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世间》原著:秉义冬梅没孩子,冬梅匆匆改嫁,反映的现实残酷又扎心

 第一滴露珠 2023-07-03 发布于山东
无论是《人世间》原著,还是在剧版《人世间》里,周秉义和郝冬梅都是一对步调一致、感情融洽的好夫妻。
在原著中,周秉义曾用“鱼水夫妻,欢欣与共”八个字,来形容妹妹周蓉和妹夫蔡晓光浓情蜜意的退休生活。
冬梅听了,用带点醋意的语气问他:“那你又怎么比喻咱们的夫妻关系呢?”
秉义回答说:“咱俩是琴瑟之好,另一种路子。”
琴与瑟是两种弦乐器,古代常合奏,所以“琴瑟之好”用来比喻夫妻感情和谐。这个比喻很恰当,秉义冬梅的感情融洽,但并不浓烈,缺乏人间烟火气,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和谐。
秉义和冬梅一生无子,而且在原著中,秉义患晚期胃癌死后,冬梅没过几个月就匆匆改嫁。读者看到这里,未免会替秉义伤心,觉得冬梅对他太过无情,甚至怀疑他们是否真正地爱过彼此。
将原著《人世间》读过两遍的我,可以肯定地告诉您:秉义和冬梅之间的感情毋庸置疑!
但作者之所以这样设置他们的结局,是为了反映一种残酷又扎心的现实!


下面,就请读者耐心听露珠慢慢分析。

秉义和冬梅虽然相爱,但是他们的婚姻并非完美理想的婚姻。


从古到今,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曾经有许多叛逆的青年男女,认为爱情高于一切,爱情可以凌驾于一切家庭背景、门第、阶层之上,但真正结了婚后,他们才会真正领悟到“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秉义和冬梅,就是特别门不当户不对的一对爱人。秉义家作为普通的工人阶层,与冬梅所在的高干阶层,差距和鸿沟不是一星半点,而是巨大的差不多难以逾越的鸿沟。
但是秉义却跨过这道鸿沟,成功和冬梅在一起了。他靠的是什么?
两点:一是他和冬梅认识时,冬梅的父母正是“被打倒”的时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冬梅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反不如工人家庭出身的秉义。
二是在下乡插队期间,秉义被下来视察的沈阳军区副司令员相中,想调他去担任他的秘书一职,从而由兵团知青成为真正的军队干部。但是秉义为了爱情,放弃了这一上升的大好机会。后来和冬梅成婚后,知道冬梅不能生育,秉义也丝毫没有离开冬梅的想法。
周秉义的做法有情有义,郝冬梅自然是心知肚明心存感激的。所以,即使后来冬梅的父母平反了,冬梅也依然待秉义一如往昔,甚至为了维护秉义的家人,和母亲争吵辩论。


但爱情可以单纯美好,婚姻却是最现实不过的一种社会关系。
对于秉义和冬梅的婚姻,秉义的爸妈是一开始就赞同的,一是他们觉得冬梅是个有教养不傲气的好姑娘,二是他们都坚信,冬梅的爸妈那样的老革命,是令人尊敬的,早晚还是会重新回到原来的位置上的。
而冬梅的妈妈一开始却并不赞同女儿的婚姻。值得注意的是,冬梅的爸爸郝副省长,并没有如电视剧中那样,平反后又主持过一段时间的工作,而是在平反前就去世了。
冬梅妈妈金月姬私下里认为女儿太不坚强,目光短视,没有守住择偶的底线。倘若在当初下乡期间,再坚持几年,不要急着谈恋爱结婚,等他们平反后,冬梅想找什么样的丈夫找不到呢。
但抛开家庭背景不谈,周秉义本人是十分优秀的。北京大学毕业,形象气质好,为人温文尔雅,明事理懂分寸知进退。所以,冬梅妈妈慢慢开始欣赏这个女婿了。但对于女婿背后的父母家庭,冬梅妈妈却是从一开始就表现得很是客气疏远冷淡。


