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意识可能是更高维度的存在,我们看到的一切都是幻觉 |老唐説

 大智若愚wxy 2023-07-02 发布于重庆

#所见所得,都很科学#

今天这篇文章跟大家聊一聊,意识到底是什么?我们很多人小时候,都会问一些比较奇怪的问题。像比如说人死后会怎么样,天为什么是蓝色的,人又为什么能移动,而石头为什么不能动?这些问题都跟一个东西有关——意识。我们先从人为什么能动开始,一起探索我们作为人的,第一人称的主观体验。

文章图片1

意识到底是什么?

意识到底是什么?

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能动,是因为肌肉的收缩,让人体骨骼有动力,从而使我们能够移动身体。193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查尔斯·斯科特·谢林顿,他在通过实验证明,肌肉收缩是因为大脑给神经元传递指令,神经元又把信息传递给身体的各个部位,然后控制我们的身体。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移动身体的命令是谁发出来的?没错,就是因为我们有自我意识,意识一直是一个具有神秘色彩的概念,它的定义也一直存在争议。一般来说,意识是指一种主观体验,对自我和对外界的感知和认知,包括知觉、思维、情感、意志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大脑是意识的生物学基础,也就是说,大脑是意识的载体。当然,也有科学家认为意识是更高维度的存在。我们能确定自己活着,能感受到自己存在,就是因为我们有第一人称的主观体验。

文章图片2

查尔斯·斯科特·谢林顿

1989年斯图尔特·萨瑟兰(著名的英国哲学家),他在国际心理学词典中是这样写的:意识是一个神秘的现象,没有人知道它是什么,是如何运作的,关于它没有任何值得阅读的东西。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意识是一个非常复杂、有争议的概念。意识既没有明确的学科归属,也没有划定属于哪一个领域。一直到1950年左右,才陆续开始成立专门研究意识的实验室。意识研究涉及的领域特别多,所以通常一个研究意识的实验室,会包括各个领域的专家。其中就包括了:神经科学家、心理学家、精神科医生、脑成像专家、虚拟现实技术专家、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等等。这些专家发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他们认为我们能看到什么,不是眼睛决定的!如果不是眼睛决定的,那是什么决定的呢?带着疑问我们一探究竟。

文章图片3

受控幻觉之外部感知

通常来说,我们人类可以感知物体的,像是颜色、形状、气味、属性、以及他们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什么因果关系等等。目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意识不是直接通过我们的感官信号,来感知外部世界的,而是通过意识的预测和推断。这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个杯子,不是因为我们的眼睛看到了一个杯子,而是我们的意识通过预测和推断,感知眼前这是个杯子。大家可能有点疑惑,举一个大家都熟悉的例子解释一下。大家都有手机不见了找手机的经历,有时候找了半天,就算手机在我们的视觉中心,我们还是“看”不见。这就是因为虽然眼睛看见了,但是意识没有看见。因此,我们能看见什么,不是眼睛决定的,而是我们的意识。再举两个有意思的例子,大家感受一下,为什么我们能看见什么不是眼睛决定,而是我们的意识决定的。图中有两条线段,大家觉得哪条线段更长?

文章图片4

哪条线段更长?

很明显是上面这条短,下面这条长。真实的情况不是这样的,两根线段一样长。

文章图片5

两条线段一样长

是这些箭头误导了我们,大脑试图通过周围的箭头,来推断两条线段的长度,让我们产生了错觉。如果我们集中注意力,还是可以通过分析和判断,发现两根线段其实是一样长的。但是,也有例外的时候。接下来再来看另一张图。

文章图片6

A方块和B方块的颜色一样吗?

大家觉得A方块和B方块的颜色一样吗?直接告诉大家答案,A方块和B方块的颜色是完全一样的,我们再怎么努力也不会看出来这个事实,除非通过一些辅助手段,我现在把A方块和B方块,用一条相同颜色的色块连起来,大家现在再来看,你没看错,AB方块是同样的颜色,他们的灰度是一样的。如果不加这个辅助色块,我们再怎么集中注意力去分析,都不能看出这两个方块,他们的颜色是一样的事实。虽然我们的眼睛,可以知道他们的颜色是一样的,但是意识“看”不出来。

文章图片7

AB方块是同样的颜色

这个实验再次证明,我们能看见什么,不是眼睛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意识决定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把意识感知的本质,比喻为“受控幻觉”。为什么说是幻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听到的和看到的都是“幻觉”。我们先从“颜色”这个概念,来解释一下。

