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中路上的优秀历史保护建筑

 老房子图书馆 2023-07-02 发布于上海

河南中路旧名河南路(Honan Road),是当年上海公共租界中区和上海市黄浦区的一条南北向马路,南起延安东路(原爱多亚路),北至苏州路。全长1233米,与广东路、福州路、汉口路、九江路、南京路、北京路等多条道路交汇。1846年,租界修筑该路洋泾浜至南京路的南段,作为英租界的西界,名为界路(Boundary Road)。1856年向北延伸至苏州路。

河南中路160~164号今貌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262 杨庆和银楼旧址 清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160~164号

杨庆和曾是昔日上海“九大银楼”之一(其余八大分别是凤祥、裘天宝、方九霞、宝成、庆云、景福、费文元、庆福星)。

1948年版《上海市行号路图录》

从1948年版行号图中可以看到河南路154号是“杨庆和银楼”(见上图)。据《申报》记载,位于河南路154号即棋盘街泗泾路口的杨庆和发记银楼,于1898年6月4日开张。杨庆和是大同行中第一家牌子最有声誉的银楼。旗下有福记、发记、久记、长记、公记、慎记、甡记等不同字号。杨庆和所制金银首饰器皿,工艺精良,式样特别。

据记载,棋盘街杨庆和发记银楼装潢雅致,內外壮观,可称与众不同;其样橱內陈列的各种器皿,标明价格,一目了然。尤以茶具、梳妆用具、花瓶、大餐器具、酒盅、糖蓝、花缸等类销售最旺。从前,家里有几件杨庆和银楼的器具是很有面子的。

杨庆和发记金条

1929年,意大利皇太子与比利时公主大婚盛典,蒋主席赠送纹银博古彝鼎等件数种,系出自棋盘街杨庆和发记银楼。

文华图书公司,摄于1933年

上面的照片是摄于1933年的位于河南路148号的文华图书公司大楼,可以看到左下角“杨庆和银楼”的字样。遗憾的是没有找到隔壁154号杨庆和银楼的老照片。

《申报》上从1901年至1942年记载的杨庆和发记银楼经理是席云生。席云生是上海商界名人,1926年当选上海银楼公所董事兼代表。

国民党元老邵力子与叶楚伧曾经同宿民国日报社,当时社址就在杨庆和发记银楼隔邻,无事时候,两人常侍窗眺望银楼出入的女顾客,叶氏曾吟打油诗道:“结得芳邻杨庆和,朝朝暮暮看娇娥。”邵氏代续说道:“有时辜负伸头颈,碰着浓装老太婆。”

河南中路220号五洲大楼今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9-V;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229 五洲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220号

1936-10-09《申报》

1936年10月10日双十节,五洲大药房举行了新厦落成和创立三十周年两大庆典。由实业部长吴鼎昌莅临揭幕。

河南路福州路口(可见左面改造前的五洲大药房),摄于1911-1930年

福州路河南路转角的基地是1923年买进的,后因原房屋不敷使用,进行了翻建,1936年落成,新大厦共十层。其全部所用电灯泡,均采用国货老牌亚浦耳灯泡,足见五洲当局之真实提倡国货也。

大厦下面的两层是营业部,上面的几层是办公室、各科名医诊所、和职员宿舍等。在三楼的中部,还建有该公司前总经理项松茂先生的纪念堂,由北平著名的工匠设计,庄严伟丽,用以纪念松茂先生的殉国死难。

大厦由上海通和公司设计,全部工程由新金记康号承包,电力工程由兴泰电器公司承包,升降机工程由沃的司公司承装,热冷汽设备工程由北极公司承装,全部卫生设备由新申公司承包,并聘上海基泰工程师为顾问。

