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48年前,一个记者撒了个大谎,却留下周恩来一生最为经典的照片

 新用户41015886 2023-07-01 发布于上海

众所周知,周恩来一生最为经典的照片是张半身像。

而总理这张经典照片能够得以留存,多亏了一名意大利记者的“瞒天过海”。

1973年1月7日,对于焦尔乔·洛蒂而言,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年,意大利外交部部长梅迪奇率政府代表团访华,洛蒂作为随行记者一起来华。

作为意大利《时代周刊》的摄影记者,洛蒂是见过一些世面的人,唯独对于中国,洛蒂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拿着他的相机拍拍这里,拍拍那里,不到一天时间,胶卷儿都用完了好几个。

洛蒂曾经听说过中国有一句古话:不到长城非好汉。因此在1月6日这天,洛蒂本是想着在北京各处转一转的,长城、故宫都是他特别想去参观的地方。

但就在洛蒂下决定之前,他得知1月7日,周恩来总理即将会见意大利代表。洛蒂虽为意大利人,但对于周恩来总理,他却并不陌生,他内心非常崇拜和仰慕周恩来总理。

他曾说:“周恩来总理的伟大人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得知第二天周恩来要会见意大利代表后,洛蒂的心迅速激动起来,甚至比他刚来到北京还要兴奋,他尽自己所有能力和人脉,最大的可能地争取了一个拜谒周恩来的机会。

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身为记者的职业病,洛蒂非常想要给周恩来拍一张照片留作纪念。

但当时人民大会堂的使者告诉他:所有的人,一律不可以给周恩来总理照相,可以进去旁听,但是绝对不可以拍照。

因为有这样的严令禁止,洛蒂的想法只好作罢。

不过,洛蒂内心还是抑制不住的激动,他太想把周恩来总理的伟大形象给记录下来了,因为在意大利,关于周总理的照片是少之又少,几乎找不到有关周总理的个人照。

想到这里,洛蒂对周恩来总理的敬仰又多了几分,周恩来因为从来不宣扬个人主义,也一贯遵循艰苦朴素的作风。所以周恩来总理其实极少留下照片,除非万不得已,否则都会拒绝,以至于他给人的感觉,除了有些与众不同,还超凡脱俗。

但人民大会堂的把守非常严格,洛蒂想要带进去相机,恐怕绝非易事。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洛蒂是如何接近周总理,又是如何给周总理拍的那张经典照片,并且保留下来的呢?

随手抓拍记录下总理的风采

到了1月7日那天,洛蒂天还没亮就起床了。

在收拾好东西后,他不经意间又看了看照相机,稍微迟疑了一下,还是坚决地把它放进自己的包里。为了避免出现意外,洛蒂在包里装了一卷备用胶卷。

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洛蒂就在房间等着意大利代表的通知。

足足等了两个小时,洛蒂终于心满意足地跟着大家踏上了行程。一路上,他都在暗自琢磨,该如何跟周总理搭上话,并且给他留下照片。

不长不远的路,洛蒂却觉得走了很久,因为他实在太想一睹周总理的尊容了。

终于到了人民大会堂的门口,看着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洛蒂没忍住,竟随手按了一下快门。

此举被敏锐的警卫看到了,警卫礼貌却不容置疑地告诉他说:周总理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一定要把照相机收起来。

洛蒂很抱歉地笑一笑,然后把自己的照相机装进包里。

人民大会堂

当时除了意大利代表团之外,法国代表团也参与了这次会见。根据当时的安排,意大利代表团在法国代表团之后。

在等待的时候,洛蒂紧张的手心冒汗,一是因为即将见到周总理而心生激动,他不知道该怎么和周总理交谈;二是随着离周总理越来越近,他想给周恩来总理拍照的心思也变得更强烈。

不知过了多久,法国代表团从人民大会堂的大厅里面出来了。

洛蒂本身是懂法语的,看见法国代表团出来之后,他拉着一个法国代表团里的大使问道:“见到周恩来,我用什么样的语言和他说话呢?”

