谈》(江海涛)引《本草乘雅》(卢之颐)言:“姜黄行升出之机,夺土之郁者也。土用行而黄中理。”并称,“现代药理学认为姜黄是一味降血脂的药物,可能和它能理脾气有关。因为高脂血症是由脾的运化功能减退导致的一些浊腻沉积。”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姜黄有“降血脂;抗肿瘤;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对抗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粘度;利胆;终止妊娠;抗氧化;光效应抑制PGS的生物合成”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姜黄)此药外散风寒,内行气血,能祛风疗痹,对上肢肩背疼痛较为适宜。”其医案用20g。(颈椎病)《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其用姜黄配海桐皮,以行气活血、通络定痛。其医案用姜黄12g、海桐皮15g,并有桂枝、炙黄芪、赤芍、红花等。

三七

味甘,微苦,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三七行瘀血而敛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射,一切新血皆止。血产之上药也。

三七之能,可概为“行瘀、止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三七有“保护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保护家兔急性脑缺血;降低血小板血栓素A2;止血;抗炎镇痛;促生长;雄激素样作用;抗溃疡;抗炎”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周信有引《本草新编》意称,“三七能补虚”,并引现代药理研究结论称,“三七含有大量人参皂甙,具有类似于人参样药理效应……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补血益气两个方面。”《用药杂谈》(汪庆安)称,三七行胃中瘀血优于灵脂、蒲黄。(慢性胃炎)《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曾单用三七细末三钱,开水送服,两次治愈一例瘀血在胸的患者。其于“化血丹”中称三七可“单用四五钱或至一两。”称“三七与花蕊石同为止血之圣药,又同为化血之圣药。”并引其友之说,称于“补络补管汤”中,“以三七代乳香、没药,则其效更捷。”又于《论三七有殊异之功能》中称,因其表侄之案,证得“凡疮证之毒在于骨者,皆可用三七托之外出也。”同文并称可消腹中积块,可单味而代《金匮》下瘀血汤。

蒲黄

味甘,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蒲黄亦行瘀血而敛新血。经产、痈疽、癥瘕、跌扑能破,吐衄、崩漏、痔疮、痢疾鲜血能止;调经止带、安胎下乳、心腹诸证,下衣摧生皆善。

蒲黄之能,可概为“行瘀、止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蒲黄有“增加冠脉流量、提高心肌及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或降低心、脑等组织的耗氧量;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兴奋豚鼠离体子宫和家兔在体子宫抗菌、抗过敏、解痉”等药理作用。并称,“包括蒲黄在内的花粉对机体影响是非特异性的,可促进生长、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改善记忆功能、延缓衰老,可使机体在不利条件因素下所出现的生理及生化上的变化转向正常或趋向正常方向发展,是一种优良的致适应剂。”称“近代临床报道用于冠心病有效,对合并血脂高者也有一定降脂作用。单味蒲黄对降低冠心病人胆固醇和血小板粘附率有较好的作用。对功能性子宫出血、血尿、便血及咳血、鼻衄,有减少出血的作用。临床认为对产后子宫的收缩作用,较益母草为佳。”《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蔡小荪称蒲黄治月经过多之出血,处方少则10g;量多如注,块下且大者之证,用30-60g。并载廖佐芹经验,治一患者,金钱草30g,鲜葱一大握,煎汤,分三次,每次送服生蒲黄粉10g,第三日排出结石二粒,尿淋之疾遂愈。

续断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续断行瘀血而敛新血。崩漏、癥瘕、痈疽、瘰疬、淋漓、痔瘘、跌打、金疮诸血,能止能行,有回虚补损、接骨续筋之力。

续断之能,可概为“行瘀、补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续断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止血、镇痛”等药理作用。《本草体证录3》(周正祎)称,“(续断)此药与杜仲相似,但杜仲补肝肾力胜,续断以通血脉见长。”

茜草

味苦,微寒,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茜草亦行瘀血,敛新血,吐衄、崩漏、跌打、损伤、痔瘘、疮疖俱治。

茜草之能,可概为“行瘀、止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茜草有“止血;抗血小板聚集;升高白细胞;镇咳祛痰;抗菌;抗癌;降低尿石形成危险、降尿钙;治疗实验性心肌梗死;解痉;兴奋离体豚鼠子宫;扩张蛙血管;抑制大鼠皮肤结缔组织通透性”等药理作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茜草止血用小剂量(6g左右),行血用大剂量(20-30g)。(《中华本草》认为茜草即是䕡茹,称茜草之别名为茹藘、䕡茹等,并称,“《黄帝内经》载有'四乌贼骨-䕡茹丸’,这是茜草入药的最早记载。”《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于)“海螵蛸、茜草解”中,亦认为茜草即是䕡茹。但《玉楸药解》并载此二药,即视其为不同。陈注)

三棱

味苦,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三棱磨积聚癥瘕,善破老血,通经利气,下乳堕胎,止经产心腹诸痛,消跌扑损伤诸瘀,软疮疡痈肿坚硬。

三棱之能,可概为“破滞、消积”。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三棱30%注射液对小鼠肉瘤S-180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呈抗癌活性。”称,“三棱最擅长活血化瘀以治积块。”(该书载张克平治原发性肝癌,方用:三棱15g、莪术15g、赤芍15g、鳖甲12g、当归12g、川芎9g、延胡索15g、丹参12g、紫草根15g、白花蛇舌草30g、半枝莲30g、蒲公英30g、猪苓15g、大黄9g。陈注)并称,“与峻猛药物相比又性缓不易伤正。……三棱对于胆石症其他证型的应用也具有广泛性……”《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三棱、莪术性近和平,而以治女子瘀血,虽坚如铁石亦能徐徐消除,而猛烈开破之品转不能建此奇功。此三棱、莪术独具之良能也。……若治瘀血积久过坚硬者……必以补药佐之,方能久服无弊。”

