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竹,绿叶萋萋,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心旷神怡。 竹,虚心而直,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高尚励志。 魏晋时期有,嵇康、阮籍、刘伶等竹林七贤,唐朝时又有李白、孔巢父、韩准等竹溪六逸。 说明自古以来人们对于翠竹的喜爱,对于爱竹人而言,居必有竹,正所谓“一日不可无此君。” 分享十首咏竹诗,一起在诗中感受幽幽翠竹所带来的一抹清爽恬静,一笔百折不屈。 1 竹生荒野外,梢云耸百寻。 ——南北朝刘孝先的《咏竹》 梢云:指竹子高耸入云,寻:指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为寻。 竹子生长于荒山野岭之外,高耸入云,它的一片高节贞心,却无人赏识,不想做那染上湘妃泪的斑竹,也不愿成为宫廷琴师手下弹奏的琴。 盼只盼,有人能把它制成一把长笛,来一吐龙吟。 刘孝先借竹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渴望遇到赏识自己的伯乐,一展自己的才华。 ![]() 2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唐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箨:tuò,指竹皮、笋壳。书帙:shū zhì,指书籍。 这首诗是杜甫与自己的挚友严武同题而作的诗。 首联写新竹的长势蓬勃,一半嫩绿在外,一半还包裹在笋皮中,新长的枝梢也才刚露出墙外。 颔联描写晴日的竹子,竹影翳翳,随着日光的移动,遮蔽了大片日光,好像天色暗淡了下来,斑驳的竹影,郁郁的青色,称入到酒杯,倒显得酒水有了几分凉意。 颈联描写雨天的竹子,一场雨水过后,竹子清翠明净,一尘不染,碧色可人,还能闻到雨后的竹子,散发出来的清浅的芬芳。 尾联借景抒情,但愿没有人来剪它,砍伐它,你就会看见它冲入云霄。这两句饱含期待,希望竹子能够不受制约,自由生长,暗寓自己能够得到提携,一展青云志的抱负。 ![]() 3 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 ——唐李商隐《初食笋呈座中》 鲜嫩的竹子从林中破土而出,它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南方,在这个干燥的北方就显得物以稀而贵。 皇都里,山林间奔跑的,湖海里游动的美味数不胜数,为什么就不能放过这小小的,未曾拔节的竹笋呢? 这是李商隐23岁在崔戎府上任幕僚时,第一次吃到竹笋写下的诗,怎么忍心,把这刚破土而出的嫩笋,做成美味端上桌呢? “忍剪凌云一寸心”,之所以对草木不忍,只因为还有心,而这一点不忍之情,显得多么难能可贵。 ![]() 4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村复间松。 ——唐郑谷《竹》 萧骚:竹子被风吹拂所发出的声音。 莎: suō ,指草名。 青青翠竹,它宜烟、宜雨、宜风,它生长于水旁,村落间,又与松树相得益彰。 风吹过翠竹,发出箫骚之声,与远寺中传出的钟声相闻,微雨打过竹枝,疏疏落落的绿,与远峰青黛色的青相映。 苔藓从台阶下钻出,青青小草遍布小径,还有那几枝淡红的杏花,无意之间斜插入青翠之间,更显得意趣横生。 郑谷的这首诗写作角度很多,既有宏观的描写,也有微观的刻画,好似一幅美丽绝妙的竹景画。 ![]() 5 竹映风窗数阵斜,旅人愁坐思无涯。 ——唐代唐彦谦 《竹风》 我坐在窗前,看竹风阵阵吹过,洒落一窗竹影斑驳,牵引起在外游子的一片愁思,入夜时分,我在梦中回到江湖之中,耳边的竹风之声在梦中竟变成了一片荻花之声。 “夜来留得江湖梦。”这一片清凉舒适的竹风,给诗人带来的是无穷的思乡之意。 ![]() 6 高簳楚江濆,婵娟含曙氛。 ——唐李峤《咏竹》 簳:gǎn ,指竹子。濆:pēn,指泉水涌起。 翠竹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好似婵娟沐浴在一片朝霞之中,风起时,白色竹花摇曳,竹节挺立,竹叶横扫东南,竹枝肆虐西北,它立于湘水之上,独自流泪思念着他。 李峤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为初唐“文章四友”,这首诗,分别从竹的花、节、叶、枝四个方面来写竹子,再加上湘妃泪洒斑竹的典故,让竹子更添情韵。 ![]() 7 解箨新篁不自持,婵娟已有岁寒姿。 ——宋苏轼《霜筠亭》 霜筠(yún):被秋霜覆盖的竹子。解箨(tuò)新篁,是指笋壳脱落的新竹。 婵娟:形容竹子的美好姿态。 竹子脱去笋壳,显得那么娇弱,但你千万不能小瞧它,以为它弱不禁风,它其实已经做好了凌寒傲霜的准备,待到霜雪袭来,那时百花凋零,红粉残谢,而竹子依旧郁郁葱葱,挺拔参天。 这首诗赞美竹子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高贵品性,饱受风霜雨雪,也要顽强生存,高风亮节。 ![]() 8 东风弄巧补残山,一夜吹添玉数竿。 ——宋杨万里《新竹》 一夜春风吹过,竟长出无数翠玉般的新笋,莫不是来点缀这一方光秃秃的残山吧,它露出一半嫩绿的笋,一半还包裹着笋皮,好像一位少女,半脱着锦衣,正在犹豫,这春天的夜晚是不是如人们所说的那般寒凉呢? 杨万里的《新竹》,把竹子一夜之间冒出地面的神态,采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地活灵活现。 ![]() 9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清郑板桥《篱竹》 荆杞:荆棘和枸杞。 这大概是由一颗竹子所引发的人生思考。 修竹翠色可喜,洒下绿荫一片,这样的美好,自然也需要守护,但是守护竹林又哪里需要荆杞呢?把竹子围成一圈篱笆,也就自然而然护住了这一方“绿荫如冼”,正所谓,求人不如求已。 简单的24个字,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做人应当如竹一般,学会自我保护,自我成就,不依附于任何人,傲然挺立,洁身自好,立于天地之间。 ![]() 10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清郑燮《竹石》 郑板桥:原名郑燮,号板桥。 这首诗是咏竹的经典名篇,赞美竹的坚忍不拔,竹的百折不屈,短短四句,劲竹的形象就在纸上跃然而出,让我们一读就感受到一股奋发向上的力量,内心不由得激情洋溢。 任你东西南北风,我自巍巍不动,笑傲人生。 |
|