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冬不拉拉 2023-06-30 发布于新疆
  •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 “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这是爱国名士吉鸿昌死前留下的绝笔诗。

而这首诗也成了揭开他死亡真相的关键吉鸿昌或许是在告诉大家,他被捕乃至被杀,都不是因为抗日,而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1934年,吉鸿昌曾在天津国民饭店遇刺,但从第二天法租界报纸上发布的消息来看,被刺之人并不是吉鸿昌,而是一个广西人。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这件事当时轰动全国,但凶手一直未被缉拿归案。直到1951年,天津市人民法院才终于将凶手绳之以法,吉鸿昌被刺的真相也大白于天下。

策划这场刺杀的幕后黑手到底是谁?吉鸿昌遇刺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刺杀当晚

1934年11月9日晚,吉鸿昌正在民国饭店内与刘少南、李干三等人以打牌为掩护,商讨抗日大计。商讨之余,几人只听外面传来接连不断的排球声,但并未太过在意。

而后,门外有自称是送茶水的服务员敲开了房门。

门外拍球的小女孩不小心失手将球滚到了屋内。只见一个女人连忙冲进来,一边捡球嘴里一边说着:“对不起,真是不好意思。”之类道歉的话,眼神却时不时环视着四周。

那女人带着孩子退出去后不久,吉鸿昌就觉得这人好生眼熟,好像之前就在饭店门口见过一次。警觉的神经让他感觉到了事情的异常。

正巧此时牌正好打满了四圈,吉鸿昌就和刘少南换了位置。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四人才刚重新落座,只听房门“砰”的一声被踹开,两个人冲进屋内,对着刘少南连开三枪。

刘少南当场中弹身亡,倒在血泊之中,吉鸿昌的右手手臂也被反弹回来的子弹划伤。但别忘了,刚才坐在这个位置上的是吉鸿昌啊,他们显然是冲着吉鸿昌来的。

门外的两人正欲再次开枪,吉鸿昌抢先一步将他们的手枪踢落在地,枪手见势不妙,往后厨方向逃走。

法工部局的人听到枪声上楼巡查,问到:“谁是吉鸿昌?”

“我已在此等候多时了。”吉鸿昌大义凛然地说。

随后,吉鸿昌跟着巡捕前往医院对伤口进行简单包扎后,与众人一起被押到了工部局。

显然,对吉鸿昌遇刺并非偶然,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

而就在吉鸿昌遇刺仅仅4天后,远在千里之外的史量才也遭到了暗杀。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当时史量才正准备乘汽车返回上海,到达翁家埠时,被一辆突然出现的京字72号汽车别停,挡住了去路。一切发生的太过突然,史量才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只得先跳车奔逃。

一群枪手迅速下车,先将司机击毙,后又对奔逃下车的史量才穷追不舍。史量才一路狂奔躲到了一个小木屋中,待枪手逼近时又从后门逃出。

但却因为不认识路而不知去往何处,只能在一个已经干涸的小池塘里暂避,但不幸的是没多久就被发现了,当场击毙。

这两场谋杀的事发地点虽然相距甚远,但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1951年天津市人民法院公布的案情经过中,我们了解到,刺杀吉鸿昌和史量才的国民党的特务,那幕后黑手自然不言而喻,就是蒋介石。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蒋介石为什么要在此时刺杀吉鸿昌和史量才呢?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刺杀原因

吉鸿昌原本是国民党高级将领,但他一直以来都不赞成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也不远听从蒋介石指挥“清剿共匪”。

1930年春,国民党内派系林立的军阀斗争加剧,中原大战由此爆发。

那时吉鸿昌还是冯玉祥的部下,曾率部在河南东部地区作战,重创蒋军。但冯玉祥和阎锡山的反蒋队伍很快就被蒋介石挑拨的四分五裂,吉鸿昌被蒋介石收入麾下。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党加大了“剿共”力度,吉鸿昌对此十分不满,他年少时投军,一心只想为国家尽忠,抵抗日寇。

但眼下蒋介石却频繁把枪口对准自己人,吉鸿昌不忍见此,便拒绝执行蒋介石下达的命令。蒋介石闻此大怒,卸了吉鸿昌的兵权,逼他出国“考察”。

吉鸿昌在国外号召抗日,并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回国后也多次上书蒋介石,要求出兵抗日,却屡屡碰壁。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1933年,眼见日军铁蹄踏碎我东北河山,又将魔爪伸向了华北地区。国难当头,吉鸿昌挺身而出,加入到了冯玉祥组建的抗日同盟军中,被冯冯玉祥任命为北路军前敌总指挥。

