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 歌 | 《金瓶梅词话》胜过《三国演义》等小说(五)

 殘荷聽雨 2023-07-02 发布于北京
现在发行量最大的《三国演义》版本,应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年版《三国演义》了,我第二次购读的是2010 年10 月第30 次印刷本,书前是《三国演义》研究专家何磊先生写的〈前言〉,文末署:「一九七三年八月」,「一九八二年八月修订」,这「一九八二年八月修订」时,应是何先生的新观点了。
我基本同意这篇〈前言〉中的说法,但也有不同的意见。我特别同意何先生对罗贯中及其《三国演义》中不少错误的批评,我在这里作一部分介绍。
何先生批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所持的态度是错误的,他从根本上否定农民起义的历史作用。」何先生指出:
「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三国演义》的作者从维护封建统治立场出发,不但承袭了『正史』和平话、戏曲中的一些封建意识,而且还根据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某些方面有所强化,这应该引起注意。」
「《三国演义》在鼓吹实施『王道』『仁政』的同时,歌颂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统治;反对农民革命;鼓吹『英雄』史观、神权思想和封建迷信;提倡封建道德,特别宣扬『忠』『义』等。」

这些都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错误。

何先生批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通过其『正面』人物来赞扬、美化封建统治阶级,大肆宣扬『王道』。」「把刘备美化成一个『仁慈』的、备受人民『爱戴』的统治者,也正是把他作为『王道』的化身来进行歌颂的。」
何先生举了小说中的一些编造的「描写」的例子之后说:
「这种描写,企图使人们去憧憬刘备这样的施行『王道』政治的封建统治者。但在实际生活中,封建统治者与人民群众不可能会出现这种鱼水般的融洽关系;历史上,也没有存在这种情况。」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三国演义》通过刘备鼓吹『王道』的同时,还把他写成封建王朝的『正统』代表。」

何先生举了小说中的一些实例后说:
「《三国演义》作者批判董卓、曹操等人物,跟他的歌颂『正统』、鼓吹『王道』一样,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也正是从这种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三国演义》对农民革命直接进行了诬蔑。
小说所写的黄巾军,是汉末一次伟大的农民起义运动……但作者却一再诬蔑他们是『黄巾贼』,并通过小说中所谓『正面』人物之口,公然主张把农民起义军斩尽杀绝……暴露了『王道』的虚伪性。
正如鲁迅所指出,在剥削阶级统治的社会里,『其实是彻底的未曾有过王道』(《且介亭杂文‧关于中国的两三件事》)。
封建统治阶级吹嘘的什么『仁慈爱民』『广布恩德』,全都不过是欺骗人民,麻痹人民革命意志的虚伪口号,在这些口号的背后,是对人民群众极端残酷的屠杀和迫害。
大肆宣传『王道』『仁政』的《三国演义》,同时却又公然主张把起义人民斩尽杀绝。」

何先生指出:《三国演义》「宣扬了错误的有害的封建思想。」
广大读者应该「剔除它的封建性糟粕,明确认识作品所歌颂的『王道』『仁政』完全是不真实的。」
《三国演义》第一回中就写「四方百姓,裹黄巾从张角反者四五十万」。
这「四五十万」人,是「四方百姓」,基本上是农民群众,黄巾军是农民起义革命军。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主张把这四五十万「四方百姓」、人民群众斩尽杀绝,这有什么「仁慈」「王道」可言?曹操、刘备、关羽、张飞,都是靠镇压黄巾农民起义军起家的。
罗贯中(约1330-约1400)的思想认识,远远不能和他之前一千多年的政治家曹操(155-220)相比,也远远不能和他之后五百多年的历史学家郭沫若(1892-1978)相比。
郭沫若曾据《史记》说过,战国时仅秦昭襄王四十七年秦赵长平一战,秦白起军就把赵括军被俘虏者活埋了四十余万人,极其凶残。
但他在〈替曹操翻案〉一文中说:东汉末年,统治者们互相残杀,人民脱离土地,不能聊生。黄巾农民起义的目的是人民要粮食,要土地,要活下去。
人民要活下去,所以不得不起义。但起义军没有军粮,只是靠沿途掠取粮食过活,这是断难持久的。
郭沫若说:「和军事行动不可分开的必须有粮食,这是常识问题。故『足食足兵』是相联带的事。」
我认为,郭沫若说的这个「常识问题」,曹操懂得,郭沫若当然也懂得,而罗贯中未必懂得。
黄巾军有几十万人,每天都要吃粮食,如果几天不吃粮,就会统统饿死。
曹操、刘备、关羽、张飞都是靠镇压黄巾起义军起家的,曹操的军队也好,刘备的军队也罢,将士们也是要每天吃粮的,如果几天不吃,也会饿死。这就是常识。

