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那些事儿

 三点半苏说 2023-07-01 发布于湖北

最近,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张雪峰先生对于普通孩子学习新闻学的反对的相关讨论。因为这件事情,还有相关新闻学教授发声,人民日报甚至也发声,称选专业不一定就是为了就业而选择。

热烈的讨论其实也反应了高考志愿的填报对于一些普通家庭来说,确实是很难,很需要被指导的。

人民日报对志愿填报的步骤,都在手把手教我们。

关于填志愿这件事,其实,以就业为导向的往往都是普通家庭的孩子。在高中时候就已经明确要从事科研或者是要从事什么行业的工作的孩子,大多要么有较好的家庭指导,要么家庭经济实力较强。

大多数的普通人,其实都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能够从事自己小时候就梦想的职业,那绝对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就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小时候遇见了很好的老师,所以也希望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后来一路师范读到了硕士,也成了一名老师。而且小时候觉得,老师假期多,接触的群体也都是学生,会觉得很有活力。教师工作也比较稳定,那时候觉得是很不错的职业。我身边的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都和我差不多,大都是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比较注重就业情况。

就如同人民日报和张雪峰的观点的适用人群。人民日报的观点很对,但是更多的普通人身不由己,吃饱饭比能仰望星空重要得多了。

关于填报专业的事情,我个人感觉,偏文科向的孩子,由于不学数学,就业面是比较窄的。可以选择一些应用面比较广的专业来选择学习。

比如,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个专业要强过文科专业里面的很多专业。几乎任何公司,任何单位,都需要这个专业的人才。办公室,宣传部门,甚至学校里面,从小学到大学,都需要这一类人才。本科毕业也可以当老师,还可以考公考编等等。

文科向第二推荐的专业是法学专业。这个专业算是技能型专业。大众对法律法规的认识还处于比较浅的水平,这一类人才也是各行各业都需要的。即便是本科生,也可以去小初高去当老师。当然,要想在这个专业里走得比较远,是需要通过司法考试的。

第三大类是经济学类。本科的话,包含了会计学、经济管理等专业。这一类专业学数学,而且本硕博都有不错的出口,相较于前两个专业,是比较费脑子的。本科的话,银行、央企、国企都有较多需求。通常情况下,这个专业吃人脉,吃资源。普通人也是可以做到衣食无忧的。当然,这个专业如果做到了顶尖,是最容易出现财务自由的。

文科专业里,也有一些避坑的专业。第一建议不要选择哲学专业,除非你爸是王健林。第二,尽可能不要选择历史专业,即便是历史学的硕士,就业情况也不乐观。

偏理工科的专业里面,要说好就业的,大概是一些工科专业。不过这些专业相关的行业里,通常工作强度比较大。相关企业在用人时,会优先选择男士。女生选择工科类专业,一路硕博读下来之后,也是很香很香的。而且投入与产出比是相对而言比较好的。例如电气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等专业。像这些好就业的工科专业,大多是偏应用向的。

理学类专业的话,与工科类相比,更侧重理论。什么理论物理,量子力学等等之类的,你不是爱因斯坦和杨振宁之类的天赋和家底,就别选一个只能当教授的专业了。所有理科类的师范专业,都是理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这些理学专业的学生,大多流向了学校。教育部直属六所基本去了一线、新一线,或者是地级市的名校等等,还有很大一部分去了深圳。地方院校的师范生基本都留在了县城、乡镇和农村中小学。

随着人口逐渐降低,教育必然是一个夕阳产业。如果可以学习一些核心课程,比如数学物理生物医学之类的专业,考了教师资格证,仍然可以保底。

另外,生化环材四大天坑,有更好的选择的话,还是不要选。对于普通家庭孩子来说,没必要花这么多精力,后来还找不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这些天坑专业,投入与产出完全不符。如果真心热爱,可以多了解之后再做决定。

第三再就是农学和医学。很多农村家庭的孩子,其实对农学是很有感情的。但是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却发现,有些事情,光有一腔孤勇的热爱是行不通的。普通家庭的孩子学农学的结果,大概率是转行。除非家里有什么养猪场之类等相关的农学资源需要继承的,可以因为需要好好专研一下。普通本科的农学学生的出口在各行各业。硕士和博士可能要稍微好一些。但是相对整体而言,还是不太好。

第四就是医学。医学专业通常是两极分化的。其实对于很多家庭的孩子来说,读个医学类的专科,然后做护士之类的就挺好。这一类专科生甚至比部分五年制本科医学生还要香。医学这个专业需要学习能力强,而且培养年限场。医学专业的硕士再加上规培,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至少需要十五年。也就是大概三十多岁差不多才可以学有所成。普通家庭可能需要考量一下这个时间成本的问题。而且就职业特点而言,无疑是很多职业里面,需要上夜班的无比艰辛的一个职业。如果能吃得这份苦,成为一名医生,那也是很不错的。

如果是本科的话,推荐普通家庭的孩子学口腔医学。本科毕业之后的就业面也还不错。其他的大部分相关专业,需要高学历,需要规培经历才能学有所成。

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选择一个好专业,也许比起兴趣更重要。对普通家庭而言,只有先生存了,才有资格谈生活。

最后,大一之前绝大多数学校是可以换专业的。只要不挂科,去向相应院系申请就好。如果转不了专业,还可以修个双学位。

祝愿屏幕前的你未来可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