牛顿很久以前就发现,我们能看到的所有颜色,都是基于电磁辐射的几个波长。但是电磁辐射本身,其实是完全无色的,对我们人类来说,五彩斑斓的世界,由三种波长产生,对应到我们视网膜中的三种细胞,真实的世界可能没有颜色这个概念。人的眼睛所看见的各种颜色,只是人类大脑的解读。如果有神的存在的话,神看到的世界跟我们看到的世界,可能完全不一样。我们的视觉系统只能响应电磁频谱的很小一部分,夹在红外线的低频和紫外线的高频之间。我们能感知到的每一种颜色,事实上只是视觉世界中的一部分。只要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知道,我们的感知不可能是对客观世界的全面反映,它受到我们感知系统的约束,客观世界它既不如此,也不止于此。

文章图片8

电磁光谱

这就是为什么说,我们的意识感知是幻觉的原因。印象派画家塞尚的一句话很好的说明了,人为什么会有颜色的概念。他说,色彩是大脑跟宇宙的交汇点。

文章图片9

色彩

我们再来解释一下受控幻觉的“受控”是什么意思。要解释什么是受控,我们知道什么是“失控”就比较容易理解,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小孩能看到或听到,大人听不到看不到的东西,或者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也会这样。通常我们认为这种大多数人,听不到看不到的感知,是幻听和幻觉,他们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事物,听到其他人听不到的声音,我们可以把这些看成是无法控制的感知。就是说大脑不能准确推断客观世界,让受控幻觉变成了失控幻觉。

文章图片10

失控

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有一个疑问,既然我们的感知不可能是客观世界的全面真实的反映,凭什么失控幻觉就不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呢?其实假如我们大多数人,对某种幻觉达成一致的话,那么它就是真实的存在。因为我们这个世界是少数服从多数的,这个规律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假如你对自己的幻觉非常坚定,同时你能让大多数人认同你,那么你的幻觉就是真实的存在。

文章图片11

少数服从多数

颜色的概念,就是所有非色盲都认同的幻觉,所以在人类看来,颜色就是客观存在的真实幻觉。有人可能反驳说,如果都是幻觉,你站在火车面前看看会怎么样。大家要注意,这里说的幻觉不是指它不是客观存在。不管是奔向你的火车、还是蓝天和大树,控制幻觉中的“控制”和“幻觉”同样重要。我们这里强调的幻觉,指的是人类的感知是大脑构建出来的,并不能100%还原客观世界。

文章图片12

火车

接下来我们要问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的意识感知是基于预测和推断,或者说我们的意识为什么总是篡改感官信息呢?我们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颗大脑,在头骨内用意识感知世界我们接收感官信息,然后用我们感知到的信息指导我们决策,并行动。如果我们看见一只老虎在前面,为了生存,我们不仅要感知到一只老虎或者老虎的叫声。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感知到危险信号,这个危险信号对我们来说,才是更重要的感知信息。

文章图片13

老虎

专家认为我们感知世界的根本目的,不是感知它原本的样子。真正的目的在于,感知对我们有用的样子。我们需要更快、更有效地对即将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从来没有直接看到或听到过什么东西,我们看到或听到的都是意识主动解释翻译之后的信息。就拿刚才这个黑白网格图片来说,在已经告诉大家,方块A和方块B的颜色是一样的情况下,虽然我们的眼睛知道它们颜色是一样的,但是我们的意识感觉不到。对于这张图来说,我们的意识主动篡改了原本的信息。我们的意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让两个原本一样的颜色,看起来不一样,是对我们最有用的信息。

文章图片14

受控幻觉之内部感知

刚才我们讲的都是意识的外部感知,接下来我们来讲意识的内部感知,我们拥有意识的根本目的是什么?情绪是什么?自由意志真的存在吗?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感知身体内部的生理状况,他是神经元传递的过程,身体的内部器官(内脏)传输到中枢神经系统,传达有关这些器官状态和整个身体功能的信息。比如,心跳、血压水平、胃肠张力程度、呼吸情况等等。这些信号通过复杂的神经系统,以及深层大脑区域(如脑干和丘脑),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特殊区域(岛叶皮层)进行内部感知。这种感知以特定方式,传达了我们身体内部,生理调节的好坏情况,也就是大脑维持我们生命的能力。专家们认为意识的内部感知和外部感知一样,都是基于预测和推断,同样是“受控幻觉”。

文章图片15

心跳

威廉·罗斯·阿什比和罗杰·科南,在1970年发表了一篇论文,被称为控制论。这个概念可以用他们论文的标题来概括,“一个系统最好的调节器是该系统的模型”。想象一下你家里的空调,假设这个空调系统被设计成,保持室内恒温在20°C左右,大多数空调系统使用简单的反馈控制。如果温度太低,就开启暖气,如果温度太高,就开启冷气,如果温度刚刚好,就关闭开关,我们将这种简单类型的系统称为“系统A”。