从秉义住进冬梅妈妈家的小楼开始,秉义的爸妈也开始对儿子不满了。尤其是周父,作为新中国第一代建筑工人,自有他的骄傲和清高,原本,大儿子秉义是他心中的骄傲,可是,这样的骄傲,却变相地成了人家的上门女婿,这让他的心里暗自窝火和憋闷,直到死前也不能释怀。
尤其是从结为亲家到周父周母去世,冬梅妈妈和周父周母连一面都没有见过,这成为了周父生前的最大遗憾,也成为了秉义心中的隐痛和心结,亦是冬梅妈妈晚年最后悔的一件事。
因为对父亲的愧疚,秉义在临近退休前,毅然决然从中纪委申请调回家乡,排除万难开发光字片,并且让弟弟秉昆成了搬进新区楼房的第一家住户。他心里不可能忘记,父亲就是在光字片破败的老屋里离世的。开发和改造光字片,既是完成父亲的心愿,也树立起了他在光字片父老心中的高大形象,这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高光时刻。


因为对秉义和周家的愧疚,冬梅妈妈在临终前,对来看望她的省市领导提了一个小要求,即让秉义的弟弟秉昆提前一年出狱回家。这既算是她对女婿秉义表达歉意的一种方式,也是为了自己的女儿着想,希望在她走后,秉义对冬梅还能一如既往。
所以,虽然秉义和冬梅的婚姻,看似没有遇到多大的阻力,俩人感情也一直比较融洽,但其实矛盾和鸿沟无处不在,只是他们下乡期间建立起来的深厚感情,以及秉义克己内敛的本性,让这些矛盾和遗憾没有得到激化,而是都暗暗埋在了连他们自己都不愿意深思的心灵深处。

  秉义娶了冬梅,看似高攀,其实是委屈了他自己。


为什么这样说呢?
如果秉义没有和冬梅谈恋爱,那么在建设兵团插队时,秉义自然会遵从上面军区发来的调令,顺利成为军区副司令员的秘书。凭着秉义的出色和能干,以及他谨慎踏实的为人风格,他在军区的工作也一定会干得很好,也一定很讨副司令员喜欢。那么,他的前途必也是一片光明的。
到时候,秉义娶一个和自己社会地位相差不多的妻子,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小家庭,生一个可爱的孩子,小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事业也会干得风生水起。周父周母也不必因为儿子成了事实上的上门女婿而难过,也不必为了和亲家见不上一面而遗憾,更不会为大儿子连个后代都没有而叹息。


秉义是一个在道德和人格上力求没有瑕疵的完美主义者,他也一直知道和相信自己的才华和优秀,所以,他的一生都及其爱惜自己的羽毛和名声。但因为他娶的是一位副省长的千金,所以,他这一生都无法摆脱别人所认为的靠裙带关系上位的议论和指指点点,这对于清高的他来说,其实是很痛苦的。
如果可以选择,我想周秉义一定不愿意冬梅是副省长的女儿,反而希望她的出身平淡一些。
冬梅的爸爸虽然是副省长,妈妈也是副部级的离休高干,但是,对于秉义的仕途,其实并没有太多实惠的助益,更多的时候,其实还是靠秉义自己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前面说过,冬梅爸爸其实没有熬到平反就去世了。冬梅妈妈又是一个很正派的离休老干部,最多就是给秉义指点一下做官用人的方法。对他帮助最大的一次,就是让秉义从清闲的文化厅副巡视员调任为军工厂的党委书记。
为了方便冬梅照顾妈妈,也为了体现自己的贴心和懂事,秉义和冬梅一直住在冬梅妈妈那里,直到冬梅妈妈去世,房子被公家收回。


