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客观再现当年知青运动的优秀作品

 昵称79734495 2023-07-03 发布于江苏

........

一部客观再现当年知青运动的优秀作品

一一长篇小说《红杉树下》读后

刘昌金(四川)


今年春节,因疫情原因没外出,一口气看完陈德民先生的长篇小说《红杉树下》。

该书以四十年前,苏北与鲁南接壤的马陵山为背景,叙说了东安县桃林公社东山大队“插队”的10个知青的悲欢离合。来自南京的这些青年,有高干子弟,也有一般工人家庭的孩子。此时,1974年的初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在继续。来苏北农村前,他们见过也许听过回城知青在农村的故事,但到了马陵山下,这里的贫穷与落后,仍超出了他们的想象。一度失落和傍徨之后,他们咬牙坚持下来,和这些愚昧善良的村民一起先做“抬河工”,开始为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而挥洒汗水和青春。为提高劳动效率,郑东杰用脑壳中的科学知识,和队里的老木匠一起,为生产队制作了“十辆架子车”。为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文澜她们和村里的姑娘组织文娱宣传队,办“扫肓班”。提高村民的劳动积极性,充分体现按劳分配原则,刘学卿(己成为生产队长)提出了“土地按劳力承包的生产经营责任制”.......


小说以下乡知青郑东杰和文澜凄美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个鲜活的,处于青春萌动期的男女青年,如何对待事业和工作,如何对待生活与爱情。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画面,我便想起了五十年前。1969年,春节刚过完,生产队来了6个知青。县城来的这些男女青年,住进了生产队刚腾出的保管室,当晚那里就传出优雅的琴声和悦耳动听的歌声。伴着那琴声和歌声,我进初中了,那年我14岁。到了“红五月”底,这些知青先带领队上的小伙子和大姑娘进玉米地采花粉,搞完“玉米杂交”实验,又在村里办“扫肓班”。我数理化不懂的地方,就有了“免费”的老师。

看到郑东杰他们和村民一起做“抬河工”,我想起当年和晓忠一起修渠堰——每一次完工,工地上都会“打牙祭”,喝甘蔗酒的场景。九年过去,我考进西南大学政治系,队里最后一个知青,晓忠当时是个初中生,父亲有“历史问题”,他后来考入县师范学校,毕业不久,成为县里初中教学的骨干。


我喜欢看小说,自认为是一个文学爱好者。从晓忠那里,借了不少他从城里带来的小说。在我的大学同学中,不少人下乡当过知青。当年盛行“伤痕文学”,我们自然有些想法与看法,尤其以“敢露”而出名的《一个冬天的童话》。马克思说,如果你想了解十八、十九世纪法国的社会生活,就看一看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吧!

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如同一面镜子。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生活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文学作品对社会生活的反映,不是简单的照镜子。它首先取决于照镜者的立场或出发点,即站在社会多数还是少数人的立场上看问题。这些年,一些人从个人出发,把个人或家族遭受过的不公正待遇扩大化,进而否定一些推动民族或国家进步的社会运动。如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含沙射影,丑化土改干部,否定新中国初期的土地改革。

如何看待四十年前知青的上山下乡,《红杉树下》虽未明确作出回答,但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在农村,出现赵刚那样的基层干部不足为奇,中国农民的主体是作品中的秦大爷,弹棉匠,金大妈等社员群众。那时候的农村,物质生活极其贫困,但青年人的精神生活还是丰富多彩的。三十五年后,郑东杰再次踏上那片土地,见到荒凉的土地,村里仅剩下老人和孩子,心情十分复杂。

其次,照镜者的艺术手法或表达技巧。《红杉树下》一破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大部分章节采用父女“茶座对话”和“情景再现”,不同时空的对比,令人耳目一新,有利于加深现代青年人对当年知青生活的理解。小说用细腻的笔法,将人物的情感世界融入马陵山那种原生态的优美之中。伴随着那些世代生活在那片土地上,听着、哼着“海州大调”长大的庄稼人,厚重的审美视觉由之而生。

… … … … … … … … … … … …

作者简介:

刘昌金,1974年5月高中毕业,同年12月入伍,在空司气象情务总站服兵役。1978年4月退伍,同年7月考入西南大学政治系。1982年7月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毕业后长期从事高中、电大政治,历史,法律类教学工作。2015年5月退休,开始从事写作。现有作品:《东方金字塔》《轮回》《古城中医故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