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反省二战比日本强?错!德国1980年代就强迫美国总统拜祭纳粹

 紫霞照我 2023-06-30 发布于陕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创伤,对于我国乃至整个东亚而言,日本是那个不知反省的侵略者;而对于欧洲、对于犹太人来说,德国同样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不过,在华沙之跪之后,世界舆论普遍认为,德国人对于二战有了深刻的反省,德国所面对的国际舆论也有了好转。而在亚洲,日本始终没有真正反思过战争,日本高官还经常参拜靖国神社,更是引起了中国等国的强烈不满。

为此,经常有人拿德国与日本做对比,认为德国对战争的反思比日本强许多,但是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德国的“反省”也是迫不得已,他们其实并没有比日本强,这是为什么呢?

文章图片1

华沙之跪,改变德国的舆论环境

毫无疑问,二战给世界带来的创伤是巨大的,在战后,反战思潮也一度非常流行,当然,相比反战,更多人关心的是纳粹法西斯到底有没有进行深刻的反省。

现在大多数人认为,在战后反思这件事情上,德国做得比日本更好,这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华沙之跪。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开启了波兰以及当地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在二战结束后,德国被分为东德和西德,重新以国家的形式出现在了国际舞台上。

文章图片2

战后20年,虽然西德迅速从战争中爬起来,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也与西欧各国以及美国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但东欧各国对于西德仍然是仇深似海。

这也不奇怪,毕竟在战争期间,东欧像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国都受到了纳粹德国的占领和统治;在战后,东欧许多国家又与西德有着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差别,这导致他们西德在很多时候于国际上十分被动。

西德第四任总理勃兰特在担任外交部长时,就已经认识到必须要在国际上树立西德的新形象,这样才能让联邦德国在世界上获得更多的支持,而要做出这样的改变,必须得与东欧各国——包括苏联搞好关系。

文章图片3

因此,在勃兰特上任总理之后,就积极展开了“与东欧修好”的新政策。1970年,勃兰特前往波兰访问,正是在华沙,他迈出了与东欧修好的重要一步。

在波兰访问期间,除了签订《华沙条约》之外,勃兰特有一项重要行程,就是去华沙犹太隔离区起义纪念碑前敬献花圈。

原本,行程只安排了勃兰特献花圈的内容,可没想到的是,勃兰特将花圈放到纪念碑前之后,竟然在垂首致意的瞬间跪了下去。

文章图片4

在这一瞬间,陪同的随行人员惊呆了、波兰的官员和民众惊呆了、准备拍照的记者也惊呆了,在短暂的错愕之后,记者们才想起来要拍照,记录下这震撼的一瞬间。

很快,勃兰特跪在纪念碑前的照片传遍了全世界,这一瞬间成为了二战后德国反思的伟大定格,震惊了各国,也让全世界的和平爱好者感慨不已。

也正是这一跪,改变了西德的国际形象,让东欧各国开始与西德“重修旧好”,并且,这也为西德加入联合国铺平了道路。

文章图片5

而对于我们而言,勃兰特这一跪代表着西德在比日本更加认真地反思战争,毕竟直到今时今日,日本仍在试图美化战争、否认南京大屠杀,并坚持参拜靖国神社。

可是,德国真的比日本反思战争更加彻底吗?有人认为,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虽然勃兰特跪了,但德国方面还曾“强迫”美国总统拜祭纳粹,足以显示出德国也并没有“真心悔改”。

文章图片6

强迫美国总统拜祭纳粹

1985年,正值二战结束40周年,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前往联邦德国访问,当时西德总理科尔为里根安排了一个访问墓地的行程。

这个墓地并不是一个普通的、葬有二战士兵的墓地,这个名叫比特堡德军公墓的墓地里,埋葬了49名党卫军的成员。

众所周知,党卫军是纳粹德国的爪牙,是“邪恶的象征”,更是纳粹的战犯,欧美政治家对于党卫军根本是“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没有人愿意与党卫军“沾上边”,更不用说去墓地祭拜了。

文章图片7

实际上,在里根的行程被曝光之后,确实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在里根出行前,白宫就已经公布了其行程安排,尽管白宫表示那个德军墓地里“既葬有德国士兵,又葬有美国士兵”,但好事的记者一番调查后却发现,比特堡公墓之中不仅没有美国士兵,还葬有49名党卫军成员。

