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涛花卉册八开,婉约娇艳

 二闲居 2023-07-01 发布于福建
图片
石涛 花卉册
册页(八开) 水墨、设色纸本
27×38.5 cm,约0.9平尺(每幅)

石涛(1641-1707年后),本姓朱,名若极;出家为僧后名元济,或作原济,号石涛、苦瓜和尚、大涤子、清湘陈人等。藩靖江王后裔,早年游历名山大川,后居安徽宜城,又迁南京,并北上京师。工山水、花卉,笔意纵恣,脱尽窠臼。晚游江淮,人争重之。
石涛四十岁移居南京,也开始从事花鸟画的创作。他的花鸟,明显受明代中叶沈周、徐渭、陈淳的影响。既有沈周的浑融,又有青藤的狂放,也有白阳的清逸,可谓融三家为一炉,形成自己独特风格。

石涛作画,每从自然中观察得来,触物成画。此册以点叶花之法写出,不加勾勒,色彩饱含水分,浸润天成。用笔婉约秀美,设色娇艳柔和。他细致地捕捉了江南一带的春花秋艳,用细腻柔美的笔触,不同的构图方式,表现出春秋两季花卉的韵味,一片淋漓生动之气,极为自然地把我们带进了江南诗意的境界中。

图片

(一)分香人散只空台,红粉三千首不回。恶劫信於今日尽,痴心疑有别家开。节推系树马惊去,工部移舟燕蹴来。烂熳愁踪何地著,谢承惟有一庭苔。

图片

(二)为尔徘徊何处边,赤阑干外碧檐前。乱飞万点红无度,间过一莺黄可怜。观里又来刘禹锡,江南重见李龟年。送春把酒追无及,留取银灯补后缘。

图片

(三)百五光阴瞬息中,夜来无树不惊风。踏歌女子思杨白,进酒才人赋雨红。金水送香波共渺,玉阶看影月俱空。当时深院还重锁,今出墙头西复东。

图片

(四)似雨纷然落处晴,飘红泊紫莫聊生。美人天远无家别,逐客春深尽族行。去是何因趁忙蝶,问难为说假啼莺。闷思遣拨容酣枕,短梦茫茫又不明。

图片

(五)筇枝侵晓啄芳痕,借尔阶庭亦暂存。路不分明愁唤梦,酒无聊赖怕临轩。随风肯去从新嫁,弃树难留绝故恩。惆怅断香余粉在,何人剪纸一招魂。

图片

(六)卖叟篮空雨满城,鏖芳战艳寂无声。挽留不住春无力,送去还来风有情。莫论漫山便粗俗,仍怜点地亦轻盈。乱纷纷处无凭据,一局残棋不算赢。

图片

(七)十分颜色尽堪夸,只奈风情不恋家。惯把无常玩成败,别因容易惜繁华。两姬先殒伤吴队,千艳丛埋怨汉斜。消遣一枝闲拄杖,小池新锦看跳蛙。

图片

(八)扰扰纷纷纵复横,那堪薄薄更轻轻。沾泥寥老无狂相,留物坡翁有过名。送雨送春长寿寺,飞来飞去洛阳城。莫将风西埋冤杀,造化从来要忌盈。
清明日,枕边闻市头泥屐声,复展此册,口诵白石翁落花三十韵,涤砚作书。无论花之品位,诗之先后,尽册而止,极是快事。大涤子济。

石涛自言“书画图章本一体”,所以对画中的书法极其重视,这也显示了他非凡的艺术才华和创作意识。石涛的楷书渊源于魏、晋,得力于钟繇、王羲之,又近师倪瓒。本册中的题画以小楷书写,字体偏扁,撇捺见力,显见受倪瓒影响较深。笔墨随着水分的不同,深浅相间,秀美脱俗。此册不论是设色或是水墨,还是他的书法,皆可见石涛墨法之妙。正如潘天寿有诗赞曰:“古阿罗汉是前身,五百年来无此人;岂仅江南推第一,笔参造化墨通神”。

来源/国画艺术

编辑/贾   莹

校对/惠紫婧

审核/王彦龙

监审/淮晓刚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