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 汕 工 夫 茶(270)—— 工 夫 茶 具

 隐遁B 2023-07-01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图片

    潮州砂铫(见图1)的制作最考制铫师傅的工夫 :一是壁薄,透气性好,煮水快,故称之为“薄锅仔”;而且要求一圈一圈由下而上的手纹均匀,所以非工夫过硬的师傅不敢揽此细活。从制作的角度拆分,一把砂铫,看似简单,就是壶身、壶把、壶嘴、壶盖,但其实最讲工夫。壶把最难的是棒槌形的手把,要做成中空的,防止铫身侧倾,而且横把的位置要在出水时铫身旋转的中心,拿捏才能稳当。再如壶盖,厚薄拿捏很为关键,直接决定了水沸之时,盖子能否被气浪自动掀起,开阖之际发出“卟卟”声响,提醒司炉及时冲茶。还有一般人很难注意的细节,就是壶盖的提手,即壶钮,叫“子的”,故意保留一个手捏出的斜向弧度,其实是为了拿起盖子时,只会有一个手势,刚好在气孔的另一侧,防止被沸水热气烫伤。

   砂铫与泥炉相配套,称“风炉薄锅仔”(见图2),两者形影相随,相得益彰,原为潮汕茶客家中必备之物。随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煤油炉、酒精炉的问世;至七十年代后期的电热壶的兴起。电热壶最初釆用塑料外壳,内装电热管,热效率高,省电、实用、方便,一问世便广受用户欢迎。随后,不会产生异味的玻璃电热壶,因加装一个离合式可自动升温、保温、水少则断电的底座,用起来更为理想。当今,由电脑精准控制的、具有自动烧水、控温、加水、冲泡的一体机,亦颇受茶客青眯。

   不过,由于电热壶煮水用具功能越来越多,使用也更为方便,却有一个缺陷,即无法每次都把壶中水用光,壶中之水经多次沸腾,变成“老汤”。而且越自动化程度高,难以使人体验到候汤的情趣。因此,市面上又流行一种小巧的石油气茶炉,其结构略似以前的煤炉,却无恼人的异味,在轻巧的炉架上,就着蔚蓝的火焰,放上一把砂铫或玻璃铫,又能使茶客领略到“蟹眼已过鱼眼生,飕飕欲作松风鸣”的幽闲情致。

   不过,资深茶客要品出一番潮汕工夫茶神韵的话,还真的离不开“竹炉橄炭手自煎”这一传统冲茶方式。榄炭,即用盛产于粤东地区的一种“乌榄”(与橄榄截然不同,不能混同)的果核入窑窒烧而成的炭。乌榄一名“木威子”,核果比橄榄大,成熟时果皮呈紫黑色,故称“乌榄”。乌榄不能跟橄榄一样生食,其果肉用盐腌制后可供食用,是佐餐之佳品。核仁可作饼食之馅料,潮汕月饼之“五仁饼”,即必用橄仁。榄核的外壳十分坚实致密,可做核雕用材。烧成炭,既经烧且火力均匀,升腾的浅蓝色火焰中,还有一缕为其他木炭所不具备的幽秀,因而成为工夫茶座之一宝。

   用一样之水,用电热壶烧的与用红泥炉、砂铫、榄核炭烧的味道的确甚为悬殊。这事听起来似乎有点玄,但只要亲身体验过,立即高下立判,令人难以忘怀 :用电热壶烧的水,口感平淡无奇,易生异味;用榄炭、砂铫、红泥炉煮出来的水,口感绵软且有甜丝丝的感觉,用以冲泡单丛茶,两者茶汤要拉开很大的档次。在事实面前,你不得不佩服潮汕先人在烹茶智慧和在煮水方法上的高明创举。

   🌺🌺(谢谢关注,明日继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