莪术

味苦,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原文摘要】

消癖块,破血癥,化府脏痼冷,散跌扑停瘀,通经开闭,止痛散结。

莪术之能,可概为“破滞、化结”。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莪术抗肿瘤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而不是通过免疫功能的提高。”并称,“三棱破血力强,莪术破气力胜……肝气郁结为主者,……应以莪术为首选;……瘀血较重者,……应以三棱为先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周信有经验,“莪术性味平和,既有攻坚消积之功,而又有保肝、护心和增强人体免疫之功能。”其用于虚实夹杂病证,如肝硬化腹水,用量为20g。载刘绍勋经验,“莪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通肝经聚血、解毒止痛。”并称“莪术对胃癌疗效较好。”《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堂)称,莪术“其挥发油中之莪术醇、莪术二酮为抗肿瘤的有效成分,能……抑制癌瘤细胞,使癌组织变性坏死脱落。故本品为行气破瘀消瘤之要药。”

钩藤钩

味甘,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泻湿清风,止惊安悸。治木郁筋惕、惊悸、瘈瘲。

钩藤钩之能,可概为“通络、清风”。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钩藤钩有“降压,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镇静和抗惊厥抑制离体和在位蛙心、兔心;抑制蛙和小鼠的呼吸和缩小瞳孔;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本草体证录2》(周正祎)称,“钩藤主要功能为清热平肝,息风镇痉。作用较羚羊角、全蝎、蜈蚣、僵蚕等为弱。”并称,“其降压作用较强,已在广泛使用中证实。”

苍耳子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散风湿拘挛,泻湿去风。治肢节挛痛,瘰疬疥疠,风瘙瘾疹。

苍耳子之能,可概为“散湿、去风”。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苍耳子有“降血糖;镇咳;降压;抗炎;抑菌”等药理作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苍耳子通督升阳,配葛根;又疗湿胜濡泄。《长江医话》(詹文涛)载夏翔治过敏性鼻炎,认为苍耳子、地龙疗效较佳。称苍耳子“用量较大,则效果更为显著,一般可用15-30g。”称苍耳子中毒乃大量食用其仁所致,“煎汤服用则无不良反应发生。”称地龙“用量为10-15g,如用地龙做成丸药吞服则抗过敏的效果更佳。”其所用处方为:生黄芪、防风、苍耳子、千里光、蛇舌草、地龙、白芷、藁本、麻黄、骨脂、大枣。

豨莶草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止麻木,伸拘挛,通利关节,驱逐风湿,疮疡壅肿,服涂皆善。

豨莶草之能,可概为“逐湿、通经”。

【原文摘要】

研末,热酒冲服,治疔疮肿毒,汗出则愈。不可治中风。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豨莶草提取物经家兔静脉注射证明,可使血栓湿重明显减轻。”《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朱良春经验,“豨莶草重用100g配合当归30g治疗风湿性、类风湿关节炎效果很好,大能减轻症状,消肿止痛。”《用药杂谈》(汪庆安)称,“(豨莶草)此药用至60g以上时,可以明显地控制风湿活动,从而降低抗'O’。(风湿性关节炎)并称,豨莶草祛风除湿、凉血解毒、活血通络,治痛风热痹首选之。(痛风性关节炎)

羌活

味苦,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羌活泻湿除风。治中风痿痹㖞斜,关节挛痛、皮肤瘙痒、痈疽疥癞诸病。独活,性同。

羌活之能,可概为“泻湿、除风”。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羌活有“解热、抗炎;镇痛;抑制DNCB所致迟发型超敏反应;抗心律失常;对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朱良春用独活治风痛,“用量以20-30g为佳。”《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多数情况下,剂量与效果是成正比的。”但“大剂量用药仅适用于顽固病。”称其友人的学生治风湿,错抓独活为60g,但效果非常明显。(类风湿性关节炎)《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羌活善走窜、走表,为祛风寒、化湿、通利关节之良药,尤善治疗上肢及头面诸病。”一般6-10g,超过15g易恶心呕吐。常与独活用于风湿痹证中。羌活发散力胜,善走气分,治头面上肢风寒湿邪;独活发散力缓,善走血分,搜除肌肉筋骨间之风寒湿邪,治下肢痹证。《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羌活“可增加脑血流量。”《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称,“羌活有治疗'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的特点,所以我在治疗脊柱病时,常加用此药。”

天麻

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通关透节,泻湿除风。治中风痿痹瘫痪、腰膝牵强、手足拘挛之证,兼消壅肿。

天麻之能,可概为“滋肝、通经”。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天麻治实风在于“它能把这些紊乱的能量消化利用。相当于在体内安装大批的风力发电机”,而治虚风在于它“阳气直冲而上”,因其“能量来源在下部”之故。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天麻所含天麻苷具有降压作用,并提示天麻是一种能改善由血管顺应性下降所致的老年性高血压的中药。”“天麻乙醇浸出物及人工香荚兰素可提高电击痉挛阈值,有效制止癫痫样发作;同时控制脑部痫样放电的发展。”“天麻汤(天麻、牛膝等九味药)有对抗肾上腺素的缩血管效应,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有显著的预防作用,效果优于阿司匹林,且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

荆芥

味辛,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散寒发表,泄湿除风。治鼻口㖞斜、肢体痿痹、筋节挛痛、目弦头旋之证。

荆芥之能,可概为“发表、散风”。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荆芥有“解热镇痛;抗病原微生物;止血;抑制癌细胞;抗炎”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刘弼臣经验,“小儿出疹性疾病喜用荆芥、连翘。”《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感冒咳嗽,患者多先觉喉痒,同时才迸发咳嗽。荆芥擅长止痒散邪,服用后,咽喉痒除,咳嗽也随之缓减。”《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荆芥煎剂在小剂量低浓度时可缩短凝血时间,若大剂量高浓度时,则功效适反。”《用药心得十讲》(焦树德)称,“荆芥穗有引药入脑的作用,我在治疗脑血管病时常加入此药。”

秦艽

味苦,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发宣经络,驱除风湿。治中风瘫痪、湿家筋挛骨痛、黄疸之证。