吉鸿昌所到之处战无不胜,仅出兵十日就收复了三座城池,又在7月份收复了被日军侵占数月的察哈尔省重镇多伦。

抗日同盟军此举极大的鼓舞了全国民众的抗日决心,但却彻底激怒了日本侵略者和蒋介石。

他们沆瀣一气,派出十万大军夹击抗日民众军,冯玉祥被迫辞职,他的亲信部队也被迫撤出战场。但吉鸿昌不甘失败,继续与蒋介石和日本侵略者作斗争。

虽然后来抗日同盟军失败了,但吉鸿昌却成了当之无愧的抗日英雄。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后来,他与我党早期成员宣侠父取得了联系,回到天津后积和组织一起,积极创办、散发抗日刊物,并秘密和张学良、杨虎城取得联系,购买军需辎重,培养军事骨干。

而史量才则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报纸《申报》的负责人。九一八事变后,他将原本用于购买纸张的7万美元资金兑换成银,捐给了主动抗战的19路军。

而且,他一改《申报》从前的保守风格,积极宣传抗日救国,他还在《申报》上痛批蒋介石在“一二八事变”后为掩人耳目召开的“国难会议”称其不过是在糊弄民众,其语言之犀利尖锐,令人拍案叫绝。

因此,这两人便成了蒋介石的眼中钉、肉中刺,蒋时刻都想将其除之而后快。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刺杀前夜

1934年,蒋介石通过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命天津站长陈恭澍对吉鸿昌等人进行刺杀。

陈恭澍在接到命令后,觉得此事重大,于是便和情报组组长王文商量着再给自己找两个“帮手”。王文找了小半个月,也没物色到合适的人选,吕一民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中原大战时吕一民曾是某军部的上校军需官,拿着十几万银元逃窜到日军租界向他们订购枪支弹药,从中捞得上万元油水。

后来,他抛弃家乡发妻,找了个风流少妇与其同居,一路从天津到上海,加入了“国民党别动队”,后又返回平津搞反蒋活动,企图等蒋介石下台了给自己谋个好出路。

他这个希望后来自然是落空了,深感升官无望的吕一民在走投无路之时遇到了王文。

总之,吕一民此人就是个见风使舵的软骨头,何处有利可图,他便倒向何处。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为了得到为蒋党效力的机会,吕一民不惜把自己的雅斋和夫人都献给了王文,还专门写了封表决心的信。王文看他这么有“诚意”,自然同意让他加入到刺杀吉鸿昌的行动当中。

可笑的是,在得到王文的任命后,吕一民竟扑通跪倒在众人面前,还三拜九叩行了大礼,一个反蒋分子就这样成了蒋介石的走狗。

在吕一民的帮助下,王文又很快为陈恭澍找来杨毓珊、吕问友两名帮手。

人都找齐了,他们就开始制定具体的刺杀计划。

吉鸿昌最初的住所在与英租界毗邻的中心花园侧面的红楼,吕一民等人再此蹲守几日后便准备动手,幸而吉鸿昌有所察觉,转移了住处。

陈恭澍见目标丢失,便将吕一民等人叫来大骂一通。遭到训斥后的吕一民加快了暗杀的步伐,决定跟踪吉鸿昌。

一日,他们接到消息,吉鸿昌将在国民饭店138号房间与中共党员见面。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为了让吉鸿昌放松警惕,陈恭澍派杨毓珊先带着一个小女孩到国民饭店附近查探情况。

杨毓珊经过饭店楼下时,看到一个身形高大魁梧的人,根据陈恭澍提供的体貌特征,他断定此人就是吉鸿昌。

吉鸿昌似乎是感觉到有人在盯着自己,于是一转身,与杨毓珊来了个四目相对。

目光交汇之间,杨毓珊强装镇定,微笑着颔了颔首,连忙带着小女孩走了。

过了好一会,她才又带着孩子回到饭店,来到138号房间门前。

她先是附耳倾听,却发现里面没有任何动静。于是,她便让小女孩故意将球拍在门上,企图给自己制造潜入机会。

但即便如此,门内也未见任何人应声,于是她便断定138号房间里没人。

杨毓珊只得失望而归,报告陈恭澍说目标跟丢了。这可把陈恭澍气得怒发冲冠,他不相信吉鸿昌会在他眼皮子底下失踪,于是命令杨毓珊再探。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正巧杨毓珊路过145号房间时,听见里面有打牌会客的声音。一直以来,吉鸿昌都用打牌来为谋划抗日救国之计打掩护。

因为145号房间和138号离得很近,杨毓珊害怕消息有误,便想要一探究竟。所以就有了上文中发生的一幕。

被押往工部局后,蒋介石命人秘密买通了工部局,将吉鸿昌押往北平。

在北平监狱,何应钦奉蒋介石之命对吉鸿昌进行了会审,企图从他嘴里得知中共地下党的情报网,但吉鸿昌宁死也没向蒋党透露半个字。

12月14日,吉鸿昌慷慨赴死。

1951年,天津市人民法院对吕一民等人做出死刑判决,以慰英灵地下亡魂。

吉鸿昌遇刺:看见一个带孩子的女人,感觉不对劲,想跑已经迟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