大使回答说:“你可以直接用法语交谈,因为周恩来是懂法语的。”

洛蒂一听高兴极了,因为他用法语交流完全不成问题,所以不需要翻译,他就可以直接跟周总理面对面交谈。

接着,洛蒂满面春风地继续等着,手还不自觉地摸了摸包里的照相机。

法国代表团离开后,接着便是意大利代表团排队去和周总理见面的时候了,整个代表团一共有三四十个人,前前后后排成了一条长龙。

因为时间原因,大家都是只和周总理握了个手,简单交谈两句就作别。

洛蒂排在队伍的中间部分,进入大厅之后,他一直抬头看着大会堂的光线和角度,希望能够在不经意的情况下,用最快的速度给周恩来总理拍张照片。

但看着前排的人和周总理会面的时间,是那样的匆忙且短暂,洛蒂改变了策略。趁着大家不注意,洛蒂偷偷溜到了队伍的最后一个位置,他想等所有的使者和周恩来会面之后,自己能够多争取一点时间,以便能留下来拍照。

排队等待的时候,洛蒂真正明白了什么叫度秒如年,再加上他又十分紧张,所以全程他都是一种站立不安的状态。

终于,前面的代表全都与总理会面完毕,马上就到洛蒂了。

洛蒂清了清嗓子,整理了一下衣领和头发,以保证自己的仪容仪表,能够让周恩来看出他的重视和尊敬。

周恩来总理

原本洛蒂觉得周恩来是一个很有距离感的人,但是经过这次见面,打破了他对周恩来的刻板印象,周恩来看起来是那么的和蔼,平易近人,就好像自己认识已久的一位长辈一样。

这样的第一印象,让洛蒂紧张的心情彻底舒缓了下来,他用十分尊敬的法语,给周总理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他一脸诚恳地说:“尊敬的总理阁下!首先对我的冒失唐突说声抱歉。我来的时候,答应不能给您拍照,其实我撒了个谎。我的包里现在就装着我的照相机,因为很难和您再见上一面,是否可以让我给你留下一张照片,作为我自己的珍藏。”

面对着一脸诚恳的洛蒂,周总理一时也不知道该如何拒绝,便微笑着点了点头。

洛蒂看到周总理答应了自己的请求,十分高兴,马上请周总理坐下来,自己不停地调整角度对焦拍摄。

可不管怎么变换角度,洛蒂总感觉拍出来的效果不理想,不能把周总理的英姿给展现出来。

几次失败后,洛蒂有些悻悻的,他不好耽误周恩来太长的时间,因为紧张,额头上的汗珠也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周恩来总理

就在这时,周总理的秘书刚好走过来,要跟周总理说些什么,周总理转头对着秘书,眼睛看向左侧。此时洛蒂的镜头正对着周总理,大厅里的光影也恰如其分地照进来。

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在为这一刻做准备,洛蒂眼睛一亮,就是现在!他“啪”的一声,再次按下了快门,抓拍到周总理这样一个经典的瞬间。

照片中,周恩来两手都放在沙发扶手上面,重心在右侧,头偏向左侧,眼睛也看向同一个方向,眼神深邃而坚定。光线也恰如其分地照到周总理的中山装上,而背影是一片暗色,衬托出周总理庄重、伟岸的形象。

如果再仔细看,会发现周总理中山装的左侧上方口袋上,还别着一枚红色的徽章,徽章上印刻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周总理在很多时候都会别着这枚徽章,似乎是时刻提醒着自己,心里要一直装着人民,一直想着为人民办实事,说实话。

就是这样机缘巧合的一张照片,记录下来周总理当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面貌,也让我们多年以后可以再看到周总理伟大的样子。

拍好的照片将如何瞒天过海

后来在洛蒂的回忆中,他说:“当时给总理拍好照片,我激动极了,也开心极了。当时忘乎所以,似乎做了生命中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