秦艽之能,可概为“通经、逐湿”。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秦艽“被称为风药中的润剂……因为秦艽的根在生长时有一股拧劲,造成它长出来像麻花似的。有了这种拧劲,再通经络就和直通不同了。……能交通左右。……秦艽又是治疗黄疸的药物……有时单用秦艽就能起到退黄的作用。”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秦艽有“抗炎;镇静;降低豚鼠血压;升高血糖;减轻豚鼠因组胺喷雾引起的哮喘及抽搐、降低大鼠毛细血管通透性;抑杀疟原虫、促进胃液及游离盐酸分泌增加”等药理作用。《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秦艽“酒炒,其性略偏温,善行气血,故常用于风寒湿痹。”

甘菊花

味甘,气平,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菊花清利头目。治头目疼痛、眩晕之证。

菊花之能,可概为“清风、明目”。

【原文摘要】

庸工凡治头目,无不用之,今古相承,不见其效。不知头目眩晕,由湿盛上逆,浊气充塞,相火失根,升浮旋转而成。愚妄以为头风,而用发散之药,此千试不灵之方也。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甘菊花有“扩张离体兔心冠脉,增加冠脉流量;抗病原微生物;缩短凝血时间”等药理作用。

木贼草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木贼草磨翳清障,除漏止崩,解肌发汗。与麻黄同性。

木贼草之能,可概为“疏风、退翳”。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木贼草有“增加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及释放;镇静、抗惊厥消炎、止血”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白兆芝经验,治阴虚血崩证,于养阴清热凉血止血剂中加木贼30g,二剂血止。

木鳖子

味苦,微温,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软坚化结,消肿破瘀。治恶疮乳痈、痔瘘瘿瘤、瘰疬粉刺、䵟斑癖块、疝气之证。

木鳖子之能,可概为“化结、破瘀。”

番木鳖,治喉痹。

番木鳖即马钱子,有大毒。通络止痛、散结消肿有大效。但制法甚有讲究。中成药有“风湿马钱片”,药用马钱子、僵蚕、乳香、没药、全蝎、麻黄、甘草等。甚善。

青蒿

味苦,气寒,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清肝退热,泄湿除蒸。治骨蒸热劳,平疥癞瘙痒,恶疮久痢,去男子蒜发,止金创血流,医一切湿热之证。淋汁合和石灰,消诸瘀肉。

青蒿之能,可概为“清热、化湿”。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青蒿含阴气多,又能芳香外达……既能滋阴又能散邪……能引骨中之火,行于肌表……总之,青蒿是散热而不伤阴。”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青蒿有“抗疟;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解热;免疫;降血压;辐射防护”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王鉴钧用青蒿药浴治小儿感冒发热。“3岁以内幼儿用青蒿100g,3岁以上小儿用200-250g。先将洗澡用的水烧开,加入青蒿盖上锅,再煮沸1-2分钟,将锅离火,闷出药味,待药汤热度适宜时,倒入盆中,温洗患儿全身,洗后穿衣盖被片刻,令出微汗,热退而安。”(此法治中焦无伤之外感发热可。有湿热者加服白扁豆、赤小豆红糖水;寒湿者加艾草或苏叶洗,内服附子、土茯苓红糖水;积食者加焦神曲、焦内金。陈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青蒿之芳香醒脾化湿之功,实与藿香有相似之处。然青蒿偏于苦寒,但它无苦寒败胃之虞。”不过文中引《本草从新》之言称,“寒而泄泻者仍当避之。”《北方医话》(夏洪生)载段钦权称,“临床上治疗高热,青蒿是一味首选之药物。”引报道称,“对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白血病等长期依赖激素而难以摆脱的病例,应用青蒿也收到了明显的退热效果。”

青黛

味咸,气寒,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清肝泻热,凉胆除蒸,敷金疮臃肿,疗恶犬毒蛇诸伤。

青黛之能,可概为“清热、解毒”。

龙胆草

味苦,大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要义简释】

龙胆草除肝胆郁热。治眼肿赤痛,瘀肉高起,疗臌疸发黄,膀胱热涩,除咽喉肿痛诸证。中寒者,勿服。

龙胆草之能,可概为“清热、泻火”。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龙胆苦苷有直接保肝作用。……龙胆苦苷对四氯化碳和D-氨基半乳糖所致化学性肝损伤的整体动物有保护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蒋立基用龙胆草治膝关节积液,称为要药。(量用24g)

夏枯草

味苦,辛,气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要义简释】

凉营泻热,散肿消坚。治瘰疬瘿瘤、扑伤、血崩带下、白点汗斑诸证。

夏枯草之能,可概为“清火、散结”。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夏枯草有“降压;免疫抑制;降血糖;抗菌、抗病毒”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夏枯草可清火散结,“是一个甲亢常用药。”(甲亢)《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夏枯草确有治痨作用。……所以我治肺痨,不分证型,多以夏枯草入方。”称其曾用夏枯草单方(夏枯草30g,鲜草加倍。煎浓汁,加蔗糖少许,和服)二月治愈一淋巴结核,胸透见肺脏呈炎症浸润者。

山慈菰

味甘、辛,气平,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要义简释】

消肿败毒,软坚化结,平疮疡肿硬。治痈疽瘰疬、疔毒结肿、䵟斑粉刺诸证,涌吐风狂痰涎。

山慈菇之能,可概为“败毒、化结”。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山慈菇有降压”等药理作用。

沙参

味甘,稍苦,微凉,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沙参凉肃冲淡,补肺中清气,退头上郁火,而无寒中败土之弊。但情性轻缓,宜多用乃效。

沙参之能,可概为“清金、补肺”。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沙参有“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免疫平衡;祛痰;抗真菌;强心”等药理作用。称“按1g/kg剂量给家兔灌服沙参煎剂表明具有一定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可持续4小时以上,但作用强度不及紫花(疑为“紫菀”。陈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治慢性胃炎,“在所有的养阴药物中,以沙参的养阴功效最为良佳。”

元参

味甘,微苦,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元参清金补水。凡疮疡热痛、胸膈燥渴、溲便红涩、膀胱癃闭之证俱善。清肺与陈皮、杏仁同服。利水合茯苓、泽泻同服。轻清飘洒,不寒中气,最佳之品。

元参之能,可概为“清金、补水”。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元参有“下降动物血压,扩张外周血管;镇静、抗惊;抗菌;抗真菌;降血糖”等药理作用。

