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 善法文章 《新生启示录4——向死而生》 人中马-陈虚炎

 兰若青青 2023-07-02 发布于陕西

朝闻道夕死可矣!

其实也不必死,不过,就算死了,也没多大关系。闻道,不是见道(见性),顶多是明心,不过就算明心了,只要足够相信这颗心就是如此(理),明白了法身不灭的道理,死亡的意义就于恐怖和无知中消亡。因为死的只是肉体,我们的精神,或者说灵魂,或者说真我,从来就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这些“概念之物”是绝对的,与死亡之类无常是决然不同的——他们只是道的另一种表达。

我们常在一些玄幻小说中听说“身死道消”一词,形容一些修仙大能被更高的大能打“死”。为了强调这个死是真死,是绝对的消亡,“身死”还不够,甚至要用“道消”来形容。事实上,如果你真的明白身与道的关系,就知道“道消”是多么荒诞的说法。某种意义上,正确的说法,应该是,身死道生。(道既不生也不灭,这里的生,其实是显的意思。)

《文始真经》有类似的表达:人心死,道心生。反之,人心不死,道心不生。“心死神活”亦是此理。心死,其实不是真死,只是接近“死”的一种状态:心无一物所著,一念无所思,皇皇穆穆,即入窈冥境界。这就是所谓的“心死状态”,此时人可能出于或无我,或无法,或无为,或三无之境界。心死了,道就能生出来,这里的生,其实也是显化之意。因为道本身就不生不灭,不需要“重生”一回。佛法中形容道,就是自性,如来藏,法身,真如,如如之类,这些名词都不过是概念,真正的道是无法形容和比喻的,我们只能说,他是我们从现有逻辑所能理解的,所谓的“一体性”,这个一体性中因为无差别的缘故,它亦是无概念的世界。然而,说它无概念,好像是什么都没有,是虚无,然而它却又是万有,是实在,是实相,因为它里头孕育了一切。

这一切是什么?我曾经这样形容:即宇宙就是所有的可能性与非可能性的集合。这里的可能性,指的是一种思维(想象力)的创造,也就是说,世间所有法相皆是你想象力(念头)的产物。(请诸君不要将想象力与念头的概念过渡区分,我们不要陷入概念执,用你的心去理解概念,而不是逻辑)然而,这些是不够的。世界中还有许多我们想象不到,或者不可想象的事物,或许因为我们的思维力所不及,或许因为我们的生命维度还未达到更高维,总之,非可能性就是指目前人类想象力所不及的那部分创造。这两个部分,组成了世界的全部。并且我们应当认为,这种创造性是无限的,并且仍然在持续作用着。也就是说,我们的世界并非封闭式,而是正在由我们创造,并以复合式成长。

这里似乎有个矛盾出现了,有人会提出,既然你说一体性中已经孕育了一切,为什么还说世界仍在创造着?创造着,意味还未圆满,而一体性必然已经是圆满和绝对。这里我要提出两个层面的视角。说这话时,自然是“假我”的层次,因为只有假我才会有不满足之类的主观判断。我们常说人定胜天,也说,要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这些从假我层面讲,都是对的,也是合理的,可一旦用“真我”的层面来看待问题,那一切变成宿命和决定论。其实理论上,这两种说法都是对的。只不过,我们人类喜欢相互辩驳,一切哲学上目前还未能和解的所谓本质相悖的问题,比如精神与物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比如世界的始终问题,在二元论的路上我们走得太久,就习以为常认为“精神与物质是绝对分离的”,然而你有没尝试过用你的心去感受究竟什么是精神,什么又是物质,而不是从物相,抽象,概念或逻辑上去判断。如果我说,“灵魂就是你看到的样子”,你是否会直觉地将之否定,认为这不过是个关于灵魂的诗意的概念。那么,黑与白又怎样——你认为这是两个决然不同的事物吗?

这里,对假我和真我的概念或许大家还不明确,而我为何又要加一“层面”,这些我想都可以再作具体的解释,以便读者能了解生命的真正实相——你的本来面目。假我,就是感受,思维,情绪着的“我”,这个我由五蕴而生,尽管你认为五蕴感受是那样真实,其实却是概念之我。这个我不是真正的你,只不过是真正的你的“功用”。我希望你们能理解这句话,因为其中深意,可直达觉悟。六组慧能曾说:“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这句话道出了体用论的精华。如果我告诉你,你的真我(本体,真如,法身)就是定,而你的假我,就是慧(智慧),那么你就能更容易理解佛法中所谓的“体用不二”,而这里告诉你的,则生命的运行本质——真我与假我的二面性。真我通过假我来显现,而运作假我的动力之源,就是真我。真与假互为隐显,实虚,体用,净染,空色……这些二元性的分割都是从假我层面来定义的,而佛法中许多观点,因为是佛在“彼岸”(真我层面)看到实相,所以总是提示我们,诸如空色不二,体用不二,因果不二……所谓不二法门,就是说觉察事物,不以两端入,而应以中道入,才能得其实在。《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故,简言之,不二即一体,即中道,即无差别。站在一体的彼岸世界(真我层面)看待假我层面,是没有任何矛盾,没有任何差别的,所有的相,只有变化本身(客观),而没有对变化的评判之观点(主观)。因为凡是主观,必然又回到假我层面,所以念头(必然是主观的),本身相对于“无垢无净”的体来说,就是染。所以,无论从真我层面直接“看到”,还是从假我层面的“相由心生”的观念来推导理解,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一切念头都是创造,都是爱,都是智慧,都是变化,都是因果,都是染污。

