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英国第2次侵藏战争:3个月的江孜保卫战,惨败如何在战场之外

 where5 2023-07-03 发布于四川

寇松和荣赫鹏决定在严冬季节到来之前尽快启程,一来可以对西藏攻其不备;二来也为避免国际国内形势有变,节外生枝出发的时间确定后,印度政府开始进行充分的准备。

当时印度的窄轨铁路已经铺到了大吉岭。荣赫鹏把军需品转运站设在海拔119米的西里古里。由此至海拔2044米的大吉岭,全长82公里。

图片

大吉岭距离西藏边境的亚东不到300公里,在1903年10月下旬,也就是英国政府正式批准远征西藏之前,已经有大批的军需物资和生活必需品运到大吉岭。

从大吉岭通往边境的筑路工程,更是早在1903年夏季就已经开始了。

1、荣赫鹏使团

英印政府给荣赫鹏率领的这支侵略军冠以“使团”之名,荣赫鹏是“使团团长”,而他率领的军队则是“使团卫队”。

印度皇家工兵部队的大卫·麦克唐纳上校奉命出任使团卫队的司令官。

据荣赫鹏自己后来的记述,“使团卫队”的战斗人员有1150人。

为了给如此庞大而且将要在冬季的高原上远征的侵略军运送军需品和生活必需品,英印政府征用了10倍于战斗人员的运输力量。

1903年11月底之前,以大吉岭为基地,准备入侵西藏。

对此,西藏方面有所风闻,但未予足够的重视。直到1903年11月底,西藏噶厦还在与英人交涉,甚至天真地提出,藏方切盼英政府于进兵西藏以前,正式宣布其意图。如欲以兵戎相见,须有正式宣战之文告。

1903年12月10日,荣赫鹏、麦克唐纳及其所率领的侵藏英军集合于隆吐,两天后,他们翻过了藏锡边境上的杰拉普拉山口(即则利拉山口)。

杰拉普拉山口海拔4000余米,翻过该山口之后,荣赫鹏遇到了为中国亚东海关税务司巴尔、一名清政府官员和一名西藏军队的将领,他们要求荣赫鹏退回隆吐,等候驻藏大臣和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前往隆吐与之谈判。

图片

荣赫鹏再次傲慢地拒绝了。12月13日,英军不费一枪一弹地闯进了西藏亚东。

2、三个月的等待

12月18日,麦克唐纳率领由近800人组成的部队,从亚东向帕里进发。帕里距亚东仅46公里,是从亚东到江孜并前往拉萨的必经之地,也是英军此行途中所经过的海拔最高(4360米)的城镇。沿途英军没有遇到任何的阻拦。12月20日,英军进占了不曾设防的帕里镇。

面对巨大的帕里城堡,荣赫鹏等起初是担忧的。他们估计西藏官员不准备诉诸武力的保证是阴谋诡计,英军在这里一定会受到抵抗,结果形势十分平静。事后有的军官也曾表示,不能想象藏人会不在这里打上一仗实际上,帕里城堡虽然驻有地方官员,但是没有军队,也没有人以武力来阻止英军进占帕里或继续前进。

荣赫鹏侵略军进占帕里后,由于后勤补给方面的原因,麦克唐纳率领卫队的大部在12月23日又返回了春丕,仅仅在帕里留下了两个连。

侵略者在寒冷空旷的高原上度过了圣诞节和1904年新年。

1904年1月4日,麦克唐纳率领卫队再次离开春丕河谷,护送以荣赫鹏为首的“使团”前进。两天后,荣赫鹏到达帕里,遇到了来自拉萨的三大寺代表和新任驻藏大臣有泰的部下。

三大寺的代表正告荣赫鹏,如果想谈判,必须首先退回亚东,否则没有任何讨论的余地。

1月8日,荣赫鹏一行在麦克唐纳的护卫下通过了唐拉山口,在一个名叫堆纳的村庄附近扎营住下。这里前距江孜约130公里,后离春丕河谷约80公里。在距堆纳十几公里的古鲁地方,还驻扎着上千名藏军。

荣赫鹏在堆纳待了三个月。其间,他会见了率领藏军的赖丁代本。赖丁代本告诉他,为了保卫自己的宗教不受侵害,西藏人民决心不让任何欧洲人入境,也不愿意与之交往。要想谈判解决问题,英国人必须先撤回亚东。驻扎当地的藏军也未向英军发动进攻。

