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荣传统节日民俗考究

 晋南道 2023-07-02 发布于山西

万荣传统节日民俗考究



 
岁 时

AUTUMN


春节是民族传统节日,气氛十分浓厚。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打扫院落、巷道,张贴春联、年画、窗花;大门插松柏枝,系红布条,门上贴秦琼、敬德等图象,以采棍和炭块挡门,认为可以驱除邪祟。傍晚,一家人围坐炕头,边捏饺子边说笑,迟迟不眠,叫做“熬寿”、“守岁”。大年初一,要起得很早,表示勤劳。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父母要给孩子“压岁钱”。家中男人和孩子在院里放炮,燃“牛犊火”,意在驱“年兽”,吓唬“九头鸟”。妇女在屋内煮饺子。吃饭时先到牌位前祭祖,然后再吃。饺子中有的包一枚硬币,有的包两枚,谁吃出谁就有福。吃过饺子,晚辈要给长辈拜年。巷里人见面要互道年好。初一和十五要往家里担水,意在招财进福。俗传“水”是财,“水”字土音读“福”
正月初二祭祖节相传,本县西杨李村令狐氏,家族甚盛,十子百孙。一日,准备造反,被人告密,正月初二犯了皇抄,大部分家人被杀,少数人逃到高家庄,改姓张。后来,峨嵋岭周围农村,把初二叫鬼节,并兴起祭祖。此日,村人成群结队给本村新亡老人(亡后满100天者)送纸锞,与此有关的人可以走亲戚外,其他人家则不准拜亲访友。亦有三年满孝者,在此日换孝,迄今相沿。西村一带,视初二为吉日,招待新女婿。
走初三出嫁的女儿偕女婿携带白馍、麻花、土特产向父母拜年,谚云:“正月初三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日”。女婿拜年,岳父母备以丰盛饭菜。通常上午“耳朵”面,下午酒菜、麻花、火锅、“蒸碗”等。中年夫妇,亦要携带儿女给丈人丈母拜年。双亲亡故者,由内兄弟招待。

破五正月初五俗名“破五”。旧时,此日忌出门探亲,从初一到初四,不准扫地、不准泼水,意恐怕把“财”和“福”扫掉泼出。到了初五,才能照常泼水扫地。故名破五。解放后,此俗逐渐淡化,现已废除。

