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随笔||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冬歌文苑 2023-07-01 发布于北京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陈精||北京

2023年6月14日,一则消息传出:著名艺术家黄永玉因病去世,享年99岁。亲人们尊重其意愿:不举行任何告别、追悼仪式。

昨天,看了黄老的生辰年表,发现大师第一次的木刻画是在家乡福建永安完成的,这让我对大师更有了几分亲切感。他的画画得很好,堪称经典,可是,他却说:“写文章比我画画认真得多。”他更喜欢文学,更多的时间是在写作上。大师一生热爱生活,喜欢文学和写作,也喜欢读书,始终以乐观豁达的心态,游刃有余地应对人生,“世界因为有了我,可能会变得好玩一点”。

即便面对生死大事,大师依然从容不迫。这让我想起大师的一首《假如我活一百岁》的诗歌。大师在诗歌中写道:“有一天将会到来/像一次旅行一样/我将提着小小的行囊/在前胸口袋插一枝/未开的玫瑰/有如远航的老手/不惊动别人/反手轻轻带上住久了的/家门。他把死亡看成一场旅行,既然是旅行那就带上小小的行囊,在胸口插一枝未开的玫瑰花,带上住久的家门。”大家看看,这是一场多么豁达的离别啊!我想,亲人看了这段文字,一定会破涕为笑,为老人对死亡的豁达而欣慰的。

对于世俗崇拜的长寿,大师是这么说的:“我尝够了长寿的妙处/我是一个不惹是非的老头/我曾经历过最大的震动/和呼唤我一生最大的满足是/不被人唾骂/不被人诅咒,”诗人是睿智的,最大的满足就是不被人唾骂,不被人诅咒。人这一生,要做到这一点还是非常不容易的,特别是黄老,一生有那么丰富的经历,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木刻、画画、写作、写诗……有朋友,当然也有敌人,所以,大师的要求很小,也很大。

“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黄永玉大师逝世了,他留下了“老顽童”般的人生哲理。他出书、作画、玩跑车、养猫、抽烟斗,生活竟然如此丰富多彩,是个十足的老顽童,给人以乐观与豁达的形象。

老人虽然走了,可是他的幽默的话语却久久在我耳边回响。他还在自己九十岁的时候题了一幅字:“世界长大了,我她妈也老了。”正是这一幅字就能看出黄老爷子的乐观性格,言外之意:我都还没有准备好,我在这个世界还没有玩够,怎么就老了呢?黄老在《鲁健访谈》中他说:“等我死后记得挠挠我的胳肢窝,看看我会不会笑,要是没有笑,那可能就真的死了。”这些让人忍俊不禁的话,足以看出大师对“死”的豁达。对于“死”大师把它当成了去上街买一次菜,到郊外去进行一次郊游,和孩子们去外面玩耍一次,或是去一次永久的旅行。

现实生活中,相当一部分的老人惧怕谈死,对死讳莫如深。加上中国的传统对死也是惧怕的。设计的土葬的棺材和描绘的人死以后下地狱的恐怖,都让人有一种对死的害怕。记得前一段时间看了一则新闻: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李秉权医生在去世前留下遗言:去世后将将遗体捐献,供教学使用。并说:“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18年后,他的夫人:云南妇产科专家胡素秋去世,也捐献了遗体。她在遗嘱中说:“眼角膜、进口晶体、皮、肝、肾供给需要的病人,最后再送解剖。”2019年,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母校“重逢”,两位老人的骨骼标本被一起安置在昆明医科大学生命科学馆入口处的屏风前。“生为医学教授,逝做无语良师。”这是昆明医科大学诠释的这对医学伉俪的壮丽人生。这对恩爱伉俪永远地站在生命科学馆的门口,注视着他们热爱的医学事业。他们不但生前为医学做贡献,死后也要永远地活在他们热爱的医学里。他们的超然脱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来看看黄永玉大师的遗嘱:待我离去之后,请将我的遗体进行火化。火化之后,不取回骨灰。任何人和机构,包括我的子女、孙子女及亲朋好友,都不得以任何理由取回我的骨灰。我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到大自然去。请所有人尊重我的这个愿望。我离去之后,任何人不得办理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我的家人不得去支持或参加其他人组织的纪念活动。”

医学教授,一代画坛鬼才,他们生前并不认识,做着不同的工作,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他们去世的时间也不相同, 可是他们“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的人生境界却是相同的。他们一个是希望我的骨灰作为肥料,回归大自然;一个是去世后将将遗体捐献,供教学使用。他们坦然面对死亡,向我们深刻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

死亡并不是结束,大师有趣的灵魂没有逝去,大师的乐观情怀没有逝去,大师看淡生死的精神没有逝去,愿大师一路走好!

图片/网络

作者简介

陈精,福建大田人,现居永安、北京两地,退休教师,在网络发表诗词等作品。喜欢在文学的花园里徜徉,很享受创作后的快感,更喜欢和志同道合的文友切磋。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