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烦恼的父亲们

 图书馆1jjds612 2023-07-02 发布于湖南
图片

那时还没有父亲节。。。

图片

那时还没有父亲节。

东晋人陶渊明看着膝下的五个儿子,气急败坏的写了一首题名为《责子》的诗,把他的儿子们挨个儿骂了一遍: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宜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看来陶渊明喜欢喝酒,跟这五个二货儿子有关。

那时还没有父亲节。

北宋人苏东坡在流放中得了一个儿子,他很爱这个逆境中诞生的儿子,为他取名苏遁,一个遁字,饱含了他的无限意味。那时北宋习俗是孩子生下三天要洗澡,苏东坡亦不能免俗,他总结自己一生的际遇,给苏遁写这样一首既有痛苦经验又有美好祝愿的诗:

人皆养子盼聪明,

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吾儿愚且鲁,

无灾无难到公卿。

他明白,只要傻乎乎的,就有做到公卿的机会。

那时还没有父亲节。

南宋人辛弃疾请道士作法为儿子辛铁柱祈福,法事结束,辛弃疾写了一首题名为《清平乐.为儿铁柱作》的小词:

灵蝗醮罢,福禄都来也。试引鹓鶵花树下,断了惊惊怕怕。从今日日聪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铁柱,无灾无难公卿。

末句应该是从苏东坡处化来。

辛弃疾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也希望儿子能够远离灾难平步青云。

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平步青云只是美好的梦想,辛铁柱成功的变身为啃老族。当辛弃疾在官场上心灰意冷,准备告老还乡的时候,铁柱说老爸你咋想的,不当官回去喝西北风吗?

气得辛弃疾写了一首《最高楼.吾衰矣》: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别说一个铁柱,就是一堵铁墙也挡不住辛弃疾远离官场的心愿——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

图片
图片

钟点工手账

图片
图片

钟点工手账与

茨冈美文

那时还没有父亲节。

1919年,胡适之的大儿子呱呱坠地。胡适之好开心啊,隆重地命名为“祖望”,好家伙,祖宗十八代的期望都落在了这个碎怂身上了!开心不能没有诗啊,虽然他诗写的一般,但好在他自己不知道。

不管咋说,胡适之就是胡适之,胡适之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就连几句写给碎怂的白话诗,也不同凡响,被粉丝们夸赞说“处处闪耀着人性主义光辉”,随便截一段吧——

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

 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孩子。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

    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

    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你并不是因我而来,

    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我是爱你的,

    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

    去掌控你的人生。

确实不同凡响。然而,问题来了:果然祖望是独立的个体,果然祖望是与胡适之不同的灵魂。最初,在胡适之给他的家书里,还可以看到他作为父亲满满的希望和爱——

你这么小小年纪,就离开家庭,你妈和我都很难过。但是我们为你 想,离开家庭是最好的办法。第一使你操练独立的生活,第二使你操练合群的生活,第三使你自己感觉用功的必要。

自己能照应自己,服侍自己,这是独立的生活。饮食要自己照管,冷暖要自己知道。最要紧的是做事要自己负责任。

你功课做得好,是你自己的光荣。你做错了事,学堂记你的过,惩罚你,是你自己的羞耻。做的好,是你自己负责任。做的不好,也是你自己负责任。这是你自己独立做人的第一天,你要凡事小心。

你现在要和几百人同学了,不能不想想怎样可以同别人合得来。人同人相处,这是合群的生活。

你要做自己的事,但不可妨害别人的事。你要爱护自己,但不可妨害别人。能帮助别人,须要尽力帮助人,但不可帮助别人做坏事,如帮人作弊,帮人犯规则,都是帮人做坏事,千万不可做。

合群有一条规则,就是时时要替别人想想,时时要想想:“假如我做了他,我应该怎样?”“我受不了的,他能受得了吗?我不愿意的,他愿意吗?

你能这样想,便是好孩子。你不是笨人,功课应该做得好。但你要知道世上比你聪明的人多得很,你若不用功,成绩一定落后。

 工科及格,那算什么?在一班要赶在一班的最高一排,在一校要赶在一校的最高一排。工科要考最优等,品行要列最优等,做人要做最上等的人,这才是有志气的孩子。但志气要放在心里,千万不可放在嘴上,千万不可摆在脸上。无论你的志气怎样高,对人切不可骄傲。无论你成绩怎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你越谦虚和气,人家越敬你爱你。你越骄傲,人家越恨你,越瞧不起你。

