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不仅要正说,还要有价值丨中华书局推出“康雍乾”传记

 星河岁月 2023-07-01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历史不容戏说。2004年,中华书局推出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引领中国“历史正说”风潮,以真实客观、公允评判的负责任的态度,为读者讲述正史。
历史不仅要真实,还要有价值;历史可以讲故事,但立意要远高于故事。否则就会陷入后宫帷阁的长短琐碎、情意恩仇的边角余料,失去价值观的导引与史学家的责任,长此以往,就很容易走向历史虚无主义。
时隔近20年,中华书局推出《康熙传·雍正传·乾隆传》(全6册),以“有价值”的史学书写,帮助读者实现“有价值”的历史阅读。

图片《康熙传·雍正传·乾隆传》(全6册)

中华书局出版


《康熙传》由清史专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白新良教授主编,多位作者参与撰写,是一部生动详实、引人入胜的优秀传记作品。1994年首次出版后颇受欢迎,多次再版。《雍正传》的作者则是著名清史专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冯尔康先生,该书于1985年首次面世,此后冯先生一直没有间断对雍正及雍正朝史的关注和思考,每次再版都有修订,此次也不例外。白新良教授撰写的《乾隆传》,首版于1990年,他对乾隆一朝的政治和人物有深入的研究,此次再版将“乾隆大事年表”增扩数万字,尽显功力。三传所述人物事迹均其来有自,注释、大事年表和亲属关系表给有志深入研究的读者提供了若干学术线索。
这套“康雍乾传记立足于史实研究,风格相近又各具特色,经受了学界的检验,树立了良好的口碑。读来不仅能够增进对这三位帝王和历史事件的了解,尤其重要的是,书中对帝王成败、性格、家庭生活、时代特征的分析非常有价值,可以丰富我们的思考,加深对人生、人性的认知。

图片

首先,让史料说话,辨伪存真。传记依据《清实录》、朱批奏折、诗文书信等丰富史料,还原大量的历史细节,内容真实可信。举个例子:
雍正帝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帝王,一直有许多疑问、谜团围绕着他,比如他的继位之谜,他的死因又是什么?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于1735年10月6日生病,之前一直照常办公。生病当天也未休息,照常办事。次日白天仍与张廷玉议事,晚间病情骤然加剧,8日即辞世。冯先生在《雍正传》中利用多种史料,分析了有关雍正暴卒的种种说法,有病死说、刺杀说、丹药中毒说等,最后审慎地提出了自己的认识:积劳成疾是死亡的基本原因,丹药中毒猝死,药死与累死并行不悖,仅关注一方面可能有失偏颇。至于刺死说,则是无稽之谈。这个结论,应该说比较接近历史真相。
其次,用细节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这三部传记虽出自历史学者之手,但深入浅出,文笔出色,在通俗与专业之间有一个很好的平衡。
康熙是一位雄才大略、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帝王。吴三桂反叛的消息传到北京后,朝臣争议四起,反对撤藩者把吴三桂叛乱归咎于主撤者,索额图甚至提出皆应“正以国法”。康熙对此断然否决,说:“此出自朕意,他人何罪?”自己承担起全部责任,不想像汉景帝诛晁错那样找别人“背锅。《康熙传》注意到了这个细节,并且认为,他这么说体现了勇于担当、胆识超人的一面,使群臣心悦诚服,起到了团结人心的作用。
胤禛惯用两面派的手法,愚弄对手,欺骗乃父。他与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集团的对立是必然的,但在表面上又对胤禩一伙表示亲善,如胤禩于康熙五十三年获谴时,胤禛“独缮折具奏”,为他说好话,向胤禩买好。他在第一次废太子事件中,以成功的表演博得了康熙的好感,特传旨表彰说:“惟四阿哥性量过人,深知大义,屡在朕前为胤礽保奏,似此居心行事,洵是伟人。”仅此两例,雍正其人可见一斑。

图片

《雍正传》内页

康熙、雍正均以勤政著称,乾隆以父祖为榜样,执政前期也是一个精力充沛、真抓实干的帝王。但是年龄大了以后,健康状况逐渐变差,心力也跟不上了,再加上骄傲自满心理的影响,导致政务废弛、吏治腐败。《乾隆传》就注意到身体状况与执政能力的关系。乾隆45岁以后,左耳重听,65岁以后,又左眼视力下降,但是听政理事从不稍辍。后来又增加了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病症,据朝鲜使臣观察,乾隆五十九年时(84岁),“皇帝早膳已供,而不霎时,又索早膳。宦侍不敢言已进,而皇帝亦不觉悟”,这怎能不影响国家事务的处理!
再次,用真实的历史引导有价值的阅读体验。
我们接着刚刚提到的三藩之乱来说。三藩之乱长达八年,烽烟遍及南方数省,严重威胁清朝在全国的统治。统一思想后,决策执行过程中发生了新的变数,王辅臣叛了,怎么办?对于立场各异的政治势力,如何处理能将利益最大化?打仗是要花钱的,拿什么供应军需,生产怎么搞?……这些拦路虎曾经摆在康熙的面前,又逐一被他化解。每个人都要面对人生的各种困难和挑战,换到现代场景,以上问题也会以另一种方式不期然地发生在普通人的身上。如果在生活中遇到困惑和挫折,不妨翻开《康熙传》读一读,看看能否有所启发。

图片

《康熙传》内页

说到压力,刚刚即位的雍正恐怕最有资格大喊一句“压力山大”。康熙晚年由于废立太子的政治失误,身心俱疲,加上崇尚宽仁,导致朝政废弛,党争严重,财政混乱。雍正作为九子夺嫡的最后胜利者,一方面以铁腕打击政敌,巩固统治,另一方面怀抱“雍正改元,政治一新”的抱负,着手清理社会积弊。在冯尔康先生看来,雍正在位十三年,惟日孜孜,做事勇猛,办的事情太多,有的见成效了,有的失败了,有的还在开头,也因他人亡而政亡了。但总的来说,雍正推行的很多措施扭转了康熙末年的颓势,使国家继续向上发展。大家在阅读《雍正传》时可以充分感受到,改革实在是太难了,越是推行到深水区阻力越大,充满了妥协与无奈。
这次再版,为了带给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我们对各书的引文进行了核对,对原书中的错讹进行了纠正。《雍正传》《乾隆传》重拟了各章节标题,以求简练明了。
在版式上,我们增大了字号,原书的注释统一放置在章后,保证正文的阅读连贯性。《雍正传》《乾隆传》还增加了精美的插图。

图片

《乾隆传》内页

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每部传记既单独发售,又三部一起组成套装,配以精美函套,方便藏取。
图片
图片
图片
真实的历史最有力量。相信这套正说历史大书一定能够开阔你的人生境界,以“有价值”的阅读陪伴点亮生活的智慧。


嘉宾:

雷    颐  知名历史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孙卫国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主持:

欧阳红  中华书局近代史编辑部主任

时间:2023年6月18日15:00开始

地点:新华书店·为宝书局(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外大街156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