茅根

味甘,微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白茅根清金利水,敛血通经。治喘哕烦渴,吐衄崩漏,经闭溺涩,水肿黄疸。

茅根之能,可概为“清金、利水”。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茅根有“利尿;止血;抗菌;增加小鼠心肌86Rb摄取量;抑制骨骼肌收缩及代谢;镇静、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杜雨茂经验,“本品用量不可太轻,一般应在30g以上;否则收效欠佳。”

芦根

味甘,性寒,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芦根清降肺胃,消荡郁烦,生津止渴,除呕下食。治噎哕懊憹之证。

芦根之能,可概为“清热、生津”。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芦根有“抑制骨骼肌;镇静;镇痛;解热;降血压;降血糖;松弛离体豚鼠肠管;轻度抗氧化;轻度雌激素样作用;抗癌”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芦茎可代羚羊角,且“能溶解胆结石。”

前胡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前胡清金泻火。治气滞痰阻,咳逆喘促之证。

前胡之能,可概为“清金、降逆”。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前胡有“钙拮抗剂;抑制血小板凝集;祛痰;扩张冠脉;耐缺氧”等药理作用。《本草体证录3》(周正称,“前胡与白前都有降气化痰功效,但前胡尚能宣散风热,白前则专主降气。”《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认为,“浙贝母与前胡功用虽相近似……但前胡多一辛性……温邪最易伤津,故较少应用(风温、温热之咳)”。其用于风寒感冒,治痰气之逆,则常加前胡10g。《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前胡“其祛痰效力与桔梗相当,且作用持久。”《黄河医话》(孙继芬)载王新午论前胡“实有代贝母之价值。”

百部

味苦,微寒,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百部清金润肺,宁嗽降逆,杀白蛲蛔虫,一切树木蛀虫,疗疥癣瘙痒,消水气黄肿,洗衣去虱。

百部之能,可概为“清金、宁嗽”。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百部有“抗菌;杀虫;镇咳降低亚洲甲型流感病毒对小鼠的致病力”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百部9g、白前8g、冰糖5g加水同煎为一日量,连服3日。治疗百日咳痉咳期。具有镇静解痉的良好作用。称用其合十枣汤治悬饮,可巩固疗效。《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堂)称,百部“为肺家要药。不论新咳、久嗽、寒咳、热嗽、百日咳均可应用。”

白鲜皮

味苦,性寒,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白鲜皮清金利水。治咳嗽上气,黄疸溺癃,疥癣鼠瘘。

白鲜皮之能,可概为“清热、利水”。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鲜皮有“抗菌;兴奋离体蛙心;抗心律失常;增强猫瞬膜收缩、扩张冠脉,增强肾上腺素;收缩家兔和豚鼠子宫平滑肌;抗癌;解热”等药理作用

牛蒡子

味苦,气平,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牛蒡子发散风湿,清利咽喉,表瘾疹郁蒸,泻气臌水胀,历节肿痛之证。庸工习用小儿疹病。

牛蒡子之能,可概为“宣肺、利咽”。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牛蒡子有“抑制尿蛋白排泄增加、改善血清生化指标;抗菌降低大鼠血糖、抑制离体家兔子宫及肠管”等药理作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临床所见,凡咳嗽咽痒、咳痰不爽者,用牛蒡子后往往咳痰爽利,足证其有滑痰之功。”称其“并有降糖作用,对糖尿病肾病尤为合拍,不仅降血糖,还可消除蛋白尿。”

山豆根

味苦,气寒,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清利咽喉肿痛,一切疮疡疥癣,杀寸白诸虫。

山豆根之能,可概为“利咽、消肿”。

【应用参考】

《全国中草药汇编》载山豆根有“延缓腹水肝癌大鼠死亡;抑制白血病细胞;兴奋网状内皮系统;抗溃疡;抑菌”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急性黄疸型肝炎,用茵陈五苓散等不效者,加山豆根10g,可明显取效。称“山豆根治疗癌瘤有效。可用于鼻咽癌、喉癌、早期肺癌、膀胱癌、子宫颈癌等。”

金银花

味辛,微凉,入手太阴肺、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金银花清散风湿,消除肿毒。治一切疮疡、杨梅、疥癣、痔瘘、痢疾之类,敷饮俱妙。功次木芙蓉。

金银花之能,可概为“清热、解毒”。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金银花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和解热;加强防御机能;中枢兴奋;降血脂;抗内毒素;兴奋大鼠离体子宫;增强肾上腺素及其去甲肾上腺素对猫和大鼠的升压作用”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龚惠芬对证使用金银花时,于婴幼儿“一般为15-30g”。文中载其用以治“舌略红、苔白厚腻、脉细”之患儿。(未注药量。陈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每治时感咳嗽,凡表里无寒象者,皆用银花入煎剂,多能奏效,对肺炎疗效可靠。”(该章治肺热咳喘。陈注)

紫苏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紫苏辛温下气。治咳逆痰喘、呕吐饮食,利膈通肠,破结消癥,兼驱腰膝湿气,解蟹毒。

紫苏之能,可概为“散寒、下气”。

白芨

味苦,气平,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白芨黏涩,收敛肺气,止吐衄失血。治痈疽瘰疬、痔瘘疥癣、皯皰之病,跌打汤火金疮之类俱善。

白芨之能,可概为“敛肺、散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芨有“止血;保护胃粘膜;预防实验动物肠粘连;抗菌、抗真菌;抗癌及防癌维持血容量及提高血压”等药理作用。并称,“白胶质制成的5%注射剂,可作为硬化剂,在兔肠系膜静脉主干内注射,可使末梢血管壁形成无菌性炎症,血栓形成快,止血效果良好,对肝脏、肺脏无损害,作为血管栓塞材料,效果优于鱼肝油酸钠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白芨可治放疗介入术后之呕吐,认为该证“系热毒之邪内遏,灼伤胃络,胃气不和,升降失调而致呕恶。”其案例用白芨粉15g、蒲公英30g煎汁,调成糊状,分次徐咽。

南星

味辛,性温,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南星辛烈开通。治胃逆肺阻,胸膈壅满,痰涎胶塞,头目眩晕。磨积聚癥瘕,消痈疽肿痛,疗麻痹拘挛,止吐血便红,及疥癣疣赘,喉痹口疮、金疮打损、破伤中风之类。功同半夏,而猛烈过之。