既然是念头即是染污,那么假我本身也就是大污染,那如何能从假我达到无染的真我呢?基本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上章所讲的,通过当下。因为当下是有念与无念之间,这是净与染的一个极微细的转换阶段,可以说也是这个游戏的bug所在。通过这个bug,许多普通人也能通过“成为管道”的方式,得到微小的净化。另一种方式,比较残酷——就是杀死假我。而杀死假我也有几种方式:1只要你做到无念(或极少念)了,也就相当于去除我执,这时你就能与真我层面联通,也就是所谓的到达“彼岸”。大部分修行者,就是通过气功,瑜伽,禅修,冥想等方式来达到尽可能净化或消减心念,从而联通彼岸,并可能修出神通。这里补充说明一句,通过欲望是不可能到达“彼岸”。因为欲望本身就是染污,自性拒绝这种无染与自身融合,或者说两者频率本就不可能同频。而且还有一个概念上的引导错误,我们总是认为是假我寻找真我,事实上是,真我之光照见假我,或者说是自性主动来找假我。所以,一些禅修者越是着急,想要通过打坐或别的方式顿悟,反而越发实现不了。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激发状态是,欲与不欲之间。我称之为:执而无心或无心而执。2对假我的绝望。这种情况就是我徒弟江上所碰到的,因为他的特殊经历,所以导致严重怀疑自我存在的价值,简单说就是厌倦生命,产生轻生想法。但在那个节骨眼上,真我之光照亮了他的假我,让其见到生命的实相(本来面目),从而令他对生命重新燃起希望。我认为这是生命的一种特殊自我保护机制,主要是从心理上自我拯救。当然,前期他也因此患上了严重抑郁症。并不是说,所有的人都想他那么幸运。有大部分人,智慧和福报没有达到一定程度,有些人就走了极端。可惜可叹!为何有许多人,只有碰到人间悲惨际遇种种,才恍然大悟,信缘佛法?皆此理所致也。3“假我”的自然死亡。也就是肉身死亡。说到这里,就要谈到濒死经验,西方心理学家做过许多研究,那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往往会经历灵魂出窍的过程,而这些人在重获“新生”后,有大部分人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他们获得了一种全新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无条件关爱他人;他们清楚在假我之上有更高的存有,并体验到一种深层的,属于生命源头的“温暖感”和“永恒感”,并且对“活在当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世界更宽容,过去所厌烦的生活琐事现在都有了可供接受的意义或方式;对于灵魂观念的更深化的认识,认为肉体不过是寄存灵魂的道具而已,且大多数人接受了生命轮回的理论,他们不再畏惧死亡,即便身处逆境,也不再感到绝望。

存在主义的心理治疗认为,死亡是觉醒的一种体验。事实上,我认为最有效的觉醒体验:就是面对自己的死亡。我们一般不认为灵魂出窍是一种觉悟,事实上,这就是一种觉悟体验。当我说觉悟时,肯定有人又要与之区分“明心见性”,因为他们所认为的“明心见性”是个极为高妙的境界,必须是努力修行的成果或者说奖励,如果将濒死体验也列入“见性”的方式,他们就会觉得苦恼,毕竟这不是通过修炼,而是偶然或意外的赠予,他们不想承认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荒唐的,甚至每个人一身都有可能会经历的过程。这就将明心见性“庸俗化”或者普遍化了。可是,明心见性就是那么寻常,他不是高富帅,也不是白富美,他只是生命进阶的一个台阶,一种必然经历的方式。无论经书上,还是修行人将把这个过程神圣化,我不予理会,我想说的是,我们每个人都会面临觉醒,时间早晚而已,不用刻意去寻求。其实每个人死亡之前,都见到了高我(真我),这就是觉醒的过程,只不过因为这种觉醒没有通过长时间的“消化”,从而还没搞清楚生命实相的意义,就过快地投入昏蒙地投胎,又因隔阴之谜……一切重头来过,化为虚有。所以说,有过濒死体验的人和直接死去的人是不一样的,前者在“重生”后为何有如此大的改变,这必然是其觉悟后的思维和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了其生活形态,而后者呢,他只是在那么一个时间段,认识到自己的生命还有新的去处,他或许能感受到或猜想到灵魂不灭,但这种观念他并不清晰或确定,事实上,即便他正在验证,他也无从确认。这是因为他虽见了性,但却没有明心的过程,他亦无法将明心的生活态度运用于实践,这才是最可悲的地方。

当然,在真我层面看,又有什么可不可悲呢。只要你觉醒了,你就获得了两个视角来看待世界,看待生命,看待人生,你就多出一种选择方式——而这,对人生的意义是极为巨大的!请别再问我觉醒,觉悟,或明心见性的差别了——人们总爱区分相似名词间的微妙差别,这种执着是多么顽固而可笑啊。觉醒不就是觉悟,觉悟不就是明心见性么!就连你的假我,其实也是你的真我,因为这本来就是个以假修真的游戏世界——看破颠倒红尘,方得一如真相。我之所以区别真我和假我来讲说,是因为只有分离开讲,作为人身的——你的理性才可能理解!这也是为何佛经大部分内容,都是已第二义或方便法的意理来讲法,毕竟第一义的道理,要等你明心见性,超凡脱俗才能了悟。等你了悟了所有,生活真实的快乐便开始显现——这种快乐,要从消除差别心开始。

世间有什么是差别的事物?一旦你心中有了差别,念头就产生了。

                                                                                                         2023.6.27于天都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