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巍言 | 也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企业登记注册工作

 注册助手 2023-06-30 发布于黑龙江

导读

日前,国家工商总局下发了《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企业登记注册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对近期登记工作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基层登记注册工作提出了要求。

笔者对《通知》进行了学习,结合当前全国基层登记工作中具有普遍性的重点问题,进行简单解读。

一、“双告知”落实不到位

在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结束后,国办发[2017]53号文件通报了海口市工商部门履行“双告知”职责不到位问题。当地工商部门对19家药品企业未按规定履行“双告知”职责,省市两级工商局被责令书面检查,五名相关干部被处理。

据了解,当地工商机关未按国发[2015]62号文件告知同级审批部门,仅通过内网告知上级机关。在地方并未普遍实现政务内网联通的情况下,此类情况并非海南一地存在。相关单位应提高认识,加快与地方政务内网融合进度,以免重蹈覆辙。

二、企业名称不规范

2017年6月,宝鸡有一群怀揣着梦想的少年相信在牛大叔的带领下会创造生命的奇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引起了热议,媒体和社会的众说纷纭为登记机关带来了一定压力。同时,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各种奇葩的企业名称也层出不穷。

登记注册小助手早在4月份就发布过相关文章。传送门:小编带你领略那些奇葩的企业名称

除奇葩名称之外,还存在其他不规范的名称。

日前,深圳警方破获了华录(深圳)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诈骗案。公司行业表述为文化艺术,而经营范围首项“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并不属于文化艺术业,该公司利用名称打擦边球,引起客户误解,混淆认知。

再如英格兰假日酒店有限公司(2014)、美利坚实业有限公司(2015)、中港企业服务有限公司(2013)、中藏邮币卡交易中心有限公司(2015)、新慈善实业有限公司(2015)、圆融佛教文化有限公司(2016)、惠农扶贫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6)、正丰城市低碳菜篮子工程开发有限公司(2016)、雷锋租车有限公司(2015)、甚至某某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等等,此类公司名称数不胜数,且可能不符合规定,登记机关应及时依法认定并作出处理。

随着简政放权进一步推进,全国名称库开放,取消核准等指日可待。但无论程序如何改变,登记机关都要提高认识,谨慎把握字号和行业用语,在政治、文化、外交、社会、交易安全等角度做出有效甄别。

三、新兴行业经营范围难界定

基层登记人员经常会遇到很多新名词、怪名词、专业词的经营范围申请,登记人员也不是百科词典,不能什么都会,这给登记人员带来了不小困惑。笔者总结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原有的商品或服务换了个新名词,实际还是原来的商品或服务,如共享睡眠空间、孵化服务、海绵城市建设等,实际是旅馆、租房、市政工程等。这种“假”新兴行业,应按实际核定,经营范围中滥用比喻修辞很不严谨。

另一种是《行业分类》确实没有的行业,笔者工作中至今未发现,无法举例。依据《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核定即可。

2017年10月1日,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施行,部分问题应该能够得到解决。

四、对简易注销认识不充分

有企业反映,移出异常名录后无法申请简易注销,因条件所限,笔者未作查证。在登记注册小助手全国业务交流讨论群的讨论中,也有认为信用惩戒应伴随终身的意见。但总局认为,对于曾经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在提出申请时已经被依法移出的企业,可以为其办理简易注销登记。

总局通知中强调,配合落实“去产能”任务,对于有关部门提请简易注销的“僵尸企业”,可以适用简易注销登记程序。当然,具体程序及办法需要基层登记机关创新服务。

五、前置把关不严、地方违法设门槛

改革中,一些地方为了大干快上搞发展,无视法律法规,滥用行政权力,以各种形式强压登记机关违法许可或禁止特定情形依法许可的案例并不鲜见,在三合一下放改革后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总局清晰的看到了这一点,也对相关情形做出了要求。

不得要求企业必须在某地登记注册;

未取得前置批准文件的,不予登记注册;

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不得限制企业登记;

这种形势下,基层登记人员应该坚持党性,坚持原则、依法行政,捍卫法律尊严。

因捍卫法律受到的不公对待如同冲锋战士背后的伤痕,是每个执法者的荣耀所在!而将法律弃之如敝履,唯上唯权,违法作为,就意味着将个人安危荣辱系于可能根本不认识你的某人身上。待东窗事发,TA被钉上历史的十字架枭首示众,你也将身陷囹圄,悔之晚矣!

六、窗口服务水平不高

对于窗口服务,基层单位应两手抓,两手硬。一手抓业务专精、人员充足,一手抓工作作风、服务态度。

首先,要改进业务系统,完善窗口设施,配足配强人员,加强业务培训,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高窗口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

其次,要把规范管理、长远发展摆在窗口建设的重要位置。落实首办负责、一窗到底制度,专岗咨询帮办制度,实行一次告知、限时办结、疑难问题会商等制度,建立窗口人员轮岗和长效管理机制,推动窗口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

登记部门通过商改的成功已经成为了“放管服”的旗帜,但一些地方却形成了改革必谈工商,工商必谈登记、登记必谈窗口、窗口必谈作风的惯性思维。究其原因,可能是因态度问题无需专业知识、无需制度量化即可判断吧。

如此将商改大计理解为简单的速度问题、态度问题,只谈快不快、笑不笑、满不满意,忽视登记质量和服务效率、弱化依法行政、依法监管责任,如此矫枉过正,将背离行政许可的本质。无视法律法规,一味降低许可标准,不仅与科学发展观相背离,而且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于民生讲,注册一百个皮包公司未必比得上一个踏实经营的蔬菜摊。

总之,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是为党、为国、为人民把关,是对市场主体的事前监管,又好又快、先好后快是其基本原则。当前企业登记注册工作面临商事制度改革、三局、多局合一改革等复杂局面。为推动“放管服”深入开展,服务创新创业,基层登记机关和登记人员应当坚定改革信念,自主学习、苦练内功、求真务实、审慎作为、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唯上、不唯权,坚决依法行政、依法许可,为经济健康发展撑起属于我们的那面红色盾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