五洲大药房(International Dispensary),摄于1936-1949年

五洲药房于1907年由夏粹芳、黄楚九创办,1911年项松茂应邀担任五洲药房经理,自他担任经理后,加强企业管理、扩大生产规模,使企业知名度和产品销路享誉国内外。主要产品有人造自来血、补天汁、海波药、月月红和一些家用药品,如十滴水等成药。1921年,五洲药房盘进德国人开设在徐家汇的固本肥皂厂(后改名为五洲固本皂药厂),1936年改称五洲制药厂。

1932年“一二八”淞沪战争期间,项松茂冒险援救北四川路支店被难同事,惨遭不幸。项松茂殉国后,其长子项绳武放弃了律师职业,临危受命担任总经理。项松茂于1月31日殉国,公司特用“131”数字作为出品名牌,藉资纪念,如有“131牙膏”、“131牙刷”、“131头水”、“131雪花”等产品。上海电视台曾经拍过一部纪录片专门介绍项松茂殉国的经过,令人印象深刻。

五洲大药房(International Dispensary)夜景,摄于1936-1949年

新大厦10月11日开始营业。为了让市民了解香皂的制造过程,特将小型香皂制造机配置于五楼,公开表演其制造过程,供人参观。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左)及中华书局(右)旧址今貌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1910207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旧址 清、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221号

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摄于1933年

在福州路河南中路西南角,南北并列着两栋五层建筑,靠北的这栋曾是中华书局总店大楼,靠南的这栋则是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旧址。

河南路221号中华书局,摄于1911-1940年

中华书局是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1年辛亥革命后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1912年11月,中华书局迁移至抛球场南首五号三层楼洋房内。

中华书局,摄于1916年(右面是中英大药房)

1916年10月,中华书局总店迁至四马路棋盘街转角(即现址)的自建五层楼房内,10月14日举行了开幕典礼。本埠官场如徐道尹等,商界如总商会朱会长等均来道贺。大总统颁给的“富擬瑯環”的匾额被悬挂在上楼处。

解放后,这里曾开过新华书店及上海科技书店等,现在改作时尚酒店。

商务印书馆,摄于1920-1929年

南面的原商务印书馆发行所大楼建于1902年。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十(1897年2月11日),夏粹方等在江西路南首的德昌里末弄三号创办“商务印书馆”。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此建“商务印书馆发行所”。主要出版发行学校教科书、科技著作、文艺作品、工具书等及定期刊物,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出版机构。

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近代工运史上曾留下光辉的纪录。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发生后,上海的工人运动迅猛发展。6月,上海总工会成立,商务印书馆工会也举行了成立大会。不久,商务印书馆下属的印刷所、发行所、编译所、总务处也相继分别成立自己的职工组织。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会推选陈云担任委员长。党中央很重视商务印书馆的职工运动,派徐梅坤,与沈雁冰、陈云、杨贤江等十余人组成临时党团组织,加强对罢工的领导。8月,商务印书馆三所一处的职工为改善生活待遇举行罢工斗争,时任中共商务印书馆总支部干事兼发行所分支部书记的陈云是这次罢工的发起者和重要组织者之一。通过罢工,使馆方接受了改善工人工资待遇、承认工会的权力等条件。

商务印书馆发行所职工会第一届执行委员合影(前排左三为陈云)

前面已经提到夏粹方曾于1907年创办五洲药房,可是就是这位创办了商务印书馆和五洲药房的著名企业家,1914年被凶手暗杀在他创办的商务印书馆发行所门前。

夏瑞芳(字粹方,1871-1914)

1914年1月10日下午六时半,商务印书馆经理夏粹方从河南路发行所走出正欲跨上马车,突遭凶徒连开两枪,夏即返身欲入该馆躲避,但只抵门口,已因伤重,血流如注,痛极倒地。凶犯见夏已倒地,即向南狂奔,夏之小马夫见主人被害,便一路追赶,至五马路口(即宝善街)由该处站岗的华捕将凶犯抓获。夏粹方被送进仁济医院后不治身亡。凶犯王庆瑞2月20日被枪决。据有关资料分析夏粹芳是因阻止陈其美在闸北福州会馆设立讨袁军司令部而被党人暗杀。夏粹芳的被刺,害得继任总经理鲍咸昌上下班不得不身穿钢马甲,并配带手枪,以防不测。