文章图片16

控制论

现在我们想象一个更先进的“系统B”。系统B能够预测制热或制冷开关,打开或者说关闭后,室内温度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系列的预测基于房间的大小,出风口的大小和位置、墙体的材质、以及外部天气条件。系统B通过预测和推断,相应地调整电力输出,通过这些先进的能力,系统B可以比系统A更好地维持室内恒温,特别是对于结构复杂的房屋,或复杂的天气条件来说,系统B可以更好的完成任务,一种高端的系统B,甚至可以预测即将到来的与温度有关的挑战。比如即将到来的寒冷天气,它可以提前调整电力输出,防止温度暂时下降。我们意识的内部感知类似于系统B。比如我们可以很好的维持自己的体温在需要的时候,我们的血压和心跳也会发生变化,来应对当前的情况。

文章图片17

生命

佛洛依德认为这个层面的意识控制,称为潜意识。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大脑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它肯定不是为了搞科研,也不是为了写诗歌,它最基本的职责是维持我们的生命。

谈到内部感知,就不得不聊到“情绪”这个话题。专家们认为我们产生的各种情绪,都是对我们身体状况的一种解释。也就是说,情绪是大脑建构出来的,是对生理反应产生的预测和推断。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是身体对于愤怒、恐惧和焦虑的反应,这些情绪会导致出汗、烦躁和不安。长期的心跳加快和血压升高,可能会导致焦虑和压力,这些情绪会导致我们感到紧张和疲劳。如果我们能够找到情绪的来源,就能够更好地控制情绪。尝试回想一下,是什么事情引起了情绪的变化,然后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控制情绪并不意味着完全消除情绪,情绪是人类生活的自然反应。对于有些情况来说,表达情绪可能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如果身边有人总让你感觉不舒服,这时候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文章图片18

情绪

意识的内部感知通过预测和推断,让我们拥有控制力。先感知,再思考,最后采取行动。不管是我们的身体,还是中央供暖系统,或者是自动驾驶系统,它们都需要预测系统的运行情况。当系统受到干扰时,就需要预测这些干扰,对系统会发生什么变化,并产生相对应的应对机制。

为什么意识的内部感知同样是“受控幻觉”?举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例子——“兴奋的误判”。有一本书,书名叫《成为你》,里面记录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邀请两组志愿者分别通过一座桥,其中一座桥是比较摇晃的,让人感觉十分危险,另一座桥是非常稳固的。在桥对面有一名漂亮的女性研究员,负责给志愿者发放卡片,卡片上有调查问卷,和这位女性研究员的联系方式,用于收集实验数据。通过那座非常摇晃的桥的志愿者,通常都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因为感觉到了危险,通过另一座桥的志愿者就不会。

文章图片19

摇晃的桥

最后,发现一组有意思的数据,通过会摇晃的那座桥的志愿者,给这位漂亮的女性研究员,发出约会邀请的比例尤其的高。该实验的研究人员给出了解释,因为志愿者们走上那座摇晃的桥,会引起生理上的兴奋感,在高桥上有些害怕。但是当他们走到桥对面时,这种生理上的兴奋感,被重新解释为对女性研究员的某种吸引力,而在那座稳固的桥上则没有类似的生理兴奋感。因此向女性研究员发出约会邀请的比例就非常少。顺便提一下,两座桥对面站着的女性研究员是同一个人。所以,大家约会的时候选择爬山,过山车或者楼层特别高的露天餐厅,这些会引起心跳加速的地方,表白成功率往往更大一些。当然,大家在被表白的时候,可能也要仔细想一想,这种兴奋感到底是幻觉,还是出自于对方对你的吸引力,需要冷静思考一下,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文章图片20

兴奋的误判

意识的内部感知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自由意志。我们可以自由的决定自己想干什么,可以决定今天晚上吃什么,明天跟哪个人一起去旅行。事实上,自由意志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一部分人认为人类有自由意志,我们能够自主地做出决定然后去行动,可以自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对事物的态度,不受外部因素的完全支配。

也有一部分人认为,人类的行为和选择都是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我们的遗传基因、成长环境和社会经验等。他们认为人类的行为,是可以通过这些因素去预测的。伟大的爱因斯坦他认为,人没有自由意志。他在1929年的一次采访中表示,他不相信自由意志,所以他对任何贡献都不会认领功劳。哲学家叔本华认为:一个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事情,但不能选择自己的欲望。也就是说我们不能选择我们的欲望,但我们可以选择用什么样的行动,去满足这些欲望。我认为叔本华的说法很好的强调了,欲望和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

