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舍自杀后,舒乙产生心结,只愿称其“老舍先生”,晚年终于改口

 赶潮老兵 2023-07-01 发布于福建

前言:

至1966年8月25日,老舍已经整整消失了一天一夜,其妻子、孩子、同事还有周总理都在寻找他。又一个上午在不安中度过,老舍儿子舒乙在家中来回踱步,他回想着这两天父亲的神态、动作,并没有发现一点儿异常,要说起最突兀的事情,就是在父亲消失的前一天,他曾遭受过一次心灵和身体上的打击。

文章图片1

老舍和家人

就在舒乙陷入回忆的空当,电话铃突然响起,按照电话中给的地址,舒乙来到了市文联,那儿的负责人拿出一张证明信给他,上面写着:“我会舒舍予自绝于人民,特此证明。”看到证明信上的内容,舒乙睁大了双眼,他还未反应过来,那人又让他赶快到德胜门西路豁口外太平湖处理后事。

舒乙只感觉双腿一软差点坐到地上,他不能明白也不理解,事情为何变成了这样?

“人民是了解我的”

舒乙几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来到太平湖,在有半人多高的杂草中,他看到了躺在小土道上的父亲。眼泪从眼眶里涌出,脸上瞬间多出了两行清泪,舒乙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中,只觉得眼睛被糊成一片的黄色的光晃得怎么也睁不开。

文章图片2

舒乙

他用力擦掉眼泪,这才发现,那道光的出处正是来自父亲身上裹着的那张破黄席。父亲就仰躺在那里,头朝东脚朝西,眼睛紧闭,眉头却是舒展的,似乎他走得十分安详。

父亲没戴眼镜也没有穿外衣,脚上穿着一双千层底的鞋,没有泥土,肚子里面也没有水。经过一整天的日晒,他的衣服鞋袜早已干了,只是衣服有些凌乱,那是法医检验导致的。最醒目的,是他头上、手臂上已经干涸的血迹,还有大片大片的淤青。

看到父亲遍体鳞伤的身体,舒乙很难想象父亲究竟经历了怎样的事情。

前几天,市文联的好几个干部和领导被点名到成贤街的孔庙,作为市文联主席的老舍立马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不对劲,正直的他主动站出来要一起去,结果就是到回家时,他的头已经破了,原本雪白衣服上沾染了血迹。

文章图片3

老者

直到凌晨的时候老舍的妻子胡絜青还在为他清理伤口,看到丈夫身上的惨状,胡絜青忍不住哭了出来,声音不高,因为她不敢。

处理完伤口之后已经是下半夜了,老舍没有心思睡觉,因为他明天还要到市文联报到,迎接他的将会是什么,他心里其实十分清楚。他的眼神从痛苦转向绝望,从回家就默不作声的他突然对妻子说:“人民是了解我的!党和毛主席是理解我的!总理是最了解我的!”

胡絜青感到丈夫很不对劲,但看到丈夫悲戚的神情,实在不愿意刨根问底揭他伤口。

舒乙突然意识到,可能在那个时候,父亲就已经想要自杀了,因为他说:“又要死人了。”当时家人只觉得奇怪,但谁也没有放在心上。

文章图片4

老舍

本该第二天出现在市文联的老舍并没有去,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当时闻讯从单位赶回来的舒乙就看到这样一幅场景:从胡同口开始,一直到屋里都站满了人,他们是来找老舍的,因为他没有到单位去,他们询问胡絜青,她表示不知道,那些人不相信,在家里搜了个遍。

当家中所有的地方都找遍也不见老舍的身影时,那些人又都慌忙地撤走了,舒乙这时也感觉到了不对劲,他立刻起草了一封信,稍微准备了一下,拉着妹妹直奔国务院接待站。

到了之后,他解开上衣,里面露出了昨天老舍穿的那件衣服,接待的人仔细听了他的陈述说:“我立刻报告上去,请你们放心。”

舒乙虽然没有扭转乾坤的能力,但他清楚的知道,现在能拯救父亲的,也只有父亲最信任的总理了。时间好像变得很慢,回到家中的舒乙焦急不已,他不停地看表,不停地望向电话,终于在几个小时后,总理秘书打来电话说,总理已经派出人手寻找老舍先生,等有了消息一定告知他们。

文章图片5

舒乙

除此之外,舒乙没有任何办法,他只能等待,直到第二天下午,他才终于见到了已经没了气息的父亲。

向舒乙移交遗体的,是一位市文联的年轻人,在他的身后站着的是老舍的司机还有他的汽车。不过,此时汽车已经不属于老舍了,这位年轻人是汽车的新主人。

年轻人问舒乙要了名字和证件,在确定舒乙就是老舍的儿子后交代了几句就转身上了车,临走时,年轻人说:“你必须赶快处理掉,这里晚上有野狗。”