鲍家六子婿(左起:夏瑞芳,鲍咸亨,鲍咸昌,郭秉文,张桂华,鲍咸恩)

鲍咸昌一家对商务印书馆作出过开创性的贡献,鲍咸昌与其兄鲍咸恩均为商务印书馆的创办人之一,鲍咸昌的大妹嫁给了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主席张蟾芬(张桂华),鲍咸昌的二妹嫁给了夏粹芳,鲍咸昌的三妹则嫁给了著名教育家、东南大学校长郭秉文。

目前商务印书馆发行所旧址大楼为中国科技图书公司。

《中央日报》社旧址今貌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355 《中央日报》社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308号

1945-08-16《中央日报》

《中央日报》是中国国民党机关报,于1928年2月1日由中国国民党中央创刊于上海,一年后迁至南京。报社采总编辑制,社长由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兼。1932年改行社长制,直接对国民党中央宣传部负责,首任社长程沧波。1938年9月1日抗日战争爆发一年后随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出版。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宣部派人接收南京日伪《中报》、《中央日报》等,在旧址重建南京《中央日报》,于同年9月10日出版,由马星野出任社长。重庆《中央日报》则归国民党中央宣传部直辖照常出版。1947年该报成立中央日报股份有限公司及董事会。

1948年12月21日,中央日报董事长彭学沛、社长冯有真为筹划《中央日报》迁往广州事宜,途中因飞机失事而罹难。

1949-04-25《申报》

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的第二天,南京《中央日报》发完最后一期。两天后,改为《解放新闻》。此后,《新华日报》在此基础上创办。1949年5月1日,京沪杭警备总司令部新闻检查处在河南中路《中央日报》社成立。而《中央日报》则随着国民党政府一起从此迁往台湾。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382 中国农工银行旧址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348号

中国农工银行原为1918年北洋政府财政部在大兴、宛平县设立的大宛农工银行。1920年改为商办。因营业扩大,于1927年2月改名为中国农工银行。总行设在北京。总行后来于1931年2月迁到上海。

上海行址原来在北京路河南路东首104号。1930年5月26日,上海中国农工银行迁至河南路九江路角新屋营业(今址河南中路348号)。

1948-01-05《申报》

1948年1月5日,因业务发展,原有行址不敷应用,上海中国农工银行迁入四川路农工大厦办公。同时举行该行成立三十周年纪念。

中国侨民银公司旧址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80000383 河南中路368号楼 清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368号

1946-07-24《申报》

位于九江路河南路口的河南中路368号大楼为中国侨民银公司(即中国侨民商业银行)旧址。1946年7月24日《申报》报道了中国侨民银公司沪分行开幕的消息。

梁金山(1882~1977)

中国侨民银公司由缅甸华侨巨商梁金山创办,河南中路368号大楼为上海分公司,1946年7月24日开业。经营一般商业银行及储蓄信托业务。总公司原设在昆明,后移至上海。1948年8月,中国侨民银公司改称中国侨民商业银行。

恒利银行大楼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90000299 恒利银行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495、503号,天津路100号

恒利银行大楼

恒利银行大楼(现永利大楼),1932年由赵深、陈植设计,1933年8月竣工,仁昌营造厂承建。

1933-08-29《申报》:恒利银行开幕志盛

恒利银行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秋创设于上海宁波路86号。1933年8月28日行址迁入天津路100号。1934年1月恒利银行加入上海市银行业同业公会,并加入该会之联合准备会及票据交换所,同年领得国民政府财政部发给银字第328号营业执照。该行设储蓄、商业两部,营业种类包括商业、储蓄、信托等业务。1937年8月受战争影响暂行停业,1938年10月正式复业。