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表面上写得很热闹,打呀、杀呀,今天和这个打,明天和那个杀,后天又和别个打或杀,如此下去,没完没了,这么多的军人们是靠哪里来的粮食吃饭的呢?其实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语)。
他打败了黄巾军,俘虏有三十余万人,但他并没有把这三十余万人活埋,而是「把精锐部分组织了起来」(郭沫若语)。
当然首先得让这三十余万人有饭吃。罗贯中却主张把几十万人的黄巾军斩尽杀绝,也就和把这几十万人的「四方百姓」统统活埋是一样的意思,斩尽杀绝也好,统统活埋也罢,也就是要让这来自「四方百姓」的「四五十万」人全部死亡,罗贯中对他们有半点「仁慈」吗?
《史记‧秦本纪》中说秦昭襄王四十七年(西元前260 年)秦国白起率军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史记‧赵世家》说赵括以军降秦,卒四十余万皆被活埋,与「尽杀之」的意思一致。
比罗贯中早一千多年的曹操在这一点上倒是比罗贯中仁慈得多,仁义得多。郭沫若说得好:曹操在打败了黄巾之后,他把精锐部分组织了起来。
史书上说:初平三年(192 年)冬,他击破黄巾于寿张东,追至济北,「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魏志‧武帝纪》)。
这就是曹操起家的武力基础……如果曹操完全是嗜杀成性、胡作非为的人,那几十万的青州兵、百多万的农民男女,怎么能够听他指挥呢?不是倒过来把他干掉,便尽可以一哄而散,然而不是这样。
那就值得我们把所谓历史定案重新审核审核一下了。
曹操有了青州兵,但还有一个重大问题没有同时解决,那就是军粮的问题。
这个问题推迟了三年,在建安元年(196 年),终于被解决了。那就是他采用了枣祗、韩浩的建议兴立屯田。
郭沫若据王沈《魏书》中说,曹操曰「定国之策,在于强兵足食……」建安元年「募民屯田许下,得谷百万斛。于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积谷。征伐四方,无运粮之劳,遂兼灭群贼,克平天下。」
郭沫若分析判断曹操于初平四年(193 年)破黄巾军之后,「男女百万余口」的黄巾农民就被曹操组织起来垦辟荒土,解决吃饭问题了,「只是屯田制度是迟了三年才见诸实施而已。」
也就是说,「男女百万余口」的黄巾农民先垦辟荒土,郭说:
「有曹操先设法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到建安元年(196 年)才正式实施了屯田制度。有了屯田措施,这在曹操说来就具有了青州兵,『足食足兵』的基础,所以他能够……把陶谦、吕布、袁绍、袁术等都逐步扫荡了。」

郭说:建安九年(204 年)曹操把袁绍破灭了,九月就下令,使河北人民不出当年的租赋,人民都高兴。
他据王沈《魏书》中记载的曹操的令文,详见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及裴松之注引王沈《魏书》。
陈(建安九年)(曹操)「九月,令曰:『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寿文中说:百姓喜悦。」
王沈《魏书》载曹操令较长,我就不引述了。


