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晰力是行动力 | 三本学姐三跨385分上岸湖南师大学科思政经验分享

 司南教育学考研 2023-07-03 发布于湖南

个人情况

我是23届考生,三本英专生,综合成绩02方向385分,初试第六,复试第三上岸。2022年2月初开始备考,历时1年2个月。由于初试专业课不高,所以我的经验将增加各阶段注意事项,以防踩坑,请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食用哦。

政治经验

备考时间线

(1)7-8月 基础阶段(每天2H)

徐涛强化班视频+《核心考案》+一刷肖1000题

第一,强化班讲的章节与1000题要刷的章节不一致,建议结合公众号里“对应手册”去使用

第二,1000题二刷可以在某多一本十块出头,我没用刷题册或a4纸记录答案,因为秉持腿姐“做题痕迹”原则,我比较习惯做题时圈圈画画,搞清楚选项错在哪。

第三,1000题中错题涉及的知识点补充到核心考案上,开始刷题前翻一下上一章补充的笔记,效果更好。第四,如果觉得时间不够,思修和毛中特可以看公众号总结的笔记去对着核心考案圈划重点。

(2)9-10月 强化阶段(每天3H)

所用资料:

腿姐技巧班+《腿姐冲刺背诵手册》+二刷肖1000+刷题

第一,冲刺背诵手册从拿到开始,去搜阅读计划,看个三遍+后期刷模拟题收益很大。同时可以跟腿姐10月底喜马拉雅的带背计划,走路磨耳朵。

第二,腿姐技巧班我没有全跟(因为专业课压力太大),某多买了笔记,简单看了下,也可以看看各大博主总结的技巧,然后用在做题里面。

第四,吃饭排队等碎片时间用小程序,思修法律和马原经济那块如果熟练度高分会更容易拿。

(3)11-12月 冲刺阶段 (肖四出来4H+)

所用资料:腿姐冲刺班+《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小程序 1000题部分、肖八、腿四、米六选择题

第一,这时候一定要把冲刺手册当错题本用(我的错误就在于太浮躁,存了很多高分学长总结的错题笔记,但自己犯懒没有主动去手册中找到对应区域的知识点,导致知识点混乱,不清楚自己哪块是高频盲区)

第二,虽然肖爷爷的表述真的很长很拗口,但一定要坚持住。可以去找高分学长的背诵计划,尤其注意如何在前期多加复习、减少遗忘。按腿姐点-默-析的方式简单整理了一下背诵笔记,一定要注意答题格式,政治很重视格式+理论+材料到位。虽然背诵那几天发高烧没有背的很准确,但是做好格式的基础上结合背的关键词、点出理论体现的材料,最后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分数。

英语备考

(1)资料推荐

墨墨背单词app、唐迟老师、00-22年英语一&二的真题、有道写作pdf

(2)时间安排(全程2H)

5月之前:背单词+长难句(短时间找主干)+一周1-2篇外刊精读

初期买了红宝书,但太厚了携带不方便,为此直到考前都用的墨墨背单词(不用纠结纸质还是电子,适应习惯,记住为上),没看视频(个人觉得浪费时间),4月结束背完了四轮核心词,拆分了70+长难句。大致每天背单词1H+长难句30M,周末会拿出时间回忆一遍前6天单词,大概30多分钟,然后看外刊。

注意:复盘思维要贯穿始终,首先对于单词,墨墨上总记不住的、易弄混的词用一个专门的本子记录,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看,当天开背前扫一遍昨天的;其次对于长难句,检查下自己的速度、翻译流畅度有没提升,是否用上了之前练习中总结的方法。

5-7月中旬:背单词+ 一刷英语一10-22年真题

先看唐迟老师的方法论,再开始每天一篇,规定15-20分钟,订正答案后看对应的唐迟视频,在错题旁边总结命题思路。

7月中旬-11月中旬:背单词+二刷英语二近十年真题(留3套模拟)+11月完形、新题型、翻译


首先,单词继续坚持,长难句已经不单独学了而是在阅读里面进行主干分解。

其次,由于我的阅读错误率始终徘徊在3-4个,我在8月初跟了b站的斌斌老师。由于初期的不适应,所以正确率不稳定很正常,到11月中旬后我的正确率就保持在1–2个,并且考研错了1个。

最后,小三门从10月开始,翻译我没有看方法论,完形跟的田静老师,新题型是刘琦老师。注意:我主打少花时间多练题多总结,由于后期时间很紧,所以大家不用太纠结听哪个老师的课,只要能够用上老师的方法论,并结合做题形成肌肉记忆就好。

