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历越高的人,越不孝顺父母?

 浮游千里 2023-06-30 发布于湖南

教育不会让人改变孝,但是会让自我意识觉醒。


孝和顺是两码事,但在中国的文化里是一回事,“忤逆子”这个词说明了一切。因顺称孝这件事已经刻在了我们的文化当中,但是丛林法则又教育我们弱者对强者更有依赖性和顺从性。

子女从一个父母文化程度不那么高的家庭当中走出来,在文化教育当中觉醒了自我意识,对这个世界有了深刻的认知,并且与父母的见解有了差异。在这个时候子女已经通过高等教育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资源,获得了一定的社会认知,再去无条件的顺从父母已经很难做到了。

顺从更多的是来自于无知,当你对事物没有自己的判断的时候,更容易听从他人的意见,也更容易听从有更多人生经验的人的经验。就拿专家的意见为例,当大家都没辙的时候,专家的话哪怕是错的,那也会进去看看到底说了什么,如果没有明确的错误那还会将信将疑的想一下。

在家庭当中,父母的话就是天,不听话就是忤逆,而忤逆这两个字基本跟不孝画上了等号。

我在16岁就走出了家,独立面对这个世界,我开始认真思考事物的本质,我开始怀疑父母的观念的正确性,于是我一步步超过了父母,不管是思维上还是物质上。所以我开始尝试跟父母讲道理,从他们的角度来说有些事情是应当做的,但是从我的角度来看,有些事情做了会对我自己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我拒绝顺从父母的意见。

我在20岁讲的道理在当年得到了强烈的谴责和批判,所有的亲戚都批判、责骂。

在我30岁的时候,时间帮我证明了那些道理,并且讲得很深刻,所以我解脱了,不再有人说我的观点是错的,没人再要求我事事顺从。

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如果父母的道理是正确的,那么父母应该是能引领你的,父母是比你成功的,富有的。但是如果你已经远超过父母这辈子的高度了,那么说明你的逻辑,你的三观比父辈更正确。世界的反馈就说明了一切。

你不需要听从父母以孝顺名义让你回老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孝应该是对父母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是自发性的,而不是出于伦理道德绑架的行为。而顺从,是一种弱者对强者的认同。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