堆纳和古鲁是从帕里到江孜必经的两个村庄,在堆纳和古鲁之间,有一座小小的石山和一个名叫巴莫错的盐湖,那条通向江孜的古老商道就从山和湖之间穿过。说是商道,其实不过是人和驮畜长年行走踏出的一条小径。

图片

由于这里有许多泉眼,因而得名曲米辛古。这里并非一处可资防守的有利地形,藏军却选中此地作为阻止英军前进的阵地。他们从山脚下开始筑起一道石墙。石墙横断商道,向湖边延伸。英军假如不正面进攻,也可以从侧面绕过去。在与湖面隔路而望的山坡上,藏军用石头修筑了一些掩体,连同这道石墙就是藏军准备防守的阵地。

3、不该上的当

3月下旬,英军大部兵力到达堆纳,与荣赫鹏会合。侵略军把进攻的日子选在3月的最后一天。英军在进攻之前竟然公开通报藏军。

荣赫鹏让部下告诉赖丁代本,英军将向江孜前进,于31日路经曲米辛古。只要不遇抵抗,英军无意作战。但是藏人必须把道路让开,从阵地上把部队撤出。

3月31日清晨,英军发起进攻,向着藏军据守的石墙步步进逼。

荣赫鹏和麦克唐纳几乎把全部可以参战的英军都投入了这次进攻,冲锋在前的士兵主要是廓尔喀和锡克士兵。部队中的大约200名英国人,或者是军官,或者是机枪和火炮的射手。重武器,包括数门大炮和两挺马克沁机枪,均由英国人控制。

西藏地方参战的普通战士是由从日喀则等地乡村征调的农奴,带领他们的当地头人自然就成为下层军官,统由赖丁代本指挥。而赖丁代本不仅要服从拉萨的命令,在重大问题上还需征询前来督战的三大寺喇嘛的意见。

藏军中无论军官还是士兵,都没有受过近代的军事训练,对于现代战争缺乏了解,不清楚他们面前的敌人来自当时世界上的头号殖民帝国及其殖民地,更不知道这些敌人手中拿着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武器。

当敌人向他们进攻时,他们还必须遵守不许打第一枪的命令。

面对着侵略者,大约1500名藏军就这样静静地掩蔽在石墙后面,注视着敌人一步步地逼近自己。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自己不开枪,敌人也不会开枪。

赖丁代本两次派人到荣赫鹏军前,重申英国人必须退回亚东的要求,当然毫无作用。最后,赖丁代本亲自策马来到荣赫鹏军前,告诉他,藏军无意打仗,但是奉拉萨的严令,一定要在曲米辛古挡住英军。

图片

荣赫鹏回答赖丁代本,为了表明和平解决问题的诚意,自己可以命令英军把子弹从枪膛退出,同时,也请赖丁代本命令藏军把火绳枪的火绳熄灭。

赖丁代本不知道,英军的步枪和机枪在退出子弹之后,可以在瞬间重新装入子弹并进行射击,而藏军火绳枪的火绳一旦熄灭,需要数倍于敌人的时间才能重新点燃。在两军阵前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赖丁代本再次上了侵略者的当,下令藏军熄灭了火绳枪的火绳。

4、曲米辛古屠杀

等到藏军按照命令把火绳枪的火绳真的熄灭之后,荣赫鹏冷冷地对赖丁代本说:英军今天是一定要向江孜前进的,现在给代本一刻钟的时间回去准备缴械。一刻钟后,英军就要前进了。

此刻,英军的几门大炮已经在藏军阵前数百米处架好,马克沁机枪已经对准了数十米外的石墙,一些英军已经从两侧绕过石墙,爬上小山,到了藏军的掩体旁边和侧后从荣赫鹏那里得到这最后通牒式的答复后,赖丁代本愤怒地喊起来。

他策马返回藏军位于石墙的阵地,感到束手无策。开枪就违反了拉萨的命令,不开枪又无法阻止侵略者的进攻。他只好抱定牺牲的决心,独自坐在石墙前面。

15分钟过去了,手持来复枪的廓尔喀和锡克士兵在英军军官的督率下一步步向着石墙逼近。一个士兵已经到了赖丁代本的身边,另外一些士兵则绕过石墙置身藏军之中了。藏军的身后和两侧已经架好机枪大炮。这时,麦克唐纳转身与荣赫鹏商量了几句,旋即下令英军对藏军实行缴械。