南星之能,可概为“降气、化积”。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天南星有“抗惊厥;镇静、镇痛;祛痰;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本草新编》语,“盖消痰之药,未有如南星峻猛者也。”(原发性肝癌)该章并载,“生南星有毒,一般仅供外用;用姜、矾制其毒,常用作内服。”《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李俊林用生南星2g、全蝎1条,研末冲服,分2次,一日量,治乳腺炎(乳痈)初发,二日愈。胡建华称用生南星“数以万计的人次实践”,无毒副作用。称生南星与莪术配伍,可治腹腔肿块。《本草体证录3》(周正称,“天南星燥湿化痰之功更胜于半夏,故对于寒湿顽痰壅盛、胸膈憋闷、咳吐痰多等症,效果显著,为燥湿祛寒痰最为常用之品。”《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天南星“善止骨痛。”并称,制南星治风痰、湿痰、骨痛,20-30g,逐步增加至50-60g。止痛、消肿佳。《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生南星苦温大毒,擅长通经络,活血脉,散风邪。取其整块,于糙石上蘸醋磨稠粘汁,涂斑秃上,干落即换,不出半月,即生新发。久用多验,不必服药。”

石斛

味甘,气平,入手太阴肺、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石斛下气通关,泻湿逐痹,温肾壮阳,暖腰健膝。治发热自汗,排痈疽脓血,疗阴囊湿痒,通小便淋漓。

石斛之能,可概为“通关、泻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石斛有“解热;提高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能力;升高血糖、降低血压、减弱心脏收缩力;延缓孤儿病毒(ECHO11)所致的细胞病变”等药理作用。

浮萍

味辛,微寒,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浮萍辛凉发表。治瘟疫斑疹,疗肌肉麻痹,中风斜瘫痪,医痈疽热肿、瘾疹瘙痒、杨梅粉刺、汗斑皆良,利小便闭癃,消肌肤肿胀,止吐衄,长须发。

浮萍之能,可概为“发表、利水”。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浮萍的生长只是与水相平,不往上挺,所以叫做萍。说明它的生发之气只是适中,不会太过,这样就不必有过汗的担心。”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浮萍有“利尿;强心;上升血压;解热”等药理作用。

薄荷

味辛,气凉,入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发表退热,善泻皮毛。治伤风头痛,瘰疬疥癣,瘾疹瘙痒。滴鼻止衄,涂敷消疮。

薄荷之能,可概为“发表、退热”。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薄荷有“抗病毒;镇痛、止痒;抗刺激、止咳;杀菌;抗着床、抗早孕;利胆”等药理作用。

藁本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藁本辛温香燥,发散皮毛风湿。治头皰面皯、酒齄粉刺、疥癣之疾。

藁本之能,可概为“发表、散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藁本有“抑菌;镇静、镇痛、解热和抗炎;抑制肠和子宫平滑肌;平喘”等药理作用。

白芷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

【要义简释】

白芷辛温香燥,行经发表,散风泻湿。治头痛鼻渊、乳痈背疽、瘰疬痔瘘、疮痍疥癣、风痹瘙痒、干疵瘢之证。兼能止血行瘀,疗崩漏便溺诸血,并医带淋之疾。刀伤蛇咬皆善,敷肿毒亦善。

白芷之能,可概为“行经、泻湿”。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阳明是个大熔炉……白芷和阳明的作用概括地说都是化污浊为洁净。……白芷的作用就是使机体的炉道通畅。”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白芷有“抗炎;解热镇痛;解痉;降血压;抗菌;光敏;抗癌;抗辐射;兴奋动物延髓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迷走神经及脊髓”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章亮厚称谭礼初“习用大剂白芷、玉竹起痿疗。”如用二药各30g。载孙朝宗称,白芷“善行头面,疏泄邪气,和利血脉。”《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白芷)具有祛风、散寒、除湿、通窍、消肿、止痛之功,能行能散,长于宣通。止痛消肿之功尤为卓著。”称“对头痛病人,以前额及眉棱骨痛为主者,尤为适合。单用一味(15-20g)或加于辨治方中,均奏佳效。”

土茯苓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利水泻湿,燥土健中,壮筋骨而伸拘挛,利关节而消壅肿,最养脾胃,甚止泄利。

土茯苓之能,可概为“泻湿、养中”。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土茯苓有“抗肿瘤;治疗棉酚中毒”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高濯风用土茯苓大剂量(最大120g)治各种头痛,并用其治脑肿瘤。《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土茯苓治头痛,疗痛风,“除湿利关节”。古籍谓其治“筋骨挛痛……”一般每日用60-120g。与玄参合用,善降血糖,治糖尿病。《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用土茯苓时饮茶,可能导致脱发,宜忌之。”《悬壶杂记》(唐伟华)称土茯苓重用(30g以上)可治疗脑瘤。《长江医话》(詹文涛)载陈慕莲治血栓性静脉炎,必用土茯苓、土贝母。

灯心草

味淡,气平,入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灯心草利水渗湿,通小便淋涩。烧灰吹喉。散止鼻衄,并治破伤血流之证。

灯心草之能,可概为“利水、通淋”。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灯心草有“利尿、止血”等药理作用。

萹蓄

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萹蓄利水泻湿。治黄疸淋涩,消女子阴蚀,杀小儿蛔虫,疗浸淫疥疬、疽痔痛痒之证。

萹蓄之能,可概为“利水、泻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萹蓄有“利尿抗菌;降压;加速血液凝固和增高子宫张力、止血;轻度收敛”等药理作用。

海带

味咸,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海带咸寒疏利,清热软坚,化痰利水。治鼓胀瘿瘤,与昆布、海藻同功。

海带之能,可概为“软坚、化痰”。

昆布

味咸,性寒,入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昆布咸寒清利。治气臌水胀,瘿瘤瘰疬,㿉疝恶疮,与海带、海藻同功。

昆布之能,可概为“软坚、散结”。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昆布有“暂时抑制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新陈代谢率而减轻症状;降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抗凝;抗放射;抑制艾氏腹水癌”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昆布与海藻二药的性味及功效极为相近,皆具软坚散结之能,但以昆布的软坚散结药力尤胜。