郭沫若说,曹操「能够恢复封建制度下的生产秩序,把人民从流离失所的情况扭回过来,从历史发展过程上来说,在当时倒是进步的事业。」
郭沫若说:特别值得强调的是他在建安十二年(207 年)五月,千里远征,一直到东北辽河流域去平定了三郡乌桓,消除了当时主要的外患,而救回了被俘掳去做奴隶的汉民十余万户,总得有好几十万人。
这样多的人沿途是要粮食吃的,连出于敌对意识、由吴人写成的〈曹瞒传〉,都说他曾经「杀马数千匹以为粮」(《魏志‧武帝纪》注引),可见他是重人不重马。
我们如果体贴一下那被解救了的十几万户人的心理,他们对于曹操是会衷心感激的。郭沫若说:
「曹操平定乌桓是反侵略性的战争,得到人民的支持」。
「在曹操的武功中,我看就有两件事体最值得惊异。一件是他打了黄巾,而收编其精锐的『青州兵』,成为他武力的基础。另一件是他打了乌桓而乌桓的骑兵在他麾下成为,『天下名骑』。……他不是纯粹地以力服人,而是同时在以德服人。」

郭沫若〈替曹操翻案〉一文写得很长,我只是摘引复述了其中的一部分,请广大读者详读其全文。
何磊先生说罗贯中通过《三国演义》中「所谓『正面』人物之口,公然主张把农民起义军斩尽杀绝」。
但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反面」人物,历史上的曹操并未把黄巾农民起义军斩尽杀绝,相反地倒是把黄巾军「受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余口,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成为他武力的基础,使「男女百万余口」的黄巾农民(起义军人及其家属们)有饭吃、垦辟荒土、支持曹操统一北方。
罗贯中具有极为浓重的封建正统观念,他要极力美化冒牌的「皇叔」刘备,就必然要在小说中极力歪曲、丑化历史上真实的曹操,「塑造」一个罪大恶极、十恶不赦的假曹操,瞒和骗历朝历代的广大读者。
何磊先生说:《三国演义》把刘备描写为一个理想化的统治者、施行「王道」「仁政」的代表,他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本质,被大量虚声美词掩盖着……在陶谦把徐州让给刘备而刘备固辞不受时,作者安排了这样的情节:
「次日,徐州百姓拥挤府前哭拜曰:『刘使君若不领此郡,我等皆不能安生矣!』」(第十二回)

在刘备军队于博望坡大破曹兵,「班师回新野」时,作者又安排了这样的情节:「新野百姓望尘遮道而拜,曰:『吾属生全,皆使君得贤人之力也!』」(第三十九回)
在这种颠倒历史的描写中,封建统治者刘备就成了救世主。为了表现刘备如何受到人民拥护,竟写了猎人刘安杀妻献肉这样的情节。
刘备兵败徐州时,人民「皆争进饮食」,猎户刘安「欲寻野味供食,一时不能得,乃杀其妻以食之」(第十九回)。
这种不真实的对地主阶级的吹捧,加重了刘备形象的虚伪性。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
「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是最切当的批评……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分裂混乱的三国时期,对统一我国北方,曾起过相当的作用。《三国演义》没有肯定这些作用,把他作为破坏「正统」、违反「纲纪」的乱世奸雄来否定……「这不是观察曹操的正确方法」(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三国演义》还借助「天命」来颂扬作者理想的「英雄」。据作者说,这些「英雄」人物之所以降生到世上来创造历史,统治人民,全都是执行上天的意旨,所谓「受命于天」……
因此,这些「应天而生」的封建统治者是受天保护的。
第三十四、五回,写蔡瑁要害刘备,但由于「天意」「神助」,刘备所骑的马竟然「一跃三丈」,使他脱离了险地。
第四十九、五十回,写曹操在华容道之所以大难不死,是「天象」所定,「未合身亡」……《三国演义》的这种描写,就正是利用神权思想为封建政权服务……
何磊先生批评了《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描写都是不真实、不可信的。除了以上的一些例证而外,又如「把诸葛亮写成了『先知先觉』的人物,宣传了唯心主义的先验论。」
何先生说:诸葛亮一出场,他就告诉刘备:「亮夜观天象,刘表不久人世。」(第三十八回)
诸葛亮病重在五丈原,「自于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之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如灯灭,吾必死矣」。结果魏延飞步入告军情,「竟将主灯扑灭」(第一百三回),真个能「知凶定吉,断死言生」。
为了突出诸葛亮,作品还一再写他的「锦囊妙计」……一切都只是他那种能够「先知」的「智慧」在起作用,其余的人都只是被他的「智能」所驱策的、被动的工具。
至于「七星坛祭风」里,写诸葛亮登坛作法、呼风唤雨等,更是荒诞不经的描写。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在「巧布八阵图」「班师祭泸水」「五丈原禳星」「定军山显圣」中看到。
鲁迅批评《三国演义》「状诸葛多智而近妖」(《中国小说史略》),是极其确切的评价。
鲁迅、何磊等等先生批评《三国演义》中有很多描写是不真实的,是胡编乱造的。
何磊先生批评、分析得好,他说《三国演义》中多次「美化关羽,完全是为提倡封建的『忠』『义』思想……关羽之与刘备、张飞『桃园结义』,具有明确的政治企图。他们『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所以『结为兄弟』……这就清楚说明了,他们所标榜的『义』,是以反对农民起义、维护封建统治作为首要内容的,阶级性十分鲜明。」