据荣赫鹏后来说,这时赖丁代本跳起来,向着打算缴他枪的一个锡克士兵的下颚开了第一枪。

但是据当年参加抗英斗争的藏族老人回忆,第一枪是英军开的。

起因是:

“在谈判时英国代表的护兵故意抢夺西藏代表的马匹,西藏代表的护兵则坚决不让其抢走…拔出刀来砍伤敌护兵的胳膊,敌人以此为借口开枪打死了莱丁赛(即赖丁代本)等三位代表,同时派兵袭击了藏军”。

廓尔喀和锡克士兵在一刹那间把子弹推上膛,近距离向藏军射击。石墙前后顿时枪声大作,那些手持大刀长矛的藏军纷纷跃身而起,与敌人拼杀。然而使用火绳枪的藏军,却无论如何也来不及重新燃着火绳向敌人开枪了。

图片

用大刀长矛与敌人搏斗的藏军雅以抵御这突如其来的近距离袭击,纷纷中弹倒下,石墙背后的藏军慢慢地向后退却。

藏军遵照命令一面向两侧散开,一面继续射击。而这时负责操纵机枪大炮的英国士兵也奉命开火了。一颗颗炮弹在后撤的藏军中炸开,机枪的子弹暴雨般向藏军倾泻仅仅几分钟,这支1500余人的藏军,已有近半数倒在英国侵略者的枪口下。

为了保卫自己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这些英雄长眠在雪山脚下。

5、江孜保卫战

曲米辛古的屠杀之后,英国侵略军略事休整,于4月5日向江孜进发。在从古鲁到江孜的途中,从曲米辛古退下来的藏军一面整理队伍,面阻击敌人。当地的百姓也自发地起来与侵略者斗争。

他们经常在夜间袭击敌人的运输线,敌人不得不在驻地的帐篷周围挖掘一人多深的壕沟,架起铁丝网,派哨兵站岗,才敢过夜。

一路上,英国侵略者还竭力宣传不拿老百姓的东西,要沿途的村民不要逃跑。但实际上,在西藏军民的打击下,英军后勤供给困难,尚未抵达江孜,就在途中进行抢掠。

萨马达的村民登珠和顿巴测仁曾经回忆说:

“敌人每到一地就抢老百姓粮食、牛羊来吃,没有柴就拆老百姓的梁柱来烧火,并且还把江古拉康寺庙里的一尊金佛抢走了。”

侵略者的所作所为戳穿了自己的谎言,激起了西藏人民的反抗。

在康马以南不远的雪那寺,英军再次遇到了藏军有组织的抵抗。战斗打响后,敌人的步兵从东西两面山梁上迂回,在大炮的掩护下从三面包围了雪那寺。坚守在寺内的数百名藏军处境十分不利,伤亡达一百余人,被迫撤出了寺院。

英军攻占雪那寺后,对寺内的神像横加破坏,并把该寺充作兵站达三个月之久。在位于康马和江孜之间的乃宁寺,从西藏的工布塔布和波密等地赶来支援的上千民兵曾在此打击过英国侵略军。

图片

撤退的藏军也在沿途凭借陡峭的山势继续进行抵抗。但是由于英军远距离炮击藏军阵地,而藏军所使用的火绳枪等落后的武器,只有等到敌人进入百余米的有效射程之内才有杀伤力,因而无法阻止敌人的进军。

1904年4月11日,英军进抵江孜。江孜是从亚东到拉萨的必经之地,也是当时仅次于拉萨和日喀则的西藏第三大城市。

江孜宗城堡建在一座不太高的石山上,与山脚下的白居寺遥相守望,附近还有一个颇具规模的集市。英军一旦攻占了江孜,便可直驱拉萨。

除了一条雅鲁藏布江之外,西藏地方政府也就无险可守了。

当荣赫鹏为首的侵略军到达江孜时,藏军已经撤离了,只留下了几位地方官员。

江孜宗城堡正南方向不远处,有一个坐落在年楚河边的名叫昌洛的小村。荣赫鹏与麦克唐纳率领的侵略军在昌洛住下,次日,英军即进入城堡进行搜索,并且把米字旗升起在城堡顶上。在城堡中,英军发现了数十吨青稞。经过一番查看后,英军没有占领和驻守这个城堡。原因在于,这座高大的城堡之上没有水源,而且英军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同时防守城堡和昌洛两处地方。