元宵节 亦叫灯节。这一天,男女不做活计,尽情玩乐。旧时,连倍受约束的妇女,亦要开禁。俗有“十五、十六,公婆不收”之说。白昼,大部分村庄、集镇,均闹社火。入夜各地悬灯。灯形多种多样,千姿百态。旧时农家妇女,把用软黍面捏成的各种形状的油灯,放置棉油、灯芯,点燃放置各个角落,如,箱盖、水缸盖、柜台、走水道等处。另外,还有瓷“夜油”各家点燃,送放附近庙中“灯山”架上,真是灯山灯海,一片通明。太平年间,各地皆放焰火。形式有“百鸟朝凤”、“八仙过海”、“老汉看瓜”之类。解放后,人民政府号召和支持人民大闹红火热闹,并组织各种形式的游艺会,赛灯会。官民同乐,军民同庆。县城解店镇曾放过两次大型焰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民生活富裕,一些致富户也有为村民放焰火者。其花样翻新,形式多样,五光十色,万紫千红。元宵节食包子、元宵、油炸糕。元宵有桂花元宵,糯米元宵、油炸元宵等数种。解放前一般为富家所食,贫苦农民则很少食用。油炸角亦叫油角,用软黍面作皮,绿豆、红枣、柿饼做馅。包成后用油炸之,甜脆酥香,别有风味。正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还要缚秋千。有单人和双人两种,男女皆可荡之。俗传男女十六日荡秋千,可免除百病。
二月二龙抬头雨水节后,紧接惊蛰,蛇、蝎之类蛰伏动物苏醒。民间二月初二兴吃麻花,俗叫“蛟蝎子尾巴”,亦叫“咬干”。此日农家还要吃炒豆,意为爆(张开的意思)龙眼。还要吃油泼旗子面。据说是土地爷生日,土地爷爱吃面。
寒食节也叫禁烟节。是冬至一百零五天,即清明节的前一天。此日家家不动烟火,吃冷食。大约开始于春秋时期,起因说法不一,多以纪念介子推被晋文公烧死而为。古代此节很盛行,特别是汉唐时期。据史载,有冷食三日的,亦有一月的,本县极盛行。清代以后,此节名存实亡。
清明此时风清天朗。本县民间,多数家户于此日拜祖扫墓,亦有在前几日或前一日的扫慕时由家长担上“子福”,拿上香表、酒壶和黑豆芽、鸡蛋等干菜,携带子孙,到祖茔修墓祭祀。一般妇女不参加扫墓,但小女孩可以例外。还有新娶的媳妇,要在头一年携带娘家蒸的“花馍子福”认坟拜祖。扫墓回来要拔麦苗,插门首,意为子孙兴旺,五谷丰登。“子福”是民间用白面蒸的大馍。上扎鸡蛋,内包核桃、红枣、黑面。馍上还盘有面蛇。名曰“子福”“子推”最大的为“总子福”,亦有略小于此的,全家每人一一个,为扫墓祭品。女性的“子福”上面扎核桃,不扎鸡蛋。现在,男女一样,都扎鸡蛋。据说,“子福”寓意有二:一说“子福”是为子孙有福;二说“子福”形状是介子推的头盔,用以纪念介子推。解放后,机关干部、学校师生,群众团体均于此日为革命烈士扫墓。
谷雨本县开始播种棉花、瓜豆之类大秋作物。谚云:“谷雨前后,点瓜种豆”。此节前后蛇、蝎、蜈蚣等五毒俱出。民间用碱水在黄纸上画公鸡吃蝎子之类谷雨贴,配以俚俗诗句,张贴门上,表示鸡吃蝎子。诗句中常见的有:“谷雨谷雨,蝎子哭的,哭的为何,鸡儿吃哩”。今此俗已废。
四月八戴红花传说黄帝和蚩尤在盐池作战,黄帝的战士身戴红花串、皂角叶,日晒风吹不萎;而蚩尤所佩的胡杨叶,经风吹日晒即干。人民协助黄帝与此日打败蚩尤。戴红花串、佩皂角叶从此流传。
端午端午节为农历五月初五。本名“端午”。《风土记》曰:“端五,端初也”。因两个五相重,所以也叫“重五”,又因五为阳日,也叫“端阳”。相传,古代楚国爱国诗人屈原于此日投汨罗江自尽,后人设节纪念。本县群众在大门插艾叶,身带“香布袋”“香布袋”用彩色花布装置香草缝制成各种家畜家禽形状,一为芳身,二为驱邪。此日晨,人们在车路旁采集车前子,俗叫“猪耳朵”,晾干当茶饮。饭时吃包子、棕子、晋糕之类甜食。还有饮雄黄酒,用雄黄酒洒炕头、屋内旮旯的习俗。端午节前夕,逮蛤蟆扣于筛内,是日用墨锭塞其腹内,阴干成“蛤蟆锭”为药,可消肿、清热、解毒。据说,此日蛤蟆极不易见,故有“赖蛤蟆躲端午”的谚语。
走麦罢麦收以后,女儿偕女婿按约定的时间,带着用新麦面蒸的“大角子”(大馍),去看望娘家父母,一来问候,二来互话收成。新婚夫妇走麦罢,岳父母待如上宾。通常此日食包子、煎饼、油旋子,现在农民生活富裕,除此而外尚有油饼、油条、油糕之类。
六月六吃煎馍古代女娲氏练五彩石补天的神话传说,在本县流传甚广。这一天,农妇采集象征五彩石的花椒叶和面摊煎馍(煎饼)而食,意谓补天,现相沿未改。
七月七乞巧节相传,此日为牛郎织女聚会团圆之日。这天,本县农村姑娘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扎“巧爷爷”、“巧奶奶”形象,摆桌陈瓜果向织女星“乞巧”。解放后,此活动已在本县绝迹,但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仍广泛流传。
七月十五中元节七月十五为盂兰会的沿传。盂兰,梵语,为解救苦难的意思。古时习俗,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请和尚或尼姑结盂兰盆会,念经施食,超度饿鬼。俗称“放焰口”。宋代是日祭祀阵亡将士。本县民间于此日为新亡之人送纸灯笼,意为照明亡人前程。老人亡满三年的,多在这天换孝服。除此以外家家吃饺子,下午在门前烧纸祭祖。
八月十五中秋节是白天吃包子,晚上全家团聚赏月,用月饼和石榴、西瓜、葡萄、梨、果献月亮后食之,意在庆祝幸福团圆。节日前后,亲朋间有互赠食品之习俗。
重阳节即农历九月初九日。此日介山庙庙会,远近各县都去赶集,规模十分可观。重阳节食品为“重阳糕”。现在,国家把此日定为“老年节”,全县各地在这一天举行各种尊老敬老活动。
送寒衣农历十月初一日,家家户户都在祖先牌位前或家门首焚纸祭祖。新亡之人,家人要为其糊纸衣柜,做纸衣服焚化,名曰送寒衣。相传,此为秦时孟姜女 哭长城为其夫送寒衣的演化。
冬至旧时,冬至这天小学学生放假,开展体育活动。谚云:“冬至冬至,打坏肋肢。”也说明本县民间有尚武的习俗。此日,家家户户熬蔓青(油菜根)米汤,捏馄饨、煮角而食。相传。汉朝时有两个匈奴首领,一名浑民,一名屯民,经常率兵侵占中原。人民恨之入骨,将他们姓名合称馄饨,以面包肉食之,以解其恨,本县群众有在此日食“煮角”的,故有“冬至吃了煮角。不冻娃娃耳朵”之谣谚。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教师的代表。解放前,农村学校在冬至这天有祭孔子的活动。此日,学生依例先给孔子神象叩头,接着给教师叩头。村中的学董(学校的理事)设宴招待教师,并和教师谈来年是否续聘的问题,如果续聘就在吃饭时给教师提出教师同意就达成协议。如果村上不同意续聘,吃饭时只字不提,教师吃完饭就准备离校另谋职业。

腊八粥群众于腊月初八日煮腊八饭。用小米、绿豆、豇豆、黄豆和面条之类煮成,除人食外,尚要喂鸡、猪、牛、马等家禽家畜。其意在充补禽畜之营养,使其安全过冬。谚云:“吃了腊八饭,鸡儿就下蛋”

腊月二十三祭灶“腊月二十三灶君上青天”。传说,灶神爷爷多嘴,此日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民间各家过光景的情况,所以民间都用酒肉欢送他,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有的媳妇不孝敬公婆,抛米洒面,恐怕灶君告发她,就用糖瓜祭灶,想沾住灶君的嘴。这一活动现在已不大兴盛,但腊月仍有卖糖瓜的。“隆冬腊月二十三打扫灰尘过小年”“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扫尘十”的民谚,在本具广为流传,说明群众自古以来就有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

文章选自95版万荣县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