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时代悲催打工人

 昵称jdIgS6eB 2023-07-01 发布于新疆

三国时代,有一个悲催打工人,他叫濮阳兴。本来他有一手好牌,因为他政治立场无新上司不一致,被流放杀害,连同他的亲戚都被诛杀。

濮阳兴,字子元,陈留(治今河南开封)人,三国时期东吴大臣,曾在吴景帝孙休末年至末帝孙皓初年任丞相。

濮阳兴有一定的才能。孙权时他被认命为上虞县令,后升任尚书左曹、五官中郎将、会稽太守。

孙权去世后,濮阳兴的上司是吴景帝孙休。孙秀休很赏识他,前后征召他为太常卫将军、平军国事,封外黄侯。在永安三年(260年),濮阳兴力主建丹杨湖田,没有成功,劳民伤财,事倍功半,百姓大怨。即使发生了这样事,按理说他应该被降职降薪,但实际上并没有。濮阳兴不降反而升任丞相。

这其中的原因,是丞相濮阳兴的上司孙休是个念旧的人。他有偏心、私心。孙休没有当皇帝时,曾经在会稽郡居住六年,与会稽太守濮阳兴和左右将督张布交结深厚。又因为他们在诛杀孙綝一事对自己有恩,故将重要事务委托他们。张布掌管宫内官署,濮阳兴执掌军国大事,互为表里。群臣大小失望。

永安七年(264年),濮阳兴的上司孙休,听说司马炎已篡魏,成为魏国的实际控制人,孙休猜想司马炎必将伐吴,而吴国的综合实力远远落后于魏,孙休忧虑成疾,卧床不起。

孙休弥留之际,孙休召丞相濮阳兴入宫中,令太子孙(雨+单,音wān)拜见他,孙休病重,口不能言,他一手抓住濮阳兴的手臂,一手指着太子,遗言没有交代一句,他就死了。

濮阳兴出宫,与群臣商议,欲立太子孙[wān]为君。这时,他的两个“同事”提出了反对意见。

“一个同事”左典军万彧曰:“[wān]幼不能专政,不若取乌程侯孙皓立之。”

“另一个同事”左将军张布亦曰:“皓才识明断,堪为帝王。”

丞相濮阳兴犹豫不决,就去问孙休的遗孀朱太后,让她拿主意。朱太后推诿:“我只是一个寡妇,怎么能决定社稷之事,你们斟酌,觉得立谁合适就行了。”

丞相濮阳兴遂迎孙皓为君。然后,他的好日子到头了。一开始,孙皓封濮阳兴任侍郎,兼任青州牧。也是在这一年,辛苦的打工人濮阳兴被“同事”万彧诋毁,新上司孙皓将他流放广州,途中被孙皓派人追杀,并濮阳兴的三族也被杀光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