在江孜住下不久,麦克唐纳又带领大约半数的英军返回241.4公里之外的春丕河谷,以减轻给养运输方面的压力,并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进行准备。布兰德率领大约500名侵略军留下,保护以荣赫鹏为首的“使团”。

5、有泰的卑躬屈膝

这期间,江孜宗本和同来的清朝官员带来了驻藏大臣有泰给荣赫鹏的信有泰在信中说,他打算在5月12日以前赶到江孜,与荣赫鹏讨论所有悬而未决的问题。

英国此番侵藏,公开的借口就是要与清中央政府和西藏地方有充分资格的代表谈判。假如有泰早日前往边境,至少可以令荣赫鹏的上述借口不再有效。但是有泰与其前任一样,并未到边境去与英人交涉,因DALAI喇嘛为首的地方政府担心有泰与英人谈判会损害西藏的利益,故不肯为有泰支应夫马乌拉。荣赫鹏进入春丕河谷之后,有泰除了不断派部下前去与英人交涉,向清廷上报西藏情况之外,束手无策。

图片

在英军已到江孜,离拉萨只有数日路程之际,他仍然待在拉萨,无所作为。

更有甚者,当曲米辛古一战英军大肆屠杀藏军的消息传到拉萨之后,有泰竞然在给荣赫鹏的信中卑躬屈膝地表示,那一仗的过错完全在西藏方面,赖丁代本率领的藏军是挑衅者,咎由自取。

他甚至称赞英军释放俘虏、救治伤员的做法是以慈悲为怀,并对荣赫鹏表示感谢。对于西藏人民不遵朝旨,抗击英军的举动,有泰认为是给朝廷驻藏大臣找了麻烦。

DALAI喇嘛不听劝阻,执意要与英人兵戎相见,既让他在英人面前丢了脸面,也使他无法向朝廷交待。

有泰居然在战争爆发之后建议清廷,对于西藏当局组织的这次抗英战争,采取“任其战,任其败”的策略。

英军进驻江孜之后,有泰多次致函荣赫鹏,但后来索性不再提他前来江孜的事了。这正中荣赫鹏的下怀。

荣赫鹏要在江孜找到能够继续向拉萨进军的理由,最好等不来与之谈判的驻藏大臣和他率领的西藏代表。

曲米辛古一战使藏军元气大伤,但是以十三世DALAI喇嘛为首的噶厦并未改变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决心。

他们既不准备在江孜与敌人谈判,也没有完全放弃江孜。英军进驻江孜之后,十三世DALAI喇嘛仍然向有泰表示要继续战斗,并且征调各地藏军支援江孜。至5月初,又有数千藏军开赴江孜周围。

然而,既没有正规组织,又未受过多少训练,也不具备近代战争经验的藏军,部署失当,调遣无方,缺乏隐蔽行动的意识。

6、向拉萨进攻

4月下旬,英军侦知藏军在距离江孜约80公里远的卡罗拉山口跨路筑墙,欲阻止英军前进,另有数支各地的藏军也正在向江孜集结。这时,由布兰德率领护卫荣赫鹏的英军只有大约500人。荣赫鹏与布兰德商议,认为必须在藏军对江孜的包围形成之前,对藏军发动进攻。

图片

5月3日,荣赫鹏让布兰德带领约300人的侵略军向江孜以东的卡罗拉山口进发。这时留在江孜的英军仅剩下100余人。5月5日黎明前,一支由近千人组成的藏军在夜色的掩护下袭击了荣赫鹏在昌洛的驻地。这次袭击组织不周。藏军老式步枪的子弹在黑暗中未对英军造成较大的杀伤。

随着黎明的到来,反而越来越多的藏军被敌人击中。最后,藏军突袭失败,在昌洛周围又留下了一二百具英勇战士的尸体。几天后,布兰德率领奔袭卡罗拉山口的英军返回昌洛。英军驻地周围的藏军虽然在数量上仍然远远超过英军,但是已经无法对敌人构成致命的威胁。藏军失去了一次战胜敌人的绝好机会。

