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第一次见刘墉:“貌丑之人不能为官,你辞官回乡吧”,谁知刘墉一番巧妙的说辞,令乾隆心开心留下了他

 钰姐讲历史 2023-06-30 发布于四川

乾隆第一次见刘墉,就说:“相貌丑陋之人不能为官,你辞官回乡去吧。”谁知,刘墉一番巧妙的说辞,把乾隆逗得哈哈大笑,心甘情愿留下了他。

乾隆用人,有时会以貌取人,喜欢相貌英俊、看着顺眼的。他第一次见到唇红齿白的少年和珅时,当场失态,回宫就让和珅做了内务大臣。

乾隆初见刘墉时,见他有些驼背,心中不悦道:“大清祖制,相貌丑陋之士不能为官。你既讨封罗锅,罗锅属残疾之人,朕当无法再用爱卿,你辞官回乡吧。” 但刘墉很机灵,一听就明白了,立即反驳道:“万岁,罗锅并非残疾之人。” 乾隆道:“就算不是残疾,那也是相貌丑陋了。从古至今,哪有在朝大官是相貌丑陋的呢?” 刘墉道:“有啊,三国庞统,生得黑面短须,秃眉掀鼻,算相貌丑陋吧?可官至中郎将、副军师,封关内侯。貌丑而才高,不妨封侯拜相。” 乾隆心想,他还真找到了这么一位。庞统的确长得够磕碜了,但后来也真当了大官。

这时,他突然有了应对之词:“庞统光有帅才,却无文才。诸葛亮icon就不同了,有前后出师表传世,你可见过庞统的诗词文章?像这样的不全之才,不值一提。” 刘墉一听,眼睛一转:“万岁,东晋陶渊明,人称五柳先生,著有《归去来辞》,写过《桃花源记》,任过参军,当过县令,够全才了吧?” 乾隆道:“不错。” 刘墉接着又说:“万岁,您可知,陶渊明是个斜眼儿。” 这下把乾隆给气乐了:“刘墉啊,陶渊明什么时候又成了斜眼儿啦?” 刘墉:“万岁,他生来就是斜眼儿嘛。” “嗯?谁说的?” “他自己说的呀!” 乾隆心想:他自己说的,你怎么听见了?于是问道:“刘墉,陶渊明说他自己是斜眼儿,有何为证呀?” “万岁,陶渊明有首诗叫《咏菊》,您可曾记得?” 乾隆说:“朕当然记得,还经常咏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对,就是这两句,便足以证明他是斜眼啦。万岁,您想啊,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东边采菊,能看见南边儿的山,这不是斜眼儿吗?” 乾隆听刘墉这么一说,又见他学的斜眼状,乐得哈哈大笑:“刘墉啊刘墉,你竟这么琢磨的!于是只好说:“既然陶渊明是斜眼儿,都可为官,那.....你这官儿,还接着当下去吧。” 不得不说,这刘墉的脑回路,真是清奇得很啊。“臣,谢主隆恩。”刘墉对乾隆叩谢。这官算是保住了。

但乾隆哪那么容易就认输呢,他心想:罗锅二字去不掉,也不能让你舒坦了。我作首《罗锅儿诗》,让你难堪难堪。

“刘墉,既然你已封为'罗锅儿’,朕就再赐你一首《罗锅儿诗》吧!” 刘墉闻言,不急不慢道:“微臣恭候万岁作诗。” 乾隆开始作《罗锅儿诗》:

人生残疾是前缘,口在胸膛耳垂肩。

仰面难得观日月,侧身才可见青天。

卧似心字缺三点,立如弯弓少一弦。

死后装殓省棺廊,笼屉之内即长眠。

乾隆这诗,作得的确不厚道啊,这是在嘲笑刘墉的罗锅啊。刘墉一听,虽然心里很生气,但脸上却不动声色。

乾隆一看,这家伙倒还沉得住气,我倒要看看他怎么对,于是说道:“刘墉,你才高八斗,你就对下这首诗吧。” 刘墉当即吟出:

背驼负乾坤,腹内满经纶。

一眼辨忠奸,单腿跃农门。

丹心扶社稷,涂脑报皇恩。

以貌取人者,岂是圣贤人。

刘墉这首诗,做得精妙而胆大,既表明了心志,又指出了乾隆的问题,尤其最后两句,这不是在骂乾隆吗?但乾隆却龙颜大悦。

因为乾隆确有“以貌取人”的嗜好,清人有一则笔记:乾隆年间,江西萍乡人刘风诰殿试得了第三名,中了探花。但当乾隆召见进士们时,见刘风诰是个独眼,不觉心生厌恶,就出了一副上联戏弄他:”独眼怎登龙虎榜”。刘风诰当即回道:“半月依旧照乾坤。” 乾隆一听,觉得他还真有些才学,气魄也很大,倒像是个人才。于是又出了一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是摘星汉。” 刘风诰又随口答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是探花郎。” 乾隆上联以“四方星辰”为题,刘风诰下联以“四时花卉”相对;乾隆自称“摘星汉”,刘风诰自称“探花郎”,既合帝意,又合君臣身份,对得极为精妙。乾隆从此对刘风诰另眼相看。

在职场中,以貌取人不可取,尤其对领导而言,以貌取人往往会让你失去一个得力的人才。真正做事业的人,往往注重的是才干而非长相。

在民间有很多关于乾隆、刘墉“君臣斗智”的演绎故事,但大多都是虚构的。比如“刘罗锅”的传说,历史上虽没有刘墉仪表堂堂的记载,但他至少也是身体端正,而绝非驼背。

因为清朝选拔官员很严格,有四个标准:身、言、书、判,即要求体貌端正、口齿伶俐、书法俊秀、思维敏捷等。显然,刘墉要符合这四点,才能入乾隆的眼。

回顾刘墉一生,忠君、爱国、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他是智慧的化身,也是正义的化身,他以智慧贯通权谋,成为后世楷模,他的传奇故事当被流芳千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