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敬可爱的徐承浚老师

 忆丰园 2023-06-30 发布于浙江

文/朱金华

编辑/老陆

图片

(作者近影)

2019年5月某天,接到一个很微弱声音的电话,“会长,参加建国七十周年书画展,我交以前的画可以吗!”音量虽轻但非常熟悉的声音在我脑海中回荡!我马上回答:“可以!可以!您身体注意保重,我马上来拿。”来电话的是時年93周岁德高望重的徐承浚老师。由于徐老年事已高,身体较弱,故我俩有约在先,一般需行走活动不让他参加,如有书画展出就事前告诉他,徐老退休前在西塘中学任教,夫人王珊宝在西塘小学任教,我家属也是西塘人,是二位老师的学生,又同住在玉兰社区桂花里,他们住园丁楼,所以平时作品完成后都由我家属到他们家里取。

图片


    那天接好电话后,我随即赶往他们家,途中碰到王老师拿着作品正向我家走来,当将作品交给我时说了句:“徐老师这次身体非常差,不比前几次恢复快,可能过不了关!”我听了后深感悲伤,安慰王老师:“徐老师会好转,能挺过来的!”


    回家后观看作品是幅山水画,看得出作品是徐老前段时间创作的,为庆祝建国七十周年而早作准备,题款是近几天带病坚持完成,完成后给我打电话,我由然起敬!

图片


    过没几天!听说徐老住院了,由于年时已高加上病重,在医院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我们失去了一位可敬可爱的长者,深感悲哀!
    王老师失去了相敬相爱的老伴,已住在女儿家里,因不知他女儿家在哪里,故至今失去了联系。
    徐老在西塘中学任历史、音乐课,业余爱好打太极、舞剑,是个多面手。

公元一九五二年,

奉调西塘续教鞭。
学校初迎大发展,

师生共沐艳阳天。
红旗三面教坛紊,

浩劫十年知识偏。
返璞归真平动乱,

门墙桃李喜绵绵。
西塘从教卅五岁,

他日青年白发颜。
         一九八七年徐老退休有感


    追思徐承浚老师从教生涯,确切地说,自1943年执教到1993年告别教坛,整整经历了五十个春秋。
    1943年,抗日峰火正浓。在长兴一个叫翁家浒的农村,开办了一所私塾,课徒十几人,那年徐老才十七岁,因读过经书,被邀为代教,就这样不期而遇地开始了他的教师生涯,那时从《三字经》到《四书》都教。(但不用伪课本)人称小徐先生。


    1946年春,抗战胜利后,入长兴简师训班学习半年,结业后先在雉城镇第九保校任教,那时徐老正当年轻,为了提高自已的生存质量,1948年秋,考入湖州师范就读。
    1949年春,湖州解放,1951年毕业后被统一分配到海盐任小教,1952年转调到嘉善二中(西塘)任教,到1987年退休,在西塘一直工作了30多个年头,在校教文史,也教音乐,不时还参加杭大和华东师大的函授学习,而在执教的前期,教坛是那么的不平静,政治运动、支农活动不断,有时还带着学生参加,因此在这段时间内,学生们干脆叫他“氏族长”,而不称老师,倒也十分亲切!

图片


    1976年,粉碎“四人帮”,接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拨乱反正”,78年高考恢复,教育战线迎来了又一个春天,由此十多年里,专心于高中历史教育工作,辅导高考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尤其在退休前后,在校内外高复班、成教班、职教班兼课,奔波于魏塘、西塘各地,为了补偿失去的年华,有时劳累过度,即使晕倒也在所不惜,因此得到了师生们的认可。
    五十年的教师生涯,经历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苦难,国民党统治时期的辛酸,解放前期及“文革”教坛的混乱,改革开放后教育事业的大发展,苦尽甘来,徐老一直坚持到1993年才告别教坛。
    在这绿荫映红楼,曲桥伴亭榭,鸟语晴空,鱼翔浅底,环境优美。这里琴歌阵阵,舞姿蹁跹,图书阅览,运动健身,人气和畅。银发一族,满目青山夕照明,这美似仙境的好去处,就是嘉善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也是老干部们暮年生活的“满意家园”,在这“家园”中活动丰富多彩。

图片


    十多个专项活动小组,活动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徐老参加歌咏、书画、写作三组活动,歌咏组除每周练唱,还常与当地老教师、老年公寓老人联欢赛歌。书画组每月活动,展示作品,看碟片、听讲座,到外地交流切磋枝艺,提升绘画水平。写作组每年就近专题采风巡访,每年订计划,报道社会热点。
    徐老是《常青园》小报的一名热情踏实的支持者,踊跃投稿。一年一度的《常青园》信息工作表彰大会每每榜上有名。
    十年前,八十三周岁的徐承浚老先生还著有《三闲集》一书。      

图片
     

所谓闲诗,只是顺手捻来的顺口溜,表达上有时也用五言、七言或长短句,但无格律可言,内容上只是某一时段思想的意向。按岁月记流年,意境浅薄,味同嚼蜡。


所谓闲文,更是五花八门,一时一事的感受,一草一木的遐思,或为教研成果,或为民请命之书,顺手拈来,即成句读,故谓闲文。

所谓闲画,即是拿毛笔乱涂鸦,一是临摹传统,特喜元、明以来的文人画;二是师法造化,写生山水,以记流年行踪;三是吉庆年画,来自草根,大红大紫尽情表达。由三闲集凑成册,故谓《三闲集》。

图片


退休后为进一步提高书画艺术,还参加县老年大学学习书画,当得知学生蒋彬宽到老年大学执教绘画后,就转班到他所执教的综合班成为学员,为此在老年大学也成为一段佳话!
    岁月追人在所难免,随着时间不断逝去,年迈的徐老行走不如以前那样方便,但他的心还年轻,按照规定的日期、时间准时参加,活动中心书画组活动和老年大学的综合绘画班学习。
    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有规定,凡八十岁以上的学员到校学习或活动,需有家属、子女陪同,由于徐老对学习的挚爱,故八十多岁的夫人王老师,充当年青陪伴徐老多年,参加活动和学习,直到近几年行走确实困难才作罢。

图片


    日前在第一人民医院“爱在善医”志愿者办公室主任胡加红的热情帮助下,联系到徐老在一院时任副院长的儿子徐垠同志,才将徐承浚老师精心创作歌颂伟大祖国大好河山,落款“国庆七十载,思切东方红。坐爱枫林晚,红叶映五峰。”的作品直接交到他手上(作品作者简介:徐承浚,字哲民,号五峰,浙江长兴人,1927年生,自吾祖始,世代执教为业,三尺教坛,两袖清风。)

徐垠接过画后激动地说:“父亲喜欢绘画,家里画很多,但这幅画意义不同,我要好好保存。”!徐垠说出了我要说的话,了却了我的心愿!

图片
(作者朱金华,2020年12月于嘉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