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舒乙的心,他看着绝尘而去的汽车的背影,感到无比悲凉。舒乙没有立刻处理遗体,而是直接坐在了父亲的身边,他想等母亲来。

文章图片6

老舍与家人

就这样,舒乙一直坐到了晚上,天已经完全黑了,整个公园已经完全没有了人。公园里没有路灯,黑漆漆的一片,忽然天开始下起雨来,舒乙只感觉到脸颊湿润,却分不清那到底是雨还是泪。

不知过了多久,舒乙终于听到了母亲的声音,同她一起来的还有火葬场的车。

称父亲为“老舍先生”

父亲为何要自杀?他是怎样走到太平湖的?他又为什么来到太平湖?一系列的问题在舒乙的脑中徘徊。

为了搞明白这些问题,舒乙调查了许多事情。父亲的遗体是清晨在后湖中被发现的,当时一位住在附近的演员到湖边锻炼身体,无意中看到水里有东西,仔细一看却看到一个露出水面的后脑部。

文章图片7

演员被吓坏了,赶紧喊人,可当时公园里没有人,演员只能到远处几户湖边的渔民寻求帮助。

众人七手八脚地合力把人捞了上来,发现人已经冰凉,在附近的岸边,人们还发现了他留下的上衣制服、眼睛、手杖和钢笔。制服口袋里有工作证,当看到里面的工作单位和姓名时,大家都惊呆了。

消息很快传到了派出所,派出所派出警员、法医对老舍的身体进行了细致检查,最后不知道是谁往他身上盖了一张破黄席。

舒乙还了解到,就在父亲自杀的当天,一位老人曾看见他在这里坐了整整一天,从上午到晚上,几乎没动过。老人估计悲剧发生在半夜,早上人们打捞的时候还看到在湖面上飘着一些纸,却并不是遗言,而是手抄的毛主席的诗词。

文章图片8

没有从目击者身上找到答案,舒乙又从父亲的作品中寻找。可他翻遍了父亲的书也没有找到任何关于太平湖的事情。

他还记得1944年日本包围重庆时父亲说过:“北边是滔滔的嘉陵江,那里便是我的归宿。”在其身边的王冶秋说:“此话当真。”父亲说:“当真。我看不出往哪里逃,好在嘉陵江又近又没有盖儿。”那时候的幽默反倒成了真,造化弄人。

舒乙始终没有找到父亲到太平湖的原因,直到父亲去世十二年后,有一次,他偶然打开解放前的北京老地图,一下子发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太平湖的位置在北京旧城墙外的西北角,和城内的西直门大街西北角的观音庵胡同很近,从地图上看两者近在咫尺。观音庵是老舍母亲晚年住的地方,她在那里住了近十年,于1942年去世。

文章图片9

老舍

舒乙想,或许父亲投身太平湖,是见他的母亲去了。

即便是多年后得知了父亲去太平湖的原因,父亲的死终究给舒乙的心里结上了一个难解的疙瘩。

老舍去世前,舒乙一直在林科院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工作,但在父亲死后,他放弃了事业开始从事和父亲一样的文职。人们还发现,舒乙在向别人回忆自己父亲的时候,从来不称“父亲”,而是称为“老舍先生”。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与父亲的感情不深,沉浸在文学世界的老舍可能疏忽了对孩子的陪伴。因为舒乙曾说过,老舍是一位严肃而沉默的父亲,他每天不是写作就是在思考如何写作,就连大年三十也在写。

文章图片10

舒乙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童年的舒乙虽然与父亲聚少离多,但老舍先生给孩子给予了足够的父爱。

在舒乙的印象中,父亲是严肃的,自己非常敬畏他,但有时候父亲又是充满童心的,常常逗乐。在他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成绩不突出,但是有一天竟然考了全班第一,父亲知道后立马给老师寄了一只鸭子,还写了一张条:奉上肥鸭一只,老舍。

这说明,老舍一直关于着孩子的情况,但他又对孩子们几乎没有要求。

舒乙回忆,父亲从来不向他们输送大道理,不督促他们的学习,认为小孩子就应该玩儿。父亲对他们姊妹几个没有特别的期望,甚至觉得他们长大后当木匠或者拉车也可以。当他学了理工科时,父亲表现得非常高兴,因为当时理工科是建设国家最实用的。

