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宅门》七十大寿,二奶奶一句话点评白颖园的贺礼,满是羡慕

 昵称60165711 2023-06-30 发布于河北

大家好吖,我是青苔。
在《大宅门》中,有一个意难平就是大爷白颖园。他医术高超,为人和善,真正做到了医者父母心,却蒙冤下狱,过了半生颠沛流离的日子。
如果不是后宫争斗,如果不是贵武陷害,那当家的人会是大爷白颖园吗?二奶奶会有出头之日吗?
这一切都让人唏嘘。
在青苔看来,即便是白颖园不被陷害,他也难掌大权,更不会带白家走出低谷。

主要两点

其一,纵容老三。
白颖宇去办了一次药,回来弄了一堆烂账。账目对不上,药材对不上,大头儿和二头儿闹起来了。
老三白颖轩自己白赚两万多银子,但他不觉得自己过分,还觉得亏了:
“每回去安国办药都是二哥,谁知道他吞了多少。谁都不傻,反正都是公中里的。”
这是明显的以己度人,他自己去办药一次黑了两万多银子,就觉得老二白颖园也会和他一样。
老二是个脸皮薄的人,又是个实心眼。如果他能稍微能绕个弯,白家也不会和詹王府结仇。
作为大哥的白颖园又是大包大揽,老三有什么事,他都给遮掩起来,让大家都往他身上推。
“把事往我身上推,我兜着就是了。”
对呀,不可能回回兜住。如果制服不了老三,总有兜不住的时候。
其二,老大是将才非帅才。
有句话说: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这白家大爷是当街救人是为慈、善,更把翠姑许配给景怡,更是重情重义。上到皇宫、王府,下到黎民百姓,没人说大爷不好。
可是,这要放在治家管理上,是有诸多弊端的。毕竟人性有幽暗面,不能严厉惩治老三,白家一定是遗患无穷。但白颖园顾念兄弟情,肯定做不到。
也许老爷子还想历练历练大儿子,可是还没等到满意,就出了意外。
三个儿子都不甚满意,这也就是白老太爷一直不放权的原因。

对二奶奶的改观

通过与詹王府的争斗,老太爷看出了二奶奶的智谋。
最开始她对老爷子的做法,不认同:“这不是争气,是结仇。”后来,她又主动去詹王府讲和。这前后对比,更让老太爷佩服。
看得清事,关键时刻还能低头。都说大丈夫能屈能伸,二奶奶虽为女子,也做到了。
最终一点是,老爷子倔着脾气上了一道奏折,直接把老大害了。他才幡然醒悟,事情发展全是按照二奶奶预判的方向走。
“小不忍则乱大谋”,赌上儿子的命,让他明白了这句话。
二奶奶又拿修祖坟的一万多两银子给常公公买外宅和姨太太,为了得找个宫里的靠山。
但是常公公靠不靠得住,还得两说。二奶奶的深谋远虑,让老太爷对他更加敬佩不已。
经过一系列事情,老爷子完全信任,并彻底放心地把家交给了二奶奶。
二奶奶就坐稳了白家掌门人的位置。
二奶奶救下大爷,盘回白家老号,让白家起死回生。对白家来说是功不可没。

只送贺礼人不来

二奶奶为白家立下奇功。为什么在七十大寿,这么重要的日子,大爷只送来五色米,却不回来贺寿呢。
大爷自被朱顺救了之后,就过上了颠沛流离,隐姓埋名的日子。詹王府追得紧是时候,他是一躲再躲。
直到他在乌宝生,在十里堡落了脚,这才过上了一段安稳日子。
清朝灭亡之后,他本可以重回白家。可是他舍不下那里的贫苦人。
比起在深宅大院里,给达官显贵看病,过着提心吊胆的生活,他更喜欢闲云野鹤的日子,扶危救困,医者仁心。
二奶奶治家有方,他大可不必回来,让一家人为难。西安分号有小儿子景陆负责,又可以和孩子颐养天年,何乐不为。况且经过那么多事情之后,白颖园早就看开了,钱财名利身外物,心里安稳才是家。
大爷的贺礼不名贵,不难得,就是普通的五色米,但是别有寓意:五谷丰登,四季兴旺。
二奶奶看了之后说:
“大哥是看破浮华,超世脱俗了。”
这句话在电视剧中给删掉了,但在书中有写道。
白景琦准备贺礼是大汽车,藏红花、烫金袈裟,还有金山银山,东挪西凑来的十万两银子,给二奶奶过生日。
两者礼物对比就能看出,一个朴实无华,一个极尽奢华,形成鲜明对比,也昭示着白颖园已经不属于这里了。况且他多年不回,突然回家,必定引起轩然大波,抢了主角光环。
二奶奶为了整个白家,一生处在筹谋和算计中,她多少是有些羡慕大哥的超然物外的状态。
白颖园选择不回京城这个繁华与是非之地,也是遵从本心。二奶奶替他和老爷子把这个重担挑了起来。他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从世家公子到阶下囚,再到平常心,大爷是修心到家,是《大宅门》里圆满人生唯一人。

END

—转发、点赞、在看,都是鼓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