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小肠经,手太阳,丙火。 原文:小肠者,受盛之腑也,与心为表里,手太阳是其经也。小肠绝者,六日死,绝则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能屈伸。又心病传小肠,小肠咳则气咳,(气咳)一齐出也。 释义:小肠经是在五行属火,未时气血注到本经。关于小肠经的描述,针灸大成里有概括,我们一起分享一下: 脉起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贯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别者,别循颊上雜(雜音拙)抵鼻,至目内眦也。多血少气,未时气血注此。 ![]() 还有小肠经的用药,这个都是口授的,我们应该重视。 ![]()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释义】这是内经原文。所谓受就是接纳的意思,盛是拖住的意思,他的任务就是分解食物,我们可以延伸的理解气化一切有形之物根本。 因此这个丙火很重要,就好像天上的太阳。所谓天上一轮红日,人身一团元阳。这个元阳产在肾,发挥在小肠。因此这个很重要的一个经络。西医说的肾上腺激素就是从小肠刺激下产生的。所以定名为手太阳。 ![]() 这个手太阳和足太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首先这个区别在这两个太阳长短不一样,手太阳环人身短,足太阳环人身长。伤寒论说的主要是足经,后世的温病学又加了手经。我们以后介绍王好古的此事难知里有详细的介绍。他们这两个太阳是沟通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的一个桥梁。 我们都知道水克火,那是同类相克。比如癸水克丁火,壬水克丙火,这是阴克阴,阳克阳。如果是壬水就不克丁火,癸水就不克丙火,他们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下面说小肠绝者六日死,那么这是说天一生水,地六成之,这个死在水的成数,就可以见到肾水不克小肠火的。 小肠绝的症状就是发直如麻,汗出不已,不能屈伸。 发怎么就直了,因为火随水亡,汗出不已的汗也是冷汗,阳气外泄,因此筋骨不能得到阳气温煦,所以不能屈伸。 什么是气咳,这个是个中医名词,就是咳嗽失气,就是上面咳嗽下面放屁。 这个出自内经,说心咳不已,传于小肠,小肠咳状,咳则失气。后世还弄了个方子叫芍药甘草汤,说专治这个的。这个只能用在肚疼后放屁不缓解,并且上面咳嗽,不然是没用的。 今天就介绍到这里,家人们学习辛苦了。 ![]() 答疑 师父:我们治病都是病到六腑经络了才能下手,如果真到脏了,这个就要等。因为五脏的病不能用药的。因此有脏邪还腑这一说。伤寒论里三阴病用乘气汤就是病又回到六腑了。在脏就是补呀。其实也补不到五脏,就是给正气创造一个环境,然后让正气慢慢长起来。这个过程很漫长,我们不要不耐烦。少则一年半载,多则三年五年。因此我们要一个人一个人的救,这一生也救不了许多人。 徒儿:在脏了是不是就等死了? 师父:半生半死。生的就是有机会了赶紧去邪,正气恢复的就很快。如果错失良机,也就只有等死了。 况且我们人类的元气逐渐再减,禀赋也逐渐不如从前。古代用药都是几两,现在几钱都受不了。因此不要被大剂的药量所迷惑。现在很多医生说剂量是中医不传之谜,其实这个说法是错误的。在金元四大家时药物的剂量就用的很轻了。 徒儿:姜仙师,请问现代医学化验出问题了,是不是都因为脏腑已经病了?药物之间的配比? 师父:现在医学的化验只能作为一个证据,和我们脏腑辩证聊不相干了。 徒儿:但现代人寿命还是比较长?看资料报告,说现代人寿命长? 师父:人的寿命比较长是个伪命题,只是迷惑人用的。我们人类的寿命是逐渐递减的。很多年轻人的脉来看,都如五六十岁的老人一样。 徒儿:老师,怎么辨别病邪在脏还是在腑? 师父:在脏就是真脏脉现,在腑就是没有真脏脉。再加上色诊,就可以判断了。 徒儿:【怀师箴言】夏天身体里面反而是寒的,我们的胃是寒的;可是大家喜欢夏天吃冰凉的东西。以养生之道来讲,修道的人不干这个事,夏天反而要喝热的,吃热的。这是地球自然的物理。 师父:关于夏天的寒热这个我们素问玄机原病式都说过了。 师父:就是过个夏至,阴气渐生,这个阴从哪里来的,就是天气过热,出汗很多,阳气随汗泄,因此体内出现了阴寒的空洞。 师父:这个阴寒既不能吃寒凉,也不能吃辛热。 师父:这个就要清凉身心,淡滋味而养身。 师父:所以夏天吃姜的论断是错误的。 师父:应该淡五味,对吗? 师父:清淡饮食,减少运动,安息静虑,收敛精神。 师父:因为暑天这个叫酷暑,也是摇曳身体,好比极力劳动。 师父:我们可以适当吃点寒凉来对治这个炎热是没错的。 师父:怎么就会出来一些其他吃热的动西来增加炎热呢? 师父:我们常说生病起于过用,热上加热这不要人命吗? 师父:我们再说说针灸吧 师父:古法针灸都耗人元气,现在的针灸又发展成了的新针灸法,没有补泻,针对疼痛的。 师父:这个针灸是稍差点。 师父:还有投飞镖的针灸。 师父:扎上就不管了。 师父:这个都对医生本人伤害不大。 师父:但对病人也只有皮肉之痛。 师父:起不了什么效果。 师父:孙思邈真人针灸名家,活了一百多岁。 师父:那是他会练气,补充体内的损耗。 师父:现在医生都和劫道的心一样。 师父:大吃大喝。 师父:嗜欲无度。 师父:这个不早夭才怪。 徒儿:这几天,听台湾的老师,讲中医,他说,现在的女人病和以前的女人病,都不一样了,以前女人,寒凝血滞,气虚的多。 师父:以前女人郁病多,现在女人虚症多。 徒儿:气虚,血虚,都多。 徒儿:以前的好的药方,现在用的都不是很对症了。 师父:主要是元气虚。 徒儿:现在的女人也熬心神。 师父:用旧方治新病,就好像拆旧房盖新房。 师父:不经过匠士之手,是盖不好的。 师父:相思病主要用于小儿。 徒儿:有很多不合适的呗。 师父:女人的相思病都是小说家杜撰的。 徒儿:那时候的女人,不是期盼找个好人家,嫁了吗? 师父:古代女人早早就嫁了。 师父:没有什么相思之苦。 师父:反而现在女人倒有相思病了。 |
|
来自: ZDW的图书馆 > 《先生讲《医学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