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指南学习:你分得清喘息、喘鸣、哮鸣音、哮喘之间的区别吗?

 gxx166 2023-07-01 发布于广东

Image

喘息概况:有约1/3的儿童在3岁前会出现喘息的临床表现,到6岁有近50%儿童至少出现过1次喘息;所以喘息在呼吸科真的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症状,仅次于发热、咳嗽。

其次呢,反复喘息就是哮喘吗?哮喘就一定喘吗?喘息、喘鸣、哮鸣音又是什么区别呢?带着问题去看指南吧,看看指南能不能给你答案。

喘息是如何形成的:当气体通过狭窄的气道时出现湍流,冲击气道壁产生异常声音(喘息的形成的本质是气道的相对狭窄,即是说只有任何可以引起气道狭窄的疾病都会出现喘息)。广义的喘息体征包括干啰音和喘鸣。(1)干啰音:根据音调的高低可以高调干啰音和低调干啰音。高调干啰音包括哮鸣音和哨笛音,指呼气相时长>250 ms的连续且高调(基音频率≥400 Hz)的乐性杂音,主要发生于下气道(这个就是哮鸣音啦);低调干啰音又称鼾音,指吸气相时长>250 ms且低调(基音频率<200 Hz)的杂音类似鼾声,主要发生在喉部和大气道)。(2)喘鸣:又称喉鸣或喉喘鸣,是吸气相出现的高调乐性杂音,发生于主支气管以上的大气道。

很多临床医生确实容易搞混这些概念,病历上面一通乱写:喘息和喘鸣是一回事儿吗,当然不是啦(其实我之前对这个定义也不是特别明了Image);按照之前教材的分类,肺部啰音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湿啰音分为粗、中、细,比如肺炎就是固定性细湿啰音;干啰音分为低调和高调,低调的是鼾音,来源于大气道,竟然是吸气相的(这个我之前没太留意),高调的就是哮鸣音,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我们常说哮喘的那个听诊,大家都知道是呼气相的;喘鸣,又称喉鸣或喉喘鸣,是吸气相的,是高调的,是来自于大气道的,不是哮鸣音。

也就是说,喘息是个症状,喘鸣是个喘息这个症状下的一个体征

喘息的病因,其实能记住前5个就很不错,前5个能涵盖临床上90%的病例吧(我猜的Image)。分别是:病毒感染、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异物、先天性支气管狭窄和/或软化、血管环。其它的像牛奶过敏、闭塞性细支气管炎、胃食管返流、肺结核、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病例比较少见,常规治疗临床效果不佳时,这些才是鉴别诊断的方向。

喘息的可以按次数、诱因、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分等分类(分类真的很重要,分好类,有助于治疗方式的选择以及预后的判断

1)基于喘息次数分为初次喘息和复发性喘息或反复喘息。复发性喘息定义为发生过2次或以上喘息,间隔时间至少7 d,间隔期无喘息症状和体征;3次及以上喘息可视为反复喘息。

(2)基于反复喘息的诱因和预后,可分为发作性喘息、多因性喘息以及其他原因喘息。

发作性喘息常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喘息通常由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发,随感染控制和对症治疗而完全缓解,非病毒感染间期无喘息症状,胸部影像学表现正常,家族和个人过敏史不明显,无其他引起喘息的呼吸道基础疾病表现。可根据临床和影像学表现诊断。发作性喘息患儿病情缓解后,一般不需要长期ICS治疗

多因性喘息除发生于呼吸道感染期间以外,剧烈活动、大哭、接触吸入或食物过敏原等均可诱发,非呼吸道感染期间夜间或者凌晨可出现喘息,一般有家族和个人过敏史,胸部影像学表现正常,无其他引起喘息的呼吸道基础疾病表现。可根据临床、影像学表现、变应原检测等诊断。多因性喘息多为学龄前期哮喘的表现,若发作频繁或者严重,需按哮喘方案长期治疗。(其实这个就是哮喘啦,临床基本也是按照哮喘治疗用药)。

      其他原因喘息指存在呼吸道基础疾病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先天性或者后天性气道狭窄、CF等发生的喘息。

(3)基于喘息发作持续时间分为急性喘息(<2周)、迁延性喘息(2~4周)、持续性喘息(>4周)。

(4)基于症状的严重度分为重症和轻症。重症为存在低氧血症表现(出现气促或呼吸困难,鼻煽、吸气性凹陷、心率增快、指脉氧饱和度≤0.93等);轻症为无低氧血症表现。

怎么识别重症比较实用,比如出现气促、呼吸困难、三凹征、外周血氧饱和度小于93%,这些都是重症的表现,也是我们经常叮嘱家属在家重点观察的内容,由于新冠的原因,不少家庭都有外周血氧饱和度检测仪,有些智能手表也有测血氧的功能(准不准我是不确定的哈),都是可以参考,协助观察评估。

下图是之前6岁以下儿童喘息类型的一个分类,这篇指南竟然没提ImageImage

Image

胸部透视可发现支气管异物,但临床较少应用。”,指南中的这句话有失偏颇,胸部透视在我们医院仍是气道异物的首选检查,简单方便辐射小费时少,准确率也很高。可能现在部分医院已经不做透视这个项目了,所以如此推荐,我猜的。

过敏源检查的适应征:可疑哮喘以及发作性或多因性喘息患儿。不建议过度检查。

毛细支气管炎:2岁以内幼儿,尤其是1岁内婴儿由于呼吸道感染(主要是呼吸道合胞病毒)导致的第1次喘息,大多2周左右可以自愈

再提一个疾病,PBB,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60%-75%的PBB患者会伴有喘息,而PBB是一个以湿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喘息在这个疾病中可能往往被忽略了。

大致能搞懂喘息了吧?真的搞懂了吗?

一个症状背后将近15种左右的疾病啊!

以前进入医院时,听到过这样一个冷笑话:
“唉,你是哪个科的哦?”

“呼吸科的”

“就是只会看肺炎的那个科室吗?”

“额。。。。。。嗯嗯嗯,你说的对”ImageImage

以上对于指南的解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人所在医院和科室观点,个人水平毕竟有限,难免有所错漏,欢迎批评指正。

指南原文:6岁以下儿童喘息病因鉴别诊断和初始处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中华儿科杂志,2023,61(4) : 301-309;DOI:10.3760/cma.j.cn112140-20230120-0005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