地肤子

味苦,微寒,入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地肤子清利膀胱湿热。治小便淋涩,疗头目肿痛、狐疝阴㿗、腰疼胁痛、血痢恶疮、阳痿诸证。

地肤子之能,可概为“清热、泻湿”。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地肤子有“抑菌;抑制过敏”等药理作用。

萆薢

味苦,气平,入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疏泻水道,驱经络关节之湿。治手足痿痹瘫痪、小便白浊频数诸证。并医恶疮痔瘘。

萆薢之能,可概为“逐湿、舒筋”。

《程敬通医案》第九案(受湿成痹不能行)释文引倪松亭言称,“萆者,卑也;者,解也。欲解卑下之湿,无如斯品。”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萆薢有“杀虫;扩张末梢血管、降低血压、增强胃肠平滑肌运动;升高血糖、对抗小鼠化学性惊厥、提高大鼠胃肠等各种组织通透性;降低血清胆固醇”等药理作用。《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由于其具有泄浊分清之功,所以,高脂血症用之有降脂作用,且疗效持久,而无任何副作用。”称,“萆薢所治之痹证,当系风湿或湿热为病,寒湿痹痛不堪用。”称续断丸“若舍附子等温热药,则寒湿痹痛不可妄投。”

牛膝

味苦、酸,气平,入足太阳膀胱、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牛膝疏利水道。治小便淋涩疼痛,疗膝胫痿痹拘挛,通女子经脉闭结,起男子宗筋软缩,破坚老血,消毒肿恶疮、木器刺伤。捣敷金疮,溃痈排脓。坠胎下衣、喉痹舌疮、扑伤打损、瘾疹风癞皆效。其性下行,肝脾郁陷者勿用。

此药,《品汇精要》谓“妊妇不可服。”《本草经疏》谓“经闭未久,疑似有娠者勿用;上焦药中勿入;血崩不止者忌之。”《本草通玄》谓“梦遗失精者,在所当禁。”《本草正》谓“脏寒便滑,下元不固者当忌用之。”种种说法,实际上乃说明其下行力大,降令太过。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牛膝能向下疏通,它是把火搬运到下部进行疏通。当然火的作用方向仍然是向上。……即使它性善下行,在下面还是起的木火的作用。……牛膝的特点可以概括为:金水之中含有木火。……”可参考。

牛膝之能,可概为“行经、下气”。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牛膝能“促进蛋白质合成;抗炎镇痛;降压;兴奋大鼠子宫平滑肌;抗生育;改善肝功能,降低血浆胆固醇;轻度利尿”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牛膝能显著延长血浆复钙时间而产生活血作用。能扩张血管、改善肾脏血流量。”《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怀牛膝偏补肝肾,川牛膝偏活血祛瘀。均可引药引血下行。称,“凡脾胃虚寒、中气下陷、下元不固及孕妇应忌服。”《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梦遗滑精、月经过多等气虚下陷者及孕妇均忌用。”《医学衷中参西录》(张锡纯)称,“用药欲其下行者,恒以之为引经。……用以治脑充血证,伍以赭石、龙骨、牡蛎诸重坠收敛之品,莫不随手奏效……”《中药古今应用指导》(吴克强 臧堃堂)称,“牛膝性善下行,有滑泄之弊。炒后可减之。”

旱莲草

味甘、酸,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旱莲草汁黑如墨,得少阴水色,入肝滋血,黑发乌须。止一切失血,敷各种疮毒。汁涂眉发,其生速繁。

旱莲草之能,可概为“益阴、凉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旱莲草有“止血;增加豚鼠离体心脏冠脉流量;镇静及镇痛;抗菌”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郝现军经验,墨旱莲用量为30-50g,鲜品100-200g。《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墨旱莲)既能养阴扶正,又能凉血解毒,且不助湿。”称治一阴虚体质之慢性肝炎患者,多法不效,加旱莲草50g,用药第二日,症状明显减轻,第三日症状消失。(慢性肝炎)《南方医话》(刘尚义)载徐富业称,“生、干墨旱莲治疗药物引起溶血均有效。但生墨旱莲取汁比干墨旱莲水煎剂控制溶血远胜干品。”

仙茅

味辛,气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仙茅暖水荣木,复脉清风,滋筋力,益房帏。治玉麈瘘软,皮肤风癞。

仙茅之能,可概为“暖水、荣木”。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仙茅有“增强免疫功能;镇静、镇痛和解热;雄性激素样;耐缺氧;抗高温;抗炎;升高Na(+)、K(+)-ATP酶活性;抗菌作;抗肿瘤;扩张冠脉,强心;增加尿酸排泄;轻度降压;抗实验性关节炎”等药理作用。并称,“仙茅等助阳补肾中药能使大白鼠垂体前叶重量、卵巢重量、子宫重量比对照组明显增重。”

仙灵脾

味辛,苦,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仙灵脾滋益精血,温补肝肾。治阳痿不举,阴绝不生。消瘰疬,起瘫痪,清风明目,益志宁神。

亦名淫羊藿。

仙灵脾之能,可概为“荣筋、壮阳”。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仙灵脾有“促进性腺功能;镇咳、祛痰、平喘;抗病原微生物;降压;增加离体兔心冠脉流量;保护小鼠缺氧致死;降血糖;抗炎;促进阳虚小鼠淋巴细胞刺激指数;提高小鼠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增加脾脏抗体生成细胞数,促进PH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降低全血黏度;镇静;抗衰老”等药理作用。《中药大辞典》仙灵脾提取液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其效力较蛇床子弱,但强于蛤蚧及海马,注射其提取液20~40毫克,其效力相当于7.5微克睾丸素。《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载孙守孟有阳痿验方。药用淫羊藿60g。余药为枸杞子60g,石菖蒲、川牛膝各30g,人参10g,水煎服。

巴戟天

味辛、甘,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巴戟天温补精血,滋益宗筋。治阳痿精滑,鬼交梦遗。驱逐脉风,消除痂癞。

