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诗歌●名家有约】冯玉泉 ▎重走长征路(组诗)

 安徽晓渡 2023-07-03 发布于安徽

名家简介】冯玉泉,居鄂,资深法律人,爱诗、习诗。喜字短情长、质地纯棉的布衣之诗。近年诗歌、散文近千散见各纸刊及网媒。

说走就走的旅行

多彩季节,山川秀美

疫情,虚掷了许多光阴

阳光润过潮湿的心

风含笑,水含欢

老哥们商议说走就走吧

我们有权去看天上的云彩

有理由沐浴山谷里吹来的风

休谈人间对与错

不妄议他人是与非

拎一壶浊酒,阅尽山水江湖

谁说夕阳西下桑榆晚

莫道为霞尚满天

心情用来勾兑日月

脚趾用来丈量时空

哪有闲心与人论短长

黄洋界,不闻炮声

井冈山层林尽染

苍松翠竹傲然挺立

杜鹃花殷红滴血

云朵轻浮,柔风拂面

那门迫击炮卧石而枕

隆隆炮声已随硝烟散去

草木安详而静谧

信仰早已融入骨髓

寻着伟人的足迹抵达

仿佛听到铿锵有力地诗句

永远的军号

谁的右手紧握军号

军号沉默不语

吹号的红小鬼呢

生卒不详

号嘴仍留主人的唇温

这是最嘹亮的乐器

这是胜利的号角

一次又一次的冲锋

鲜血铺就长征路

路有多远,号声就有多远

八角帽,红五星

豆油灯下,铁针粗线

倾心绣出红军帽

八个角,聚四面八方大众

五角星,绣出军民团结

旌旗猎猎,狼烟滚滚

一次次战斗

热血把大地染红

直到黎明走出黑暗

戎装虽然变了

往事可折叠,精神永不朽

红军大刀

曾经的利器,不怒自威

锈迹,掩藏不住

出征时的豪情壮志

山河破碎,不只是愤慨

经过炼炉与铁锤

振臂一举,令敌人胆寒

敌军宵遁,鸣金收兵

不再磨刀霍霍

铜铁铸造的战袍

悄然悬挂于纪念馆的墙上

红都瑞金

终于,踏上红色之都

热血止不住沸腾

革命的种子在此播下

心驰神往常在梦中

无产者心心念念的圣城

红旗,迎风飘扬

镰刀斧头,炙热滚烫

还有那一支老歌

余音绕梁。星星之火

在广袤的大地燎原

沙洲坝,红井

小学课文读过这里

故事耳熟能详

那口红井还在吗

我一定要亲手打上一桶水

映山红漫山遍野

烈日下,庄稼吱吱拔节

古樟树忙着迎来送往

苏维埃旧址尚存

井水依然那么甘甜

列宁小学的同学们呢

长汀古城

未阅方志典籍

即闻千年古韵

逐字逐句验明正身

方知变幻莫测,处处玄机

太平桥下任时光荏苒

八喜馆浓缩客家人乐观豁达

大夫第门庭耀眼

天后宫展龙凤呈祥

大戏台演绎多少波澜壮阔

古城墙诉说红军往事

半条棉被的故事

一条棉被,剪成两半

一半系着红军

一半连着人民

鱼水情深,须叟不可分离

故事简单,感人至深

崇山峻岭中

一山更比一山高

一山更比一山险

他们,只有他们,才是靠山

谨记宗旨,勿忘初心

湘江战役纪念馆

不忍翻开这段故事

不敢凝望湘江

九十多年的风雨

洗不尽那场战役的惨烈

任何语言文字

描述不了怎样的荡气回肠

天地作证,日月可鉴

三万条忠骨,三万根脊梁

史诗般的悲壮

不能忘记,正是他们

铸就了今天的铁壁铜墙

遵义会议会址

一幢中西合壁的楼房

那几天一直灯火通明

一群身着粗衣草鞋的智者

从血雨腥风中走来

我轻手轻脚

生怕打扰他们的演讲

历史转折的关隘

一次重要的会议,多么幸运

众人决定跟随火炬走

历史的记忆里

从此,自低谷走向高潮

延安,革命圣地

朝阳,沿宝塔山顶

徐徐铺展开来

黄土地挚起蓝蓝一片天

延河水流淌如金

信天游唱你多少回

杨家岭的灯光驱赶黑暗

枣园红枣甜蜜如昨

南泥湾风光胜似江南

大礼堂报告震聋发聩

一串串脚印,一座座丰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