文章图片21

爱因斯坦

科学家对意识的不同观点

人类对意识的研究有很多挑战,以及不同的观点。物理主义认为,意识是由物理和生物过程产生的,它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产物,只要我们能够充分了解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运作机制,就可以解释和理解意识。比如弗朗西斯·克里克,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克里克最大的贡献是,与詹姆斯·沃森一起解析了DNA结构,他们在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认为,意识是由大脑和神经元的活动产生的。比如,人在听到悲伤的音乐时,大脑中岛叶的活动增强,这是大脑处理情感信息的一个关键区域,这些变化可以激发出强烈的情感。比如悲伤和忧郁,有时也会使人感到快感或者放松。

文章图片22

还有一部分人是反物理主义,他们认为意识不能被简单地归纳为物理或生物过程,意识有它自己的本质和属性。他们认为,意识是某种非物质的实体或精神现象,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研究和理解。比如约翰·埃克尔斯(John Eccles,1903-1997)澳大利亚神经生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约翰·埃克尔斯认为大脑神经元的活动不足以解释意识,意识和物质是两个不同的实体,大脑只是意识的物理载体,但并不是意识本身。

文章图片23

非物质的实体

还有一个叫加来道雄的日裔美籍物理学家,他对意识的问题很感兴趣,主要研究弦理论。他也提出了一些关于意识的观点,他认为意识可能存在于更高维度的空间里,超出了我们目前能够感知的四维空间。

他这么认为有两个依据:

第一个依据是,尽管我们对于大脑的神经元活动,有非常深入的了解,但是目前仍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完全量化和解释意识到底是什么,因为意识是高度主观的,每个人的意识都不一样,都是独一无二的。即使在同样的条件和环境下,不同人的感觉和体验也可能完全不相同,也就说明意识不能简单的用数据来量化或者来解释它。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神经影像等技术手段,来研究大脑活动跟意识的关系,但是仍然有很多限制和局限性。比如说,即使我们可以通过脑电图等手段,记录大脑活动,但是这些电信号并不能准确反应我们的意识,因为它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也是意识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难题。

文章图片24

大脑影像

第二个依据是,加来道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弦理论,简单讲一下弦理论是什么,弦理论用于探索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和规律。它试图形成一种全面的,可以解释一切的理论框架。假如有神的存在,那么弦理论就是在探索神创造这个世界的时候,它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加来道雄在研究弦理论时发现,需要将我们熟悉的四维世界进行升维,目前认为一共有十一维空间,才能解释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自然现象。这其实就说明了,目前人类提出的所有物理定律,都是现象与现象的关联,并不能代表本质原因。因为我们是通过观察四维空间,得出各种物理现象之间的关联,并进行规律总结。

文章图片25

弦理论

基于上面的两个原因,简单概括就是:

首先,目前意识是无法完全量化和解释。其次,很多现象在四维空间只能看到现象,要看到本质,需要引入高维度概念。所以加来道雄认为,意识可能存在于更高维度的空间里,超出我们能够感知的四维空间。加来道雄还认为,人类可能会通过科技手段,实现意识的数字化或者复制人类意识,从而实现真正的人工智能或者数字生命。

他的主要依据有三点:

第一点,大脑是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又是由神经元的活动和信号产生的。第二点,由于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们可以记录和处理大脑的神经信号。第三点依据是,由于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我们可以用数字形式存储和处理大脑神经信号,比如现阶段正在研究的脑机接口。

文章图片26

数字生命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一起想像一个情景,假如未来出现一种传送装置,可以把人完美分子级复制到火星,然后把地球上的自己蒸发掉。但是有一天机器故障了,地球上的自己没有被蒸发掉。现在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同时出现了两个自己,他们有相同的身体,相同的记忆和相同的意识。那么我们需要想一想,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我的观点是,两个都是真正的自己。这就有一个问题,地球上的自己会被人用枪指着,火星上的自己不知道地球上发生的事情,如果你是地球上的自己,你会任由自己消失吗?实际上,地球上的自己被枪指着的那一刻,他就像平行宇宙的一个分支,走向了另一条时间线。

文章图片27

未来传送装置

对意识的探索

大脑非常复杂,拥有860亿个神经元,和8.6兆以上的神经元连接。面对脑科学这个仍没有被完全开垦的领域,由政府主导的大型科研项目应运而生。瑞士、美国和日本等国家,先后启动了针对大脑的研究项目。中国在2021年启动了“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项目,中国脑计划预计有数百亿的投入,主要围绕大脑认知原理、类脑计算与脑机智能、脑疾病等相关研究领域。

文章图片28

大脑神经元

很多人认为意识超出了科学的范围,就像在人类当年还不了解生命一样。之前生命也是神秘的。但是,只要认识到生命的属性并解释它,比如新陈代谢、繁殖、体内平衡等等,大家就会把生命理解为不超越科学,当人类更近一步认识到意识的属性,并解释它,意识也将逐渐褪去神秘的面纱。

文章图片29

神秘的意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