巴戟天之能,可概为“强筋、壮阳”。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巴戟天有“增加体重及抗疲劳;抑制小鼠胸腺萎缩及增加其血中白细胞数;增加血中皮质酮含量;降压;利尿;抗炎”等药理作用。《本草体证录3》(周正祎)称,“(巴戟天)其性偏于柔润,故一般不用于风湿痹痛。”并称,“因为量小无济于事……所以我常用量超常。”(该书载常用量为1日15-30g。陈注)

蒺藜

味苦,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蒺藜子疏木驱风。治肝气输泄,精滑溺数,血淋白带。白者良,与沙苑同性。

蒺藜之能,可概为“疏木、驱风”。

菟丝子

味酸,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菟丝子酸涩敛固。治遗精淋漓,膝冷腰痛。但不宜于脾胃。久服中宫壅塞,饮食不化,不可用于误人。

菟丝子之能,可概为“敛精、暖膝”。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菟丝子作用虽多,只要知道它是由阴吸阳就算抓住了主线。”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菟丝子有“保肝;助阳和增强性活力;增加非特异性抵抗力;抗肿瘤、抗病毒、抗炎、抗不育、致泻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张锡纯称菟丝子最能安胎。《用药杂谈》(汪庆安)称,菟丝子治肾虚,有提升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功效。(尿道疾病)《本草体证录3》(周正称,“(菟丝子)需要黄酒浸透,蒸熟焙干,如此方能有滋养肝肾精血之功。”《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大剂量单味菟丝子治疗精子稀少效佳,为不育症必用之品。”并称,菟丝子补髓填精、强筋健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类风湿关节炎,加30-50g,能明显消肿止痛。

覆盆子

味甘,气平,入足少阴肾、入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覆盆子补肝精血,壮阳宜子,黑发润颜。治小便短数。

覆盆子之能,可概为“敛精、壮阳”。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覆盆子有“抑菌;雌激素样”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郝现军经验,“覆盆子具有良好的暖宫散寒作用,可用于治疗妇女宫寒不孕。”《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覆盆子甘酸微温,固肾补肾,涩精缩尿,与山萸肉性味归经相似。然其补力不及山萸肉而涩力则过之。山萸肉能止大汗,亦能涩精,但仅能疗尿频;覆盆子长于止遗尿、小便过多,但不止汗。”

狗脊

味苦,气平,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狗脊泻肾肝湿气,通关利窍,强筋壮骨。治腰痛膝疼,足肿腿弱,遗精带浊。

狗脊之能,可概为“强筋、壮骨”。

猴姜

味苦,微温,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猴姜泻湿通经。治关节疼痛,手足不仁,耳鸣牙疼,筋断骨折。兼疗肾泄。亦名骨碎补。

猴姜之能,可概为“通经、接骨”。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猴姜有“促进实验性大鼠骨损伤愈合;刺激骨关节软骨细胞代偿性增生、改善由于力学应力线改变造成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预防血清胆甾醇、甘油三酯上升、防止主动脉壁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抑菌”等药理作用。《用药杂谈》(汪庆安)称,骨碎补,补肾壮腰效果很明显,其次为狗脊、杜仲、续断、牛膝(怀膝)。(腰肌劳损)

远志

味辛,微温,入手少阴心、足少阴肾经。

【要义简释】

远志辛散开通。治心窍昏塞,胸膈痹痛。补肾壮阳,敛精止泄。疗骨疽乳痈,一切疮疡肿毒。

远志之能,可概为“利窍、安神”。

《药性琐谈》(江海涛)称,远志“是连接心肾的一根'数据线’……总体来说是一味通利药,基本没有补性。”可参考。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远志有“祛痰;镇静和抗惊厥;抗水肿和利尿;抑制cAMP磷酸二酯酶;促进动物体力和智力;抑菌;抗突变、抗癌;子宫兴奋;溶血”等药理作用。并称,“用小鼠酚红排泌法试验表明,远志的祛痰作用较桔梗为强,但用犬呼吸道分泌液测定法,其作用强度不及桔梗。《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远志具有镇静催眠作用。远志与五味子、蛇床子组成的复方具有性激素样作用。”《长江医话》(詹文涛)载俞大祥用黄芪、石斛、牛膝、远志(称四神煎)治膝痹。引王文鼎言称,远志“最能健膝,而用之要量大。(15g)”《本草正义》(张山雷)称,“心阳不振、清气下陷,及胃气虚寒不能上升者,以远志之温升,举其下陷而引起肾阳,本是正治。”

菖蒲

味辛,气平,入手少阴心经。

【要义简释】

菖蒲辛烈疏通,开隧窍瘀阻,除神志迷塞,消心下伏梁,逐经络湿痹。治耳目瞆聋,疗心腹疼痛。止崩漏带下,胎动半产,散痈疽肿痛,疥癣痔瘘。

菖蒲之能,可概为“开窍、行郁”。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菖蒲有“抗惊厥;安神镇静;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及制止胃肠异常发酵、弛缓肠管平滑肌痉挛;降低血压及抑制单胺氧化酶;促进小鼠学习记忆;保护大脑因缺氧引起的脑功能减退,改善缺氧造成的记忆巩固障碍;降温;解痉;抗肿瘤;抗真菌”等药理作用。并称,“菖蒲、艾叶、雄黄含剂可作烟熏消毒。”《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石菖蒲功擅治痰。称“常见慢性气管炎病人服石菖蒲后,可使痰量锐减。”《长江医话》(詹文涛)载杜勉之用石菖蒲、郁金、冰片三药代麝香。《黄河医话》(孙继芬)载李修五用白芷、藁本代麝香。(各10g)