《三国演义》中写关羽「义不负心,忠不顾死」,「披肝沥胆」,效忠刘备,最终为刘备而「断首捐躯」《三国演义》的作者对此十分赞赏。
可见罗贯中「大肆吹捧关羽的『忠』。『义』,不过是要人们效法关羽,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前提下,为某一个封建主卖命而已。」
「正因如此,关羽也就为地主阶级所特别重视。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关羽的地位,不过同张飞、赵云相等……自从《三国演义》把关羽写成『忠』『义』的化身以后,他就成为完全符合统治阶级理想的人物。」
何先生指出:《三国演义》「通过关羽鼓吹『忠』『义』的这种描写」,是「适合封建统治者的需要」的。
何先生还说:也是为了提倡给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第二十三回)……
作者对这些人极尽歌颂之能事……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通过这些形象,作者宣扬了封建的「仁政」「英雄」史观、唯心的先验论和封建道德等。
因此,我们对于这些艺术形象,也必须首先认清其思想实质。
何先生还指出:《三国演义》在描写战争方面也有错误,「作者的鲜明倾向是:『将帅』决定战争的一切,『兵士』几乎是虚设的,人民更是毫无地位。这种颠倒历史的现象,是『英雄』史观的一种表现;有些情节,则反映出作者唯心主义的先验论观点。」
何先生的这篇〈前言〉很长,我不可能一一述说,请广大读者认真细读他的全文。
以上我引述了鲁迅、毛泽东、郭沫若、翦伯赞、易中天、李传军、宣炳善、马宝记、程晓菡、姜鹏、何磊等名人、专家、学者对《三国演义》中许多错误的批评,它在写历史真实方面远不如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注,这其实也是一个「常识」。
我认为《三国演义》的发行量之所以远远超过了《三国志》及裴注,主要原因是《三国志》及裴注是文言文写的,广大读者很难读懂,我至今尚未见到有白话翻译本,而确实很需要有白话翻译本,使广大读者掌握正确的历史知识。
而《三国演义》是用通俗的白话写的,又写得故事性很强,一般读者并不清楚罗贯中在小说中胡编乱造的故事情节内容极多,「美化」「神化」「丑化」「歪曲」的历史人物及史实也极多,大大小小的错误有上千处,
几百年来给了上亿的中外读者大量的错误知识,京剧中一些骂曹操的戏基本上来自《三国演义》,误导了中外上亿的观众,应该推陈出新,有新版的《捉放曹》(曹操并未杀吕伯奢)等等。
京剧早晚都是要改革、要进步的,我不相信五百年、一千年都不改革,都不前进!
我在1959 年至1961 年上大三、大四时已读完了《鲁迅全集》,知道了鲁迅为曹操翻案之事,也听说了毛泽东为曹操翻案的事,并且读了郭沫若、翦伯赞为曹操翻案的文章,受到了许多启发。


文章作者单位:西北大学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收录于《鲁歌<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