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笨拙的人也能让人感动

 福兴堂图书馆 2023-07-02 发布于河南

笨拙的人也能让人感动

死读书最没意思

善于说话的人,应该扩大自己思考的范围,充实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创造的力量。

否则,如果只是茫然地读死书,那么它们根本不能增加你的知识,实在毫无用处。

根据“愉快哲学”,开拓自己的道路,使自己成为一个能思考、能创造的人,这样的生命才会更有意义。

有不少人偏爱“死读书”的方式。可能是因为看到别人这么做,或者认为这是一种用功学习的好方法等,总有一些奇怪的原因。

虽然,死读书比完全不读好一点,但实在不能算是很好的方法。事实上,我们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只是把作者早就想过的事情,再加以描绘一遍而已。所以,我们看人写的书,或听人家报导的广播节目,看人家在电视上的表演等等,都只是一种被动的行为。在这些时候,我们根本没有动脑筋去思考。

因此,如果你整天光看一些你所喜欢的书、令你又哭又笑的电视节目,那么,你脑中的皱摺就会越来越少,失去了自己的思想,一味地跟着书的作者和电视演员的思考方向走去。

有个著名的作家说过:

“当你看别人写的书时,只不过是让作者的思想在你脑中流过去而已。”

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只把他人的想法当作参考呢?否则,就像一个每天骑巴、坐车的人,无法感受到自己的脚力正在快速地衰退之中。

同样的,在阅读他人所写的书时,应对其内容加以反驳,或回想一下自己平日的思考,与此书的内容有何异同等等。藉着比较、反驳,刺激大脑,因而产生独特的想法,这样可以说就是“反驳”成功了。

如果不能做到这样的话,只是一本又是一本、一遍又一遍地接受别人的想法,那将是徒劳无功的。而且,任何人都可以做到这种程度。

只是把别人的想法放入脑中,将自己脑部拥塞起来,反而没有一点空间,能够容纳自己的思想了。

据我所知,却有不少人在脑中特定的几个皱摺重复地一直把字这与上去,直到变成黑压压一片。什么也看不出来,真是可悲啊!

就像现在,各位读者正在看我所写的书,你们知道我在说些什么,但却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光是念念我所写的文字,并不能了解其中的思索过程。

完全学习别人是没有价值的

欣赏作者的美妙文句、修辞、明喻、暗喻、独特描写、幽默、讽刺、明快手法、厚实作风……,觉得它让你心中产生共鸣,但如果你也照样拿来借用,写出风格类似的文章,那么是绝对无法成为作家的。

如果接触他人的作品,而受到刺激,可以借此把自己脑中潜在的想法,表现出来。这样,一开始可能显得很幼稚、拙劣,但这完全以自己的实力写出来的,无论如何,都可以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

当你发现根据作者的想法,可以创造出自己的看法,那他人所写的东西,对你而言,就具有真正的价值了。

请记住,不管你写了多少类似西欧名作家的文学作品,但根本上你仍是一名亚洲作家。

模仿莫泊桑、杜斯妥也夫斯基、夏目漱石、芥川龙之介等等名作家,就算能写出十分类似的剧情、文笔、故事布局人物描写、表现手法,也只不过是个浅薄的模仿者罢了!

能否培养出说话的胆量,也是如此。

虽然你心中有个崇拜的“善辩者”类型,但如果你完全学他的语调、说话方式,以至于开头、内容构造、结尾全都与他如出一辙,可能会造成趣味性,博人一笑,但无法成为正式的演说。

不管你模仿的是那位名人,说得有多像、多好,但听众只会在一开头的时候笑一笑,渐渐就会感到无聊,难以忍受,最后以勉强而虚伪的掌声请你下台。

再说一句题外话,千万不要让你自己辛苦设计的演讲内容,变得冗长不堪。只要朗声而明快地说出,是会得到众人的肯定。

让你勇气倍增的小故事③

最会讲“共通语”的人

对于NHK须要能够流畅地使用“共通语”才行。

电台招收了一批新员工之后,为了训练他们成为专业性人员,曾发给他们一份讲义。而这份“广播员读本”起初是不对外公开的,直到1911年的3月22日--广播纪念日那天,才首度把此读本变成公开的刊物。

而这本重要的“共通语”课本,却是由出生在东北(日本东北地方的人,乡音腔调特别重)的秋山雪雄所写成的。

日本“共通语”的楷模--“广播员读本”,竟是出自东北方言中长大的秋山手中,并且成为公开刊物,让全日本的民众学习。大家可不要忽略了这件事所代表的重要性

秋山生长于日本东北,但他努力地彻底研究“共通语”,甚至到了能撰写“广播员读本”的程度。各位,请奋起加油吧!

广播界名言

在广播电台同事的闲谈中,常常可以发现一些特别的句子,让我印象深刻。

山川静夫(科学性节目的权威)说:

“有一位前辈常告诉我们,不要装出凡事都知道的样子,更不要摆一付高傲模样。如果真要装的话,就装成傻瓜吧!”

齐藤季夫(担任新闻播报的工作)说:

“广播员的现场播出,就像摄影机的拍摄方法一样,必须有意无意地提高声调,或拉长结尾。但如果这 全部必须答合规定次数的话,就太没意思了。”

明石勇(也是担任播报新闻的工作)跟我们说:

“当我在现场采访坠机事件时,当然希望我的取材能够客观、正确。但由于当地的风向、风力强度、距离、周围景观等,很容易造成个人的主观感受,而产生偏向的报导。所以,我都用图画的方式,大量地描绘现场的状况。那么,烟囱里吐出烟的方向,和飞机引擎的转向,就不会逆转过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