10月中旬:作文

我是先听作文后做小三门的,因为考虑到小三门可以短期提高(大家不用太在乎翻译,这项拉不开很大差距,且前期手译阅读有积累),所以不想把所有题型都放在10月。

我跟的是一笑而过的周思成老师,很喜欢他重视写作思路而非模版的教学方式,前期学习方法,然后跟他的仿写方法练习,等熟练了掐时间练习不同题材。11月中旬以后总结框架、开头结尾通用句,以及自己练习中常用的句型。

11月中旬-考前:单词+模考+疯狂总结

首先,单词千万千万不要落下,阅读文章、笔记本里的、长难句里的最好整成一块复习(我用万能扫描王变成了一个pdf笔记)。

其次,自己计时模考了三次,对于整个答题过程和时间控制做到心中有数即可。

最后,关于总结,阅读不记得刷多少遍了,但请不要在乎遍数,我后期花了一个多星期用活页纸结合斌斌老师的方法总结了三刷中的错题思路,小三门也结合错题总结了方法,最后考前看几遍总结的活页纸就上考场。

333教育综合

今年的题目比去年的简单一点,比21年及以前的难。近年湖师大专业课的趋势就是越来越灵活,所以一定要灵活的背书,勤奋地总结维度和通用小标题。

反复强调的一点是,湖师大333是自命题大纲,有自己的参考书,尽量别用kc全国通用版或lucky笔记。如果对于资料上的内容不懂,就及时问清楚学姐,踏踏实实地拆解清楚关键词句和框架,不做笔记的拼接怪。

由于专业课不高,所以接下来的经验分享主要以我踩过的坑为主。

题型介绍:333包括6个名词解释(5分/个),4个简答(10/个-重教),4个论述(20/个),中教史30分(2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外教史30分(2个名词解释,2个简答),教心30分(2个名词解释,1个论述),教原60分(3个论述)

(1)基础阶段(2-6月)

主要任务:听课划重点+看教材理解+背诵书框。这一阶段我看了近3遍书,完成了基础阶段的课程并简单总结了框架。

踩坑1: 没有非常明确湖师大和kc全国统考333辅导的本质区别,并且过早背书,在背诵时遇到拗口的句子没有去及时问清楚学姐,理解没过关,导致暑假背书遗忘很快。

方法:看资料、看书时遇到不懂的话及时问清学姐学长,做好注释,并且要结合大点的阐述去用自己的话讲清楚大点的意思。对于拗口的句子,也可以多读几遍。

踩坑2: 过早做框架,框架做的太过于细致,并且纠结纸质还是电子。

方法:克服完美主义的最好方式就是明确目标,此阶段记忆书本框架的目的是给新知识分类,就像买了好多书开始给他们固定位置,以后买了更多类似的书就能放在对应的书层,知识就不会乱套。所以这阶段多背几遍参考书目录(可以稍微细化一两层)就很棒了。此外我建议背诵2-3遍明确关键词句后,再结合真题重点去细化框架。

(2)强化阶段(7-10月)

主要任务:完善默写框架,疯狂背诵(搞清楚背诵材料的关键词和逻辑),看热点,背完一遍书可以开始分析真题,10月进行一模。热点的话可以在10月以后开始看,写清楚含义、意义、措施的框架即可。

踩坑1: 觉得回忆很痛苦所以习惯性的逃避复盘

面对不想复盘的问题,我有以下几个方法:

第一,心态摆正,前3遍背书上午记了下午忘都很正常,能抓住框架就回忆框架,一开始降低期望,清楚这一次回忆比上一次回忆的多就好。

第二,多尝试方法消除记忆盲区。复试1个月我背了13遍书,包括对着真题录视频来限时口述、录音听回放、整理一个常记不住的知识清单标序抽签回答、给记不住的页面折角、简单地默写框架等等。尤其是后期记不进去时,更要打破常规从头背到尾,挑不熟悉的章节背。

踩坑2: 练题太晚

我是在10月初期开始断断续续练题的,到最后也没有完整刷完一遍所有真题。虽然对真题的出题特点进行了总结,但还是觉得很遗憾。

方法:9月可以开始练题,从名词解释开始,学会对大范围知识点压缩成小框架,对小知识点扩充(总结通用意义句)。可以是单科半小时,一天一科,背书更熟悉后可以一天两科,平时一定要训练,因为说出来和写纸上真的不一样。

踩坑3: 过于重视模考成绩,因为模考而停止近几天背书计划

我想说,模考只是辅助你进入考场状态的工具,我们只要把它当作用来检验这段时间背书的效果就好,因为湖师大的题目并不常规,所以我们只有不过度在乎成绩而是拿模考的问题去提高背书质量和答题质量,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它的效果。

(3)冲刺阶段(11-12月)

主要任务:背真题+热点+资料,总结小标题

首先,这时候要用答题思维去背书,即背诵时思考这个知识点是名词解释、简答或论述会怎么考

其次,要分清主次,舍弃细节。反复回忆背熟重点却记不住的部分,反复背诵大标题放弃阐述(自己的话能讲出来)。对于冲刺阶段我逐渐进入状态,并在11月、12月相继进行了3次模考。