5月下旬,英人的援军赶到,改占了江孜宗附近的帕拉庄园。尽管江孜宗城堡仍然控制在藏军手中,但是形势对藏军却越来越不利了。

6月初,英印政府命令荣赫鹏返回春丕,并指示他在行前务必把英方在江孜举行谈判的意愿通知驻藏大臣和西藏噶厦。

荣赫鹏在昌洛遭受袭击的次日,英属印度政府就对此事进行了讨论。随后,英国政府经过了一番周折最终批准荣赫鹏前往拉萨。

7、是战是和?

从4月到7月,入侵英军与藏军在江孜已经对峙了将近三个月。但是西藏地方政府对于形势没有充分的估计和清醒的认识,也没有切实可行的退敌之策。

噶厦内部,对于是战还是和,意见分歧。一些极力主张妥协的噶伦,已经被十三世DALAI喇嘛罢免,而主张与侵略者打下去的DALAI喇嘛又并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军事上的充分准备。荣赫鹏抵达江孜之初,不曾受到严重打击,江孜宗城堡在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甚至被放弃。

这些,都充分地表明了西藏噶厦军事组织的不力和反应的迟缓,也隐约地反映出以十三世DALAI喇嘛为首的主战派,既没有克敌制胜的把握,也没有战斗到底的决心。

然而,此时,新的增援部队重返江孜。增援部队分为两路,共计两千余名步兵,两千余名随行人员,四千余头牲畜和8门大炮。加上已有的部队,战斗人员的总数已达三千余人。显然,英军已经做好了进攻拉萨的充分准备。

在荣赫鹏进占江孜和发出最后通牒之后,身为驻藏大臣的有泰既无任何反应,更无什么对策。在他看来,英军深入藏境,进抵江孜,完全是十三世DALAI喇嘛执意不肯与英人谈判,违旨动兵造成的。有泰也曾考虑赴边境面见英人,可是噶厦居然不派乌拉,致使英军步步深入。

图片

有泰认为,眼下的局面都是DALAI喇嘛一手造成的,身为驻藏大臣,无可奈何,只好袖手旁观,再绝口不提去见英人之事。

8、江孜的失陷

7月3日、4日两天的谈判毫无结果。荣赫鹏后来称与绝不妥协的藏人谈判,如同“向坚硬的岩石上掷黄油一样”。7月5日正午时分,敌人的进攻开始,西藏人民顽强抵抗,打响了江孜保卫战。

7月6日凌晨4时许,猛烈的进攻开始了。英军首先用七磅大炮向山岩上的城堡猛轰,而后,用几个连的兵打从东北和东南方向进攻城堡。防守城堡的藏军尽管武器落后,但是却勇猛顽强地还击,使进犯之敌付出了重大伤亡的代价。

从7月7日起,敌人改从江孜城堡的正东方向进攻,并把7磅大炮换成了威力更大的10磅大炮,近距离向城堡的围墙猛轰。下午3时许,在英军炮火连续不断的轰击下,用岩石构筑的围墙出现了一个洞。

于是,敌人的炮火集中到一点,继续轰击,那个洞也在不断地扩大。约一小时后,围墙的一段已经坍塌。麦克唐纳调来了预备队准备实行最后的进攻。守卫城堡的藏军冒着敌人大炮的轰击,除了土枪、土炮和为数不多的来复枪外,连“乌尔朵”(一种藏民放牧牛羊用的皮制工具,可以把鸡蛋大小的石头裹起来甩出去,用以驱赶或围拢牲畜)也用上了。

当英军的炮火把围墙轰塌,进攻之敌向缺口蜂拥而上时,藏军也冲向缺口,用各种武器、石头打击敌人。

直到敌人的一发炮弹把城堡内的火药库击中引发爆炸,弹尽粮绝,已经坚守了三个昼夜的藏军才撤出了城堡。

他们一路从北面冲杀出来,一路从西南方向的悬崖上用绳子缒下来。未及撤出的藏军,从悬崖上纵身跳下殉国。

图片

江孜失陷了。但是在江孜保卫战中西藏人民坚决抗击外敌入侵、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向野蛮的英国侵略者表明,西藏人民是不可征服的。

(正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