按照秉义的级别,其实他老早就可以分到房子的,但是上面觉得他既然住在岳母宽敞的小楼里,就没必要再给他分房子了,而他为了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也就宁愿主动放弃分房的机会。所以秉义混了大半辈子,其实连套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都没有的。
如果秉义自己分了房子,那么他就可以接父母去他家住一段时间。那样,他对父母的愧疚还会少一点。
秉义一生其实都在委屈自己。同时也委屈了自己的家人。他太律己,将自己的欲望压到最低,成就了自己的事业和名声,但同时也牺牲掉了作为常人的幸福。
倘若他找的是一个出身普通家庭的妻子,许多事情反而好办得多。

嫁给秉义,冬梅也委屈了自己


带着爱情嫁给秉义,就等于嫁给了秉义恪守的一种生活方式,冬梅等于掉落了她原先的阶层,失去了另一种幸福生活的可能。


说三件冬梅晚年的事情,大家就可以理解冬梅为什么在秉义离世后匆匆改嫁了。


  • 在《人世间》原著中,郝冬梅的晚年,其实一直是在愤世嫉俗中度过的。


“郝冬梅退休前从不说一句对社会现实不满的话。不论在什么场合,别人一说,她起身便走。退休之后她变了,不但及其关注,而且也经常说,还常飙脏话。当然,她还是有分寸,只在家中说说,骂给周秉义听听。……她最痛恨的,是某些'红二代’'红三代’利用老一辈的名望和影响力脚踩官商两只船,为聚敛家族财富不择手段、巧取豪夺,她难以容忍他们往先辈身上抹黑的行径。”
冬梅之所以这样愤世嫉俗,一方面可以说是出于正义感,但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她的心理失衡。
人所痛恨的,往往也是自己所缺少的东西。冬梅如果不是因为嫁给了秉义,她原本也可以过上富贵潇洒的生活。


  • 第二件事,是退休后,冬梅催着秉义找市里要房子。


自从冬梅妈妈去世,秉义就和冬梅住在冬梅分的房子里。冬梅说,市里一直欠你这个厅级干部一套房子呢,你必须催要。
秉义答应了,说等市里的房子下来,咱们就把你学校分的这套房子退了。(原著中,冬梅不是医生,而是在大学里工作的。)
这时冬梅又愤世嫉俗地说了一番话:
“你看你,又多此一举。学校是否要求我退,与市里一点儿关系没有,市里管不着我们省属高校。如果没人说必须退,不许你自己提!他ma的那些王八蛋兔崽子都到国外置豪宅去了,我不退一套分给我的房子怎么了?你当正厅级干部二十多年,他们晚分给你房子了又该怎么说?”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冬梅对秉义的处事态度其实颇有不满,但之前一直隐忍着,尊重秉义的想法。但退休后,或许是感觉到人生时日无多,所以这才逐渐放飞自我。


  • 第三件事,退休后,秉义提议去国外旅游一圈,冬梅非常高兴。在国外旅游期间,都是冬梅的同学、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招待他们。


尤其是在欧洲旅游的时候,接待他们的,都是冬梅的发小,早年移民欧洲的中学同学。他们无论上没上过大学,都已成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在国内挣钱挣腻歪了,干脆到国外过起了随手花钱、懒得再挣的潇洒日子。
他们热情地招待冬梅和秉义,并且,对于冬梅和秉义的清贫生活感觉匪夷所思。
“你怎么可以把自己的人生搞得如此惨淡呢?”
“你对自己的人生如果不在意,你妈也没在意过吗?”
他们都对冬梅表示同情甚至可以说是怜悯。他们的接待不惜破费,时时处处体现高规格。因为曾是同类,虽然四十多年没有往来,但他们对她的真诚、热情友好和亲密还是远在一般同事和朋友之上。
但对于周秉义,他们虽然也非常热情友善,可秉义知道,那不过是看在妻子的面子上。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并不能完全融入到他们中间去。原著中,作者在此处写道:
在他与他们之间,他无须多么敏感就能感觉到,有一层无形的屏障始终阻隔着。
一圈出国游,尤其是一趟欧洲之行,让冬梅和秉义都大开眼界。秉义由此知道,虽然自己很爱妻子,但是与自己结婚,妻子失去了多少体验潇洒生活的机会。也由此,他对妻子感觉到抱歉和亏欠,因为,原本妻子本是她那些发小中的一员,找了他,才过上了另一种生活。
所以,在秉义临终前,交代弟弟妹妹,把他的骨灰和父母的葬在一起。这说明他已经做出了决定,自己死后,让冬梅用残剩的晚年,去追寻本该属于她那个阶层的生活。
有人说,秉义宁愿和父母葬在一起,而不愿意和冬梅以后合葬,说明了他不爱冬梅。但在露珠看来正相反,恰恰是因为秉义爱冬梅,他才不想那么自私地死后也捆住她,而是想让冬梅换个活法,开启一番全新的幸福人生。


