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外贸企业值得做吗?应该如何经营?

 大脚怪 2023-07-01 发布于山东

经海关统计,目前全国实际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有大约50万家,其中年进出口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占比大概80%。由此可见,我国的中小外贸企业十分庞大。中小外贸企业是中小企业中非常有特点的一类群体,经营好此类客群对银行来说至关重要。那么银行拓展此类客群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又通过什么手段和产品来经营好此类客群?

银行经营中小外贸企业的意义

首先,近两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外贸行业的发展。国务院、银保监会、外汇局等机构陆续下发文件中多次提到金融机构要积极做好“稳外贸”、稳住外贸基本盘相关工作。那么这里的应该如何理解呢?

开发几个大型企业,发放几笔大额贷款,就能稳住整体外贸了么?我觉得未必。这里的“稳”是指,作为金融机构应该尽可能服务更多的外贸企业,让更多企业有机会享受自身的金融服务,特别是服务好上述40多万家中小外贸企业,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金融支持,这样才能稳固基本盘。因此,经营好中小外贸企业有助于银行落实国家战略,提高自身政治站位。

其次,中小外贸企业具备较强的合作粘性。开展国际贸易,与境外交易对手打交道,如果时间长了,形成习惯之后,国际汇款的路径,收款账户等一般不会轻易改变。例如,出口企业如果经常更换收款账户或者收款银行,会给境外进口商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会让人家对于出口企业的诚信度产生质疑。

因此一旦外贸企业选择了长期固定的合作银行,那么粘性非常高,对银行的忠诚度和价值贡献也很强,除了进出口业务之外,其他资产、负债、结算等也会在这家银行办理,中小企业尤其明显,属于典型的价值客户。所以,经营好中小外贸企业也有助于银行自身发展。

第三,作为三驾马车之一,长期以来外贸进出口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特别是当前阶段,国内消费需求复苏缓慢,企业投资意愿较低,三驾马车中的两驾动力已经减弱,经济发展主要靠出口拉动。今年1-9月,每个月的出口同比增速都在10%以上。因此,外贸企业享受了很大的市场红利。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你看接下来欧美经济肯定要进入衰退,那么其进口需求肯定会减少,导致出口增速减缓。而且现在产业链都转到东南亚了,国内出口还能行吗?

对此,我想说。其一,外需减少并非全面、一蹴而就,而是缓慢、结构分化。新能源产业链、成套设备出口、汽车产业链仍然会保持高增速。而且,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欧美国家的能源危机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能源占比高的产品仍会需要大量进口,例如化工品等。

其二,产业链转移并没有那么容易,不是因为哪里人工成本低就会往哪里去,这里面涉及到多方面因素,例如能源成本、物流成本、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素质等等。因此,即使向东南亚转移也都是一些非常低端的行业,稍微有些附加值的产业链并没有转移。看看越南这一轮所谓的产业转移,现在的结果就知道了。

因此,其实国内的外贸企业还是具备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发展韧性很强,银行经营此类企业风险也相对可控。

银行经营中小外贸企业的手段

总体来看,银行经营中小外贸企业,能够落实国家战略,对自身的发展也十分有利,同时风险相对可控,可谓一举多得。那么银行该通过哪些手段来获客和经营呢?具体可以分为产品、模式、渠道、场景和技术几个方面。

一是产品。利用产品经营客户是最重要最核心的手段。就需要银行开发一些专门针对中小外贸企业的金融产品,特别是融资产品。例如信保融资,即企业投保中信保保险后银行给予的融资。2021年全国大概有16万家企业投了中信保的保险,其中13万家企业投了小微企业保单,即信保易保单。有了中信保对企业应收账款的保险,实现了风险转移,银行可以加大对中小出口企业的融资力度。

同时,银行还可以借鉴国内供应链融资的核心逻辑,依托核心企业给予其上下游小企业进行融资。这同样也可以适用于国际贸易,找到进出口贸易链条中的核心企业,开展跨境供应链融资。

二是模式。由于外贸企业本身注重流量经营,进出口规模虽然不小,但是缺少抵质押物,缺少固定资产,同时负债率较高,与银行传统的授信标准存在偏差,因此很难获得足够的授信。那么就需要银行设计针对该类企业特殊的授信模式,给予特殊的授信政策。

例如,设计一套针对外贸企业特点的授信判断标准和体系,更加倚重其进出口规模、上下游交易对手、交易合作历史年限、应收账款期限和周转率、外贸从业年限、月均的贸易稳定性等等,从而更加精准的评判此类企业信用风险。

三是渠道。银行要加大与外部平台和渠道的全方位合作,实现联合拓客。这里的渠道包括几个方面:一是政府机构。如各地商务厅和商务局、海关、外汇管理局、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外贸外经机构;二是行业协会商会,如全国工商业企业联合会、贸易促进会、机电进出口商会、轻工业协会等;三是贸易新业态项下的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市场采购和跨境电商平台。随着新业态在全国进出口贸易中比重迅速上升,平台的作用越发重要,也是银行合作经营客户的重要渠道。

四是场景。银行应该结合不同产业链的特点,找到中小外贸企业比较集中的环节,并围绕产业链进行拆解,分解成不同的场景,并根据不同场景再匹配相应的产品,最终形成有较强针对性的行业解决方案。

例如现在大火的汽车和光伏行业,今年以来出口始终保持很高的增速,这些行业的上游、中游、下游,中小外贸企业都集中在哪个环节?他们的进口和出口又具备什么样的特点?他们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有哪些?这是需要银行在深入了解产业链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五是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技术手段对银行传统结算、融资、交易服务进行数字化改造成为大势所趋。那么对中小外贸企业经营也需要与时俱进。例如,可以依托企业进出口的大数据开发基于线上的自动授信融资产品,还可以与上述海关“单一窗口”、外汇局“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以及跨境电商、外综服平台实现系统直连,通过信息和数据的自动传输,大幅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综上所述,中小外贸企业是非常值得银行认真经营的一类群体,也是我国经济发展、就业不可或缺的力量,是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手段。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