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全美乃至全球的反对声浪,就算科尔声称这些党卫军成员都不到20岁,“是被强行拉进党卫军的”,但大家根本不买账。美国各界纷纷反对,美国老兵还把二战勋章“退给”里根来表达抗议,最后,就连里根的夫人南希也反对里根访问比特堡公墓。

美国媒体还讽刺里根称,他在二战期间虽然处于从军年龄,但从未前往海外服役,是在“好莱坞摄影棚里打的仗”,是从《读者文摘》里了解的二战,所以才会去比特堡德军公墓。

文章图片8

但此时的里根已经是骑虎难下,不得不前往比特堡公墓,因为他要还科尔一个“人情”,只能接受他的安排。

当时美苏两国正在冷战,里根继续在西德部署导弹,以便能够“威胁”“制约”苏联,正是科尔顶住了国内反对派的重重攻击,同意里根尽快在自己的国土上部署导弹。

这对于里根是巨大的支持,现在科尔需要“支持”,里根也得把这个人情给还上。

万般无奈之下,里根还是去比特堡公墓献了花圈,尽管他只在比特堡公墓里待了8分钟,还在此前先去附近的纳粹集中营悼念被纳粹杀害的受害者、并不断强调“不能忘记纳粹的罪恶”,但这次访问仍然对里根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文章图片9

因为里根此行得罪了国会,导致里根政府的不少议案遭到了国会的搁置,他的个人声望也大幅下降,这件事成为了里根政治生涯的一个重大污点,还差点让白宫“停止运转”。

那么,科尔却邀请里根前往葬有党卫军的墓地,这到底是有何居心?在明面上,科尔是为了表示这代表着美德两国已经“摒弃前嫌”,并建立起了牢固的盟友关系。

而实际上,许多人将此理解为德国并没有对战争进行反思,他们想要借此来“改变”党卫军的形象,乃至找机会“洗白”纳粹。

从这一角度来看,德国似乎也并没有认真地进行反思,或许,他们和日本一样,反思的并不是战争,而是“战败”。

文章图片10

或许西德反思的是“战败”

有很多人认为,德国、日本就是一丘之貉,他们可能确实对战争进行了反思,但是他们反思的是“为什么自己会失败”,而不是“不应当发起战争”。

例如,德国对于“不具有国际法义务的赔偿责任”,基本上是能不赔就不赔、能少赔就少赔。

资料显示,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曾洗劫了希腊国库里所有的黄金,在上世纪80年代希腊要求赔偿时,这批黄金价值至少10亿美元。而且,因为纳粹德国的入侵,希腊至少有30万人死亡,那么,如此巨大的损失之下,德国赔偿了希腊多少钱呢?

文章图片11

针对希腊10亿元的赔偿诉求,德国一共只赔给了希腊2800万美元。希腊对此当然不满意,可当时正值冷战期间,西德是美西方国家倾力打造的“自由世界”桥头堡,美西方国家几乎是“强迫”希腊为“大局”考虑,接受了这个赔偿方案。

而后,希腊政府也曾再度要求德国赔偿,但德国却表示此前已经进行了赔偿并签署了协议,拒绝进行赔偿。

例如,在美苏冷战之时,对美西方国家来说,“反共”的需求远远大于反纳粹,就放松了对德国“反纳粹化”的努力,失去了“监督”的西德是怎么做的呢?

文章图片12

资料显示,大批前纳粹人员趁此机会进入了洗的政府,甚至还身居高位,西德政府还曾将写反纳粹书籍的人列为“不受欢迎的人”。

再例如,还有人指出,虽然勃兰特华沙之跪震惊了全世界,但具体说来,西德的这次反思,其实并不是针对战争进行反思的,甚至他们并不是因为意识到了战争的错误主动进行反思,而是觉得西德受到孤立,“不得不”进行反思。

分析人士认为,勃兰特跪的是被纳粹屠杀的犹太诱人,此后德国的道歉,也多是因其“种族屠杀”的罪行,而并非是为自己侵略别国而道歉,这说明,德国其实并没有对战争进行彻底的反思。

文章图片13

一份数据显示,在华沙之跪之后,德国国内有48%的人明确表示反对勃兰特下跪,仅有41%的人表示赞赏,这表示在德国国内,反对华沙之跪的人还更多一些。

另外,德国虽然拿出了几百亿的战争赔偿,可大多数都赔偿给了战前就是德国籍的犹太人,也就是说,他们其实把大部分钱都拿来赔给自己的国民,而对于其他受到战争伤害的人,却没有进行太大力度的赔偿。

所以,或许西德确实在反思,可是他们反思的是失败,而不是在反思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