秉义临终前,和妻子进行了十几分钟的单独谈话。在秉义去后几个月,冬梅就改嫁了。第二任丈夫也是一位“红二代”,是冬梅的那些发小给他们牵的线。
冬梅和再婚丈夫的婚礼,在本市一座新落成的五星级酒店举行,担任伴娘的是周蓉。冬梅悄悄对周蓉说,我是为了你哥做出这种决定的,当然,我自己也需要重新找到归宿。
冬梅这句话表达了两层意思:一是冬梅再婚确实是秉义所希望和所要求的,二是冬梅自己也想对过去的生活画一个句号,开始一番新的人生。
说真的,《人世间》原著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不但没有觉得冬梅薄情,反而替冬梅心酸,也替秉义感到心酸。他们俩的爱情,过程是美好的,但结局却有点凄凉。


梁晓声先生为秉义和冬梅书写了一段美好的爱情,可是却用结局的凄凉,冬梅的改嫁,来体现残酷的现实:跨越阶层、超越等级的爱情或许一时很美好,但一旦落实到婚姻,牵扯到双方的家庭和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就会一地鸡毛,烦恼丛生,当爱情消退,差距显现,婚姻便走不下去了。
而冬梅为什么患上了不育症呢?
假设冬梅和秉义有个孩子,那结局便会不同了。有了孩子,有了下一代的传承,秉义才算是真正实现了阶层的跨越,在金字塔的上层扎下了根。
作者残忍地不肯赐予冬梅和秉义一个孩子,就是为了告诉我们:秉义和冬梅的婚姻是特殊的个例,不具有普遍性的,更无法传承。就如同一个美梦,当秉义生命终结的那一刻,这个梦便烟消云散了。


《人世间》原著中,秉昆曾经想过,等周聪大一点,就把他过继给大哥秉义做儿子,自己留下没有血缘关系的周楠。可是,随着周楠的意外死亡,秉昆的这个想法被迫打消了。
所以,作者就是不肯让秉义和冬梅有孩子,哪怕是过继的也不行。
当秉义离开人世,冬梅改嫁,周家的第三代周聪和周玥又不怎么争气,就连秉昆也感觉到,他们老周家衰落了。
周聪作为报社记者,职业本来也还行,但他找的媳妇不行,素质低,心眼小,天天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周聪吵架,闹得家里鸡飞狗跳的。秉昆暗自担忧儿子和儿媳的婚姻,不知能持续多久。
都说家和万事兴。作为周家的第三代,周聪的家庭不和,生了个儿子,这第四代又被蔡晓光暗暗评价说,长得和他妈一样丑,没有一点像周家的地方。
周秉义作为周家几代中出的唯一一个高光人物,看似成功实现了阶层的跨越,但终究是如一颗流星一样,闪耀一时便陨落了。
好在,咱们普通老百姓都沾了时代进步的光,即使没本事没才华,平庸无奇,也可以过过快乐的小日子。
 
 

这篇文章不知不觉写了这么长,感谢您能耐心阅读到这里。
  • 点个赞或在看,留个言或转发下朋友圈,都是对我写文最大的支持,谢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