地丁

味苦,辛,微寒,入手少阴心、足少阳胆经。

【要义简释】

地丁行经泻火,散肿消毒。治痈疽瘰疬,疔毒恶疮。敷食皆佳。

紫花地丁,更胜白花者,亦名蒲公英。蒲公英黄花,非白花。

地丁之能,可概为“泻火、败毒”。

【应用参考】

《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蒲公英对幽门螺杆菌具有明显的抑制杀灭作用。……蒲公英还有显著抗幽门结扎性溃疡作用,对无水乙醇性胃黏膜损伤也具有良好的抗损伤作用。”引《本草新编》观点,认为“蒲公英不但擅长清胃,又无伤胃气,诚为妙品。”并称,“从现代医学的角度而论,蒲公英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为适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俞尚德经验,“治胆病郁火,以蒲公英为首选。”载黎俊民治乳痈,用量为30-60g。(基础方为蒲公英、陈皮、生甘草。“红肿赤痛加漏芦、天花粉;乳汁排出不畅加王不留行、白蒺藜;局部硬结较甚加炮甲片、皂角刺。均以黄酒为引。”)黎氏并用其清肝达郁,认为“肝寒而郁,宜用桂枝;肝热而郁,宜用蒲公英。”郝现军亦认为,蒲公英“具有清肝达郁之功,肝热而郁者用之最佳。”《用药杂谈》(汪庆安)称,对于肝炎见湿热症者,“蒲公英为我的首选”,称胜于芩、连、大黄等药。“对湿热明显的患者,大剂量的蒲公英还可以致泻,使邪又出路。”(慢性肝炎)并称其“对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伴感染、浅表性胃炎等证属瘀热而胃痛的效果极佳。”(慢性胃炎)认为其效亦胜过茵陈蒿、金钱草。(慢性胆囊炎)

漏芦

味咸,微寒,入足少阴肾、足厥阴肝经。

【要义简释】

漏芦咸寒,利水泻湿,清肝退热。治失溺遗精,淋血便红,眼痛目赤,背疽乳痈,痔瘘瘰疬,白秃金疮,历节带下,泄利。治一切虫伤跌打,恶疮毒肿。排脓止血,服浴皆善。下乳汁最捷。

漏芦之能,可概为“清热、通乳”。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漏芦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抑制各脏器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抑制大鼠B型单胺氧化酶活性;调节中央衰老钟运行”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周仲瑛观点,漏芦“解毒力强,且能活血行瘀、消肿止痛,是治疗恶性肿瘤和皮肤病的理想之品。”“临证常与白花蛇舌草配对使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漏芦滑利流动,与王不留行功用相近,而苦寒直泄则过之。乳汁不下,若不因热壅,轻率用之,即损阳和之气,亦能败胃。”

海金沙

味甘,性寒,入手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海金沙清泻膀胱湿热。治膏、血、砂、石诸淋,消鼓胀肿满。

海金沙之能,可概为“泻湿、通淋”。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海金沙有“利胆;保肝”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经验》(龚士澄)称,“海金沙用于利尿通淋,量须大,一次15g上下;用于上呼吸道感染,量宜轻,每剂不过10g。”

千金子

味辛,微涩,入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经。

【要义简释】

千金子下停痰积水,一扫而空,功力迅速,远胜他药,亦不甚伤中气。凡食积血块,老癖坚癥,经闭胞转,气臌水胀,皆有捷效。兼泻蛊毒,疗蛇咬,点黑痣赘疣,愈疥癣䵟黯。

千金子之能,可概为“下痰、决瘀”。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千金子有“致泻;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增进尿酸排泄、利尿;抗血凝”等药理作用。

卷二

木部

丁香

味辛,气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丁香辛烈温燥,驱寒泻湿,暖中扶土,降逆升陷。善治反胃肠滑、寒结腹痛之证。

丁香之能,可概为“温胃、暖肾。”

【应用参考】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杜雨茂经验,用旋覆代赭汤益气降逆,“常加公丁香2-3g,重者亦可9g。”(《中国药典》载其用量为1-3g。陈注)

木香

味辛,微温,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

【要义简释】

木香辛燥之性,破滞攻坚,是其所长。庸工以治肝家之病,则不通矣。肝以风木之气,凡病皆燥,最不宜者。

木香之能,可概为“行气、止痛”。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木香有“对抗组胺与乙酰胆碱对气管与支气管的致痉;对抗乙酰胆碱、组胺与氯化钡所致肠肌痉挛;抑制豚鼠与兔离体心脏的活动;血管扩张;抗菌”等药理作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高冬来经验,“胆绞痛,木香、大黄为必用之品。二药之剂量,均以15g为宜。”载周光英经验,用木香于方剂中治肝郁气滞之夜眠多梦,从15g加至30g。《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引现代药理实验结论称,“木香水溶液、挥发油和总生物碱可双向调节肠管活动。”

乌药

味辛,气温,入足阳明胃、足太阴脾、手太阴肺经。

【要义简释】

乌药辛散走泻。治痛满吐利、胀肿喘息、寒疝冲突、脚气升逆之证。但不宜虚家,庸工以之治虚满之病,非良法也。

乌药之能,可概为“行气、散寒”。

【应用参考】

《中华本草》载乌药有“兴奋大脑皮质、促进呼吸、兴奋心肌、加速血循环、升高血压及发汗;抑菌;增加消化液分泌;止血;增加大鼠体重;抑制小鼠肉瘤S-180”等药理作用。《临证用药心悟》(王超 王博)称,“考所有的行气药,唯乌药能兼入肾与膀胱,故用之行二经气机以运利其湿或瘀血亦易建功(指肾盂肾炎的湿或瘀血。陈注)。”《名老中医用药心得》(张栋 王志)载,李智用乌药(30-50g),醋调成糊,敷神阙穴,治儿童夜遗尿。并用于敷、洗寒肿酸痛外证。《用药杂谈》(汪庆安)称,乌药大剂量(30g以上)可扩张输尿管。(尿路结石)并称,乌药善于行下焦气滞,并温肾散寒,为此病标本兼顾之品。(卵巢囊肿)《朱良春用药经验集》称,“乌药性温气雄,对于客寒冷痛,气滞血瘀,胸腹胀满,或四肢胀麻,或肾经虚寒、小便滑数者,用之最为合拍。……乌药常用量为10g左右,但治肾绞痛需用至30g始佳,轻则无效。”并称,“因其具温阳固摄之效,以之移治肺寒或肾阳虚之涕多如稀水,或咽际时渗清涎者,取此三味(乌药、益智仁、山药。陈注)加于辨治方中,大可提高疗效。”该书载一医案,患者王某,女,54岁,见流清稀涕如水液状等症,药用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