不过,人民大会堂的警卫可是具有火眼金睛属性的,洛蒂自作主张拍照的行为,肯定逃不过他们的眼睛,照片也不能瞒天过海顺利地带出人民大会堂。

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洛蒂十分紧张,甚至比他来之前要更紧张。他想:相机里的这张照片是那么珍贵难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一定要把它带出去。

先去硬着头皮试试看吧!洛蒂心想。

于是,洛蒂便假装和意大利《晚邮报》记者聊天,他们边聊天边往外走,争取自己不去看警卫的眼睛。

而就在这时,洛蒂看见有两个警卫正朝着自己的方向对话,他敏锐地察觉到警卫室在议论自己刚刚拍照的事,并且很快将来向他索要底片。

知道事情即将败露的洛蒂,此时大脑中灵光一闪,忽然想起来,早上出来的时候,他装进包里的备用胶卷。

他娴熟地打开照相机的胶卷盒,把装有周总理照片的胶卷拿出来,再快速把空白胶卷装进去,并且随手按了一下快门。

就在这个空档,警卫人员已经来到他的面前。

“你是洛蒂先生吗?”

警卫的眼神十分严肃,不难看出,为了保证国家领导人的安危和形象,他们都抱着非常严谨的态度

“是的,我是。”洛蒂假装一脸疑惑。

“你刚才给周总理拍照的行为,违背了我们的规定,并且您一开始也答应了不给周总理拍照,所以请把胶卷交出来吧。”

洛蒂一听,急忙露出苦苦哀求的眼神,并且说一些解释的话,假装自己不想交出底片。但其实此时,照片的胶卷已经藏在洛蒂自己衣服的内口袋里了。

洛蒂

最后,洛蒂“恋恋不舍”地交出新胶卷,并且用最快的速度给胶卷曝光。

后来有人问过洛蒂为什么要把胶卷曝光。他说:“如果我不这么做,他们在收走胶卷之后肯定会去冲洗,冲洗了就会发现这是一个空白胶卷,那么今后我的麻烦可能会很大,说不定照片我还是保存不了。”

洛蒂每次谈起这段奇遇,都十分兴奋得意,开心得像个孩子一般。

拿着相机走出了人民大会堂的大厅,洛蒂一路上如脚下生风般行走匆忙,他感觉自己此时此刻就像一个战士打赢了胜仗一般,甚至也可以说他这一经历就像西天取经,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得真经一样。

洛蒂最终拿到了照片,他开心得爱不释手,一下子洗了好几张出来。

邓颖超对照片赞不绝口

后来有一次,洛蒂再次来到中国参加一次摄影展览,借着这次机会,他把周恩来的照片拿了出来。

之后,周恩来的夫人邓颖超看到之后,温柔和蔼地笑着说:“这是周恩来最好的一张照片。”

是啊,周总理一生任劳任怨地为百姓做事,即使到了晚年疾病缠身,仍然日夜操劳,可他从来没有真正考虑到自己,就连一张正式的单人照片都很少见。

甚至在他和邓颖超结婚的时候,两个人也连一张正式的结婚照都没有,他们还是后来才补办了一张结婚照,以圆了两个人同框留念的念想。

而每次提及此事,邓颖超都会有些动容。

在那个年代,革命先辈们的爱情,如同所有的红色经典故事一样珍贵,周恩来总理对邓颖超的不离不弃的爱,即使放在现在,也依旧如同陈年的酒酿历久弥新。

在数码作品横行的当下,一张照片或许早已不足为奇,但周恩来总理的这张经典照片,却被转印无数次,国内外的杂志、报纸、网页、书籍,甚至是教科书,只要是提到周总理,总离不开这张经典半身照,这也许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后来,这张照片被命名为:《沉思中的周恩来》

经典值得珍藏,周总理值得我们热爱,在这样一个寻常的日子,作为新时代的一份子,不论身份高低,职位大小,都要铭记老一辈的辛苦,并时刻提醒自己做好每一件事,向总理学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