文章图片11

舒乙

每当理工科的同学到他家玩,父亲总是专注地坐在一旁听他们说话,不插嘴,后来还写了一篇文章《可喜的寂寞》来表达对儿子的崇拜。

要说因老舍的不常陪伴,才导致舒乙称自己的父亲为“老舍先生”,也太说不过去了。

要说导致舒乙不称“父亲”的原因,最有可能的便是:他对父亲突然离世,连一声对家人的交代也没有感到难以接受。

在老舍去世的那天早上,他像往常一样送妻子出门,自己随后也出了门。在出大门前,老舍走到三岁孙女窗前,亲切地唤她出来,俯下身,拉着她的小手轻轻地说:“和爷爷说再见。”再见两个字是加重说的,年幼的孙女并没有感受出爷爷的异常,乖巧地伸出手,朝着爷爷挥了挥手,奶声奶气地说:“爷爷再见。”

文章图片12

老舍和妻子

父亲去世前没有和他说过任何话,一直是舒乙心里的疙瘩。

用一生研究父亲,晚年释然

其实,舒乙曾对自己不称“父亲”作出过回应,他说:“从1984年从文以来,我就以一个研究者的身份来审视父亲 ,称其先生而不称父亲,是要将父亲拉远,客观地研究他。另外,'先生’是人民对老舍的尊称,我也从众。”

在父亲去世后,舒乙改变了自己的理想,他放弃了之前稳定的研究所的工作,用自己的大半生时间来研究父亲,试图从研究中了解父亲选择自杀的真相。

1979年,舒乙首篇作品《老舍的童年》在《人民日报》连载。在创作的过程中,舒乙采访调查了100多人,其花费的心血可想而知。

文章图片13

老舍和家人

在这之后舒乙又连续创作了《我的风筝》、《老舍》、《现代文坛瑰宝》等著作。1985年5月,出版与母亲胡絜青合著的散文集《散记老舍》,记叙了老舍的生活、创作、交友诸多方面的内容。8月又出版了人物传记《老舍》。

仅仅过了一年,舒乙又出版回忆录《老舍最后的两天》;1988年出版散文集《老舍的关坎和爱好》。

到了1995年,从未从师学过画画的舒乙开始绘画,形成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举办了12次画展。其实,舒乙在画画方面的造诣,也是来自他的父亲。

在小的时候舒乙就喜欢画画,他还记得父亲从来不拘于管理孩子们的学习,经常教他写生。有一次,组织为老舍过生日,当天有很多人题词、作画,老舍看到舒乙后招手说:“傻小子,你也来画一个。”

文章图片14

舒乙和老舍

当时舒乙只有九岁,也不会在意自己身边都是些在文学上造诣极高的人物。他的左边是郭沫若,右边是茅盾,他在中间画了一只小鸡,就画在徐悲鸿的画旁边。

除了写作,舒乙还研究父亲的作品,翻来覆去地看,一直到书本都因翻页变得破破烂烂。但他还是不明白父亲为何选择自杀。直到有一次和冰心谈话,舒乙才真正想通了。

冰心和他聊天时突然说出一句:“我知道你爸,一定是跳河而死!”舒乙问:“您怎么知道?”冰心说:“他的作品里全写着呢,好人自杀的多,跳河的多。”

舒乙听后恍然大悟,确实,父亲作品中的许多人物都以悲剧收场。一个作家的命运和其笔下主人公的命运可以不画等号,但正是因为这些主人公,才更加真实地反映了作家的思维。所以,作家本人的身世总能从他笔下的人物中找到某些痕迹。

文章图片15

老舍

从这个角度说,作品与作家之间存在着切不断的联系。

在老舍的作品中,有着大量的老舍先生的独白,这些独白真实反映了他的思想,表达了他的生死观。在老舍先生的笔下,那些自杀的主人公死得壮烈,不是脆弱的表现,而是一种气节。在老舍先生看来,一个大写的人,是会自己选择死亡的。

了解了父亲的生死观后,舒乙终于释然了,从父亲的作品中,他终于读懂了父亲。

晚年时,舒乙写了一篇名为《父子情》的文章,他用温馨的字眼回忆了父亲与自己相处的时光,这一次他没有称“老舍先生”,而是称呼“我的父亲”。

文章图片16

舒乙

后来有记者问舒乙:“你如何看到你父亲自杀的这一行为?”

舒乙说:“先开始的时候,我确实无法理解并且悲痛。后来看了许多父亲的书,明白了他的生死观,也就渐渐释然了。我觉得他做到了一个真正大写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