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典 1.腹有诗书气自华。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6.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7.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10.学如弓弩,才如箭镞。 11.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 12.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4.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15.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17.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 1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19.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2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22.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4.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5.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二)排比句 1.要不断向书本学习,学习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向同事学习,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求知精神;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勤奋精神,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忘我精神。 (三)论述 1.练就过硬本领,树牢为民宗旨。“青春虚度无所为,白首衔悲亦何及”。当今时代,是一个“求快”的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水平提升,新业态层出不穷,这对青年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譬如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群众工作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等。因此,青年应树立开放的思维,向领导、同事学习,学习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向榜样模范学习,学习优秀事迹和品质精神;向书本学习,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提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此外,练就过硬本领需要坚持不懈,要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求知精神,要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的勤奋精神,要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忘我精神,不断自我提升,增强为民服务本领,厚植“宝剑锋从磨砺出”的定力。 2.要坚持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精神。从凿壁借光的匡衡到闻鸡起舞的祖逖;从唤醒国人的鲁迅到笑傲文坛的莫言;从青蒿素之母屠呦呦到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着学习的精神。战国时期的苏秦在年轻的时候学问并不多,到了好多地方都没有人关注,即使有雄心壮志也得不到重用,于是他下定决心发奋图强努力读书。由于他经常读书读到深夜,疲倦到想要打盹的时候就用事先准备好的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突然的痛感使他猛然清醒起来,振作精神继续读书。这不正是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的学习精神最好的诠释。因此,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别人的优点。向书本学习,学习政策文件、法律法规;向同事学习,学习工作经验和方法;向实践学习,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自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