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内首部检查指南,电池动力船舶发展新阶段

 查知科技 2023-07-03 发布于广东

2023年3月28日,中国船级社(CCS)发布了《船舶应用电池动力规范》(2023),于2023年6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2023年6月5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了《电池动力船舶检查指南(2023版)》。

很巧妙地是,以上两个规范都涉及电动船舶的消防安全。电动船舶的消防安全之所以是船舶关注重点,全因两个原因:船舶特殊性场景特殊性

 

现代船舶具有制造成本高、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随船人员少、功能隔间齐全、工作环境优化、电气系统复杂、电气设备增多等特点,发生电气安全事故的概率并不比陆地建筑低

船舶热过载隐患一旦发生,将很难被及时发现。热过载隐患将会进一步发展成为热失控,再进而成为火灾,这时候火灾已经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甚至有可能危害船体的稳定性。

另外,由于船舶工作环境较为空旷,船舶一旦发生火灾,外部力量可能来不及救援,此时发生火灾的船舶如水中孤岛一般,加上随船人员少,整体设备昂贵,在极短的时间内采取合适的措施解决隐患是不小的考验。

  

特别是船舶装载大量易燃易爆物质时,仅凭船舶本身的消防设备,是很难覆灭火灾的。

所以,提高船舶的安全探测能力和消防能力,成为船舶安全防范的重心。

船舶在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在作业时本身会有严重的发热现象,加之其它挥发性油脂,对探测准确性要求较高。要求在发动机的正常开机一直到满负荷工作均不应该发出报警,但又要求发动机高温部分掉落或者溅落油脂等其它易燃物需要探测设备准确而迅速地报警。

鉴于船舶安全特殊性,深圳市查知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电气热过载安全监测系统,做到精准发现、极早发现过热燃烧的火灾隐患。


该系统可探测物质受热且受损时释放的热释离子,因此可以准确探测机舱内任何局部过热问题,对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船舱发动机发热不会发出误报

同时,系统配备漏液监测设备,可以同时探测机舱渗漏的柴油和机油,以及舱内积水问题。诸多案例证明,电气热过载安全监测系统能够适应现代船舶机舱保护的应用。
另外,系统还提供两种通讯方式:云平台管理本地管理

探测主机可通过物联网模块,将报警信息实时传递给早知早安云监控专用平台上,实现对现场环境的实时监控。当现场探测设备报火警或故障时,云平台系统会推送告知信息到移动端、PC端,值班人员可远程查看设备报警情况及历史记录,并进行事件操作处理。

船舶上本地化管理主要通过有线通讯的方式连接到集中管理桌面上,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
针对船舶应用的特点,安装探测热释离子的云型极早期火灾预警系统后,将增强火灾预警设备的灵敏度和准确度,实现超早期预警,提高足够的时间;通过后台大数据监控,将现场的烟雾含量数据化,对火灾隐患进行提前预警。

最终实现超早期预警超早期发现极早处理,把可能发生的火灾风险降至最低、火灾损害降到最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