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鹅湖华氏(2019年)祭祖大会上的讲话——华如兴教授

 新用户40807440 2023-07-02 发布于江苏

在鹅湖华氏祭祖大会上的讲话

华如兴

2019330
各位宗亲:大家上午好!
我去年才了了寻根之愿,我是这儿华氏宗祠第30代。今天,有幸受托代表华氏大家族发言,有些诚惶诚恐,怕讲不好。
我发言的题目:传承华氏优秀文化,为国为民做贡献。分三个部分:华氏起源、先祖光辉、我们的传承。
一、无锡华氏起源
我们华氏,是明清时期无锡第一望族。时至今日,仍是无锡的名门望族。
沿着历史轨迹上溯,明朝初年的华贞固,是鹅湖华氏始迁祖;北宋末年的华原泉,是无锡华氏一世祖,荡口古镇华氏宗祠第一代;东晋末年的华宝(惠山华孝子祠),则是无锡华氏的远祖。
当然,无锡华氏来自北方。据文献考证,华姓源出子姓。子姓派生出了很多姓氏,华姓为其中之一。华姓形成于春秋时期的宋国,今河南商丘一带。宋戴公之孙,名督,字华父,其自立华为姓,姓名华督。
再上溯,是黄帝的曾孙契建立了子姓。因此,华姓的始祖可以远溯到黄帝轩辕氏。
本来,华氏就是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用无锡语音读出的“华wu”,用普通话音读成“华huà”,指华氏、华姓,而读成“华huá”,通常指中华、华夏。我们华家,天然地就打有华夏民族的烙印。
我们再顺着历史,从远往近说。我们江南华氏,先祖华覈(),公元219年出生,三国时期任孙吴的高官。传4代至孝子华宝,时为东晋末年。华宝8岁,其父华豪奉命戍守长安,临行前嘱咐华宝,“须我回,为汝冠娶”。华豪不幸殉难,华宝终生不冠不娶。华宝之弟以幼子悫(què)过继给华宝,居无锡惠山“天下第二泉”旁。那里是我无锡华氏的根基。后人于此建华孝子祠,现在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华宝之后,越18代,华荣担任北宋高官,华家随迁至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又历三代,北宋末年,华原泉随驾南下,复归无锡居梅里乡。
无锡华氏一世祖华原泉,传至七世,遂分十通五奇15支。各位宗亲,我在通八支,您在哪支?
华原泉十世孙华贞固,奉父华幼武之命,自梅里乡迁居荡口,开垦荒地,建设家园。现在是美丽的荡口古镇。
二、无锡华氏先祖的光环
华氏是无锡的名门望族。纵观历史,无锡华氏名人辈出,且融入社会各界,对无锡的发展具有影响深远的独特贡献。
尤其突出的是,华氏先祖的高尚道德品质。中纪委、监察部网站于201696日,刊登华贞固先生《虑得集·家劝》内容,“财不足为后世计,德则可致后世绵远也”。如今,华氏家风的精髓,正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与整理,并导入对子孙后代的传统文化教育。
下面,就华氏先祖的光环,略举几个例子。
无锡华氏的远祖华宝,牢记其父一句话,“须我回,为汝冠娶”,因父未还而终生不冠不娶。
无锡华氏一世祖华原泉,随驾南下之际,将舟船中一半之粮草钱币布施给饥寒交迫的灾民,救活上百人。
鹅湖华氏始迁祖华贞固,告诫自己和子孙,“勿贪可无悔,守分可无忧,坚制可无怨,克励可无求”。这是多好的为人、为官之准则。
荡口古镇华氏宗祠五世祖华铨(quán),经营土地宽广,所交税收约占无锡县的一半,故有华半州之称。如遇灾荒,华铨一面减租,一面赈灾济贫。
通四支的十六世华察,为官清廉。辞官回乡后,帮扶民众,修桥几十座,便利百姓交通,深得民众爱戴。
民国时期的华绎之,是亦儒亦商的实业家。他不但涉足商贸、纺织;还潜心研究与实践,将中国的养蜂业推向现代化,是享誉海内外的“蜂业大王”。他所开办的华氏农场,规模化经营和立体农业方式,在如今的农业农村发展中,仍有示范性意义。
这儿,还有必要提到被誉为“江南第一义庄”的华氏义庄。义庄在江南,是为本族做善事的经济实体,一般为本族贫寒子弟提供助学。而华氏义庄不但为本族贫寒子弟提供助学,也为非华氏本地贫寒的孩子提供助学。华氏义庄还为本族贫寒之家提供资助,并参与其他社会慈善活动。华氏义庄是华氏家风的一个体现。
三、传承华氏“孝义”文化,为国为民做贡献
华孝子祠,突出与报国相连的“孝”;华氏义庄,突出与百姓相连的“义”。“孝义”文化是华氏文化的基本内容。
各位宗亲,先祖为我们做出了光辉榜样,我们理应学习效仿。我们身为国家子民,应当为国家效力,应当为国家挑些担子。地方政府的事情,也应视作己任。
在座的都是家庭要员,大多是家长,我们要努力践行华氏家风家训“崇孝重教”。上要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和老人;下要教育子女健康成长。
认同与传承家族优秀文化,认同与传承中国本土文化,这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民族,能持续5000年不断发展的基石。对子孙后代的人文教育,要沿着这条线,继续进行。我们今天的祭祖大典,正是这一人文教育的体现。
说起“重教”,我家也有个例子。我的父亲,出身贫寒,只读过一年半的私塾,一个普通工人,一生省钱,抠门到极点,却在1994年长孙考入上海交大时,开始实行“考上大学奖励5000元”的政策。25年前,这可不是小数。此事在当时,传为佳话。此后,其他六个孙辈,均考上了大学。
我们的在校学生,要认真读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全面发展,学就本领,将来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在家中,要尊老爱幼,促进家庭和睦。
我们的年轻人,要谦虚学习,钻研技术,立志成才;要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习惯。在单位应认真负责,尽心尽力,争做贡献。
我们华氏大家族,有不少企业家。企业家,不单单是商人、老板,还要尽好企业家社会责任:①诚信经营,提供优质产品或服务;②为国家减轻就业压力;③为国家提供税收;④为社会尽环境保护责任;⑤参与社会慈善活动。企业家要做到,为国家负责,为企业负责,为职工负责,为家庭负责。
本人身为清华大学教授,理应多为国效劳。清华大学有一条校训,“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到今年12月,我将基本完成这一任务。我已退休多年,仍在为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思考一系列战略性问题。
各位宗亲,今天我们在祖祠相聚,共同缅怀先祖,祭奠祖先;并共商华氏发展之策,愿为国为民贡献我们的绵薄之力。
最后,祝宗亲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万事如意!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