 儿子,你不在家中,我们时时想念你,你自己要保重身体。

你是徽州人,要记得“徽州朝奉,自己保重”。

我还真是第一次看到“徽州朝奉,自己保重”这句话,立刻去查,原来是徽州人自古以来都是小小年纪便出外做生意,提倡独立,强调自己的事要自己做。

这一年,十一岁的胡祖望离家远行。父亲胡适之希望儿子能出类拔萃,名列前茅,做最上等的人,但又怕他骄傲,嘱咐他无论成绩多么好,待人总要谦虚和气;无论志气怎样高,对人切不可骄傲。

一年后,胡适之明白他的所有担忧都是多余的,祖望基本上是无可望了。

下面是他在1930年给胡祖望的信——

祖望:

今近接到学校报告你的成绩,说你“成绩欠佳”,要你在暑期学校补课。你的成绩有八个4,这是最坏的成绩。你不觉得可耻吗?你自己看看这表。你在学校里干的什么事?你这样的功课还不要补课吗?

我那一天赶到学校里来警告你,叫你用功做功课,你记得吗?

你这样不用功,这样不肯听话,不必去外国丢我的脸了。今天请你拿这信和报告单去给倪先生看,叫他准你退出旅行团,退回已缴各费,即日搬回家来,七月二日再去进暑假学校补课。这不是我改变宗旨,只是你自己不争气,怪不得我们。

                                                    爸爸

图片
图片

茨冈美文

生他时高调宣布“我不以爱之名掌控你的人生”,上学时则变成了“你不必去外国丢我的脸了”。

望子成龙,虽辛稼轩胡适之都不能免俗。

但胡适之很快就应该觉得胡祖望还是不错的,因为第二个儿子胡思杜又翩翩的来了,他很快品尝到了什么叫“一蟹不如一蟹”。

那是1921年。

1938年,胡适之就任驻美大使。那时,胡祖望前往西南联大读书,后转至美国留学,胡思杜则跟着母亲在上海生活。知子莫若父,胡适之知道胡思杜不省心,特意请好朋友竹垚生帮忙照看,行前还专门嘱咐胡思杜要多给自己写信。

胡思杜答应的十分干脆,只是答应归答应,就是不写,懒得写。他很忙,那时他头上新添了一顶帽子,叫“不良少年”。他赌马赌狗,没有不涉足的,学业全部荒废。

这时,他收到了江东秀的投诉:“小三太懒,我要叫他写封信,都要把我气死。好吃慢做,一天嘴里都是戏。书面上乱写,糊里糊涂的。我最恨三教九流的说话,他是天文地理全知,同人家瞎说八道的。这个儿子,日后必坏。”

紧接着,他又收到竹垚生的告急文书:“小三在此读书,无甚进境,且恐沾染上海青年恶习,请兄要赶快注意。”

胡适之能有什么办法?他只有把胡思杜弄到美国来读书。

1941年5月,胡适之安排胡思杜先进入一所美国教会学校就读,很快他看出上帝管不了他儿子,便又安排他到印第安纳大学。

一年后,胡思杜五门功课,四门不及格。

那时已经有父亲节了。

胡适之后来回忆说:“1946年父亲节那天,我想起我的第二个儿子胡思杜,我打了一个电报给他,谁知他那个学期根本没去上课,他把我汇给他的钱全部跑马跑光了,还欠了一身的债。为了两张支票的事,险些被警察找去了,后来由我的一位朋友把他救出来。他的两个衣袋里全是当票,其中一张是我给他的一台打字机的当票。”

朽木不可雕,即便乃父是胡适之也不管用的。

要说做父亲做的硬朗,还真得说是周老师。

周老师是1936年10月19日去世的,他在1936年的9月5日写下一篇《死》,文章有涉及遗嘱的内容,他说: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

一,不得因为丧事,收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四,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五,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六,别人应须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七,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按理说既是写父与子,那周老师的遗嘱就只有第五条是相关的。但我太爱周老师了,见了他的文字就恨不得全文照录。就说写个遗嘱,他写的也与别人完全不一样。

雄心胜此万夫强,到地狱,犹穷追奸贼,血战一场。

1929年9月27日,许广平诞下一个男婴。因为是生在上海,于是周老师为他取名海婴,意即来自上海的婴儿。

周老师一生只有这一个孩子,自然十分溺爱。

周老师一生所受到的很大一部分攻讦,都是来自所谓自家阵营。此番也不例外,有革命者来到周家,见周老师十分怜爱海婴,便叽叽喳喳说周老师原本应该是横眉怒目的金刚,如何变成俯首低眉的父亲了?周老师听到这些妇姑勃谿的闲言碎语,十分生气,便写下了这首《答客诮》:

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

回眸时看小於菟。

好棒!

      ——完——

声明:此公众号所刊文章均为茨冈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