锦兴大楼

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805190000398 锦兴大楼 民国 外滩街道

地址:河南中路505号、515号

锦兴大楼

锦兴大楼1933年2月由范文照建筑事务所设计,约1934年建成。

1937-09-22《申报》:川康平民银行开业

成立于1937年的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曾位于河南中路515号大楼内。川康平民商业银行由川康殖业、重庆平民、四川商业三银行合并而成。1937年9月21日开业。总行设于重庆,上海设分行。上海分行因战事影响,设于法租界蒲石路,1939年11月1日迁至公共租界九江路284号。于1940年代迁至河南中路515号。1948年7月川康平民商业银行更名为川康商业银行。

美丰大楼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13-IV;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美丰银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美丰大楼/上海强农集团

地址:河南中路521-529号,宁波路180号

层数:4层;结构类型:砖混结构;建造年代:1918-1924年;保护类别:三类

美丰大楼

美丰大楼曾是四川美丰银行所在地。四川美丰银行,1922年4月2日在重庆开业,总行设于重庆。1933年在上海设分行,行址在九江路O字十六号即河南路转角。1937年7月26日,迁至河南路521号。1948年7月更名为美丰商业银行。

四川美丰银行发行的兑换券

四川美丰银行是重庆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第一任总经理为雷文财团的董事长雷文,经理为美方的赫尔德,两位协理则由中方担任,分别是华股方面的出资方邓芝如和促成这次中美合作的功臣康心如。其中康心如是四川美丰的灵魂人物,是他促成1927年华股买下美股,使之成为中资银行,并从此担任总经理。从1922年开业到1950年关门,康心如经营四川美丰28年。康心如还曾是中华书局的股东。四川美丰在陪都重庆投资了许多工业及公用事业项目,如: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水泥公司、煤炭公司等,在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都有重要影响。康心如也因此成为著名的银行家、实业家,在当时的重庆政商界是显赫人物。

吉祥里

优秀历史建筑编号:HP-J-035-II;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2945180000079 吉祥里 清 外滩街道

原名称/原(曾)使用单位:吉祥里;现名称/现使用单位:吉祥里

地址:河南中路531-541号

层数:2层;结构类型:砖木结构;建造年代:1876年;保护类别:四类

吉祥里18号

吉祥里是上海最早的石库门建筑之一。从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开始,弄内曾经有永兴、五丰、信孚、瑞昶、鸿赉、敦余、公升泰、同春、恒丰、郭裕、鸣胜、益丰德记、仕昶等多家钱庄,到四十年代后期,还有德丰、四品、仁昶、裕德祥、信孚、福泰、天一、年丰等钱庄在此经营。其中有些钱庄壮大发展成银行,如:1918年设立在吉祥里的益丰钱庄,1933年10月改组为正明商业储蓄银行。

吉祥里弄口最南面朝东三间石库门面,曾经开有一家纸行,名字叫“宏大纸行”,1914年从南京路搬到这里,直到解放前一直在此营业。

1937-03-22《申报》

吉祥里20号,曾是宁波商人沈荣山开办的“中国贸易商行”。1937年3月21日开业当天,虞洽卿等百余人莅临祝贺。第二天的《申报》还特意报道(见上图)。

1937-06-15《申报》

吉祥里18号曾是潘序伦创办的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第二院院址。1937年6月15日《申报》刊登《私立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创立特刊》,宣布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成立十周年之际,创办立信会计专科学校。学校采用学年兼学分制,以大学商学院会计学系课程为标准,注重实际应用。学生在三学年以内,至少修满一百三十六学分始能毕业。该校毕业生为各工商企业所青睐,供不应求。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第二院院址及一、二层平面图

立信会计专科学校第一院院址在北苏州路1040号,第二院院址即河南路宁波路口吉祥里18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