第三,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进步。背了几遍不是目的,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写题格式与技巧、结合热点的阐述能力更重要,这些潜在的东西你是不能通过比较遍数看出来的。

12月是最黑暗的时刻,会累到不想背书,焦虑到记不住,如果真的状态很糟糕,那么就去疯狂看书,相信自己,一定会有效果。

950学科思政

我仍然记得,在正式进行复试背诵时,在书上写下了这样几句话:

“初试没做好的部分:1.无脑念书,没弄清同级标题之间的关系,框架记不清;2.完美主义+形式主义,看书时用尺子无脑地划分段明显的段首句,而不圈画提取关键词;3.学完就丢,看书时不回想看了什么,背书又不回忆;4.前期拖拉没计划,看书看的太少理解不够”结合这个复盘,复试仅1个月的时间下,我实打实背了13遍《原理》这本书,看了10遍+,感觉复试的笔试用尽了全力哈哈。

复习资料包括《新论》、初高中课标、初高中教材、学习强国和小红书的思政热点。

题型为4个简答(15分/个),1个论述(45分),1个案例分析/教案(45分),其中,教学设计的第一问分两类,一类是半开放题(有可能是结合初高中某一框进行作答),另一类是全开放题(结合当今时政热点 )。

(1)简答题(60分,20分钟内/题,一题写一面)

首先,分维度做好框架。看新论这本教材、结合自身理解整理框架,总结维度和口诀,以第一章为例:

其次,提高对书本知识的熟练度。应对简答题的最好方法就是把书背的滚瓜烂熟,直到看到一个相关话题能够结合各个章节提到的内容去组合作答,同时总结一些通用维度,用通用维度(骨头)去整合书本知识(血肉)。

第三,控制答题时间。我觉得17分钟算正常,超过20分钟后面大题会写不完的。简答题讲究大标题踩中关键词,结构完整,切忌耗费大量时间。

(2)论述题(45分,40-50分钟/题,1.5-2面)

首先,注意格式的饱满度。不要问什么答什么,这是论述的大忌,我模考初期犯过这种错误,比如问措施就只写含义和措施,论述也全是空洞的理论,45分的题目内容少,结果可想而知。可以参考:总起(概念界定+过渡句)+原因/意义+分论(分论点+阐述+教学实例/结合热点/金句)+总结(金句+点题),其中,总起的含义尽量与书本的关键词一致,体现学科专业性;原因/意义并非完全要用上,控制篇幅大概在整面的四分之一,点到即止不用展开阐述;结尾可运用日常在“学习强国”积累的金句升华,点一下题。

其次,注意积累并形成专题笔记。复试备考期间,我明确了论述题如何结合时政的原理。一方面是总结通用答题维度,比如:“新媒体”维度,我们可以说“挖掘新媒体资源,实现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教师”维度,我们可以说“强化教师的理论武装”等等。另一方面是按专题总结金句,比如按“党史教育”“思政理论课改革”“大中小学一体化建设”“教师”“学生”“教学”分类,下次小标题中若提到这些关键词,阐述时都可以用上,以不变应万变。

(3)教案题(45分)

初期备考十分恐惧,但通过10+的练习成功从三小时翻书写完到30分钟以内闭卷。

资料推荐:我当初买了一本必修1的《优秀教案》,摘抄了一些高级且通用的案例、导入和活动,同时也更明确了格式。除了公众号里的ppt课件,还可以学习知网的模范教案(以高中教材居多)。

题目类型:一般有两问,第一问要分析材料,如教学重难点/结合热点问题/初高中某框题谈谈你的理解。第二问是写教案,包括两类,某个活动的教学活动设计或整堂课的教学设计。审题时一定要看清楚要求,我第一次模考就写错了。

案例总结:初期我按照教材目录着重整理了高中用得上的案例,大致是每一课一个案例,但觉得太麻烦了,最后用碎片时间看案例,并在大块时间将积累的案例归类到用得上的高中教材主题词里,如图,用多了就总结一下通用案例。

我的教案练习是从暑假开始,从一开始的断断续续到10月后每周一次,最终做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积累的案例。希望各位宝子们不要害怕,行动能战胜恐惧。这是我的学习时长。

写在最后

想对24届说的话:成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择校、作息、规划能力、信息收集能力、心态调整、执行力,还有一点运气,所以要多复盘各个方面,不断学习和调整。送给大家两句话:一,“清晰力是行动力”;二,“一个清醒的人应该对现实结果保持坦诚,接纳每次微小的进步,接纳行动初期笨拙的现实”。愿你此去星辰大海,前程似锦,等你明年4月的好消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